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不给你中国自由 [2015/10]
- 在酒吧怎么叫啤酒? [2009/05]
- 水草与吸管 [2015/09]
- 干爹是god father吗? [2015/08]
- “中国通”英语怎么说? [2009/11]
- 中国人之形象(二)——愚昧的中国人之一 [2013/12]
- 毛伟人与邓大人之差别 [2009/07]
- Polo shirt 用汉语怎么说? [2009/05]
- 中国人之形象(一)——懒惰的中国人 [2013/08]
- 又到九月九——伟人毛泽东 [2014/09]
- 原来在美国说人“cute”是性骚扰? [2011/12]
- 为香港人担忧 [2014/04]
- 一二三四五,为什么上山打老虎? [2010/02]
- “不折腾”——好词! [2008/12]
- 中国的困境 [2016/08]
- 崔永元、吃狗肉、西方人爱狗 [2011/11]
- 由小悦悦说开去之二:中国人道德沦丧之路 [2011/10]
- 谁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2015/09]
- 为柴静引起的震撼而震撼 [2015/03]
- 应该以故意谋杀罪起诉他们 [2010/08]
- 中国、中国人和中美贸易摩擦 [2018/08]
- 方励之先生去世了 [2012/04]
- 由《唐山大地震》想到的几个问题 [2012/12]
- 由玉林狗肉节风波说开来 [2014/06]
- 国人为什么对日本以及日本的标志物还是那么耿耿于怀呢? [2009/04]
-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民主 [2010/10]
从百多年前开始西风东渐,随时强时弱,但总是西风强时多,故而对中国影响非常大。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在行文中数字的写法上。
历来汉语行文时数字的写法都是用汉字,例如,二百三十、一亿三万八千六百五十二。这种写法符合汉语的阅读和读数习惯,但是在表示多位数时显得太长累赘。所以自从阿拉伯数字随着西方现代数学进入中国,国人越来越喜欢使用阿拉伯数字。
一九四九年以后国家技术监督局屡次出台政策,努力规范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在汉语里的使用。可是不幸的是这些规范的动机是好的,但是由于在制定规则时过分坚持以西文为标准(主要体现在科技文章方面),或者随波逐流把不规范的使用当作规范的作为标准。结果反倒把简单的搞成了复杂,最后阿拉伯数字的使用泛滥成灾。
几乎每一篇报刊网络文章里,都有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混用的现象。一会儿是“一”,过一会儿又是“1”。这儿写“三个”,那儿写“3个”。“二十几”写成了“20几”。本来使用汉字数字既方便阅读又符合汉语读数习惯同时又使得行文漂亮整齐。可是在汉语行文中随意使用阿拉伯数字,造成他们在汉语里四处乱窜的样子,就好像人身上的疮癣,恶心难看。
这不仅仅表现在人们的日常书写里,更可怕的是报刊杂志网络忽视了编辑的责任,甚至自己积极使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
请看下面这些例证。
例一:
一般认为,老年人通常思想保守,较难接受新鲜事物。不过71岁的英国妇女伊索贝尔·瓦利却与“保守”一词丝毫沾不上边:她已经孜孜不倦地文身20几年,浑身上下布满各式图案。(新华网:英71岁老妇拥有最多文身最爱肚子上群虎图)
“20几”即使是按照一九九六年开始施行的《我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也是错误的。应该写成“二十几”才对。
“71岁”没有“七十一岁”易读,虽然长些但是行文美观易读。
例二:
李连杰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这条路走了28年,终于可以从台下走到这里。我应该感谢陈可辛导演,但是又不想感谢他,因为如果20几年前他告诉我不要拍打戏,而是拍文戏,那么我早该拿奖了。(新京报:李连杰称帝香港金像奖)
这里两个例子“28年”和“20几”的问题和例一里的错误是一样的。
例三:
“每天上网超过6小时,连续超过3个月,即为网络成瘾”,近日,一则《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出台的消息,在社会上引发诸多议论。(人民日报:《人民日报》:三问“网瘾标准”) 在这个例子里,同样是讲数量,却是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混用。应该都改成汉字数字为佳。特别是这里的数字都是个位数,更应该写成汉字数字。英语就是规定个位数和两位数都要用英语词来书写。例四:
引起各界强烈反应的,首先是《标准》明确将网瘾列为“精神疾病”。一些人认为,中国目前约有 4000万未成年网民,其中约400万是俗称的“网瘾少年”。(人民日报:《人民日报》:三问“网瘾标准”) “4000万”和“四千万”,“400万”和“四百万”两组例子中后者更容易辨识读出来。
例五:
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文件
奉教进初[2009]4号
现场作文竞赛奉化赛区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初中:
宁波市2008年 “语文报杯”中学生现场作文竞赛决赛,于12月21日在实验中学进行,约有130学生参赛。经评委评审,共评出65名获奖者。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附件:宁波市2008年“语文报杯”中学生现场作文竞赛奉化赛区获奖名单
二○○九年一月三日
这是学校的公文,可是在书写年月日时却是两种文字并用。用阿拉伯数字书写阳历年月日是一个新习惯。用汉字书写虽然长,但是可以和其他汉字和谐地共存,没有异样的感觉。
例六:
为了配合大赛的开展,组委会将编发大赛专刊10期,对大赛的组织、宣传、开展进行全程报道,同时刊登大赛三个模块内容的辅导材料、试题及优秀获奖作品。因此参赛学生在报名时,每人须交资料费6元。(中学语文报:关于参加浙江省首届中学生语文素养大赛事项问答) 《中学语文报》也在表示数量时不能坚持一种写法。与例三一样,这里的数字用汉字更简洁明白。
例七:
新华网: 第3届北京海淀区商业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启动
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张旭 王建)“第三届北京海淀区商业服务业职业技能风采大赛”3月31日正式启动。(新华网: 第3届北京海淀区商业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启动) 同一篇报道,新华网用了“第3届”和“第三届”两个写法。《我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本身就不统一。应该用“第三届”的写法。例八:
小学教案人教课标版第3册——一堂语文阅读教学课的思考——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文的几点体会
《我要的是葫芦》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属寓言性质。(教育网:小学教案人教课标版第3册——一堂语文阅读教学课的思考——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文的几点体会)
选自教育网的例子,身为教师的作者却把“第3册”和“第三册”混用。应该用“第三册”的写法。
例九:
300 000 000:焦虑?机遇?
李会明
2006年10月17日,美国人口突破三亿。这是1967年美国跨越两亿人口大关后的又一个里程碑。(《世界知识》 2006年第21期《300 000 000:焦虑?机遇?》)
300 000 000的写法中国人并不熟悉,因为中国人数数时是以万最大计数单位的,而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语言却是以千为最大计数单位。所以,英语里有每三位数用个逗号分开,而汉语确是每一万为一个循环。300 000 000就是以前的三万万现在的三亿。写成三亿多么简洁明确。如果这个数字是321 456 987,中国读者还得从这组数字的尾数个十百千地数回去才能把这个数字读出来。
Normal 0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0in;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例十:
中国移动每天赚300000000元
中移动上半年日赚三亿元 有望超越中石油成为亚洲最赚钱公司。(爱卡社区:中国移动每天赚300000000元)
300000000看起来吓人,但是要读出来,还得数出位数来,才能读出这是“三亿”来。
这样在数字书写方面自相矛盾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为了保护汉语的纯洁和美观,更为了保护汉语表达能力的健全,人们在书写时应该尽量使用汉字。多位数数字在书写时可以作为例外处理,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这样虽然省时省事,但是当碰上像321 456 987这样的数时,可不是一下子能读出来的,必须从位数个十百千地数一遍才能读出来。所以看上去是短了,但是读起来却难了,得不偿失。虽然有人认为为了区分阴阳历法,书写时要使用阿拉伯数字。但是使用汉字数字并不费事费时,却能够保持汉语行文的整洁美观易读易懂的特点。
所以,在写文章写数字时应该使用汉字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