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不给你中国自由 [2015/10]
- 在酒吧怎么叫啤酒? [2009/05]
- 水草与吸管 [2015/09]
- 干爹是god father吗? [2015/08]
- “中国通”英语怎么说? [2009/11]
- 中国人之形象(二)——愚昧的中国人之一 [2013/12]
- 毛伟人与邓大人之差别 [2009/07]
- Polo shirt 用汉语怎么说? [2009/05]
- 中国人之形象(一)——懒惰的中国人 [2013/08]
- 又到九月九——伟人毛泽东 [2014/09]
- 原来在美国说人“cute”是性骚扰? [2011/12]
- 为香港人担忧 [2014/04]
- 一二三四五,为什么上山打老虎? [2010/02]
- “不折腾”——好词! [2008/12]
- 中国的困境 [2016/08]
- 崔永元、吃狗肉、西方人爱狗 [2011/11]
- 由小悦悦说开去之二:中国人道德沦丧之路 [2011/10]
- 谁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2015/09]
- 为柴静引起的震撼而震撼 [2015/03]
- 应该以故意谋杀罪起诉他们 [2010/08]
- 中国、中国人和中美贸易摩擦 [2018/08]
- 方励之先生去世了 [2012/04]
- 由《唐山大地震》想到的几个问题 [2012/12]
- 由玉林狗肉节风波说开来 [2014/06]
- 国人为什么对日本以及日本的标志物还是那么耿耿于怀呢? [2009/04]
-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民主 [2010/10]
中国衰落之证据之一——车之失宠
Buweizhai
二零零九年五月三日
中国自夏开始经历了三千多年的上升和发展,大概到了宋朝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了清末终于走到了坡底。这一点从交通工具的使用上就能看得出来。
中国的车据说最早是由黄帝制造出来的,最著名的就是那辆指南车了。
到了商周时车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交通工具。西周时,周穆王由驾车能手造父驾着八匹马拉动的青铜车在国内西部巡幸。历时两年,行程长达三万五千。有车肯定有路,而且这路还是不错的,属于标准化的。
春秋时期,孔夫子周游列国就是乘坐着车子(好像是叫轺车)拉着自己和自己的书,在弟子们的簇拥下在各国间奔走游说,希冀能有哪个国君用他那克己复礼的主张治国。除了被人堵住不让走,孔夫子师生从来没有遇到过道路宽窄不一不能行车的问题。
春秋时看一个国家军队的军力主要是看它有战车多少乘 。战车是战场上的重要兵器。有车就有路,不然怎么能上了战场对冲对撞呢?
苏秦是合纵抗秦挂六国相印的大人物。他刚出道的时候,就得到了东周天子的欣赏,得到了周天子赏赐的青铜轺车。他乘着这辆轺车开始了自己的闯天下的生涯。北上燕国,南下楚国,东到齐国,西到韩魏赵,一路畅通无阻,终于把六国合在了一起抗秦。
这些说明什么呢?说明那时的道路交通很顺畅,周天子和各诸侯国非常重视道路交通和车辆设计和制造的。
再看看秦始皇的青铜车,有四匹马拉动的,也有六匹马拉动的。不论几匹马吧,路况是没得说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车同轨的政策,堕毁旧东方各国的城郭,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拆除阻碍交通的关塞、堡垒。以都城咸阳为中心,修筑了两条“驰道”。一条向东,通向今河北、山东一带,直到海边。另一条向南,一直 通到今江苏、浙江等省。这两条驰道,路面宽阔,两侧种有松树,修筑得很讲究。秦始皇还令将军蒙恬修筑了一条“直道”,从咸阳向北经过云阳、上郡,直达九原 (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驰道和直道的修筑,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汉朝把这些继承了下来。但这时人抬的轿开始出现。唐朝时车辆仍然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到了宋朝特别是南宋时,坐轿的官员越来越到,车到越来越少,高等级路也就越来越少。等到了明朝,官员上朝都是坐轿了。清朝更往后推了,连车的制造工艺都落后了很多。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中华文明一直到唐都是高速发展的,是以车的形式发展的。为了方便车的使用,道路的平整是一个问题,路的宽窄是一个问题,车辆的制作技术。这些似乎都是标准化作业的结果。
但是到了宋以后,中国发展的脚步就慢下来了。人们越来越重视轿子。那是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晃晃悠悠晃晃悠悠的,再也快不起来了。中国人的思想也被挤进了轿子里,再也没有那种创新意识,没有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奋斗精神。
等到了洋人打过来的时候,中国人才发现人家不但不用轿子了,而且造出了自行车、汽车、火车等等来了。人家国家和经济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以往学校介绍历史人物,似乎总是政治制度不离开口。其实这是掩盖了中国发展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