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支撑着秦国在近二百年历史岁月里从不间断地发展壮大?

作者:buweizhai  于 2009-4-13 17:5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15评论

关键词:

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是骄傲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直到一百五十年前还是鸟瞰世界的。

但是中国人真的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吗?说出一个来,可能就有很多人不敢保证自己真正了解——秦国和秦始皇。

自从开始接触历史,就知道历史上有秦始皇这么一号人物,不过他的形象很负面——暴君,焚书坑儒,包括他的长相。直到后来看了毛泽东对他的评价才开始更深入的了解秦始皇及诞生了他并因他而显赫的秦国。

应该说秦国的法家治国路线在后世儒家的贬斥下,被抛弃中断了。虽然后世帝王没有彻底地抛弃秦皇的律法和政治制度,但是这种继承更多的是因为统治者希望秦皇的律法能够为他们所用来统治国家和人民。但是对于秦始皇以及秦国的治国核心——依法治国,注重科技——则尽皆抛弃了。

秦国依法治国注重科技有什么成绩?统一六国这是谁都会提到的。在下认为下面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也是被后世彻底抛弃了,以致影响到了中国的发展。

1、各位有没有注意到兵马俑的制作上所表现出的科学技术上的巨大进步。秦国的时候已经实现了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从士兵所需要的各种装备都能够以统一个标准生产。秦国统一六国后的通车轨建驰道更是在标准化生产的体现。

2 秦国人崇尚法律,严格按照法律行事并无怨言。秦国人以尊法为荣。而山东六国的人则更习惯散漫的个人随性的生活。统一后,主要还是六国的人在遵守法律方面问 题最多。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为什么就那么轻易地就死呢?原因就在于在他看来遵法大于一且,更大于自己受了冤屈。他愿意以自己的死维护法律的尊严。秦国没有出现山东六国那样的官员贪污腐败。山东六国的高官们为了私利拼着性命收受贿赂贪污腐化任人唯亲。这是秦国人遵守法度,克己奉公的表现。

刘邦建立汉朝,抛弃了上面两点,实行黄老的无为而治以及后来汉武帝的独尊儒术。黄老学说高唱无为而治,极端鄙视科技。儒家则片面强调所谓的仁政,对科学技术也取蔑视的态度。这极大的影响多了后世中国在法治和科技上的发展。想想西方人及政府对科技发展得激励作用以及西方人的遵法精神,就可以知道中国的欠缺了。

黄老学说和儒术都鼓吹自己亲民施行仁政。其优点,论文章堆积如山。但是其中的问题,说得人就很少。

首先,但是其结果是国家法都会发生因人而异不能一以贯之的问题,最后形成了人治天下的问题。回顾秦国崛起的二百年,商鞅变法时立下的法律在其横遭车裂之刑后仍任得到了认认真真地贯彻执行和严严格格地遵守,保证了秦国能够从弱小的化外之邦崛起成为统一六国的天下雄主。可惜遵法守法的传统没能在全国普及,不然中国人的法律意识会成为中国人的一条大根。

第二,自汉以后,科技虽然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但是并没有得到统治阶层的尊重。一个 技淫巧的评语就把科技的重要性给彻底抹杀掉了。直道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高大陵墓还都是帝王将相的,没有任何科技人才的,除非他后来做了官。中国的科技在宋明两朝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是一旦失去了皇权的庇佑,它们就走上了末路。郑和巨大船队包含了多少高科技,但是不幸在仁宗时停下西洋,更在宣宗之后被统治集团里反对下西洋的人把所有资料都给毁灭掉了。到了清朝更是一味强调农业,连明朝的科技都没有继承下来。一八三九年英国就那么几炮就把道光皇帝给轰的软趴了。

到了这时,中国人才迫不得已地向外寻求法治和科技。而在历史上这些曾助佑了中国的强盛而之后就又被中国人抛弃了。

中国的文艺界精英们演绎了太多的清宫秘史,而对奠定中国根基的大秦帝国却不愿意触摸。难道他们还在惧怕秦国的法律和科技吗?或者说他们对秦国的以往知之甚少无从插嘴吧。

假设扶苏继位,中国会怎样发展?可以肯定地是法治科技将根植于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

顺便推荐一本书,孙浩辉著的六卷本《大秦帝国》。好书,值得一读。

介绍网址在http://www.paipaitxt.com/r4748223u1474378/



4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1 回复 nnyycc 2009-4-13 21:36
几千年前的事情没办法假设,不过中国没走上法制的道路实在是个很大的遗憾。没有法制就意味着不公平,不公平的社会一定会阻碍国家的发展。中国文化中讲人情拉关系的部分现在仍然在阻碍社会的发展,而且对社会财富造成了惊人的浪费。不过历史选择了儒家,其好的一方面是造就了中国文化中温情的一面。我个人认为,法制社会必然缺少温情。从这个角度讲似乎很难取舍。
回复 buweizhai 2009-4-13 22:24
nnyycc: 几千年前的事情没办法假设,不过中国没走上法制的道路实在是个很大的遗憾。没有法制就意味着不公平,不公平的社会一定会阻碍国家的发展。中国文化中讲人情拉关系
的确是。儒家被选中也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经过了战国和秦末楚汉争霸的大动乱,人口锐减一半,国家财力损失几乎殆尽。似乎只有黄老的无为而治才能使得国家恢复元气。可惜的是秦朝的科学技术没有被继承下来,也许这些人都在战争中死去了。

历史无法选择,但可以让人掩卷长太息。
2 回复 inor12 2009-4-14 09:26
中国的文艺界精英们演绎了太多的清宫秘史,而对奠定中国根基的大秦帝国却不愿意触摸。

有意思, 这清宫戏一也大烂了.  该换换了.
回复 borninheaven 2009-4-14 09:31
就是愿赌服输啦
1 回复 宜修 2009-4-14 09:42
inor12: 中国的文艺界精英们演绎了太多的清宫秘史,而对奠定中国根基的大秦帝国却不愿意触摸。

有意思, 这清宫戏一也大烂了.  该换换了.
中文电视播出的《大秦帝国》第一部就让人每集之后,都掩卷长叹......
1 回复 东方邪 2009-4-14 10:26
如果奉公守法成为习惯,一个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腐败,而腐败,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痼疾,一个恶性肿瘤. 让人叹息
1 回复 buweizhai 2009-4-14 11:07
inor12: 中国的文艺界精英们演绎了太多的清宫秘史,而对奠定中国根基的大秦帝国却不愿意触摸。

有意思, 这清宫戏一也大烂了.  该换换了.
过去一百年几乎是清宫戏主宰了戏剧电影,太多了。好像中国的历史就是清朝那几年一样。
回复 buweizhai 2009-4-14 11:09
宜修: 中文电视播出的《大秦帝国》第一部就让人每集之后,都掩卷长叹......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电视剧。应该是很好看的。

春秋战国时中国人最有创造性的时候,回顾那段历史比沉溺于清宫戏中对中国人大有裨益。
回复 buweizhai 2009-4-14 11:10
东方邪: 如果奉公守法成为习惯,一个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腐败,而腐败,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痼疾,一个恶性肿瘤. 让人叹息
可惜,没法重新选择了。
回复 东方邪 2009-4-14 11:13
buweizhai: 可惜,没法重新选择了。
曾经泛泛读过史记,秦统一中国,绝对不是偶然的.秦人的勇武,团结,进取,有仇必报...都那么让人向往,可惜后来的中国人,在精神上,是越来越阳痿了.
1 回复 宜修 2009-4-14 11:17
buweizhai: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电视剧。应该是很好看的。

春秋战国时中国人最有创造性的时候,回顾那段历史比沉溺于清宫戏中对中国人大有裨益。
发人深省的历史题材。清宫戏本有类似的内容,遗憾的是相当戏份被媚俗地庸俗化了。
1 回复 buweizhai 2009-4-14 11:42
宜修: 发人深省的历史题材。清宫戏本有类似的内容,遗憾的是相当戏份被媚俗地庸俗化了。
非常同意您的观点。
回复 buweizhai 2009-4-14 11:46
东方邪: 曾经泛泛读过史记,秦统一中国,绝对不是偶然的.秦人的勇武,团结,进取,有仇必报...都那么让人向往,可惜后来的中国人,在精神上,是越来越阳痿了.
的确是。

老秦人的心语:“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犹如洪钟长鸣,激荡人心,动人心魄,鼓舞士气,克服万难。

下面是转载的一片文章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出自《大秦帝国》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读起来都是这么的动人。当读到这句话时,脑海里涌出一个画面,深沉而目光坚定的秦国战士,默默的开向函谷关与六国作战,血脉中那种深深的爱国情结,仿佛在空气中凝结。而身后的无数送行的百姓,在为自己的儿郎自豪,尽管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子就在这个队伍中,也许不会在回来,但他们脸上的神情依然时自豪和高傲。

这句话,是秦能统一六国的一个民族誓言,如同在无数电影中曾经出现的从容就义前的“为了人民”;或者那句英勇献身前的动人的“Freedom”。在这个时候,这个普通的句子幻化成一种精神,一种誓言,一种大秦帝国的“亮剑”精砷。

每当秦国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这句誓言就会在朝野之间漫起,一种不屈和必胜的信念会感染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此时还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呢?

在战国纷争的时代里,统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多少次,秦国君臣都意识到,天下各国,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灭掉;但同时和两个国家开战就有几分力不从心;一旦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以秦国之强也必败。统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事实上,秦国从商鞅开始,经过了六代国君的努力,才实现了统一的夙愿。而这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作为一句全民宣言,在时时的激励着每一个秦国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的强盛,都需要一种精神,也许可以翻译为“共同价值观”。这种精神是要从上到下的,深入人心的。历史上,每一个强大的国家、强大的军队,都有这样一个感动人的口号,这些话充满着理想主义的色彩,触动的是人心中最敏感、最强大的感受,从而可以带来难以估量的力量。岳家军 “靖康耻,尤未雪”的复仇精神,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的豪迈感受,大汉帝国“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张扬个性,都会给组织注入无形的力量。

秦的成功,不是个别英明君主的成功,而是在这样一种精神感染下,全民族的成功。

在战国时代,这种慷慨赴死的精神也许只能诞生于秦,诞生于这个面对西域的狄戎部队,靠自己双手打出一片天地的国度。齐国、楚国的环境太好了,丰衣足食,风花雪月中,民族的斗志会被消磨;燕国有着产生这种精神的环境,但老帝国的自高自傲,不思进取,最终没能实现这个梦想;魏国一度曾经是多么的接近这种境界,可惜当国君变得奢糜、慵懒和无知的时候,这个国度也从胜到衰,没能把握住历史的契机;而始终没能实现“改革”的韩国,一直因其孱弱而屈辱的失败,而无法带给自己荣耀;最有希望的赵国死于长平之战,这也是一个与北方胡人长年作战,在血液中迷漫着不屈的国家,赵国和秦国同是战国时期抵御外族入侵的核心力量,上天不眷故赵,为之奈何?

读《大秦帝国》时,这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夹杂着我们古老祖先的纯朴、理想与热情,扑面而来。一个与众不同,有着超越其他国家的集体民族性的国度,在纷乱的战国时代,一步一步的向着强大前进,而每走一步,涌入他们心田,照耀他们前行的都是这句古朴而又有力的民族誓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1 回复 东方邪 2009-4-14 12:12
buweizhai: 的确是。

老秦人的心语:“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犹如洪钟长鸣,激荡人心,动人心魄,鼓舞士气,克服万难。

下面是转载的一片文章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出自
是,读过史记,才知道秦其实一个非常令人钦佩的国家.  可惜,现在在中国,理想主义似乎是个被嘲讽的东西
1 回复 宜修 2009-4-14 21:04
buweizhai: 非常同意您的观点。
更令人遗憾的是,借口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口味,庸俗化之风愈演愈烈。殊不知文艺作品的立意本身是普罗万众欣赏口味的导航仪。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31 12: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