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案叫绝:女大学生,丁字裤 [2010/01]
- 成都選秀門女生當眾脫光(这些女人还要脸不?)转贴 [2010/12]
- 我在美国补牙的经历(我还能相信她们吗?) [2011/07]
- 成名也脱,凤姐裸了! [2011/01]
- 贺岁片《让子弹飞》(全)(youtube在线) [2010/12]
- 中国女人喜欢裸? [2011/07]
- 我在北美捧“铁饭碗!” [2010/10]
- 国内国外那里活得更好? [2011/01]
- 怎样的聚会才算成功? 看看我们家里的圣诞聚会!(附多张照片) [2010/12]
- 我在国外看脱衣舞的经历 [2008/12]
- 回国杂记(十四) 把腐败进行到底 附多图 [2011/02]
- 为了传种,就要乱伦?(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离奇故事) [2012/07]
- 中国,您还是那个我们曾经热爱的祖国吗? [2012/06]
- 一个不照镜子男人的自白(附本人照片) [2010/01]
- 日子如果都能如此过---晒晒美国华人的幸福生活(有图有真相) [2012/07]
- 找个女人做老婆 [2010/12]
- 在美国,房子真的属于你吗? [2011/02]
- 心有余悸(教会是怎样成了我心里的鸡肋) [2009/08]
- 另类情书 [2010/05]
- 占座 (希望你过得比我好,而我在有生之年也能为你占一次座!) [2010/09]
- 男人,你就忍了吧! [2011/03]
- 同乡会,看看我们的故事(组图) [2010/05]
- 村中女人看过来,贝克佳丽面面观! [2010/09]
- 我,真的老了! [2010/12]
- 中国真的是培养奴才的摇篮吗? [2010/04]
- 喜欢了买,大嫂! [2009/03]
- 没有自由的日子(一字一泪!) 多张真人秀片片 [2010/02]
- 郑重声明 [2009/03]
很多人第一次发现,原来羽毛球还可以这么打,几对选手似乎充满了厌世情绪,就连世界排名第一的组合,球技也降到了憨豆先生的级别,为了输球,费尽心机,然后暗暗享受策略成功的欢喜。
但欢喜来得很短暂,世界羽联随后宣布,由于消极比赛,取消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河贞恩/金旼贞和印尼组合波利/焦哈利的奥运会资格。
这件事发生后,人们大致上分成了两个阵营。
一部分人认为,选手之所以消极比赛,是因为奥运羽球规则存在漏洞,以输球的方式避开淘汰赛强敌是可以理解的策略,田忌赛马不就是经典案例吗,NBA不也常有球队“摆烂”吗,所以责任在国际羽联,没有不想赢的选手,只有不合理的规则。
另一阵营的人则坚决反对,认为消极比赛不符合基本的奥林匹克精神,如果通过消极比赛迈向成功的策略被承认,那奥运会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而且,为了金牌就可以不择手段吗,国家形象受到的损失恐怕不是这一块金牌能弥补的。
其实,这件事很复杂,也很简单,无论规则存在漏洞可以利用,还是球队为了夺金有权选择自己的策略,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田忌赛马是物尽其用的积极策略,但故意像街边大妈那样打羽毛球,就是丑闻,NBA即使有球队为了选择对手或选秀顺位“摆烂”,也不可能有人比赛故意失误。
丑闻,是人们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就可以清楚做出的判断,是最简单不过的常识,然后才是各种不同的合理或不合理的分析。
不惜在奥运会上制造丑闻,也要争取运动成绩的最大化,想起来令人害怕,它至少能够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对奖牌的欲望已经达到了某种极致,二是我们的价值观大概出了状况,底线成了累赘的底裤,越来越习惯向着成功裸奔。
这不是选手的问题,无论多高明的策略,放下耻感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捍卫尊严是人的本能,没有一个运动员愿意失败,让选手甘愿如此比赛,是金牌利益作用下出现的扭曲。举国体制是金牌生产线,羽毛球队也是其中的组成部分,金牌不只代表着选手、教练的成功,还意味着国家的投入、领导的期望、政绩的达成,关系着体系内每一个人的生存、待遇、前途,身处其中,你怎能不唯金牌论,怎能不选择一切方式令成绩最大化。
在这种体系下,最终的成绩代表一切,至于观众的评价和体育精神,都是与金牌无关的浮云,如果因为看重体育精神而失去了金牌,你就会被当做触犯体系根基的异类,等待你的只能是出局,一切为金牌而设的优厚资源,再也与你无关。选手别无选择,只能服务于金牌战略,无论是否消极比赛,他们都会是牺牲品,要么触犯体系,要么触犯底线,只是这一次,他们很不走运,没能侥幸过关。
说起来十分讽刺,我们的举国体制集中优势资源提升竞技水平,其重要初衷是用金牌来鼓舞国民精神、提升国家形象,然而,同样的体系,却又形成了相反的效果,丑闻令国家形象受损,引来一片质疑。
除了金牌体系因素外,扭曲的价值观也是促发丑闻的原因。奥林匹克精神鼓励人们发展高尚的品格,那些通过低劣方式取得的成功,即使仅仅是钻了规则的漏洞,也将受到谴责。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知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但现实却是,高尚常常被嘲笑,君子往往最悲情,只有成功才被赞颂,而能够破坏底线和规则的人,还会被看做头脑灵活、能力出众。
我们的金牌体系和价值取向都急需调整,也许这会格外艰难,但至少要从每一个人做起,找回基本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标准,即便有漏洞可钻,即便眼前利益受损,但多一个人做出改变,现实就变好了一点,赢得世界的尊重,不仅仅依靠奥运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