- 就是不给你中国自由 [2015/10]
- 在酒吧怎么叫啤酒? [2009/05]
- 水草与吸管 [2015/09]
- 干爹是god father吗? [2015/08]
- “中国通”英语怎么说? [2009/11]
- 中国人之形象(二)——愚昧的中国人之一 [2013/12]
- 毛伟人与邓大人之差别 [2009/07]
- 中国人之形象(一)——懒惰的中国人 [2013/08]
- 又到九月九——伟人毛泽东 [2014/09]
- 为香港人担忧 [2014/04]
- “不折腾”——好词! [2008/12]
- Polo shirt 用汉语怎么说? [2009/05]
- 中国的困境 [2016/08]
- 美国行——纽约式过马路 [2013/07]
- 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的时机选择 [2018/05]
- 崔永元、吃狗肉、西方人爱狗 [2011/11]
- 由小悦悦说开去之二:中国人道德沦丧之路 [2011/10]
- 为柴静引起的震撼而震撼 [2015/03]
- 谁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2015/09]
- 应该以故意谋杀罪起诉他们 [2010/08]
- 中国、中国人和中美贸易摩擦 [2018/08]
- 国人为什么对日本以及日本的标志物还是那么耿耿于怀呢? [2009/04]
- 由《唐山大地震》想到的几个问题 [2012/12]
- 方励之先生去世了 [2012/04]
- 由玉林狗肉节风波说开来 [2014/06]
-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民主 [2010/10]
当中国人民为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取得成绩,南非黑人废除了种族隔离发二欢呼的时候,中国人却对自己身边的对自己同胞实施的的种族歧视无所作为。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对当地华人实施的种族歧视政策从五六十年代起一致延续到了冷战结束,部分政策依然在延续。
【摘录】印尼为何蔑称中国为“支那”
“九三零大屠杀”后,苏哈托政府将“中国”改称“支那”
印尼官方以“支那”(印尼语:Cina)蔑称中国,始于苏哈托执政时期。在此之前,印尼华侨一直自称中国人,将中华民国称为“中国”或“中华”(印尼语:Tionghoa)。统治印尼的荷兰殖民当局,以及1945年成立的苏加诺政府,也均以“Tionghoa”称呼中国。①
1965年,印尼发生“九三零大屠杀”,其大略过程是:9月30日深夜,苏加诺总统卫队营长翁东中校等人,率部秘密包围了7位陆军高级将领宅邸,将其中6人打死,唯一人逃脱。10月1日上午,翁东发布全国公告,声称事件目的,是为保护苏加诺免受由美国中情局扶持的陆军将领控制。下午,陆军领袖苏哈托发动反攻轻松取胜,并公开指责印尼共策划了此次政变,且背后有中共支持。随后,苏哈托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针对印尼共及华侨的大屠杀;
但迄今为止,印尼共究竟是政变的发起者,还是被中情局支持下的印尼军方“钓鱼”,档案尚未公开,仍是未解之谜;至于中共,中情局虽多方搜集材料,但其报告亦不得不承认:“应该认为,没有证据证明中国直接插手了这次印尼政变”。②
“九三零事件”成为印尼官方对中国之称呼的转折点。1966年,印尼军方向苏哈托提出:“为了恢复使用国内外以及各种语言普遍使用的对有关国家及其公民的一般称呼,但主要是为了消除我国人民的自卑感,同时也为了消除我国国内有关居民集团的优越”,陆军要求“恢复使用‘支那人民共和国’一语以及‘支那公民’一语来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公民”。随后,印尼官方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刊等,相继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Rakyat Tiongkok),改称为“支那人民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Rakyat Cina),将中国侨民改称“支那侨民”。③
中国政府亦立即做出回应,强调“‘支那’一词,是在印尼还受到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统治时期用来侮辱中国人民的用语”,指责印尼政府“为了煽动反华排华的种族主义情绪,不惜抄袭帝国主义者和殖民主义者的这种肮脏语言”。④
尽管“支那”一词的“侮辱性涵义”,直到20世纪初才被中国知识分子提出并普及给国人,但在此次事件中,“支那”一词最原始的古老涵义如何并不重要。苏哈托政府明言使用“支那”之目的,是为了“消除我国国内有关居民集团的优越”,意即充分了解“支那”一词,对当日之华人而言,乃是侮辱性词汇。中方的反应,则说明其同样切实接受到了这一侮辱性讯息。
直至1990年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印尼官方才放弃“支那”一词
因“支那”一词,自60年代以来,中国与印尼之间冲突迭生。譬如:1967年3月,印尼“临时人民协商会议”在邀请中国大使的请柬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写成“中华民国”。在大使馆表示严重抗议后,再次送来的新请柬上,却将中国改称为“支那人民共和国”。中国大使馆就此照会印尼外交部,指责印尼“甘当美帝国主义走卒”,“狂妄地篡改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这真是荒谬之极,愚蠢透顶”。⑤
在两国交恶的冷战背景下,中方的抗议无济于事,印尼内阁干脆明确发布通告,宣布以“支那”替代“中国”和“中华”,并谓理由有二:一是历史原因,二是“印度尼西亚人民喜爱那个字眼”。此即所谓的“1967年第6号通告”。⑥同年10月,印尼宣布与中国断交。在被侮辱性地变成“支那人”后,印尼华人还被禁止使用中文名字、不允许过中国节日、关闭华文刊物。印尼官方甚至设立“支那问题统筹机构”,监视华人行踪。
此种不正常的歧视性称呼,一直延续至冷战结束。1990年,中国与印尼恢复外交关系。在谈判中,对中国如何称呼,成了一个难题。彼此协商的结果,是中方不再坚持要求印尼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Rakyat Tiongkok)这一称呼,印尼方也不再坚持使用“支那人民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Rakyat Cina),双方各退一步,统一采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称呼中国。此后,在印尼的官方文件中,绝大部分统一称中国为“China”,而不再称“Cina(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