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案叫绝:女大学生,丁字裤 [2010/01]
- 成都選秀門女生當眾脫光(这些女人还要脸不?)转贴 [2010/12]
- 我在美国补牙的经历(我还能相信她们吗?) [2011/07]
- 成名也脱,凤姐裸了! [2011/01]
- 贺岁片《让子弹飞》(全)(youtube在线) [2010/12]
- 中国女人喜欢裸? [2011/07]
- 我在北美捧“铁饭碗!” [2010/10]
- 国内国外那里活得更好? [2011/01]
- 怎样的聚会才算成功? 看看我们家里的圣诞聚会!(附多张照片) [2010/12]
- 我在国外看脱衣舞的经历 [2008/12]
- 回国杂记(十四) 把腐败进行到底 附多图 [2011/02]
- 为了传种,就要乱伦?(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离奇故事) [2012/07]
- 中国,您还是那个我们曾经热爱的祖国吗? [2012/06]
- 一个不照镜子男人的自白(附本人照片) [2010/01]
- 日子如果都能如此过---晒晒美国华人的幸福生活(有图有真相) [2012/07]
- 找个女人做老婆 [2010/12]
- 在美国,房子真的属于你吗? [2011/02]
- 心有余悸(教会是怎样成了我心里的鸡肋) [2009/08]
- 另类情书 [2010/05]
- 占座 (希望你过得比我好,而我在有生之年也能为你占一次座!) [2010/09]
- 男人,你就忍了吧! [2011/03]
- 同乡会,看看我们的故事(组图) [2010/05]
- 村中女人看过来,贝克佳丽面面观! [2010/09]
- 我,真的老了! [2010/12]
- 中国真的是培养奴才的摇篮吗? [2010/04]
- 喜欢了买,大嫂! [2009/03]
- 没有自由的日子(一字一泪!) 多张真人秀片片 [2010/02]
- 郑重声明 [2009/03]
[七律]
咫尺无由多恶语,天涯相思各婵娟。
无聊月尾看花谢,多事年初听雪眠。
梦恼离人责怨切,醒愁空枕雨声咽。
客身常问家何处,忠孝无期口难宣。
这些天对洁而言,是黑色的。她像一个在茫茫寒夜里,找不到回家方向的迷路人。孤独、恐惧,焦急,现在又加上了惶惶不安地等待。这段时间发生了那么多事。吴被迫离开的现实,早已让她的心力交瘁。而政治处长口中那悬而未决的处分,像一把悬在她头顶上的利剑,随时都将会落下。而结果如何,又像套在她心上的紧箍咒,让她一刻都不得安宁。
再这样下去,她真的就要崩溃了。洁想,无论什么结果都好,总比这无期的等待和想象中的折磨强。
处分最终还是下来了,党内记大过一次。这远比她想象的要轻许多,只是还留了个尾巴,以观后效。
早春的北方城市,天气依旧有些刺骨。洁拖着沉重的双腿从所长室出来,连口罩也没心思带。她的脸完全暴露在外面,被冷风一吹,有如针扎一的生疼。阳光像把一把钝刀,从厚厚的云层划开了一条细逢,但并不见有一丝温暖漏下来。倒是那寒光,刺得她睁不开眼,于是她低着头向写字楼走去。
她的手一路在外冻着,实在不愿揣回口袋,去碰那份盖了红戳,给她人生留下污点的公函。因为那会让她想起她看过的一部名叫《红字》的翻译小说里的女主人公,被迫在衣服上,镶一个大红的象征通奸罪的 “ A ” 字。她觉出了同样让人抬不起头来的羞辱。她恍惚感觉到,几乎所有人看她的眼光,都变得像匕首露出的寒光一样犀利无比。其实,这多半只是洁的疑神疑鬼。因为到目前为止所里除了那几个党委成员外,其他人根本还不知道对洁的处分结果。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洁的 ” 丑闻 ” 在所里早已经被传的沸沸扬扬,并且被多事的人们夸大了许多。有些人开始疏远她,比如走路绕着她走。即使走个顶头碰,也会装作没看见她似的。非但不像从前那样和她热情的打招呼,就连正眼也不瞧她一下。而以前见面就低头走过的人,现在却敢盯着她的脸看个没完。那些闪烁着猎奇和蔑视的目光,仿佛要将她的衣衫一件一件的剥去,让她心惊胆战,浑身不自在。
男兵们见到她像躲瘟疫一样,哄笑着散开。女兵呢,有些本来关系不错,而现在一见她走来了,就骤然噤声。有些人还你推我搡,挤眉弄眼咬着耳朵。等她一过去,她们又即刻恢复了正常,继续叽叽喳喳。
“ 别让她听见了 ”
“ 听见怎么啦,有本事别做啊, ”
“ 啧啧,我早看出来了,你瞧她那眼睛。。。 ”
“ 她老公知不知道啊,真可怜。 ”
这些议论,飘进洁耳朵里,就象划碎玻璃一样刺耳。洁是个骄傲的人,突然遭受如此境况,一时间羞愧难当,很难适应。有时她真想冲上去,大声呐喊 :
“ 不是你们说的那样!你们能不能不那么无聊 ?”
但舌头长在别人嘴里,她也只能任由人家说去。她心里打定主意,再难听的话,只要不是当着她的面,指名道姓说出来,她就假装听不见或干脆装糊涂。
现在,上班下班,洁比以前任何时候都低调,有事没事,也尽量躲回自己的办公桌前,埋头工作。
可总有连躲也躲不过的时候。有一次,联机调试时,明明是一个同事的一方出了问题,可那人却强词夺理,一口咬定是洁的问题。洁分辨了几句,那人抬起头,轻蔑地斜了她一眼,说:
“ 这里是工作的地方,靠的是头脑和技术,勾引男人的本事再大,恐怕也用不上吧。 ”
这这件事的处理上,原先对她关爱有加的组长,不但没说句公道话,而且还冷冷地训责她不要太自以为是,并要她回去仔细查验她的那部分。这样的情形,其实已经发生的不止一次了。
晚上,洁翻来覆去睡不着。她的眼前闪过一幕幕让她感到羞辱,委屈和荒唐的情景。幸好这漫长的夜晚,像一层厚厚的绝缘体,将丑陋的一面暂时屏蔽起来,让洁不用担心像白天那样被人窥探和逼视。而且她可以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将这些日子以来,心中积蓄的所有不平和不快都尽情宣泄出来。
洁哭完,倒真感觉轻松了许多。她本来就是那种生性活泼,单纯的人,而且她身上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她常常能在彻底绝望之时,蓦然跳脱出来。找回她天性中的乐观。有这样的能力,或许应该归功于她快乐的童年和父母的慈爱吧。
现在,心情平静了许多的洁,回想起自己对于有过的感觉,以及后来对吴现在的感情,吴给过她的幸福和满足。虽然相思的痛刻骨铭心,没一天稍减,但那些甜蜜的点点滴滴,至少能帮她赶走眼前的阴霾与黑暗,使她心中有种豁然开朗的释然。她突然意识到,虽然在世俗的眼里,她是个罪人;但在感情上,她终于开始向忠实于自己的心的方向努力了。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一种脱胎换骨的进步。我没有错!她对自己说。这重新竖立起来的的信念,让她骨子里的那股傲气象腊月的梅花,怒放开来。她暗暗发誓,她将再也不怕周围人对她的歧视和抵毁,她要勇敢地迎上去,面对一切。
洁想到这里,霍地从床上坐起,伏到写字台前,连夜给康写了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
康 :
你好!
我是下了很大决心,想了很久,才决定写这封信给你的。因为我觉得有些问题迟早都要面对,暂时的逃避,只是一时的轻松,对真正的解决问题并没有帮助。
我想你或许也觉察到了我最近在电话里的冷淡态度,这绝不是你的错觉。而的的确确是我真实心情的写照。我一直都处在极度矛盾痛苦之中。这种状况,其实自我从美国回来,不,从我决定要与你结婚那刻就开始了。而这一切的症结的始作甬者不是别人,恰恰是我自己。
实际上,我还有一件事需要向你坦白。我在还是你合法妻子的时候,接受了另一个男人的感情。虽然我和他之间并非出于一时冲动,而是真心相爱,并且我也为这份感情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 我甚至还受到一次党内处分(我希望你不要对我的父母提起这件事,以免他们担心难过)。但对你来说,我知道我这样的行为,无论如何,都极大的伤害了你,而且非常不公平。这正是我良心不安,挣扎,矛盾并向你和盘托出一切的原因。无论你因此会如何看我,怨我,恨我,我都能给自己一个交代。只希望我此刻的真诚,不会再对你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对不起,我实在没办法成为那个使你幸福的妻子。你应该,也绝对会找到一个更加懂你,珍惜你的女子。
康,希望我们好聚好散,结束这段不对的婚姻。这也是为了彼此不再互相伤害,我们还年轻,实在没有理由将错就错下去。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想法,也认真对待这个提议。我会耐心等待你的答复。
祝春安
洁 上
信寄出后,洁如释重负。人在作出某种他认为对的决定前,往往会有一番山重水复,有时还得有勇气经受煎熬。可一但听从了自己的心,总能让自己的心得到安宁和踏实。这种回报让人有如重生一般。
洁的选择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父亲的否定呢 ? 她知道父亲能在纭纭众生中挑选康做他的女婿,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父亲是一个有着丰富阅历的知识份子,他的眼光一定有他的独到之处。而正如智者千虑终有一失那样,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以为洁会成为他和洁母那样的婚姻模式,即先结婚,后恋爱。但他却忽略了一点,即时代不同了。那种封闭和传统的旧式思维习惯,早已被今天之文明和进步的新风尚所代替。人格独立和人性解放已经不仅仅是几句空泛的口号和概念,而是人们追求幸福的行为指南。尽管文明社会里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们永远不再是开明社会中具有影响力的因素。
洁打定主意,在康看到这封信之前,她不会接他的电话,也暂时不想再跟康有什么实质性的接触。
至于吴,自从那次见面以后,就再也没有来找过洁。洁想他应该已经去了美国。她虽然一如既往想念他,但她更希望吴的妻子能尽快好起来,否则她的未来都将会在无尽的自责中度过。那要比杀她更让她难以忍受。
或许,在这场渐渐平息下去的风波中,最幸运的人,算是洁的父母。他们因一直被蒙在鼓里,而暂时不必承担任何痛苦和折磨。而他们的女儿洁,那个原本和他们的生活毫不相干的吴和吴的妻子,乃至他们的学生康都是它的直接受害者。
洁并不在意那些让她难堪,和歧视她的人。在她眼里,他们又何尝不是文明社会里的另一部份受害者呢,因为歧视本身也是一种病态与软弱。
有时痛苦不一定就是坏事,它能让人饱受折磨和摧残,也能让你置死地而后生,从而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洁就是后者,表面上她变得沉默了许多,但也许只有一直默默关心和支持她的于看得出来,通过这次事件,洁不但没有被击垮,反而变得更加成熟了。
她每天都在心里对自己说,让所有人都理解是一种不可能,坦然活出自己就行了。
现在,几百号人的研究所里,似乎只有一个人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人正是于。当洁处于白色恐怖一样的环境中时,于却一反往常那种刻意疏远她的态度,总是有事没事的到办公室找洁,多数自然是谈工作。表面上,于是传达所领导的意思,不想看到一个好同志因为犯一次错误而就此消沉下去。但于同时也向洁传达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洁怎会不明白呢。于是真的对他好,并总是默默为她分担压力。危难中最能见证真情的可贵。每次想起于在不动声色中所做的一切,洁的心中都充满感激和感慨。于在她心目中是个真正的君子,无论将来会发生什么,她都会视他为一辈子的朋友。
再说吴,拿到签证后,立即向公司付总和财物总监分别交待了一下工作。接着马不停蹄,飞奔到了妻子的病床边。
吴的妻子终于苏醒了过来 ――― 却不再是从前那个聪明绝顶的女科学家了。由于一氧化碳中毒带来的后遗症。吴的妻子现在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废人。看着刚出医院,回到公寓里的妻子,一会儿哭一会笑,不是喃喃自语,就是语无伦次,吴心如刀割,欲哭无泪。她曾经是个多么骄傲,好强的女子,如果她知道,她现在却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将情何以堪!吴真是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好端端一个人,因为他给毁了。他不断的忏悔,怪自己粗心大意,为什么就没有意识到,在她那个单纯而稳定的世界里,他的存在是她唯一的感情支柱,而现在她的世界就像一栋纸糊的大厦,哗啦啦倾倒了。如果他稍微细心一点,不是那么轻率,或许她也不会有这么激烈地反应。或许,可惜人生从来就没有假设,现在说什么都嫌太晚了。就目前的情形而言,他不但无法向岳父母,自己的父母交待,就连自己的良心也过不去。
深陷在不断自责和忏悔中的吴,此时已经顾不得对洁的承诺了。他已经决定,如果妻子还是不见好转,他就带她回国,从此不离不弃,照顾她一辈子。在责任和爱情的取舍之间,他宁愿牺牲后者,虽然他心中有千般不舍,还放不下洁,但这样良心不安地跟洁在一起,两人又怎么会幸福呢。
吴一直呆在公寓里,细心照料妻子。失去自控能力的妻子,经常会发狂打人,但吴从不还手,也不拦挡,而任她发泄,直到妻子自己平息下来。一个月过去了,吴请教会的朋友帮忙为妻子辞去了工作,带着稍有好转,但仍需人照顾的妻子回了国。
他为妻子请了两位保姆,一个管洗衣做饭,打扫房间,另一个专事妻子的起居。吴再也没有去找洁。他怕遭天谴。虽然他不迷信,但相信善恶有报。人在做,天在看的道理。以前的罪过,他宁愿让报应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他既不能给洁幸福,那就别再把她牵连进来一同遭罪了。
吴现在一有空就往家里跑,即便离家在外,也问候不辍,每天向保姆问询妻子的情况已经成了他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吴甚至下了决心,妻子一天不好,他就再不涉足娱乐场所,公司的应酬已全权交给了副总。
他也没再回去看过父母,他觉得实在没脸见他们,尤其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在他不在家时,时常会来看望儿媳,每次都买好多水果和女人用品。
吴的妻子现在每天只能呆在家里,而吴又时刻都牵挂与她,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