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人节已过,还是要谈谈尺寸的问题 [2015/02]
- 朗朗和李云迪,更喜欢谁? [2011/01]
- 魏则西现象的悲哀 [2016/05]
- 剖腹产和婴儿奶粉,救人耶?害人乎?(一) [2015/08]
- 从李开复患癌薛蛮子嫖娼说起 [2013/09]
- 严歌苓和冯小刚,演砸了 [2017/12]
- 猝死和慢死 [2013/11]
- 欣闻小贺梅一家人回到重庆。笑一声给贝克捐款者 [2011/08]
- 回家(1)----重庆见闻 [2012/09]
- 烂苹果也有春天哦 [2014/01]
- 毛泽东解决了挨打邓小平解决了挨饿,习近平要解决 挨骂的问题 ... ... ... ... [2013/09]
- 中国和美国换了把交椅。这个世界怎么啦? [2014/12]
- 武汉新冠肺炎的谣言来源和发病时间点 [2020/02]
- 仇恨重庆的“打黑唱红” 者,您的屁股干净吗? [2011/04]
- 手把手教你作酒酿(醪糟,佬米酒,糯米酒) [2010/03]
- 卡扎菲,白骨精和国际政治 [2011/10]
- 儿童节问题:出国真的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吗? [2009/06]
- 美国的“政治捐款”制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贪污和腐败-旧文重贴 [2015/02]
- 谷哥走了,谷姐来了,很好很好! [2010/03]
- 美国在北太平洋搞生物战的可能性--从SARS说起 [2013/04]
- 真的是不比不知道,高级的中国动车! 2012年的动车旅行记 [2015/10]
- 用事实反驳倍可亲“平凡往事” 其人, 借医院看病吹捧美国人性辱骂中国人性 [2010/02]
- 帮穷不帮富,助善不助恶 [2011/08]
- “2012” ,包藏着祸心的好莱坞马屁片 [2009/11]
- “零团费” 的记忆 [2010/08]
- 某些美籍华人,如果美国在亚洲挑起针对中国的战火,你能幸免吗?! [2010/07]
乌克兰的基辅,是俄罗斯这颗大树的一部分根,根断了,树就很难受,就要生病。
在前苏联瓦解,乌克兰独立以后,俄罗斯一直很在乎这个地区,因为,俄罗斯的一部分“根”在那里。
俄国的历史不长,从总共1100多年,乌克兰,尤其是基辅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我2001年去莫斯科和彼得堡旅行之前,作了点功课,认识这个国家的历史。
现在翻出来看看,有点点心疼的感觉。
分享分享。
======================================================
俄罗斯故事(一)---基辅-罗斯的建立
谐和
2001.05.
这个俄罗斯还真算不上个文明古国,从基辅-罗斯公元988年建国到现在,只有
千把年历史。比起咱们堂堂中华五千年,算得上个小弟弟。当然,比起山姆那二百
多年的‘建国’,也算得上爸爸级了。
三千多年前,中欧聚居着一些咱们叫做‘斯拉夫族’的人群,他们逐水草而行,向
东迁徙,到了现在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一带,人们就称他们为‘东斯拉夫
人’,他们向西迁徙,到了波兰,捷克,德国,奥地利一带,人们就称他们为‘西
斯拉夫人’,他们往南部巴尔干安营扎寨,后世就称他们‘南斯拉夫人’。不过,
除了东斯拉夫人,在那块土地上曾经还有过另外一些古老的民族居住过,象塞西亚
人(SCYTHIANS),哥德人(GOTH),匈奴人(HUNS)和一些游
牧民族。
开始,大家也就是每逢一,三,五赶个集。顺着那几条纵横交错的河流:维纳河,
德涅伯河,顿河和伏尔加河,架着小船,牵着猪狗,带着老婆孩子,种田的,放马
放牛的,凑到一起,换点皮毛粮食,买点烧酒面包,东家长西家短地瞎侃侃,酗个
酒打个架,跳跳舞唱唱歌,倒也快乐。这块地方很富足,南可走中东,东可通亚洲,
西面就更不用说了,大夥儿本来就是从那里过来的。
赶集的时间长了,赶集的那块地方就成了个‘中心城市’,发达起来。公元10世
纪(988年左右),几个部落的头头一看这地方风水不错,又靠近德涅伯河,乾
脆,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取了个名字叫基辅(KIEV)。来赶集的四方八面老乡
都是斯拉夫人,可是城中掌柜的大多数却是从北面斯堪地纳维亚半岛来的商人,他
们称自己为罗斯(RUS),于是这RUS加KIEV,就是最早的俄罗斯---
基辅-罗斯的来路。
当时基辅-罗斯的政府首脑,相当于咱们的行政长官,叫伏拉基米尔大公,这个人
有点高瞻远瞩,当官的胃口也很大,为了在意识形态上管好子民,他派了三队高级
和尚出去取经,希图寻找一种能给老百姓洗脑的灵丹妙药,好长期控制城中的百姓,
减少治安方面的混乱,当然,这位伏拉基米尔长官的妈妈奥尔加很早以前就阪依了
希腊东正教,我以后还要讲到这个故事,一个挺有趣的故事。不过在10世纪的时
候,伏长官仍旧派了几队高级和尚出国考察,倒不是为了去大吃大喝,真真的是想
引进国外先进思想。第一队和尚去了巴尔干的穆斯林国家,发现那里的人们在教堂
里不断地起身-弯腰-又跪下,枯燥地重复着这几个动作,脸上全没有快乐表情;
第二队和尚去了德国天主教堂观摩,发现那里的人们比较萎靡不振,脸上全没有上
帝的光亮;第三队和尚去了希腊东正教的教堂,那里的气氛是如此庄严而高雅,基
辅来的土和尚们觉得他们自己简直是进了天堂!
当三队高级和尚都回到伏拉基米尔大公的办公室时,大家如此这般地把情报一交流,
都觉得希腊东正教最符合我国发展和建设的宏伟战略目标,如是,由大公拍板,东
斯拉夫的各位加入了希腊东正教,直到现在。
=================================================
俄罗斯故事(二)---土地和人
谐和
其实,从领土扩展这个角度来看,整个俄国历史,就是一部领土不断扩张的历史。
在公元988年基辅-罗斯建城时,俄国的版图仅限于东欧南部第涅伯河和伏尔加
河一带的一大片平原,俄罗斯人称这两条河为‘母亲河’,就是说的他们国家的发
源地。
经过以后几百年的征战和扩张,到了16世纪早期,俄国的版图向东向北已经扩展
到了乌拉尔山脉。16-19世纪是俄罗斯版图大扩张的时期,俄国的亚洲部份,
也就是乌拉尔山以东的大块版图,就是那时候‘生’出来的。咱们中国的领土,黑
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地方是1857年满清政府以‘瑷挥条约’被迫割让
给俄国的,而1860年又是这个政府,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约
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给了俄国人。到了1917年以后,许多周边小国‘加入’
到苏联的版图中,使她成为世界上第一国土大国。可是在1990年代以后,随着
周边小国的陆续‘独立’,现在她的版图和1913年十月革命前的土地一样大,
不过,仍居世界第一位。
这样大一块土地,人口却少得不成比例。不是说这里没有肥沃的土地,而是严酷的
自然条件,和连年的战争使得人口兴旺不起来。北面靠近北极圈的大片冻土地带,
中部的沼泽区域都不适合农业生产,即使在首都莫斯科,冬天从10月份就开始了,
而夏天苦短,人们刚脱下大衣,潇洒不到两个月,又该在寒风里钻来钻去了。
俄国在历史上屡次遭受外来侵略,从东面来的有蒙古铁骑成吉思汗和他的孙子拔都,
他们建立的金帐汗国从13世纪到15世纪统治俄国达240多年,强迫俄国贵族
和百姓向他们纳重税,伏首称臣。从西面来的有法蓝西皇帝拿破伦和德国第三帝国
希特勒的军队。这些军队都曾经无一例外地在俄罗斯大平原上长驱直入,烧杀戮掠,
不过后来终究没有站住脚。许多研究俄国历史的学者都认为,由于俄国特殊的地理
环境,乌拉尔山以西的一马大平川,缺乏天然的山脉作屏障,使得入侵者很容易挥
戈千里,毫无阻拦。但是,高纬度的严寒往往在关键时刻又帮助俄国人打击入侵者,
使他们容易进去却不容易站住脚跟。希特勒和拿破伦在这方面均有深刻的教训,而
蒙古人的金帐汗国也因为惧怕严寒而将大本营远远地设在南方温暖地区,这为他们
控制日后迅速发展的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北方地区造成了困难,最后,也是由莫斯科
大公领导的军队将他们赶回了乌拉尔山以东。
俄罗斯人的来源和咱们中国人不一样。我们有我们引以为骄傲的‘北京猿人’,我
们是世界人种里独立的一枝。可是俄罗斯却没有那样的骄傲,她其实是一个‘移民
国家’。最早在这里生存的是一些来来往往的游牧民族,西塞亚人,希腊人,伊朗
人(又称‘撒马尔坦人’),哥特人,匈奴人,他们在那里打来打去,打输了的就
拔脚跑掉,打赢了的就在那里住一会儿。住得无聊了,别人再来打他们时,他们又
往别的地方跑掉了。这样的来来往往,到了公元六世纪左右,分别从西面中欧捷克
那一带和北欧斯堪地纳维亚的丹麦,瑞典一带来了两拨坚韧不拔的移民,在那里定
居下来不走了,就是最早的俄罗斯人。
从西面来那一拨人,历史学家称为东斯拉夫人,从北面来那一拨人,因为来自瑞典
东部的罗斯拉根(ROSLAGEN)地区,所以人们就用这个地名的前半部份R
OS来称呼他们为罗斯人。不过有俄国学者争辩说罗斯一词来源于斯拉夫民族的罗
季,罗斯和鲁斯三个古老的部落。
不管怎么争论,总而言之,从欧洲中部和北部来的这两拨或黄发蓝眼,或黑发褐眼
的高鼻子移民,组成了最早的俄罗斯民族。
===================================================
俄罗斯故事(三)---维京人
谐和
最早的俄罗斯民族是由中欧东斯拉夫人和北欧维京人的后代组成的。
东斯拉夫人基本上是一群游牧的农民和牧民,他们游浪到第涅伯河和伏尔加河地区
就安居乐业下来,成为一些分散的部落,没有经过什么激烈的征战。可是维京人就
不同了,热衷玩‘帝国时代’游戏的网虫们,对这一支强悍的北欧民族肯定很熟悉,
他们来自斯堪地纳维亚的丹麦,瑞典和挪威。在北欧语言中,‘维京(VIKIN
G)’包含两重意思:旅行和掠夺,另有一说是:VIKING一词来自冰岛语中
的VIK,意即‘海湾’。维京人善航海,善工艺,善经商,善征战,善掠夺,他
们是一群凶猛强壮的渔夫,商人,海盗和战士,这一群被欧洲基督教会称为异教徒
的人们,曾经象成吉斯汗的铁蹄那样,无情地蹂躏过中世纪的欧洲。从公元八世纪
开始到十一世纪,丹麦人向西南航行,攻击和掠夺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几乎是打
遍欧洲无敌手;瑞典人向东南航行,足迹达到东斯拉夫人聚居的地方,并且一直打
到拜占廷帝国,使希腊人拜在脚下称臣;挪威人却在海上游逛打劫,他们的龙头大
船边抢劫边捕鱼,逐鲸鱼和鳕鱼而行,居然横跨大西洋到达北美洲东海岸,比哥伦
布‘发现’美洲大陆还早500多年。现在加拿大东海岸的纽芬兰地区,就是这批
维京人在1000多年以前‘发现’并定居的地方。
在欧洲攻打抢掠一通的维京‘海盗’,最后分散在欧洲一些国家定居下来,被那里
的社会同化了。在法国诺曼地定居的那一拨维京人就成了法国诺曼第人,打到德国
北部去的那一夥维京人就成了日后的日耳曼人,向东南航行到伏尔加河流域的那一
批维京人,倒成了俄罗斯的开山祖师之一,当然也就成了俄罗斯人。
话说瑞典这一支维京人,向东南航行,到了伏尔加河附近的罗夫戈罗德城,没有遇
到东斯拉夫人的巨大抵抗,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作起了皮毛和木材生意。皮毛和木
材对他们北面斯堪地纳维亚那寒冷而资源缺乏的老家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物品。不
过,这群维京人并不满足于作商人,他们有更大的野心---想建立一个国家。他
们组织严密,自称RUS,首领的名字叫留里克(RURIK)。关于俄罗斯(R
ASSIAN)的国名,有人说是取自RUS,有人说是取自首领RURIK的名
字,还有人说是取自瑞典东海岸的ROSLAGEN地名,因为这群RUS是从那
里过来的。不管怎么说,总而言之,在俄罗斯北部罗夫戈罗德的这群维京人,在公
元九世纪,正而八经地组成了一个最早的统一的社会,拥有准军事组织,并且向南
部第涅伯河流域扩张。这就是在俄罗斯持续了700年的留里克王朝的开始。
实际上,俄罗斯历史上有过许多皇帝和女皇,但是,不象咱们华夏有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两汉。。。。。。那么多名目繁多的‘朝代’,整个俄罗斯的历史
长河中,如果不算蒙古人统治的那240年的金帐汗国,古代王朝却只有两个:前
700年的留里克王朝和后300年的罗曼罗夫王朝。苏维埃共和国和现在的俄罗
斯联邦共和国加起来有85年历史。
话说,维京首领留里克(RURIK)死后,他的继承人奥烈格(OLEG)开始
了将维京人在北方的大本营向南搬家的事业。公元881年,他们征服了斯摩陵斯
克以后,第二年占据了基辅,‘搬’去了有大量东斯拉夫人聚居的地区。当时,东
斯拉夫人聚居的第涅伯河地区水土丰饶,气候温和,北可达斯摩陵斯克,南可通黑
海,与强大的拜占廷王国相连,但是他们基本上是一群群互不来往的游牧民族,在
富饶的大草原上游荡。维京人去以后,和当地斯拉夫人一起,组成了基辅-罗斯公
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成为俄罗斯国家的雏形。
公元907年,奥烈格大公率领八万八千基辅-罗斯大公国的士兵,两千艏战舰,
穿越黑海,攻进拜占廷帝国,大败希腊人,迫使希腊人签订‘不平等条约’,每年
缴纳190公吨贡品给基辅-罗斯国。记得有一幅俄罗斯画家瓦斯涅佐夫的油画
‘三勇士’,三个桀傲不驯的俄罗斯壮汉,铜盔铁甲,骑在马背上,据说就是画的
这个时代的人物。
奥列格死后,他的儿子伊戈尔(IGOR)继位。公元945年,这位伊戈尔大公
带兵去德列佛里安人部落索取贡品时,被部落人砍了头,德部落的人们为此欢欣鼓
舞,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伊大公的‘内人’可不是一般的家庭妇女。为了替丈夫
报仇雪恨,这位名叫奥丽加(OLGA)的维京女人,在孩子年幼的情况下,亲自
摄政,上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率部队血洗了德列佛里安人的首都,颇有点‘寡妇南
征’的意思。
奥丽加的孙子伏拉基米尔(VLADIMIR),就是以前我讲过的那位正式立希
腊东正教为俄国国教的大公,于公元980年继位,并继续向外扩张,他在位期间,
基辅-罗斯大公国进入了鼎盛时期。在文化上,由他请来的两位希腊传教士CYR
ILLIC和METHODIUS依照希腊字母顺序创立了俄罗斯文字,这个文字
系统,在日后的俄罗斯文学艺术史上曾经创造过巨大的灿烂和辉煌。
其实,在伏拉基米尔正式立希腊东正教为国教以前,他的祖母奥丽加就在拜占廷阪
依了这个教。这里的故事颇有趣。话说这个年青的寡妇兼摄政王于957年去当时
仍然强大的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拜见皇帝,以求睦邻合作。皇帝对美丽而聪
明的奥丽加一见便倾了心,拉住她的手,硬要她留下来和他一起治理帝国大业。奥
丽加对皇帝说,她还是一名异教徒,如果皇帝愿意亲自为她洗礼,她就愿意阪依基
督教。皇帝以为她芳心已动,便欢天喜地给她作了洗礼,事后,便要娶她为妻。可
是奥尔加并不爱这个皇帝,不想嫁给他,便卑谦地对拜占廷皇帝说‘皇上,在你给
我作洗礼时,你称我为你的女儿,你怎么能娶女儿为妻呢?这不符合教规。’
拜占廷皇帝这才知道自己上了这个维京女人的当!
(待续)
======================================================
俄罗斯故事(四)---伊凡这一家子
谐和
从公元862年留里克(RURIK)王朝建立,到1613年这个王朝在饥荒和
混乱中消失,前后一共751年。751年是个不短的年头,够一个人生生死死活
上14-15回,让一对恩爱夫妻生生死死闹上15-20盘(这个答案比较精确,
自个儿去算:))。
这期间,这个家族里的皇帝,来来往往达19个之多,还不算蒙古人金帐汗国那几
个可汗。不过,这十几个皇帝也和咱们中国历朝的皇帝一样,有拔尖儿的,也有窝
囊得要死的。
那几个‘拔尖儿’的皇帝,名字都叫伊凡:伊凡一世,二世,三世,伊凡大帝和伊
凡四世。这里要说明的是,前面三个伊凡是父-子-孙的承袭关系,伊凡大帝是三
世的曾孙。而伊凡四世就更晚了,是伊凡大帝的孙子,和伊凡三世隔了174年。
这皇族的家谱嘛,走到那里都是绕来绕去的一大溜,象俺这样脑子慢的,整整绕了
三天三夜才绕明白:)。
那几个‘窝囊’的皇帝倒都不叫伊凡(名字也有风水?),一位是费多尔二世,一
位是瓦西里四世。751年之久年的留里克王朝就终止于瓦西里四世。老费和老瓦
都不是伊凡家的血亲,而是伊凡四世第二个儿子(第一个被他杀了),费多尔一世
的弟媳鲍里斯。戈东诺夫的后代。费多尔一世本是个昏君,又没有子嗣,临死前,
稀里糊涂地将权杖交给了妹夫继承。幸好,这位老鲍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他是当
时朝里的一品大官人---宰相,是个蛮有能力的弄权之士。他上台后还真是‘明
君’般地励精图治,整理了一下乱七八糟的朝廷,挽救了一阵子颓势。俄国作曲家
穆索尔斯基用他的故事编了一出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成了莫斯科大剧院的
保留剧种,至今还在上演,老鲍的名字也由此剧而代代相传。只是可惜了,他的两
个后代,一个比一个无能,眼见着这个700多年的王朝在连年的战争,饥荒和宫
廷混乱中,从俄国历史上消失而去。。。。。。。
现在来讲这几个‘拔尖儿’的伊凡。
伊凡一世又叫‘钱袋子伊凡’,老百姓之所以给他取这么个绰号,是因为他的苛捐
杂税太沉重。不过,他也是没有法子,因为那时候蒙古人的金帐汗国驻守在水草丰
美气候温和的南方,得找人管理北方那一大片数目众多的小公国。看他人还忠厚老
实,便任命他在北边莫斯科地区负责向各个大公国收税,最基本的税赋是上交10%
的所得,还不算其它七七八八的项目。伊凡和莫斯科周围的大公们虽然不喜欢蒙古
可汗,可是,他们却都是由可汗册封的地方官,负责收税和征兵,以换取可汗给他
们的奉禄,以养家小。‘钱袋子伊凡’就在各位莫斯科大公和蒙古可汗之间来来往
往充当‘消气人’,实际上呢,是在‘韬光养晦’,计算着有那么一天,将蒙古霸
权赶下宝座呢。
伊凡一世死后,儿子‘红胡子伊凡二世’继位,和他爸爸一样,虽然在蒙古人手下
干活,却从来没有忘记扩大北方莫斯科大公国的权力,并把各位大公团结在他的旄
下,继续与蒙古可汗周旋,为他的儿子伊凡三世于与寓居南方的蒙古人对抗打下了
政治和物资基础。
伊凡三世于1359年继位,那时候,莫斯科大公国通过兼并周边小国,发展生产,
力量越来越强大,而蒙古金帐汗国却因不断的内讧和宫廷政变,二十年间竟然换了
14位可汗,出现了颓势。1377年起,伊凡三世的军队不断地和蒙古军队在顿
河流域发生冲突,直到1380年,俄国军队在顿河附近的库里科沃,一次性发彪,
第一次大败蒙古军队。就象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次在朝鲜战场上打破了美军不败的
神话一样,200年蒙古军队不败的神话被伊凡三世第一次打破,人们给了他一个
绰号,叫‘顿河的德米特里(DMITRY DONSKOY),以纪念那次在
库里科沃的胜利。
伊凡三世以后的几位皇帝一直在和蒙古人打仗,而且还念滋在滋地不忘扩张领土疆
域。一直到人们称为伊凡大帝的皇帝从12岁开始治理国家开始。这位伊凡之所以
叫‘大帝’是因为在他的手中,终止了蒙古人金帐汗国历时240年对俄国的统治,
他将俄罗斯从一些分散的小公国统一成中央集权的国家,功劳大概与咱们的秦始皇
相近,俄国的版图在他手里也大大扩张了一下。伊凡三世的童年是一个‘苦难的童
年’,他父亲瓦西里二世被政敌刺瞎了双眼,史称‘瞎子瓦西里’,父子二人双双
被赶出了莫斯科。第二年,拥戴他父亲的大臣们又发动政变,杀掉政敌,将父子二
人迎回领导岗位。
随着俄罗斯的不断强大,金帐汗国势力不断衰退,伊凡三世开始减少对蒙古霸主的
进贡,到1479年,他乾脆‘革命’了:停止进贡,等着蒙古人来讨伐。果然,
金帐汗国的阿合马大汗为此龙颜大怒,囤兵奥卡河,准备进攻莫斯科。伊凡大帝派
人驻守河对岸,两军对持,蒙古军屡次强渡奥卡河河不成,士气大减。双方坚持到
11月,又是俄罗斯的严寒帮了伊凡的忙,这一仗,蒙古人败得很奇怪,正当他们
饥寒交迫,粮草缺乏时,俄国军队突然从对岸的克列缅次向鲍罗夫斯克转移,蒙古
人以为他们要绕道袭击,阵脚大乱,仓惶逃跑,结果是不战自败。阿合马在内讧中
被杀,金帐汗国从此分裂成许多小汗国,再也无法行使对俄国的统治。于是,伊凡
大帝完成了他父辈的宿愿,将统治俄罗斯240年的蒙古霸主灭了。
最后一位伊凡是伊凡四世,历史上称伊凡雷帝,也叫‘恐怖伊凡’,是伊凡大帝的
孙子。俄罗斯油画大师,巡回画派著名画家列宾有一幅‘伊凡雷帝和儿子’,画面
上,年老的皇帝睁着一对惊恐的大眼,怀抱着被他亲手杀死的儿子,那年青的继承
人满脸是血,在父亲怀里作着临死前的挣扎。实际上,伊凡四世的悲剧性格是从童
年就开始的。他三登基,由母亲叶莲娜。格林丝卡亚摄政,八岁时亲见母亲被政敌
毒死,叔叔安德烈公爵串位摄政。安德烈是叶莲娜的宿敌,他夺位后,杀了小伊凡
最亲近的老师别利斯基,冷酷地折磨小伊凡。一幕幕的宫廷斗争使他从小养成孤傲
多疑惑,冷酷无情的性格。13岁时,他自封为‘俄国沙皇--TSAR’,TS
AR是从拉丁语凯撒而来,自他以后,俄国历届皇帝都称自己为TSAR,直到1
917年的十月革命,推翻最后一位沙皇---罗曼洛夫王朝的尼古拉二世为止。
伊凡雷帝恐怕是俄国历史上对内实行恐怖统治最厉害的一位皇帝,据说,他的暴虐
始于他心爱的妻子安娜斯塔西亚死后。他在26岁时娶安娜斯塔西亚为妻子,恩爱
生活五年后,妻子突然死去,伊凡怀疑她是被政敌毒死的,从此以后,大开杀戒。
可见,幸福的家庭生活不仅对一个凡人,对皇帝也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到关系着千
百万人头落地的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