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寓言(十):鲲鹏展翅 [2010/05]
- 列子寓言(十五):朝三暮四 [2010/06]
- 庄子寓言(四):鸱得腐鼠 [2010/05]
- 列子寓言(三十一):能而不为 [2010/07]
- 庄子寓言(十二):大瓠之种 [2010/05]
- 庄子寓言(二十七):虎狼仁也 [2010/05]
- 庄子寓言(十六):津人操舟 [2010/05]
- 庄子寓言(十五):痀偻承蜩 [2010/05]
- 庄子寓言(三):神龟曳尾 [2010/04]
- 庄子的影响 [2010/04]
- 列子寓言(六):杞人忧天 [2010/06]
- 列子思想及其影响 [2010/06]
- 列子寓言(二十): 莫有觉者 [2010/07]
- 庄子寓言(二十四):坚白之鸣 [2010/05]
- 庄子寓言(二十五):云将东游 [2010/05]
- 列子寓言(二十二):乐天知命 [2010/07]
- 庄子寓言(五):知鱼之乐 [2010/05]
- 庄子寓言(二十):每下愈况 [2010/05]
- 列子寓言(一):常生常化 [2010/06]
- 庄子寓言(十七):知者不言 [2010/05]
- 庄子寓言(二十六):顺治逆凶 [2010/05]
- 庄子寓言(十一):越俎代庖 [2010/05]
- 庄子寓言(十九):白驹过郤 [2010/05]
- 道家先哲:列子 [2010/06]
- 庄子的哲学 [2010/04]
- 老子故事(六):函谷著书 [2010/04]
列子寓言(十):镝矢复沓
《列子·黄帝》载: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①,引之盈贯②,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镝矢复沓③,方矢复寓④。当是时也,犹象人也⑤。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⑥。当与汝登高山⑦,履危石,临百仞之渊⑧,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⑨,足二分垂在外⑩,揖御寇而进之(11)。御寇伏地,汗流至踵(12)。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13),下潜黄泉(14),挥斥八极(15),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16),尔于中也殆矣夫(17)!”
【注释】
①伯昏无人——《庄子·德充符》成玄英疏:“伯昏无人,师者之嘉号也。伯,长也。昏,暗也。德居物长,韬光若暗,洞忘物我,故曰伯昏无
②引之满贯——引之,指引弦。贯,《庄子·田子方》释文引司马云:“镝也。”即箭头。
③镝矢复沓——沓,音 tà(踏),重合。《楚辞·天问》:“天何所沓?”王逸注:“沓,合也。”镝矢复沓,后一支箭的箭头与前一支箭的箭尾几乎重合,形容动作之敏捷。
④方矢复寓——寓,寄寓。方矢复寓,前一支箭刚射出,后一支箭又已放上弓弦,形容动作之敏捷。
⑤象人——木雕、泥俑之类,因其像人而非人,故称象人。
⑥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庄子·田子方》成玄英疏:“言汝虽巧,仍是有心之射,非忘怀无心,不射之射也。”
⑦当——杨伯峻:“当即傥,若也,如也。《韩非子·人生篇》‘当使虎豹失其爪牙,则人必制之矣’,当即傥也,可证。”
⑧百仞——《庄子·田子方》成玄英疏:“七尺曰仞,深七百尺也。”
⑨背逡巡——逡,音 qūn。逡巡,退却。《庄子·田子方》成玄英疏:“逡巡,犹却行也。”背逡巡,背着深渊往后退。
⑩足二分垂在外——李钟豫《语体庄子》云:“脚下有十分之二悬空。”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云:“三分其足,一分在岸,二分垂于虚处。”今译文取后说。
(11)揖——拱手为礼。
(12)踵——脚后跟。
(13)闚——即窥,从小孔或隐僻处偷看。
(14)黄泉——地下的泉水,亦指阴间。
(15)挥斥八极——挥斥,《庄子·田子方》郭象注:“犹纵放也。”八极,八方,是四方(东、南、西、北)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
(16)怵然——怵,音 chù(触)。怵然,恐惧的样子。恂,音 xún(旬),通眴(xuàn 炫),眴通眩,眼花。恂目之志,指恐惧之心。
(17)尔于中也殆矣夫——卢重玄解:“夫至道之人自得于天地之间,神气独主,忧乐不能入也。今汝尚恐惧之若此,岂近乎道者耶?汝于是终始初习耳,未能得其妙也。”中,奚侗:“中读如字,谓民中也。”
【译文】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他拉满了弓弦,把装满水的杯子放在拿弓的手的肘上,然后射出箭去,一箭连着一箭,前一箭刚射出,后一箭已拉满弦。在这个时候,他全身贯注,像木雕一样一动也不动。伯昏无人说:“你这是有心的射箭,而不是无心的射箭。如果我和你登上高山,走在摇晃的岩石上,面临着万丈深渊,你还能射吗?”于是伯昏无人便领他登上高山,走在摇晃的岩石上。当临近万丈深渊时,他背对着深渊往后退,双脚已有三分之二悬空了,才拱手作揖,请列御寇上来。列御寇早已吓得趴倒在地,汗水流到了脚后跟。伯昏无人说:“道术最高的人,朝上能看到青天,往下能潜入黄泉,他遨游八方,精神和真气都不会改变,现在你全身发抖,心中十分恐惧,你的这种心理也太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