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人节已过,还是要谈谈尺寸的问题 [2015/02]
- 朗朗和李云迪,更喜欢谁? [2011/01]
- 魏则西现象的悲哀 [2016/05]
- 剖腹产和婴儿奶粉,救人耶?害人乎?(一) [2015/08]
- 从李开复患癌薛蛮子嫖娼说起 [2013/09]
- 严歌苓和冯小刚,演砸了 [2017/12]
- 猝死和慢死 [2013/11]
- 欣闻小贺梅一家人回到重庆。笑一声给贝克捐款者 [2011/08]
- 回家(1)----重庆见闻 [2012/09]
- 烂苹果也有春天哦 [2014/01]
- 毛泽东解决了挨打邓小平解决了挨饿,习近平要解决 挨骂的问题 ... ... ... ... [2013/09]
- 中国和美国换了把交椅。这个世界怎么啦? [2014/12]
- 武汉新冠肺炎的谣言来源和发病时间点 [2020/02]
- 仇恨重庆的“打黑唱红” 者,您的屁股干净吗? [2011/04]
- 手把手教你作酒酿(醪糟,佬米酒,糯米酒) [2010/03]
- 卡扎菲,白骨精和国际政治 [2011/10]
- 儿童节问题:出国真的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吗? [2009/06]
- 美国的“政治捐款”制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贪污和腐败-旧文重贴 [2015/02]
- 谷哥走了,谷姐来了,很好很好! [2010/03]
- 美国在北太平洋搞生物战的可能性--从SARS说起 [2013/04]
- 真的是不比不知道,高级的中国动车! 2012年的动车旅行记 [2015/10]
- 用事实反驳倍可亲“平凡往事” 其人, 借医院看病吹捧美国人性辱骂中国人性 [2010/02]
- 帮穷不帮富,助善不助恶 [2011/08]
- “2012” ,包藏着祸心的好莱坞马屁片 [2009/11]
- “零团费” 的记忆 [2010/08]
- 某些美籍华人,如果美国在亚洲挑起针对中国的战火,你能幸免吗?! [2010/07]
回家(8)---动车旅行
2012
回来上班两周多了。今天午餐时,核医学科的一位印度人问我:中国现在怎么样了?我就给他讲起了给我印象最深的动车旅行,说得他睁大眼睛连连称赞道:哇,真好啊!哇,真了不起啊!末了,看着他那原先兴奋的眼神渐渐变得暗淡而复杂,我意识到我这样子的滔滔不绝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过份了点哈,因为,在这位老兄的家乡印度,客运火车之破烂之肮脏之拥挤之危险,是世界闻名的。
中国的动车系统一跃为世界第一,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上过大学打过工的人们都不会忘记,老老年间,每年春节或者是放寒暑假时坐火车的经历,在拥挤的火车上忍受过的那些折磨。
那时候,成都到重庆的普通快车的乘坐时间是13个小时,三人一排的硬座,如果你运气好,挤上个靠窗户的座位,还有望晚上在火车凄里匡啷的颠颇中睡一会儿。不过,你需要准备在13个小时里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连直起身子站一站的空间也没有,还得时时提防鼾声四起的邻座,一不小心将头落在你的肩膀上和背上。拥挤的过道里,厕所里,满满地坐着那些运气不好的乘客,连耗子都钻不过去。当然,火车顶上是不允许载人的,否则,就会和印度一样了。
这样,当13个小时的非人生活终于熬到头,你在重庆菜园坝火车站下了火车,你蓬头垢面,你饥渴难耐,你浑身臭气地拖着行李,到处找厕所;你在没有公用电话,没有出租车,没有小吃摊的车站上站着,没有人来接你。你仰望着从火车站到汽车站几百级高的石梯,犹如上天梯。你腮帮子上挂着肮脏的泪珠。此时此刻,你回家吃饺子的兴趣,荡然无存乐。呵呵。
今年我回国坐了四次动车:来回于成都-南充,来回于成都-重庆,我拼命地坐,我见缝插针地坐,因为,早在回国以前我就心痒痒地向往着乘动车旅行,享受一哈在网上听来的快乐。
车票并不昂贵,成都到重庆的动车票,一等座117元人民币,合18块加元,比在加拿大理个头发还便宜;二等座98元,合加元15块。其实一等和二等座位没有太大的差别,服务也一样,好在中国也没有严格的等
级种性制度,规定哪一等人可以坐哪种座位,所以我两种座位都试了一下。
动车卖票和进站实行实名制,中国公民用居民证,外国人用护照。你如果觉得拿着个护照满世界跑不安全怕遗失,护照复印件也可以,只要从照片上能看出来是你本人而不是薄谷开来就可以了。在国外可以作为身份证明的驾驶执照和公民身份证全不能用,火车售票处和入站口只认护照及其复印件。外国人在在中国坐动车没有特权。很酷,很公平,很巴适。
重庆和成都的火车站都是新建成没多久,车站建筑宏大,站前广场宽阔,尤其是成都今年九月份新建成使
用的成都东站,简直可以媲美航空港,估计很少有国际大都市拥有这样巨大而漂亮的火车站。简直有点大
而无当的感觉。
虽然是暑假期,动车却并不拥挤,来来往往的多半为年轻人。车厢宽大,座位宽大,座位前后的空间也宽
大,比坐飞机舒适多了。坐上动车座椅,陷在宽大的椅子里,头靠在高高的椅背上,舒舒服服地伸开双腿,在火车无声无息地滑动之中闭上双眼,你差不多就要进入梦乡了,可是还是不甘心地睁开双眼:想看看窗外的美丽风景:山村田园,厂房民宅,丘陵小河,坝上炊烟。虽然是一晃而过,却在在都是“家”的亲切感。
动车开动时是无声无息地,一路上的滑动也是无声无息地,没有煤气火车和电动火车那样的大叫大嚷和突
然开停。车厢的门框上始终显示着行车速度,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车速最快时达到195km/h,即使是在这样的速度下,我前面小桌上的水瓶和苹果也纹丝不动;车厢外的三伏天气温高达32度,可是车厢里恒温始终24度。
美丽大方的乘务员妹妹,穿着漂亮合身的小制服,领子上俏皮地围一块丝领巾,一等一的脸蛋和魔鬼身材,不去演电视剧却在车厢里前前后后忙着给乘客倒水,沏茶,买零食,收拾垃圾,态度亲切,姿态优美,绝没有我在加航上碰见的那些空嫂空叔空妈空爹的傲慢。“行行出状元”这句话,用在动车乘务员这群小姑娘身上最为切贴。
以前要13个小时火车才走完的成渝线,现在2个小时就完成。动车轻柔地停在重庆北站时,我正进入梦乡。被人叫醒,很不情愿地离开,嘟囔着“怎么这么快就到了?”---真希望一直坐下去。
记得十年前坐过从巴黎到伦敦的“海底隧道”,据说是那个时代比较牛的动车。不过和十年以后我坐的这
个成渝线动车比较,差的岂止是几何等级!我还记得那“海底隧道”动车里面的空气闷热,座位狭小,车身摇晃,摇得我晕了车,在伦敦下火车后,脚踩棉花整整一天。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奥巴马要拉下身段,号召美国人向中国的动车学习,修点象样的铁路。
岂止是铁路,美国和加拿大的整个公共交通系统都应当向中国学习。看看纽约和多伦多那些破烂肮脏的地
铁,那些年久失修的车厢和站台,那些落后的售票系统和坐在售票亭里老死也不退休的瞌睡虫,再对比一
下如今生气勃勃的中国动车和高铁。
怎么能不向中国学习呢!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