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街三号( 二 ) --街道

作者:谐和。  于 2009-2-25 08:0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劳伦斯街三号|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3评论

劳伦斯街三号( )


谐和

 

李威的住处实际上离他打工的‘凤凰餐馆’并不远,就在唐人街附近,一栋红砖小楼,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两层搂带一个小阁楼。

 

那条街有个英国名字 --- 劳伦斯街,听起来象个教徒的名字,也不知道是纪念谁,反正,街的尽头倒是有一座教堂,叫做圣劳伦斯教堂,高高的哥特似尖顶建筑,灰色墙壁。从们缝看进去,里头黑森森的,看来是有些年头了。只有周末或者是婚丧嫁娶时才大门洞开,有人进进出出,多半是城里的西人,这里的人称从欧洲来的白人移民作‘西人’,取个‘西方人’的意思。间或看见有披婚纱的东方面孔在那里进进出出,多半是菲律宾或者南韩移民,这两个国家的人信天主教。

 

这个教堂有个好处:每隔一小时,尖顶楼上那口大钟就要敲几下报时,这倒让李威省了买闹钟的钱,那种闹钟在唐人街有卖的,一点不便宜,最便宜的要10个加币,在西人的店里就更贵了。李威刚来多伦多时,每次逛商店时都要把价目牌上的加币换算成人民币,他一看那闹钟要10个加币,一换算,要55元呢,这一算,伸进荷包里拿钱包的手,终于没有舍得拿出来。不过,有一次那个大钟大概坏了,早晨没有照例地响上7下,那天他刚好当白班,一下子睡过了头,醒过来后,呼拉一下子便往餐馆里跑,还是晚了一个多小时。福建老板在门口撞上他,恨恨地瞪了他两眼,那天下午硬是叫他多上了两个多小时的班,才回得了家。

 

李威租住的房子在圣劳伦斯街三号。不要以为二层小楼只住了他一个人,他个打工仔,还没那么多钱来租一栋楼。说来你也不信:两层小楼里住了五户七口人,全是从中国大陆来的新移民,这在多伦多这个移民城市里是常见的。这个城市近几年涌进从全世界来的移民和难民,并不是个个腰包鼓鼓,象李威这样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还不少,都是和别人合租房间,暂时解决温饱。

 

这是一条与大街相连的横街,街道不长,从东到西合起来也不过六七十栋房屋。整条街的房屋都是四十年代的的风格:红色的,白色的,灰色的二层楼房象伸展台上的模特儿,各有风姿,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街道两旁。临街的一面有一块小小的空地,夏天里开着家养的,野生的花草,冬天里就任枯草蓬生,雪风乱吹。许多砖房的房顶上支出两个小阁楼,象两支大眼睛,安静地朝街道上望着。如果你看见有一栋房子的阁楼窗户洞开,玻璃残缺,那八成是房主疏于修理,或者根本没有人住在里面。楼房一层楼的大门处通常有个小小的回廊,放着垃圾桶和扫帚竹凳什么的。如果你经过一栋楼,楼前堆着七八架自行车,有新有旧,那十之八九是多户人家合租的‘共用租屋’,就是许多家人同住在一栋楼房里,这里的人称这种住屋为ROOMING  HOUSE

 

李威住的这栋楼就是一个共用租屋,离本条街的入口处不远。这是一栋带阁楼的红砖墙二层楼,白色屋顶因为长年没有翻新,渐渐呈现出灰色,在这条街上属于中等姿色,毫不显眼。自四十年代以来,这栋楼房几经易主,最早的房主是个意大利人。他在离唐人街不远的皇后街上拥有一间时装店,六十年代初,时装店生意扩大,他又到城西郊的波兰人聚居区开了一家分店,在那边安了家,就从圣劳伦斯街三号搬出去,将房子卖给在犹太街做水果生意的一家葡萄牙人何塞。

 

何塞从巴西移民来不久,做了几年水果生意,不知怎么地,因为偷税漏税和别的问题,一揽子判了三年徒刑,下了监狱。从监狱出来以后,他无心再作水果生意,把店卖了,和妻子儿子回了巴西,这圣劳伦斯街三号住宅就卖给了现在的房主牛先生。

 

牛先生是五十年代来加拿大的老华侨。六十多岁,留一脸络腮胡子,身板儿挺结实。出来四十多年,山东乡音不改,说话喝叱喝叱的,嗓门儿还挺大。冬天一身黑色防寒服,夏天一身T恤短裤,拿本楼上海小姐徐美娟的话来说,就是‘要多土有多土’。老先生对人倒很客气,见谁都以‘您’相称。他自己不住在这里,牛家在80年代末北美经济衰退房价下跌那阵,在城市北边买了一栋独立大屋,市中心的这一栋就当作产业全部租了出去。

 

除了每月收房租水电以外,老先生很少光顾三号,他在城中还有两家中餐馆要照料,忙的时候请不到帮手,闲的时候又为收银机空溜溜的发愁。家大业大,可是三个成年的儿子一个也不来帮忙,他哪里还有许多功夫来三号溜腿?只得由房客们自求多福,以至于住在一楼的江苏女子张娜维开玩笑地称三号为‘猴子们的天堂’,这里的‘猴子’当然是指这七八位房客罗。

 

李威住在顶层的阁楼里,那里虽然是冬凉夏暖,但是房租便宜。他白天大多数时间不呆在这里,不上班的时候他就独自去公共图书馆泡着,看看报纸新闻,翻一翻招工栏目,看好了工作就记下电话号码。他这样倒是曾经找到过几份餐馆工作,可是都是离市中心比较远的郊外餐馆,上下班还要来回坐地铁,不如住唐人街附近方便,打了几回电话以后也就算了。中午发困的时候,坐在图书馆椅子上打个盹,或者干脆坐着想心事。这里不象国内,人人好象都有自己的心事,不相识的人不太容易互相打个招呼就自来熟的,他在那里很少能碰上个可以聊聊天儿的,总是三两句话就打发完了。

 

晚上不上夜班时,他自己在厨房做点吃的,遇着同房的老谢在家,俩个光棍汉抽烟聊天,回想以前在国内的种种事情,叹一叹在国外生活的艰难,也就过了一个夜晚。

 

只是有件事令他感到极不方便的:厕所和厨房都在地下室,他住在顶楼,这每天的上下楼跑动加起来也够翻过一座黄山的路了。有时天亮了,憋住一泡尿往地下室跑,天气热倒好说,大家对穿得少,可天气一冷,还得他妈的穿上毛衣长裤。牛先生省钱,楼道里不开暖气,出了房门就象掉进冰窟里,冻得腿肚子直抽筋!

 

记得那天早上,他估摸着大家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都该出门了,懒得穿上长裤,从床上爬起来,光着两条长腿就往楼下跑。11月末,多伦多已经下过两场大雪,他在楼道里哆哆嗦嗦地一路小跑去厕所,心里千祷告万祷告‘ 可不要碰见什么人啊!’却偏偏老天不长眼,让他在一层楼梯拐弯处一头撞上正从地下室上来的胡惠,他尴尬边退边说说‘对不起,对不起!’,还得弯着腰遮着光光的大腿儿。

 

谁知,这位多伦多大学的女博士生看着李威那付抖抖索索的样子,竟捂着嘴笑出声儿来。

 

李威才搬进来不久,和胡惠并不熟悉,只知道她在多伦多大学念书,为了这冒失,他懊悔了几天,心说:这不是自毁形象么。不过,胡惠好象没有怎么介意,以后在公用厨房里和他说话打招呼对挺自然的。自那以后,李威觉得好象在这座‘冰窖’里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理解他的人,‘理解’什么,他也说不上来。

 

他和她渐渐熟悉起来。胡惠是个南国姑娘,三十岁了,在念生物学博士。她这几十年大半辈子都是在学校里渡过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读书专业户’,个人的婚姻恋爱就这样一年一年地推迟了。以前有过一次不成功的恋爱,在北京医科大学上学时,她和同班的男生王路遥从大三时开始交朋友,一直感情不错,可是毕业后,王路遥去了深圳,胡惠考上硕士后留在北京,两个人的关系就早餐的露水 --- 难长久,慢慢地音信稀少。胡惠一直忙于学习,一年以后,王路遥来信说他准备和同医院的护士小红结婚,胡惠在惊诧和失望以后,和王路遥的关系就这样断了,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恋爱经历。出国以后,学习一直比较忙,每天在实验室,教室,图书馆里用功,忙到现在还是单身一个。

 

她个子不高,白白净净的瘦脸,小巧的鼻子上架一付细边眼镜,眼镜后面却有一对大大的黑眼睛。当她专著地看一件东西时,长睫毛就禁不住地闪动。李威在共用厨房里有时正碰上她炒菜,那神情就象在实验室作实验,特别的专著,又总好象在想什么心事。

 

李威在雪地里一边走一边想着,这就到了家。一抬头,老远看见圣劳伦斯三号外面的马路上灯火通明,几辆警察的兰白色警车停在那里,把他吓了一大跳。他快步走过去,见一个华人警察正蹲在地上找什么东西,他变用华语便问道‘ 对不起,我是这栋楼的住户,出了什么事情吗?’

 

楼里有个年轻女人的房间被抢劫,盗贼还将她打伤了。“ 警察站起来,上下打量了一下李威的大高个子,也用华语回答他。多伦多的华人警察许多都会说华语,尤其是在唐人街执勤的警察。

  

‘胡惠 ?。。。。。’李威的头一下涨大了。

3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0 回复 SirCat 2009-2-25 08:20
先读的二,很不错的。
几个疑似错别字哈:
“大家对穿得少”,都?
“大腿跟儿”,根?
“早餐的露水”,晨?
等着下面的。呵呵
0 回复 谐和。 2009-2-26 21:55
谢谢关注,错字都改了:)
0 回复 rongrongrong 2009-2-27 00:33
描述的挺细, 写的挺好。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谐和。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情人节已过,还是要谈谈尺寸的问题 [2015/02]
  2. 朗朗和李云迪,更喜欢谁? [2011/01]
  3. 魏则西现象的悲哀 [2016/05]
  4. 剖腹产和婴儿奶粉,救人耶?害人乎?(一) [2015/08]
  5. 从李开复患癌薛蛮子嫖娼说起 [2013/09]
  6. 猝死和慢死 [2013/11]
  7. 严歌苓和冯小刚,演砸了 [2017/12]
  8. 欣闻小贺梅一家人回到重庆。笑一声给贝克捐款者 [2011/08]
  9. 回家(1)----重庆见闻 [2012/09]
  10. 烂苹果也有春天哦 [2014/01]
  11. 毛泽东解决了挨打邓小平解决了挨饿,习近平要解决 挨骂的问题 ... ... ... ... [2013/09]
  12. 武汉新冠肺炎的谣言来源和发病时间点 [2020/02]
  13. 中国和美国换了把交椅。这个世界怎么啦? [2014/12]
  14. 仇恨重庆的“打黑唱红” 者,您的屁股干净吗? [2011/04]
  15. 手把手教你作酒酿(醪糟,佬米酒,糯米酒) [2010/03]
  16. 卡扎菲,白骨精和国际政治 [2011/10]
  17. 儿童节问题:出国真的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吗? [2009/06]
  18. 美国的“政治捐款”制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贪污和腐败-旧文重贴 [2015/02]
  19. 谷哥走了,谷姐来了,很好很好! [2010/03]
  20. 美国在北太平洋搞生物战的可能性--从SARS说起 [2013/04]
  21. 真的是不比不知道,高级的中国动车! 2012年的动车旅行记 [2015/10]
  22. 用事实反驳倍可亲“平凡往事” 其人, 借医院看病吹捧美国人性辱骂中国人性 [2010/02]
  23. 帮穷不帮富,助善不助恶 [2011/08]
  24. “2012” ,包藏着祸心的好莱坞马屁片 [2009/11]
  25. “零团费” 的记忆 [2010/08]
  26. 某些美籍华人,如果美国在亚洲挑起针对中国的战火,你能幸免吗?! [2010/07]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7 06:4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