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人节已过,还是要谈谈尺寸的问题 [2015/02]
- 朗朗和李云迪,更喜欢谁? [2011/01]
- 魏则西现象的悲哀 [2016/05]
- 剖腹产和婴儿奶粉,救人耶?害人乎?(一) [2015/08]
- 从李开复患癌薛蛮子嫖娼说起 [2013/09]
- 严歌苓和冯小刚,演砸了 [2017/12]
- 猝死和慢死 [2013/11]
- 欣闻小贺梅一家人回到重庆。笑一声给贝克捐款者 [2011/08]
- 回家(1)----重庆见闻 [2012/09]
- 烂苹果也有春天哦 [2014/01]
- 毛泽东解决了挨打邓小平解决了挨饿,习近平要解决 挨骂的问题 ... ... ... ... [2013/09]
- 中国和美国换了把交椅。这个世界怎么啦? [2014/12]
- 武汉新冠肺炎的谣言来源和发病时间点 [2020/02]
- 仇恨重庆的“打黑唱红” 者,您的屁股干净吗? [2011/04]
- 手把手教你作酒酿(醪糟,佬米酒,糯米酒) [2010/03]
- 卡扎菲,白骨精和国际政治 [2011/10]
- 美国的“政治捐款”制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贪污和腐败-旧文重贴 [2015/02]
- 儿童节问题:出国真的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吗? [2009/06]
- 谷哥走了,谷姐来了,很好很好! [2010/03]
- 美国在北太平洋搞生物战的可能性--从SARS说起 [2013/04]
- 真的是不比不知道,高级的中国动车! 2012年的动车旅行记 [2015/10]
- 用事实反驳倍可亲“平凡往事” 其人, 借医院看病吹捧美国人性辱骂中国人性 [2010/02]
- 帮穷不帮富,助善不助恶 [2011/08]
- “2012” ,包藏着祸心的好莱坞马屁片 [2009/11]
- “零团费” 的记忆 [2010/08]
- 某些美籍华人,如果美国在亚洲挑起针对中国的战火,你能幸免吗?! [2010/07]
回家(5)---夕阳无限
在北京时,我住家对面是一个公园,早晨从那里经过,公园里面满是人群,确切地说,是一群群退休的银发族。
他们旁若无人地唱歌,跳舞,练剑,练武,遛弯,跑步。光是跳舞的几群人,就有交谊舞, 地斯科, 大秧歌, 等等, 各自为阵, 互不干扰。这样大型的公园在北京有不少,据说都不收门票。在成都,重庆我都看到同样情景,甚至更热闹。
这种情景在国外很少见到,可是在中国的大中城市是一种常态。不是现在才有的,大约要追溯到二十几年前。他们是所谓“唱红” 的首创者。自薄熙来倒台后,“唱红”被打入冷宫,我在北京看到的不是“唱红”而是“跳红”啦。
公园里的一角,有节奏的音乐吸引了很多人观看。那是一种混合着二人转,大秧歌和地斯科的舞蹈音乐,感染力非常强,令人脚跟大动。跳舞的一群银发族有大约100来人,女性为主,全部整齐地穿着红短袖衫白长裤,跟着一位白色衣裤的老师,在广场上边走边舞,非常专业。很多人的短衫都被汗水打湿了。
国内退休的银发一族是个特殊群体。退休金可能不很高,可是随通涨的上涨而增长,公务员和教师的增长最快,近年几乎增长了1-2倍。手里有钱,房子基本付清(有许多是改开初期单位分的福利房,非常便宜),又没有国外的交地产税一说,没有负担。孩子长大有工作,独生子女搬出去住以后,家里基本就“空巢” 了。所以,清净清闲使得这些60多70岁的人有许多时间出来休闲娱乐,建建身,打打拳,钓钓鱼,养养生,唱唱歌,跳跳舞,再不然就看看书,练练字,下下棋,到处转,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天到晚,生活还是蛮充实地。
公车和地铁对老年人有特殊照顾。
在北京,据说70岁以上的居民可办“老年卡” ,免费坐公车。在故宫博物院这些要收门票的景点,65岁以上的老人可凭有效身分证免费入场。
成都和北京一样,70岁以上老人坐公车免费,重庆就更进一步,连地铁也免费。所以,银发族们一早就乘公车地铁去各大公园娱乐休闲,下午又乘免费交通回家休息。据说此状况在成都惹来年青上班族的不满,他们抱怨:这些老年人,上班下班都和我们拼挤公车,上了车我们还要让座位给他们。
给老弱妇孺让座这件事情在国内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对不给老人让座的年青人,人们简直就要嗤之以鼻。据说还发生过有女青年不给老人让座被打的事情。于是,我的一位亲戚就遇到过这种笑话:
那天,他老婆刚给他染了一头黑发,他上公车坐下后,就有一白发老者站他面前。
旁边人提醒道:同志,请你给这位老者让个座
他说:我也是老年人
旁人:你多大岁数?
他说:我70岁
旁人:看不出来,你头发这么黑。。。。。。
他说:你没见我这头发是染黑的吗?!
确实这样。70岁的老人办有“老人卡” ,上车刷卡时,自动售票机就大声报出“老人卡!” ,于是,还不等这老人走进车厢,就有几个年青人相继站起来,自动地让座。这一情景,我在加拿大见到的不多。今天还见一大屁股黑女人和一抱小孩的瘦女人抢座,把小孩都挤哭了。
现在的银发一族,生长在物质曾经十分馈乏的年代,他们对物质的要求并不像年青人那样高,对钱也不太看重,够花就行了,但是,比较追求精神生活。
重庆和成都有一种组织,叫做“老年骑游队” ,多为一些退休的志同道合的银发族自愿组织起来,骑车旅游。在成都多为骑自行车旅游,在重庆多为骑摩托车。
我在重庆钢铁公司居民区看望远房亲戚,居民楼下就有一个“老年骑游队” ,一大排黑色锃亮的嘉陵摩托,整齐排列着准备出发,队列前一六十多岁的壮汉,车前插一黄底红字大旗“老年骑游队” ,春风得意的脸上带着“谁与我争锋” 的笑意,令人印象深刻。
成都,因为地处平原,“老年骑游队” 多以自行车代步。我认识一位医生,曾经在大医院作放射科主任,妻子是护士。两人退休后,多次谢绝私人医院高薪返聘他们的要求,参加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的“老年骑游队” 。两年里,他们背着两付折叠自行车,几乎骑遍了除新疆西藏以外的整个中国大地,北到漠河,鸭绿江边,南到中越边界,海口,东到浙江,厦门,吃的是简陋的粗茶淡饭,睡的是便宜的小旅馆,低碳生活从我作起,真真作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 。
两年的骑游下来,两个人的高血压,高血脂全部都恢复正常,身体结实体重下降。这个月他们又相约去西藏,不过这次是坐火车去,一群6 0多岁的老少年计划去尼泊尔一侧的珠峰脚下“看日出” 。祝他们一路顺风!
国内的银发一族,是和共和国一同成长起来的一群人。他们身上许多人有一种时下那些追求物质享受和我行我素的年青人所不具备的精神:集体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情结。
这种精神让人永远保持青春,这种精神叫做“不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