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寓言(十):鲲鹏展翅 [2010/05]
- 列子寓言(十五):朝三暮四 [2010/06]
- 庄子寓言(四):鸱得腐鼠 [2010/05]
- 列子寓言(三十一):能而不为 [2010/07]
- 庄子寓言(十二):大瓠之种 [2010/05]
- 庄子寓言(二十七):虎狼仁也 [2010/05]
- 庄子寓言(十六):津人操舟 [2010/05]
- 庄子寓言(十五):痀偻承蜩 [2010/05]
- 庄子寓言(三):神龟曳尾 [2010/04]
- 庄子的影响 [2010/04]
- 列子寓言(六):杞人忧天 [2010/06]
- 列子思想及其影响 [2010/06]
- 列子寓言(二十): 莫有觉者 [2010/07]
- 庄子寓言(二十四):坚白之鸣 [2010/05]
- 庄子寓言(二十五):云将东游 [2010/05]
- 列子寓言(二十二):乐天知命 [2010/07]
- 庄子寓言(五):知鱼之乐 [2010/05]
- 庄子寓言(二十):每下愈况 [2010/05]
- 列子寓言(一):常生常化 [2010/06]
- 庄子寓言(十七):知者不言 [2010/05]
- 庄子寓言(二十六):顺治逆凶 [2010/05]
- 庄子寓言(十一):越俎代庖 [2010/05]
- 庄子寓言(十九):白驹过郤 [2010/05]
- 道家先哲:列子 [2010/06]
- 庄子的哲学 [2010/04]
- 老子故事(六):函谷著书 [2010/04]
列子寓言(十九): 四海中国
《列子·周穆王》载: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①;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四海之齐谓中央之国②,跨河南北③,越岱东西④,万有余里。其阴阳之审度⑤,故一寒一暑;昏明之分察⑥,故一昼一夜。其民有智有愚。万物滋殖,才艺多方。有君臣相临,礼法相持,其所云为不可称计。一觉一寐,以为觉之所为者实,梦之所见者妄。东极之北隅有国日阜落之国。其土气常燠⑦,日月余光之照。其土不生嘉苗,其民食草根木实,不知火食,性刚悍,强弱相藉⑧,贵胜而不尚义,多驰步,少休息,常觉而不眠。
【注释】
①亡辨——亡,无。辨,分别。
②齐——按周克昌说,齐通脐,引申为中央、中心之义。
③河——黄河。
④岱——泰山的别名。
⑤审度——俞樾:“‘审度’二字传写误倒,本作‘阴阳之度审’。下句云‘其昏明之分察,故一昼一夜’,度与分对,审与察对,以是明之。”度,程度,本文指阴阳二气的比例。审,明悉。
⑥分察——分,音 fèn(份),职分。察,明显。
⑦燠——音 yù(郁),暖。观下文“日月余光之照”,当指太阳光线很弱的寒冷地区,故“燠”字恐有误,当为“寒”字之误。
⑧藉——践踏。欺凌。
【译文】
最西方的南角有个国家,不知道与哪些国家接壤,名叫古莽之国。阴气和阳气不相交接,因而冬天与夏天没有分别;太阳与月亮的光芒照耀不到,因而白天与黑夜没有分别。那里的百姓不吃饭、不穿衣,睡眠很多。五十天一醒,以梦中的所作所为为真实,以醒时的所见所闻力虚妄。四海的中央叫中国,横跨大河南北,超越岱岳东西,有一万余里见方。这里的阴阳二气的比例分明,因而一个时期寒冷,一个时期炎热;昏暗与明亮的职分明确,因而一段时间是白天,一段时间是黑夜。这里的百姓有的聪明,有的愚昧。万物滋养繁殖,才艺多种多样。有君主与臣民的互相抉助,用礼仪与法律来共同维持,他们的言论与作为不可以数字统计。一段时间醒着,一段时间睡着,认为醒时的所作所为为真实,以梦中的所见所闻为虚妄。最东方的北角有个国家叫阜落之国。那里的土地之气非常寒冷,只能照到一点太阳与月亮的余光。那里的土地不长庄稼,老百姓只能吃草根与树木的果实,并且不知道用火烧了以后再吃,性情刚强凶悍,强大的欺凌弱小的,崇尚胜利而不崇尚礼仪,跑步与走路的时间多,休息的时间少,经常醒着而不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