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人节已过,还是要谈谈尺寸的问题 [2015/02]
- 朗朗和李云迪,更喜欢谁? [2011/01]
- 魏则西现象的悲哀 [2016/05]
- 剖腹产和婴儿奶粉,救人耶?害人乎?(一) [2015/08]
- 从李开复患癌薛蛮子嫖娼说起 [2013/09]
- 严歌苓和冯小刚,演砸了 [2017/12]
- 猝死和慢死 [2013/11]
- 欣闻小贺梅一家人回到重庆。笑一声给贝克捐款者 [2011/08]
- 回家(1)----重庆见闻 [2012/09]
- 烂苹果也有春天哦 [2014/01]
- 毛泽东解决了挨打邓小平解决了挨饿,习近平要解决 挨骂的问题 ... ... ... ... [2013/09]
- 中国和美国换了把交椅。这个世界怎么啦? [2014/12]
- 武汉新冠肺炎的谣言来源和发病时间点 [2020/02]
- 仇恨重庆的“打黑唱红” 者,您的屁股干净吗? [2011/04]
- 手把手教你作酒酿(醪糟,佬米酒,糯米酒) [2010/03]
- 卡扎菲,白骨精和国际政治 [2011/10]
- 美国的“政治捐款”制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贪污和腐败-旧文重贴 [2015/02]
- 儿童节问题:出国真的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吗? [2009/06]
- 谷哥走了,谷姐来了,很好很好! [2010/03]
- 美国在北太平洋搞生物战的可能性--从SARS说起 [2013/04]
- 真的是不比不知道,高级的中国动车! 2012年的动车旅行记 [2015/10]
- 用事实反驳倍可亲“平凡往事” 其人, 借医院看病吹捧美国人性辱骂中国人性 [2010/02]
- 帮穷不帮富,助善不助恶 [2011/08]
- “2012” ,包藏着祸心的好莱坞马屁片 [2009/11]
- “零团费” 的记忆 [2010/08]
- 某些美籍华人,如果美国在亚洲挑起针对中国的战火,你能幸免吗?! [2010/07]
白人的政治盛宴
一年一度,每况愈下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周末终于结束了。走在红地毯上的熟悉面孔越来越少,令人喝彩的影片越来越少,媒体的热情也越来越冷淡。只有两种东西的味道越来越浓:一是踩红地毯和获奖的白人比例更大;二是获奖影片的政治色彩越发浓厚。
好莱坞的颁奖礼,从来就是白人的盛宴,对美国政治的献媚。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范冰冰李冰冰这些冰们,不远万里跑别人的红地毯上亮肩露沟地招摇,为的什么?很难看嘛。
并不像国内那些热面贴冷屁股的普世派们宣传的那样,好莱坞其实从来就不是什么普世艺术的殿堂,而是宣传美国价值和美国政治的大本营。不奇怪,本次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又是一部积极配合美国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的政治片AGO,编造一部美国爱国主义者们营救被伊朗扣押的美国人质大片,与美国当下的时事,军事,政治很相宜。明明是在中东制造麻烦的霸权,却硬要把自己装扮成可怜的受害者和救人于难的英雄,白人基督教的虚伪在好莱坞这种政治大片中比比皆。霸权嘛,不装扮成小可怜,不找点正义的借口,怎么去侵略弱小国家?怎么去偷去抢?
在好莱坞,还有两种东西是不能冒犯的,一个是犹太大屠杀历史,一个是同性恋。这都是包括在美国*政治正确*范畴里的。
关于犹太人在二战时的*苦难*影片,最近得奖的有*辛德肋的名单* *钢琴师* *读书人*等,只要是这类题材,能够催人泪下,一拍一个准。难怪英国演员凯特。温斯特勒(演泰坦尼克号女主角的那位)在接拍*读书者*时就说过* 我知道这类片子容易获奖,就毫不犹豫地接了。* 很有远见,果然获奥斯卡奖。凯特在片中饰演一个大字不识的德国女文盲,二战时在迫害犹太人的纳粹集中营里做监狱看守,是个纳粹分子。二战后隐身人间作平民,和一个17岁的中学男孩发生一段激烈的肉体爱恋,后来被抓出审判,关进牢狱,自杀在牢房里,而那个成人后当了律师的17岁小情人就坐在审判席上。很催人泪下,对不对?简直就是现代版*复活*。 普世派们宣杨为* 人类的悲剧* , 流了很多眼泪,很爱看。
犹太人是不能丑化的。象那不知好歹的梅尔。吉普森,演出过一部描写N千年前耶路撒冷发生的犹太人向罗马执行官出卖耶稣致使他被钉死的故事,不但演,还要导。影片出来,全世界犹太人社区抗议。结果,老梅倒霉,象遭到天谴似地,从一个人见人爱的银幕英雄,几年中落难成醉鬼,醉驾,离婚,结婚,又离婚的混蛋,媒体出现的全是他的丑闻绯闻,都没人想要他了。看看,这就是下场!
同样悲惨命运的还有马龙。白兰度。他是因为一贯为美国印第安人鸣不平,得罪了好莱坞那群白人至上主义者们,包括那些白人导演,制片人,演员和打杂的,长期*被丑闻* ,打入冷宫许多年。又是* 政治* !谁说美国没有政治迫害?
关于同性恋,李安凭那个讨好好莱坞*主流价值*的影片*断背山*获奖,有远见。好莱坞影片可以恶搞许多形象,醉鬼,妓女,厨师,牙医,农夫,印地安人。。。。。。,但不能恶搞同性恋,就如好莱坞30-60年代影片中牛仔形象从来是高大正面的,那些鸡鸣狗盗尖嘴猴腮的都不是正统牛仔。
李安凭*Life of Pi * 获得4奖其实并没有名至实归。如果让观众来评奖,这部大制作的3D影片应当象几年前的* 阿凡达* 一样,囊括全部主要奖项,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现在这样的结果,其实也是政治的选择:好莱坞绝对不会让一个黄皮肤的非白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奥斯卡政治盛宴上的众目所归,超越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大腕。
李安实际上是个美国人,但是因为他的肤色和出生地,注定他挤不进白人的好莱坞* 主流*, 不管他怎么讨好他们。
对于李安的影片,我有过从喜欢到反感到厌恶到重新喜欢的过程:喜欢*卧虎藏龙* ,反感* 色戒*, 厌恶* 断背山* ,喜欢*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他的不同导演风格导致观众对他的好恶。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电影作为视觉艺术,带给人们的一场欢乐又兴奋的盛宴,带给人们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没有政治宣传,今年奥斯卡的一个异数。
故事很简单,主要角色是一个16岁少年和几只猛兽包括一只大老虎遇海难后同在一条小船上的生活。每一个人,每一个动物,每一个场景都是那样的美;视觉的感动,感动得流泪;音乐的动听,动听得着魔;3D的效果,效果惊人。工作人员三千,集现代技术和艺术大成。
我去看这部电影,开始纯粹是去陪太子攻书:儿子想看。他说他小学时看过这本同名的小说,建议我们一起去看看。看完的结果是,我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又一个人跑回去看了一遍,现在,还想再看第三遍。让人回味的东西太多了!我问儿子,和*阿凡达* 相比,哪一部更好?他肯定地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比阿凡达好。
要说这几年好莱坞出品的令人喝彩的电影,*阿凡达* 和*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是最出彩的两部,艺术水平,技术水平最高。不过说一句让好莱坞白人制片者丧气的话:两部电影的导演都不是美国白人。前者导演是加拿大白人,后者导演是美籍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