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人节已过,还是要谈谈尺寸的问题 [2015/02]
- 朗朗和李云迪,更喜欢谁? [2011/01]
- 魏则西现象的悲哀 [2016/05]
- 剖腹产和婴儿奶粉,救人耶?害人乎?(一) [2015/08]
- 从李开复患癌薛蛮子嫖娼说起 [2013/09]
- 严歌苓和冯小刚,演砸了 [2017/12]
- 猝死和慢死 [2013/11]
- 欣闻小贺梅一家人回到重庆。笑一声给贝克捐款者 [2011/08]
- 回家(1)----重庆见闻 [2012/09]
- 烂苹果也有春天哦 [2014/01]
- 毛泽东解决了挨打邓小平解决了挨饿,习近平要解决 挨骂的问题 ... ... ... ... [2013/09]
- 中国和美国换了把交椅。这个世界怎么啦? [2014/12]
- 武汉新冠肺炎的谣言来源和发病时间点 [2020/02]
- 仇恨重庆的“打黑唱红” 者,您的屁股干净吗? [2011/04]
- 手把手教你作酒酿(醪糟,佬米酒,糯米酒) [2010/03]
- 卡扎菲,白骨精和国际政治 [2011/10]
- 儿童节问题:出国真的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吗? [2009/06]
- 美国的“政治捐款”制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贪污和腐败-旧文重贴 [2015/02]
- 谷哥走了,谷姐来了,很好很好! [2010/03]
- 美国在北太平洋搞生物战的可能性--从SARS说起 [2013/04]
- 真的是不比不知道,高级的中国动车! 2012年的动车旅行记 [2015/10]
- 用事实反驳倍可亲“平凡往事” 其人, 借医院看病吹捧美国人性辱骂中国人性 [2010/02]
- 帮穷不帮富,助善不助恶 [2011/08]
- “2012” ,包藏着祸心的好莱坞马屁片 [2009/11]
- “零团费” 的记忆 [2010/08]
- 某些美籍华人,如果美国在亚洲挑起针对中国的战火,你能幸免吗?! [2010/07]
俄罗斯故事(四)---伊凡这一家子
谐和
从公元862年留里克(RURIK)王朝建立,到1613年这个王朝在饥荒和
混乱中消失,前后一共751年。751年是个不短的年头,够一个人生生死死活
上14-15回,让一对恩爱夫妻生生死死闹上15-20盘(这个答案比较精确,
自个儿去算:))。
这期间,这个家族里的皇帝,来来往往达19个之多,还不算蒙古人金帐汗国那几
个可汗。不过,这十几个皇帝也和咱们中国历朝的皇帝一样,有拔尖儿的,也有窝
囊得要死的。
那几个‘拔尖儿’的皇帝,名字都叫伊凡:伊凡一世,二世,三世,伊凡大帝和伊
凡四世。这里要说明的是,前面三个伊凡是父-子-孙的承袭关系,伊凡大帝是三
世的曾孙。而伊凡四世就更晚了,是伊凡大帝的孙子,和伊凡三世隔了174年。
这皇族的家谱嘛,走到那里都是绕来绕去的一大溜,象俺这样脑子慢的,整整绕了
三天三夜才绕明白:)。
那几个‘窝囊’的皇帝倒都不叫伊凡(名字也有风水?),一位是费多尔二世,一
位是瓦西里四世。751年之久年的留里克王朝就终止于瓦西里四世。老费和老瓦
都不是伊凡家的血亲,而是伊凡四世第二个儿子(第一个被他杀了),费多尔一世
的弟媳鲍里斯。戈东诺夫的后代。费多尔一世本是个昏君,又没有子嗣,临死前,
稀里糊涂地将权杖交给了妹夫继承。幸好,这位老鲍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他是当
时朝里的一品大官人---宰相,是个蛮有能力的弄权之士。他上台后还真是‘明
君’般地励精图治,整理了一下乱七八糟的朝廷,挽救了一阵子颓势。俄国作曲家
穆索尔斯基用他的故事编了一出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成了莫斯科大剧院的
保留剧种,至今还在上演,老鲍的名字也由此剧而代代相传。只是可惜了,他的两
个后代,一个比一个无能,眼见着这个700多年的王朝在连年的战争,饥荒和宫
廷混乱中,从俄国历史上消失而去。。。。。。。
现在来讲这几个‘拔尖儿’的伊凡。
伊凡一世又叫‘钱袋子伊凡’,老百姓之所以给他取这么个绰号,是因为他的苛捐
杂税太沉重。不过,他也是没有法子,因为那时候蒙古人的金帐汗国驻守在水草丰
美气候温和的南方,得找人管理北方那一大片数目众多的小公国。看他人还忠厚老
实,便任命他在北边莫斯科地区负责向各个大公国收税,最基本的税赋是上交10%
的所得,还不算其它七七八八的项目。伊凡和莫斯科周围的大公们虽然不喜欢蒙古
可汗,可是,他们却都是由可汗册封的地方官,负责收税和征兵,以换取可汗给他
们的奉禄,以养家小。‘钱袋子伊凡’就在各位莫斯科大公和蒙古可汗之间来来往
往充当‘消气人’,实际上呢,是在‘韬光养晦’,计算着有那么一天,将蒙古霸
权赶下宝座呢。
伊凡一世死后,儿子‘红胡子伊凡二世’继位,和他爸爸一样,虽然在蒙古人手下
干活,却从来没有忘记扩大北方莫斯科大公国的权力,并把各位大公团结在他的旄
下,继续与蒙古可汗周旋,为他的儿子伊凡三世于与寓居南方的蒙古人对抗打下了
政治和物资基础。
伊凡三世于1359年继位,那时候,莫斯科大公国通过兼并周边小国,发展生产,
力量越来越强大,而蒙古金帐汗国却因不断的内讧和宫廷政变,二十年间竟然换了
14位可汗,出现了颓势。1377年起,伊凡三世的军队不断地和蒙古军队在顿
河流域发生冲突,直到1380年,俄国军队在顿河附近的库里科沃,一次性发彪,
第一次大败蒙古军队。就象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次在朝鲜战场上打破了美军不败的
神话一样,200年蒙古军队不败的神话被伊凡三世第一次打破,人们给了他一个
绰号,叫‘顿河的德米特里(DMITRY DONSKOY),以纪念那次在
库里科沃的胜利。
伊凡三世以后的几位皇帝一直在和蒙古人打仗,而且还念滋在滋地不忘扩张领土疆
域。一直到人们称为伊凡大帝的皇帝从12岁开始治理国家开始。这位伊凡之所以
叫‘大帝’是因为在他的手中,终止了蒙古人金帐汗国历时240年对俄国的统治,
他将俄罗斯从一些分散的小公国统一成中央集权的国家,功劳大概与咱们的秦始皇
相近,俄国的版图在他手里也大大扩张了一下。伊凡三世的童年是一个‘苦难的童
年’,他父亲瓦西里二世被政敌刺瞎了双眼,史称‘瞎子瓦西里’,父子二人双双
被赶出了莫斯科。第二年,拥戴他父亲的大臣们又发动政变,杀掉政敌,将父子二
人迎回领导岗位。
随着俄罗斯的不断强大,金帐汗国势力不断衰退,伊凡三世开始减少对蒙古霸主的
进贡,到1479年,他乾脆‘革命’了:停止进贡,等着蒙古人来讨伐。果然,
金帐汗国的阿合马大汗为此龙颜大怒,囤兵奥卡河,准备进攻莫斯科。伊凡大帝派
人驻守河对岸,两军对持,蒙古军屡次强渡奥卡河河不成,士气大减。双方坚持到
11月,又是俄罗斯的严寒帮了伊凡的忙,这一仗,蒙古人败得很奇怪,正当他们
饥寒交迫,粮草缺乏时,俄国军队突然从对岸的克列缅次向鲍罗夫斯克转移,蒙古
人以为他们要绕道袭击,阵脚大乱,仓惶逃跑,结果是不战自败。阿合马在内讧中
被杀,金帐汗国从此分裂成许多小汗国,再也无法行使对俄国的统治。于是,伊凡
大帝完成了他父辈的宿愿,将统治俄罗斯240年的蒙古霸主灭了。
最后一位伊凡是伊凡四世,历史上称伊凡雷帝,也叫‘恐怖伊凡’,是伊凡大帝的
孙子。俄罗斯油画大师,巡回画派著名画家列宾有一幅‘伊凡雷帝和儿子’,画面
上,年老的皇帝睁着一对惊恐的大眼,怀抱着被他亲手杀死的儿子,那年青的继承
人满脸是血,在父亲怀里作着临死前的挣扎。实际上,伊凡四世的悲剧性格是从童
年就开始的。他三登基,由母亲叶莲娜。格林丝卡亚摄政,八岁时亲见母亲被政敌
毒死,叔叔安德烈公爵串位摄政。安德烈是叶莲娜的宿敌,他夺位后,杀了小伊凡
最亲近的老师别利斯基,冷酷地折磨小伊凡。一幕幕的宫廷斗争使他从小养成孤傲
多疑惑,冷酷无情的性格。13岁时,他自封为‘俄国沙皇--TSAR’,TS
AR是从拉丁语凯撒而来,自他以后,俄国历届皇帝都称自己为TSAR,直到1
917年的十月革命,推翻最后一位沙皇---罗曼洛夫王朝的尼古拉二世为止。
伊凡雷帝恐怕是俄国历史上对内实行恐怖统治最厉害的一位皇帝,据说,他的暴虐
始于他心爱的妻子安娜斯塔西亚死后。他在26岁时娶安娜斯塔西亚为妻子,恩爱
生活五年后,妻子突然死去,伊凡怀疑她是被政敌毒死的,从此以后,大开杀戒。
可见,幸福的家庭生活不仅对一个凡人,对皇帝也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到关系着千
百万人头落地的大事情。
==================================================
俄罗斯故事(五)---两个女皇
700多年的留里克王朝在一片混乱中结束了。1613年,全俄罗斯50个城市
的700位缙绅精英在莫斯科开会,推举出米哈依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新
沙皇,开始了历时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直到1917年被俄国十月革命推翻
为止。这样看来,俄国的第一次民主选举不是在1991年的叶尔申朝代,也不是
在2000年的普京朝代,而是在1613年的全俄缙绅大会上,可惜,选出来的
又是一家世袭的王朝。可见,‘民主选举’还是可以‘选’个专制制度出来的,象
散仙谷圈圈那一类望文生义者,实在是对‘民主’的一窍不通也。
罗曼诺夫王朝从1613年起,到1917年尼古拉二世下台为止,一共经历了1
7位皇帝和女皇。其中有两位在俄国对外扩张,对内砺精图治方面有巨大贡献,被
俄国人称为‘大帝’者,一位是著名的彼得大帝(1672 - 1725),另
一位是彼德大帝的孙媳妇,凯瑟琳二世(1762 - 1796)。这两位都是
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开放派’。
彼德大帝是人们所熟知的,他是米哈依尔的孙子,10岁时登基,由母亲娜塔莉亚
摄政至他成年。他对俄国的功绩就不用说了。在他去世的那一年,俄国的版图从顿
河-伏尔加河流域扩张扩张扩张流域流域领域扩展开来,东至乌拉尔山脉,北上盖
过芬兰湾,直达白海,南下包围了里海。他一生中都在致力于俄国的开放和改革,
其中有一条改革措施是:废除皇室世袭的父传子制度,沙皇死后由贵族们决定下一
任统治者,女人也可以当皇帝(这个规定后来由被他的曾孙子保罗一世推翻)。这
大概是借鉴了留里克王朝最后灭亡于一些白痴继承人的教训。他自己去世时,就没
有把皇位让给儿子继承,甚至连遗嘱也没有立。
由于彼德大帝的‘规定’,罗曼诺夫王朝先后出了四任女皇:安娜,伊莉莎白,凯
瑟琳一世,凯瑟琳二世。其中,以两位凯瑟琳的经历最为有趣,尤其是凯瑟琳二世。
先来说凯瑟琳一世。1702年,30岁的彼德大帝在率军进攻立陶宛的征战中,
占领马连堡,在俘虏的人群中有一位漂亮的17岁姑娘,被他手下一位近臣看中,
买下为妾。这个姑娘本名叫玛尔达。斯卡芙龙斯卡亚,是个立陶宛农民的女儿,在
镇上的牧师家作过女佣人。玛尔达必定是天生丽质,聪慧过人,后来居然又被彼德
看中,从近臣手中将她抢过来,夺为己有,改了个俄国名字叫凯瑟琳。阿列克谢耶
芙娜,成为沙皇的情妇。1712年,彼德大帝正式娶她为妻,立为皇后,宠爱有
加。
凯瑟琳虽然是农家女一个,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是她也不是个‘无脑美人儿’,
跟着彼德大帝二十多年,从夫君那里学了不少为君之道,知道如何利用彼德身边的
臣相们为自己服务。她最信任的人是彼德的一位宠臣缅什科夫(MENSHIKO
V),此人原为一介草民,从给彼德大帝当侍从作起,随彼德大帝南征北战,屡立
战功,晋升为陆军元帅,被彼德重用,并得到近卫军和新贵族们的支持和拥戴。1
725年,彼德大帝去世时,有意不留下遗嘱,也不把皇位让给子孙。当时的老贵
族们想立彼德年幼的孙子彼德二世为皇,可是,以缅什科夫为首的新贵族和近卫军
来了个小小的‘宫廷政变’,先打出旗号,拥立农家女凯瑟琳为沙皇,国号凯瑟琳
一世,彼德二世暂时靠边站。
凯瑟琳一世对治理这样大一个国家有些力不从心,就将大权交给缅什科夫和他领导
的最高枢密院去管理,也算是对忠心耿耿的老缅的回报。但她此一举削弱了元老院
和东正教会的实权,引起里面那些老贵族们的不满,种下了缅什科夫日后遭霉运的
根子。1727年,凯瑟琳一世仅仅作了两年沙皇,一病归西,老贵族们就开始了
对缅什科夫的反击。他们先是离间小沙皇继承人彼德二世和缅什科夫的关系,然后
又支使11岁的小彼德二世罢了缅什科夫的官职,将他全家流放西伯利亚。
可怜彼德大帝的一代重臣,在流放西伯利亚途中,缅什科夫的妻子病死在路上,到
达西伯利亚后,他的爱女玛丽亚也患肺结核死去,第二年缅什科夫在贝列佐夫镇郁
闷地离开了人间。
俄国巡回画派代表人,画家苏里科夫有一幅名画‘缅什科夫在贝列佐夫镇’,就是
画的这位彼德大帝的重臣被流放西伯利亚的故事。
凯瑟琳二世的故事有点长,留着下次再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