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不给你中国自由 [2015/10]
- 在酒吧怎么叫啤酒? [2009/05]
- 水草与吸管 [2015/09]
- 干爹是god father吗? [2015/08]
- “中国通”英语怎么说? [2009/11]
- 中国人之形象(二)——愚昧的中国人之一 [2013/12]
- 毛伟人与邓大人之差别 [2009/07]
- Polo shirt 用汉语怎么说? [2009/05]
- 中国人之形象(一)——懒惰的中国人 [2013/08]
- 又到九月九——伟人毛泽东 [2014/09]
- 原来在美国说人“cute”是性骚扰? [2011/12]
- 一二三四五,为什么上山打老虎? [2010/02]
- 为香港人担忧 [2014/04]
- “不折腾”——好词! [2008/12]
- 中国的困境 [2016/08]
- 崔永元、吃狗肉、西方人爱狗 [2011/11]
- 由小悦悦说开去之二:中国人道德沦丧之路 [2011/10]
- 谁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2015/09]
- 为柴静引起的震撼而震撼 [2015/03]
- 应该以故意谋杀罪起诉他们 [2010/08]
- 中国、中国人和中美贸易摩擦 [2018/08]
- 方励之先生去世了 [2012/04]
- 由《唐山大地震》想到的几个问题 [2012/12]
- 由玉林狗肉节风波说开来 [2014/06]
- 国人为什么对日本以及日本的标志物还是那么耿耿于怀呢? [2009/04]
-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民主 [2010/10]
中国的精英们又有了新的成果,中国人只能在规定的八千个汉字中选择汉字给孩子起名字了。
不知道其他国家有没有,在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洋诸国没有听说过,而且只要是用那二十六个字母拼写出来的都可以承认。也许这就是汉语和西方语言(以英语为例)的不同吧?二十六个字母就起到了规范的作用,而汉字的基本拼写部件是什么则是到现在还没有定论的。
不过,无论如何取消人民自由创造汉字的权力都是错误的。精英专家们可以列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例如,错别字,电脑里没有这个字不方便管理等等,来为自己制定规范辩护。有些理由乍一听好像还挺有道理的,仔细一琢磨就发现十分的荒缪。错别字和电脑管理不方便不过是借口,不愿意有所作为面对新问题才是根本。
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国家,面对的世界纷繁复杂多变,新生事物每天都在诞生,异域文化物件不断引入。面对这样的生活环境,让中国人的思维被八千个汉字固定实在是荒唐。难道这八千个汉字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对付了日新月异的新世界了?
想想百多年前,中国人创造了多少新汉字才使得外国的科学技术很快的传播到了中国,而且其中的许多还进入了这八千字之内。大家只要翻开元素周期表就可以看到很多新造汉字。
网友最近创造了一个新汉字,读作“草泥马”。据说凡是看到的人都认为不错。虽然他的读音不符合汉字一字一音的规则,但是它能很好地表达人们的思想。
创造新汉字是应对新生事物和外来事物的有效方法。自古中国人就这么做。例如葡萄、玻璃、狮子、咖啡、啤酒的啤等等,都是新造的汉字。热带地区有种特有水果,叫做liúlián,号称水果之王(英语写作 durian)。在中国这种水果被写成了“榴莲”。消息传到了新加坡,新加坡人颇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树生水果怎么能用草字头的“莲”字呢?经过报纸上的热烈讨论,最后新加坡人创造了一个汉字,写作“木”加“连”,就是“榴梿”了。倘若不是能够创造汉字,那不是不能准确地反应现实世界了。
二零零三年,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华人中肆虐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和极高的死亡率。然而对于怎样来命名这种疾病则更是表现出精英们和普通民众的巨大差别。普通民众喜欢用“非典”,而精英们,特别是懂英语的精英们,特别喜欢使用音译词。可是到底用什么字他们吵作一团莫衷一是。结果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各行其是,自己用自己的音译词。倘若能够新造汉字,不但实现了音译也把意思翻译了出来不是更好吗?例如
这两个字不但实现了音译,而且把疾病的意思也通过病字旁“疒”传达了出来,不是很好吗?可惜精英们只在现有的汉字里打圈圈,结果大家发文无数,可是到头来谁也不买谁的帐,就这么还是各用各的了。
创造汉字是中国人生来具有的权利,是中国迅速面对纷繁复杂多变多样的现实世界的有效方法,不容剥夺。
政府可以鼓励人们使用规范汉字,但是不能不让人创造汉字。政府可以为新生汉字设立入门门槛,保证新汉字符合汉字造字规律符合汉字的读音规律。政府可以通过语言管理部门介绍新汉字。但是绝对不应该禁止人民创造汉字。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下面文章选自今天发行的新加坡《联合早报》
中国新生儿取名 只能用八千规范字
(2009-04-13)
(广州讯)中国为遏制乱取名、取怪名现象,今后新生儿取名只能在即将公布的“规范汉字表”8000余字中选取。
据《羊城晚报》昨日报道,参与编制“规范汉字表”的中国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表示,“规范汉字表”是在1988年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基础上整合修订而成,共有8000余字,目前已完成专家学术研究工作,等候行政审批,如无特殊情况,今年内大致能够面世。
报道还引述“规范汉字表”后期研制工作的专家组组长、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指出,“规范汉字表”是对过去已有规范的整合与修订,包括重新复查、确定了字级、字量、字形,对姓氏、地名、科技等领域的字作出补充,对简化类推作出严格限制,正体字与异体字的关系,也作了一些必要的调整。
王宁强调,这次修订工作经过全盘考虑,慎重从事,但“规范汉字表”不会恢复繁体字。
她说,“规范汉字表”一经公布,今后中国大陆新生儿的取名用字必须从中选取,乱取名、取怪名的现象将得到遏制。
王宁指出,人名用字是社会用字的一部分,必须要符合汉字使用的规范,这样才是真正的保障姓名权。
2000个姓几乎是生造
报道又引述中国公安部门透露,当局在换领第二代身份证的过程中发现,竟有大约8000个汉字找不到。据专家研究,这约8000个汉字中,至少有一半是错字、别字。
此外,目前中国公民的姓氏用字,大概有7600余字,但其中竟有2000个字所代表的姓,只有一个人在使用。也就是说,这些姓几乎都是硬生生造的,又或者胡乱编出来的,而非从历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