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寓言(十):鲲鹏展翅 [2010/05]
- 列子寓言(十五):朝三暮四 [2010/06]
- 庄子寓言(四):鸱得腐鼠 [2010/05]
- 列子寓言(三十一):能而不为 [2010/07]
- 庄子寓言(十二):大瓠之种 [2010/05]
- 庄子寓言(二十七):虎狼仁也 [2010/05]
- 庄子寓言(十六):津人操舟 [2010/05]
- 庄子寓言(十五):痀偻承蜩 [2010/05]
- 庄子寓言(三):神龟曳尾 [2010/04]
- 庄子的影响 [2010/04]
- 列子寓言(六):杞人忧天 [2010/06]
- 列子思想及其影响 [2010/06]
- 列子寓言(二十): 莫有觉者 [2010/07]
- 庄子寓言(二十四):坚白之鸣 [2010/05]
- 庄子寓言(二十五):云将东游 [2010/05]
- 列子寓言(二十二):乐天知命 [2010/07]
- 庄子寓言(五):知鱼之乐 [2010/05]
- 庄子寓言(二十):每下愈况 [2010/05]
- 列子寓言(一):常生常化 [2010/06]
- 庄子寓言(十七):知者不言 [2010/05]
- 庄子寓言(二十六):顺治逆凶 [2010/05]
- 庄子寓言(十一):越俎代庖 [2010/05]
- 庄子寓言(十九):白驹过郤 [2010/05]
- 道家先哲:列子 [2010/06]
- 庄子的哲学 [2010/04]
- 老子故事(六):函谷著书 [2010/04]
道家哲学思想的沿革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修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之本。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最重要开创者,道家哲学基本上也就是老庄二型而已。庄子的道家学不同于老学之处,在于庄子更详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可开创能力,包括智慧上、认识能力上、身体能量上等等。庄子同样站在天道自然的命题基础上,提出了从人的自我修养到面对整个社会国家的处世之道,庄子书内七篇之作,就是他从世界观到知识论到工夫论到社会哲学的内圣外王之道的理论。
列子,战国时人。现存有的《列子》八篇 是东晋张湛所辑 一般认为该书反映了战国至魏晋间的思想。《列子》从道家思想出发 并对道家思想中无为的人生观有所改造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 并认为人在一种不任强使力的生存状态下,不忧天 不畏天 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
王弼,三国时代人。当两汉经学的发展已到尾声,社会政治一直在动乱与不义的情境中,知识份子转向玄学清谈的风气,王弼以其对老子哲学的深切体悟,注解老子《道德经》一书,重体用之分 有无之别 不但发展出诠释老学的宗旨:"贵无"的精神,并以此原理注解《易经》,甚至还因此改变了从汉易以来言象数易学的气化宇宙论 而将易经的研究方向代之以纯粹玄学思想使中国易学史走向一个崭新的局面。
郭象,西晋人,以《庄子注》闻名,主张“独化”理论 是一种从高度抽象思维当中所发展出来的的玄学式概念理论 认为宇宙万物都生于偶然的"玄冥"境界 因此提倡一种物无大小 各顺其适之精神,平等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