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人节已过,还是要谈谈尺寸的问题 [2015/02]
- 朗朗和李云迪,更喜欢谁? [2011/01]
- 魏则西现象的悲哀 [2016/05]
- 剖腹产和婴儿奶粉,救人耶?害人乎?(一) [2015/08]
- 从李开复患癌薛蛮子嫖娼说起 [2013/09]
- 严歌苓和冯小刚,演砸了 [2017/12]
- 猝死和慢死 [2013/11]
- 欣闻小贺梅一家人回到重庆。笑一声给贝克捐款者 [2011/08]
- 回家(1)----重庆见闻 [2012/09]
- 烂苹果也有春天哦 [2014/01]
- 毛泽东解决了挨打邓小平解决了挨饿,习近平要解决 挨骂的问题 ... ... ... ... [2013/09]
- 中国和美国换了把交椅。这个世界怎么啦? [2014/12]
- 武汉新冠肺炎的谣言来源和发病时间点 [2020/02]
- 仇恨重庆的“打黑唱红” 者,您的屁股干净吗? [2011/04]
- 手把手教你作酒酿(醪糟,佬米酒,糯米酒) [2010/03]
- 卡扎菲,白骨精和国际政治 [2011/10]
- 美国的“政治捐款”制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贪污和腐败-旧文重贴 [2015/02]
- 儿童节问题:出国真的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吗? [2009/06]
- 谷哥走了,谷姐来了,很好很好! [2010/03]
- 美国在北太平洋搞生物战的可能性--从SARS说起 [2013/04]
- 真的是不比不知道,高级的中国动车! 2012年的动车旅行记 [2015/10]
- 用事实反驳倍可亲“平凡往事” 其人, 借医院看病吹捧美国人性辱骂中国人性 [2010/02]
- 帮穷不帮富,助善不助恶 [2011/08]
- “2012” ,包藏着祸心的好莱坞马屁片 [2009/11]
- “零团费” 的记忆 [2010/08]
- 某些美籍华人,如果美国在亚洲挑起针对中国的战火,你能幸免吗?! [2010/07]
俄国旅游印象(七):女人和酒
谐和
男人说女人,只说到皮毛,女人说女人才能说到精髓。到任何地方旅游,最重要的 题目是看那里的女人,男人自不必说,女人也可以对那里的女人感兴趣,看到一些 男人看不见的东西。
女人,是永远的话题。
刚好碰上那个城市的姑娘在南美洲的世界选美比赛中得了冠军,当地英文报纸头版 只登了个小小的标题‘我们的姑娘最美’,连照片也没登,并没有大大张旗鼓地宣 扬,好象在说‘嗨,这算什么?在我们这里,美丽的女人多了去了。’
材惹火,直显青春健康给女人带来的活力。和在巴黎一样,我在莫斯科和圣彼德堡 的几天里(当然,短短几天不可能看得很全面),全没有看见一个那种在北美常见的 肥胖得呕人的女孩子,也没有见过在东南亚香港一带那种刻意拒食,近乎排骨的女 人。女人的美丽之处,在俄国的年青女人身上体现得十分完美:皮肤娇嫩细腻,不 经修饰的五官搭配得纯真和谐,长长的秀发,或金或红或黑,自然飘逸,身材苗条 丰满,该凸的凸,该凹的凹(这是女人之间慕对方身材好的常用语),腿长臂细,
用得着化妆修饰减肥么!
也许是生活工作的压力,尤其是在生孩子后,她们的身体都象气球似地突然肿起来, 胖起来。不管是在政府机关,公共服务场所,很少见到那种精干苗条保养合适的中 年女人,她们或高胖或矮肥,或颈粗或踝肿,或背弓或锭(错别字)宽,唉,反正是 身材走了样,身材一走样,青春就不再了啊。
也好那一口,这也许她们中年发胖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在莫斯科街头经常看见年青 女孩和不那么年青的女人,纯熟地用食指和中指叼着啤酒瓶,边走边饮,和大老爷 们儿似的。在其它国家作为露天茶座的地方,在俄国却看见女人们或者情侣们面前 放着一大杯一大杯琥珀色的啤酒,边说边笑边饮,侍者象倒茶水似地往她们的大杯 子里不断添酒,好像她们永远不会喝醉,豪饮的气概真让人□慕。其实,啤酒在俄 国很便宜,也很普遍,街上的小食亭,书报亭都开辟很大的橱窗,专门卖啤酒和烈 酒,本地产啤酒大约9 - 20个卢布一瓶(350ML ),我心说,这不跟卖茶喝一样么, 比汽水还便宜!进口的啤酒贵一点,最贵的德国啤酒(那种绿色标签,H字母打头的, 忘了名字,对不起!)也才44个卢布一瓶,相当于1。50美元。这种小贩卖亭也卖烈 性酒,伏特加是最常见的,全不问买酒者的年龄,给钱就提货。
手拿鲜花等情人的,大多是年青女人,她们把鲜花捧在手上,春风满面,见了心上 人就上前吻抱,一点不忌讳。反而是那些年青的男孩,羞羞答答,硬要躲在角落里, 将花藏在背后,愣痴痴的。我有一次在莫斯科走迷了路,正好走到一对情侣身边, 那女孩子面容娇好,雪白的肌肤,红红的脸蛋,男孩子还很单薄,好像是个高中生。 他们靠在莫斯科河边的栏杆上,正在哈哈大笑着。我向他们问路时,男孩子很有礼 貌地回答我,女孩子却在一旁不停地啃他的右耳,还用双臂搂抱住他,一脸的幸福 样子。当我问完话,谢谢他们时,女孩子很自豪地望着她那博学多才的男朋友,把 他搂得更紧了。所以,我在莫斯科迷路时,多是向年青的情侣和中年的妇女问路, 前者处在最佳情绪中,一般不会让你失望,而且男孩子在这个时候最愿意向女友表 明他的学问和助人为乐精神。
留下成千上万的寡妇和待嫁却独身一辈子的姑娘。以后历次战争,特别是1992-1997年, 60岁以下俄国男人的大批死亡,使得俄国男人的平均寿命由63岁下降到56岁,比一 些非洲国家还要低。女人的平均寿命却仍然维持在70岁左右,这就造成大量的单身 中老年女人,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政府拥有的博物馆,大剧院,马戏团,旅 游点里,我看到的90%以上的工作人员是中老年妇女。她们穿戴整齐,表情严肃,认 真负责,一丝不苟。我的两位导游都是在政府的旅游社工作,博学多才的中年妇女, 工薪不高,对人却不卑不亢。
妇女,她们通常带着全部家档:几个大塑料包。或向上帝祈祷,或向路人乞讨,她 们面色青灰,脚踝粗大,臃肿的身子,不知是因为肥胖还是因为浮肿,呈现出身心 具疲的悲哀。导游告诉我们,她们都是无儿无女的孤寡,有许多是从外地流落来莫 斯科的。我想,她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长长的故事,只是没有人帮她们写出来。我 在一个小教堂外面,看见坐在长凳上的老年女人,从身边的塑料口袋里掏出一个扁 扁的小瓶子,对着嘴巴,慢慢地喝着,我猜,那瓶子里装的是伏特加。
们的的爱情竟然也和酒精结合得十分紧密,这是我在圣彼德堡看了俄国电影才领略 到的。这里先说说俄国的电视。我看的电视不多,每天回到旅馆的时间很少,大都 在旅游点逛荡。匆匆忙忙看电视的印象是:他们没有象咱们那样的众多的电视连续 剧,虽然,俄国历史上那些可作‘话说’‘戏说’的宫纬秘事并不比咱们的大唐大 清少,但是,他们好像并不热衷于这些题材,倒是爱上演一些老电影,将俄国的暴 风雪,女人,战争,爱情,狂饮。。。。。。一遍又一遍地以哀怨凄凉的调子展现, 以俄国人固有的那种既无可奈何又幽默搞笑的手法。
活,小男孩在一个偶然事件中认识了在本城服役的年青军官,成为好朋友,并且将 这个英俊的军官介绍给他的妈妈。妈妈和军官恋爱了,军官却因为一项特殊任务要 离开妈妈,妈妈执意要跟着军官去执行特殊任务,却在一个暴风雪的火车站被敌人 逮捕了。电影最后,是小男孩计划着去营救妈妈和军官。电影里,男的英俊,女的 漂亮,孩子可爱,故事催情,暴风雪的场景非常‘俄罗斯’。这样的电影,黑白效 果实际上比彩色的动人多了。
要嘛背对着观众,要嘛就是戴着一顶遮了大半个脸的毛皮大帽。女人有二十七八岁, 健康可爱,身材苗条。她疯狂地爱着这个观众看不清脸面的男人,在一个暴风雪的 夜里,她听说这个男人乘坐的火车将经过她住的小镇(又是暴风雪和火车!),便匆 忙戴上头巾去火车站,希望见他一面,可是,上下找了个遍,没有见到心上人。她 失望地回到女友家里,向女友诉说心中的失望和痛苦。女友是个酒精爱好者,便和 她边饮烈酒边谈心,还嘲笑她的自作多情。正在她喝得晕呼呼的时候,电话铃声大 作,赶紧拿起电话,是‘他’打来的!‘他’告诉她,火车晚点,‘他’现在正在 镇上的火车站等着她。一下子破涕为笑,不听女友阻拦,她披上头巾,一头扎进风 雪弥漫的原野,向火车站奔去。。。。。。。
烦了,可就在这时,强大的酒精在血液里发威,将她击倒在地,她眼见着20多米远 的心上人,却眼泪模糊地倒在雪地上,渐渐昏睡过去。轻轻的呼唤‘他’的声音却 被风雪的呜呜声掩盖了。。。。。。,完了。 电影也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