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俊峰杀人,不属于正当防卫 [2013/09]
- 朗朗国宴演奏之我见 [2011/01]
- 转帖:紧急动员:决战最高法院, 请投庄严一票 捍卫你孩子公平竞争入学名校的机会 [2012/02]
- 方舟子错了:南周不是党产,而是国产 [2013/01]
- 川普总统令的危险:重建意识形态的围墙 [2017/01]
- 试谈胡温民生方面的政绩 [2012/04]
- 二十三年太久 (三) [2012/06]
- 从手段,机会和动机,看究竟谁才是朱令案的嫌犯 [2013/05]
- 我看贝壳村最近的争吵:网络辩论,也要有潜规则 [2012/03]
- 六四前夜再谈民主 [2015/06]
- 中国的主流传统文化是愚民的文化 [2012/02]
- 另类右翼领袖 Richard Spencer 称合法移民对美国危害更大 [2016/11]
- 讨论:六四的镇压是不是带来了稳定和经济发展? [2010/06]
- 真正的美国价值 ——看电影“间谍桥”有感 [2015/11]
- 同情罗秦, 但不明白贺梅父母为什么要两次转让抚养权? [2011/08]
- 声讨日本对华的罪行, 不是民族主义 [2011/09]
- 后谈九一一: 另一组不能忘却的数字 [2011/09]
- 日本地震,本村又有人抛出天谴论 [2011/03]
- 理科思维看儒学之一 [2013/03]
- 柴玲有资格宽恕吗? [2012/06]
- 薄熙来下台, 未必是民主法治的胜利 [2012/03]
周末百忙之中,还是抽空看了CNN制作的九一一特别节目,还有星期天纪念典礼的部分实况。应该说,十周年的追思缅怀活动组织得庄严肃穆,许多镜头确是十分感人的,特别是死难家属代表逐一念着三千多名在整个事件中失去的亲人的时候。在屏幕上看着他们的面容,听着他们的声音,仿佛缩短了与他们的距离,都是和你我一样的有着至爱亲朋的普通人。
然而,当时涌现在我脑海的,还有一组前一天从最新一期(2011年9月)《经济学人》上的文章“9/11, Ten years on” 中读到的数据:根据美国布朗大学的一个“十分保守”的估算,随后美军发动的反恐战争,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巴基斯坦造成了十三万七千多平民,而不是塔里班或胡赛因的军队,的死亡。诚然,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应该珍惜,生命数目相比是没有多少意义的。不过当这样大的数字放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还是能够感受到这种大规模的死亡带来的震撼和冲击。
那些本也是做父亲,儿子,母亲,女儿和兄弟姐妹的,他们的国家可能都没有力量把他们的名字一一统计出来,镌刻在大理石上。我们虽然不能亲眼见到他们或是他们的亲属,无法知道他们遇难的具体细节,不过谁能否认他们的亲人会感到同样深切的悲痛呢?他们本来可以继续的生命,也同样被残忍地夺去了。
还记得以前读过一位美国《时代》杂志记者写的回忆。他说在九一一发生的时候,他恰巧被派驻在中东某地工作。九一一晚上,他去了一家当地阿拉伯人的小饭馆。他刚一进门,里面所有的阿拉伯人都站起来,轮流和他握手拥抱,其中绝大部分是他不认识的陌生人。谁说不存在普世价值?恐怖分子驾机撞击世贸大楼,这种对无辜生命的疯狂杀戮,激起了不同信仰,不同政见,不同民族的一致谴责,对那样失去的生命都怀有恻隐之心。两年多之后的一天,那时美军已经继阿富汗之后,又入侵了伊拉克。这位记者又重返同一地区,晚上又到了同一家小饭馆。这次却遭受了冷遇,里面的阿拉伯人看见他,都十分冷淡,根本没有人理他。这位美国记者从这件事上看到了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行径,是怎样在仅仅两年之内,使美国从一个恐怖事件的受害者的形象转变为更多,更大的恐怖事件的制造者,从而成为阿拉伯世界,穆斯林世界和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公愤的对象。
至少十几万人无辜的平民生命,就这样消失了。一直以“民主,自由,平等,人权”为旗帜的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也违反了最最基本的人权,更惶论别国的主权了。如果说,打阿富汗是因为自己的国土被袭,实行军事还击,那么伊拉克呢?
在美国主流的九一一反思中,至今看到的,仍然只是从本国的人员损失,金钱损失,美国对穆斯林世界的政策等等方面,鲜少有从对阿富汗,伊拉克和巴基斯坦人民的生命造成的损失来反思的。你如果想处于世界领袖的位置,却不考虑甚至违反和践踏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人的生命无论在哪里都是宝贵的------那岂不是荒唐吗?
九一一的纪念,是对恐怖事件给平民造成的戕害的纪念。这是引起全球人民,包括当时阿富汗塔里班政府表达的广泛同情的根本原因。美国应该认识到,基于同样的理由,美军在中东以反恐为名,造成的平民死亡的数字也是永远不会被人遗忘的。
自由之灵
2011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