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琐忆 ( 八 ) --- 我的朋友毛主席
|
 |
谐和 |
 |
|
 |
主席他姓毛,本名毛一民,是我的好朋友,护士长小周的丈夫。毛一民在拉萨近郊的一个大 |
 |
型机械厂当工会主席,人称毛主席。毛主席热心为大夥儿办事情,厂里职工上至文娱体育, |
 |
生活补助,下至夫妻吵架,鸡毛蒜皮,都来找毛主席。厂里的藏族,汉族职工都把这个个子 |
 |
不高,风风火火的汉子当着自家人,走在厂里,他就是个名人,一路上都有人叫‘毛主席, |
 |
吃饭了没?’在厂里,他的人缘儿是连咱们韶山冲那位同姓的伟人也赶不上的。 |
 |
|
 |
只有爱人小周不高兴他,套句四川话说,就是‘不安逸他’。两人在成都由认识,到恋爱, |
 |
到结婚,通共两年。毛主席在工学院毕业后,分配来拉萨工作,小周三番五次地要求组织上 |
 |
把他调回内地,毛主席本人却不同意。最后,小周也作为‘援藏家属’从成都的大医院调到 |
 |
拉萨来了。两口子在西藏一呆就是10年。我遇到他们时,他们那小儿子明明都五岁多了。小 |
 |
家伙是在成都生的,在外婆家带到两岁。当妈妈的想儿子想得常常看着儿子的相片哭泣,最 |
 |
后,冒着得‘高山病’的危险,毛主席回成都去把明明接到海拔3000多米的拉萨。这种高海 |
 |
拔缺氧的环境,确实让孩子身体吃了一些亏。五岁的小孩,瘦瘦小小地,与三,四岁孩子个 |
 |
头差不多,面颊上还有两团高原缺氧的标志 ---紫红色的‘ 高原红’。身体差一些,可是 |
 |
小家伙却出聪明得出奇。五岁的小子下像棋,楞是可以让邻居上中学的大孩子一遍一遍地输 |
 |
得傻了眼。在一阵哄笑声中,邻居的孩子被他爸骂了一声‘没出息’,憋着眼泪回去了。为 |
 |
这,明明没有少挨隔壁大哥哥们的黑拳。 |
 |
|
 |
毛主席和小周住在机械厂的家属院的平房里。从前门进去,穿过一通三间一厨,就到了后院。 |
 |
到了后院才知道毛主席的手艺。窗户下是一排象反光镜似的玻璃,我问小周‘这是什么?’ |
 |
她说‘老毛自己安的太阳能灶。’倒也是,西藏这一年三百多天的大太阳,不用白不用,太 |
 |
阳能灶烧热的水就进了小周的厨房。另一个受太阳能惠顾的是温室,温室里的蔬菜种子全是 |
 |
从成都带来的。真是什么太阳下长什么庄稼,饱受阳光照顾的园子里,西红柿,白菜,辣椒, |
 |
茄子,青葱--- ,一窝窝地疯长,油光水滑,逗得人心花怒放。一个夏天,他们这园里的蔬 |
 |
菜吃不完,想吃点鲜菜又懒得跑农贸市场的,就来园子里掐一点回去下锅,左邻右舍都沾了 |
 |
毛主席的光。 |
 |
|
 |
毛主席在厨房里穿着围裙炒菜。小周进进出出地想帮个忙,被他一次次地挡回去‘去去去, |
 |
陪你朋友说话去,这里不用你。’一个多小时,毛主席将菜一盘盘地端上桌子,计有:蒜泥 |
 |
白肉,火爆双脆,酸辣蹄筋,鱼香脆皮鸡,花椒鳝段,三鲜□豆和东坡墨鱼。亮鲜鲜地摆了 |
 |
一桌,配上高脚杯盛红酒,----哇,麻辣辣,脆生生,还没有动筷子,口水就直往下流,挡 |
 |
都挡不住。这其间,还有三,四拨人来家里找毛主席解决各种私人的,公家的,蒜皮的,鸡 |
 |
毛的问题,他都在灶台上给别人如此这般地说了个明白。吃饭间,我说‘老毛啊,你真是个 |
 |
大忙人哇。’小周在一旁,小嘴一撇,说‘ 他龟儿子的,一天到晚就晓得在外头忙。自己 |
 |
屋头的稀饭还没有吹冷,尽去帮别人吹汤元。’毛主席笑着敲她一筷子‘鬼婆娘,乱说。- |
 |
-- 嘿嘿,鼻子歪了!’ |
 |
|
 |
我们说好了,夏天去藏南的泽当玩一次。西藏的夏天是最好的旅游季节,你根本没有‘出门 |
 |
带雨伞’的概念 --- 很少下雨,但是气候并不乾燥,温润而凉快,可能是托福于雪山上吹 |
 |
来的凉风吧。终于,我们三个人都请好了假。毛主席总是有办法的,他找到在物质局车队的 |
 |
哥们儿,趁有货车去泽当拉货的机会,让我们搭个便车。事先,小周已经有了指示:只坐五 |
 |
十菱的大货车,其它车子不坐。毛主席也就‘老婆挥手我前进’,每天去哥们儿那里打听五 |
 |
十菱大货车什么时候出发去藏南。 |
 |
|
 |
终于,我们搭上那辆崭新的五十菱大卡车。车架子很高,驾驶台前的窗户明亮而视野宽敞, |
 |
适合在西藏这种天气和路况都不太好的地方行驶。前面的驾驶室里可以容纳 4 - 5个人,黑 |
 |
色的车座位富有弹性,即使走在西藏特有的‘搓板路’上也不会让人在座位上跳上跳下。开 |
 |
车的老夏和毛主席很熟,一路上照顾毛主席和他的老婆,朋友,还非常尽心尽力,当天下午 |
 |
我们就到了阳光更加明媚的泽当。 |
 |
|
 |
泽当是一个安静而乾净的城市。说是城市,规模也就相当于内地的一个小县城。来往的各种 |
 |
车辆,多半是卡车,在道路上扬起阵阵灰尘。牛啊,羊啊,狗啊,在路上与汽车抢道,倒也 |
 |
悠哉游哉。县城虽小,却有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旅馆---- ‘泽当旅馆’,绿色的大字配着粉 |
 |
红色的围墙,十分抢眼。还有一个半博物馆半美术馆的展览馆。我是每到一地必去博物馆, |
 |
一行三人和几个老外在这个展览馆里饶有兴味地读着这里的半神话,半现实的故事。故事说, |
 |
远在几万年以前,有一个非常聪明的猴子住在泽当的山洞里,手下还有一批小猴子,权当是 |
 |
个‘美猴王’罢。有一天,林子中来了个天上下凡的仙女,与美猴王一见锺情,由此,产生 |
 |
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以后,从这山洞里生出来的小宝宝们,成了西藏人的祖先。这个故 |
 |
事很美,还配着一个个的画面,更增加了真实感,似乎也符合达尔文老头子的进化论。只是, |
 |
我们悄悄地议论说,宁愿相信它就是个神话故事。毛主席笑着说‘ 我说孙悟空这小子假道 |
 |
学呢。说是凡心不动,一心一意跟师傅去西天取经。敢情是跑到泽当和仙女私自幽会来了。 |
 |
好个吴承恩,把这么重要一段历史给隐瞒了,该挨板子。老婆,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啊?’小 |
 |
周又撇小嘴‘你比那猴子还要精。’‘是啊,不精怎么能把我老婆十万八千里地从成都弄到 |
 |
这块鬼疙瘩地方来呢,还是有缘份。’好脾气的毛主席,边说还边美美地搂一下身边娇小玲 |
 |
珑的翘嘴巴。 |
 |
|
 |
那天回拉萨时,才知道我们倒了霉。老夏的五十菱因为临时有急事,等不及我们,先走了, |
 |
撇下我们三个人。我和小周明天要赶回去上班,不能在泽当过夜,我有些着急起来。小周说 |
 |
‘不急,老毛有办法。’果然,不一会儿,剃寸板头,背着个兰书包的毛主席匆匆跑来,拉 |
 |
着我们进了一家藏式小饭馆。饭馆简陋,越过门口飘着兰色招牌小旗的小门,就踩在那屋里 |
 |
面高低不平的土地上。屋里光线很暗,几个藏人坐在一张桌子旁喝酒。老毛走过去用藏语和 |
 |
他们打了个招呼,要了一瓶酒,就和几个藏人就着风干牛肉喝将起来。原来那几个藏人都是 |
 |
经常跑拉萨的司机,其中一位黑脸的汉子叫格桑,今天晚上就要去拉萨,跑的是解放牌大卡 |
 |
车,放空。毛主席塞给他一些钱,说好了在哪里等他,这事情就办妥了。说完了生意,毛主 |
 |
席还在那里陪他们喝酒,叽叽咕咕的藏语,又吃又笑。我们两个女眷在一旁不能吃不能喝, |
 |
又不敢走。小周终于忍不住了,一把走上去挨了挨毛主席,用汉话小声骂一句‘龟儿子话多! |
 |
’他就红着个酒脸跟小周出了饭馆大门。 |
 |
|
 |
那一晚啊,真是碰上了藏南少有的‘好’天气 ---- 又是刮风,又是下大雨。解放牌大卡 |
 |
车一会儿在平路上跑,一会儿在搓板路上罾,就由着格桑去折腾。我们三个人站在空空的带 |
 |
帆布篷的车厢里,一会儿往前颠,一会儿往后退,手还得抓紧支撑架,又没有座位。三,四 |
 |
个小时的行程,那个难啊,唐三藏和徒弟们上西天取经也不过如此也。 |
 |
|
 |
毛主席呢,倒是占据了有利地形,搂着个娇小的小周,两人挤坐在靠驾驶台后的一堆麻布包 |
 |
上,减少了颠簸。我站在车厢后面,背对着他们俩。只听得风雨中两个人又是笑又是骂,又 |
 |
是唱又是说的,从来没有停下来过。待到最后,没有声音了,我以为二位睡着了,回头一看 |
 |
------- 两人正在嘴对着嘴作那猴子和仙女的动作呢。我赶紧回过头来。 |
 |
|
 |
就这么,一直站着,回到了拉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