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我们不愿意去的最后

作者:平凡往事  于 2009-3-26 01:1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55评论

人的生命周期不外乎就是生老病死的一个过程,而人生追求的是什么呢? 精神和物资!我很喜欢一首歌叫做[大海],是张雨生的原唱,虽然张已离开我们多年了,但他的声音一直伴随着这首歌在我的灵魂深处澎湃激荡。它已然已经成为我精神上的一种物资,而且永远的物化在一个有限却无形的空间里。

张还活在我的心里!!! FLASH连接, 张雨生, 大海)
http://www.8box.cn/feed/000000_s_274302_/mini.swf



张没有死,因为他活在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爱他的人们的心里。而有些人虽然活着,但却形同死了,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存在, 也不会对其存在的意义发生任何的兴趣,所以我说他已经死来,起码在我的心里是这样的!人这辈子有不同的活法,如果人是一粒沙子,那么你把它扔到海水里连一朵浪花也溅不起来,但如果你把它放到类似眼睛的东西里,它的作用就无法估量了。而如何去活,人是可以选择的。
 
陆游死前写出了[示儿],不但把思想和精神留给了他的儿子,也留在了我们千千万万后来人的心里了。但作者自己恐怕也没有意识到他的错误,就是那个空字,诗的第一句是"死去原知万事空",然而真的是像作者说的那样死去万事空吗? 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但不空,而且有些东西还被有机的物化在历史的沧海桑田之中。文化传承把他的名字刻在每一个后来人的脑海里了,这比起他活着的时候不是更加有意义吗? 所以在你获得精神上的需求的同时是也把一种你自己精神上的东西留给别人,岂不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吗?!

有宗教信仰的人,死后追求一种本体的永生,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低级的追求,如果能把它变成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留给后人一种永恒的精神,才不失为一种高级甚至可以说是高尚的追求!也只有如此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永生,因为生的意义是人与人之间能够很好的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交互,难道永生的意义除了活一个本体之外,就不要求精神上的东西了吗? 所以我说与其天天咏经乞讨来世,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做些与民与世的好事,实事,留下你闪光的精神和精神的物质。 这样岂不是更实惠更有意义吗?

在我看来高级的精神产品,譬如诗歌,小说,绘画,书法,音乐,科学发明等等其实是借助人--这种灵性生物作为载体,以对脑电波共鸣的方式代代传承的。人的本体会消亡,但是只要人类还存在,这种特殊的"精神生物“就会对与之产生共鸣的个体加以影响,这样上面的精神商品就会代代传承,得以永生,创作这些商品的作者也随之名垂千古。

如果人们有了上面的境界和务实的劳动,人也会像神一样死而复生! 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采!
 
 
作者:平凡往事,DENISWANG7
4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55 个评论)

2 回复 丹奇 2009-3-26 01:19
哈哈哈,师傅家的沙发
3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3-26 01:19
丹奇: 哈哈哈,师傅家的沙发
做热乎了,再走
3 回复 丹奇 2009-3-26 01:21
comptcity2002: 做热乎了,再走
有好吃的吗,中午了,俺饿。
4 回复 deniswang7 2009-3-26 01:28
我曾经夜思考过永生的话题,在我看来高级的精神产品,譬如诗歌,其实是借助人--这种灵性生物作为载体,以对脑电波共鸣的方式代代传承的。人的本体会消亡,但是只要人类还存在,这种特殊的"精神生物“就会对与之产生共鸣的个体加以影响,这样诗歌,文学作品就代代传承,得以永生。创作这些产品的作者也就名垂千古。
3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3-26 01:31
deniswang7: 我曾经夜思考过永生的话题,在我看来高级的精神产品,譬如诗歌,其实是借助人--这种灵性生物作为载体,以对脑电波共鸣的方式代代传承的。人的本体会消亡,但是只
哈哈,这是我这篇东西想说却不敢说出来的话,怕挨骂。谢谢你!真的,如果你是男人,我会拥抱你!
3 回复 deniswang7 2009-3-26 01:51
我是男人,抱我吧。。呵呵
3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3-26 01:53
丹奇: 有好吃的吗,中午了,俺饿。
烤肉加水饺
3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3-26 01:54
deniswang7: 我是男人,抱我吧。。呵呵
熊抱你。
3 回复 丹奇 2009-3-26 01:57
comptcity2002: 烤肉加水饺
yammy!!!! 谢谢!
2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3-26 01:58
丹奇: yammy!!!! 谢谢!
slowdown,i am with you here.
4 回复 丹奇 2009-3-26 02:00
comptcity2002: slowdown,i am with you here.
共餐?岂敢,徒弟下去吃,不敢与师傅同台。
2 回复 丹奇 2009-3-26 02:20
物质不灭,精神永在,精神的传承就是靠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来完成的。
3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3-26 03:06
丹奇: 物质不灭,精神永在,精神的传承就是靠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来完成的。
对对对
3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3-26 03:06
丹奇: 共餐?岂敢,徒弟下去吃,不敢与师傅同台。
哈哈,你损我啊
2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3-26 03:08
deniswang7: 我曾经夜思考过永生的话题,在我看来高级的精神产品,譬如诗歌,其实是借助人--这种灵性生物作为载体,以对脑电波共鸣的方式代代传承的。人的本体会消亡,但是只
我强烈要求把你的话加在我的文章里,可以吗?
3 回复 deniswang7 2009-3-26 03:17
comptcity2002: 我强烈要求把你的话加在我的文章里,可以吗?
没问题,注明出处就可以了。呵呵。。。
3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3-26 04:09
deniswang7: 没问题,注明出处就可以了。呵呵。。。
完了,还得打个补丁,白熊抱一把了,
4 回复 妈妈咪 2009-3-26 04:09
肉体可以逝去,但精神要用存。。。。。。
3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3-26 04:10
妈妈咪: 肉体可以逝去,但精神要用存。。。。。。
所以我们在这之前,就精神一把如何?
3 回复 deniswang7 2009-3-26 04:12
comptcity2002: 完了,还得打个补丁,白熊抱一把了,
和你开玩笑,没关系,你加进去吧,我也是写着玩儿。。
123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平凡往事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拍案叫绝:女大学生,丁字裤 [2010/01]
  2. 成都選秀門女生當眾脫光(这些女人还要脸不?)转贴 [2010/12]
  3. 我在美国补牙的经历(我还能相信她们吗?) [2011/07]
  4. 成名也脱,凤姐裸了! [2011/01]
  5. 贺岁片《让子弹飞》(全)(youtube在线) [2010/12]
  6. 中国女人喜欢裸? [2011/07]
  7. 我在北美捧“铁饭碗!” [2010/10]
  8. 国内国外那里活得更好? [2011/01]
  9. 怎样的聚会才算成功? 看看我们家里的圣诞聚会!(附多张照片) [2010/12]
  10. 我在国外看脱衣舞的经历 [2008/12]
  11. 回国杂记(十四) 把腐败进行到底 附多图 [2011/02]
  12. 为了传种,就要乱伦?(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离奇故事) [2012/07]
  13. 中国,您还是那个我们曾经热爱的祖国吗? [2012/06]
  14. 一个不照镜子男人的自白(附本人照片) [2010/01]
  15. 日子如果都能如此过---晒晒美国华人的幸福生活(有图有真相) [2012/07]
  16. 找个女人做老婆 [2010/12]
  17. 在美国,房子真的属于你吗? [2011/02]
  18. 心有余悸(教会是怎样成了我心里的鸡肋) [2009/08]
  19. 另类情书 [2010/05]
  20. 占座 (希望你过得比我好,而我在有生之年也能为你占一次座!) [2010/09]
  21. 男人,你就忍了吧! [2011/03]
  22. 同乡会,看看我们的故事(组图) [2010/05]
  23. 村中女人看过来,贝克佳丽面面观! [2010/09]
  24. 我,真的老了! [2010/12]
  25. 中国真的是培养奴才的摇篮吗? [2010/04]
  26. 喜欢了买,大嫂! [2009/03]
  27. 没有自由的日子(一字一泪!) 多张真人秀片片 [2010/02]
  28. 郑重声明 [2009/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30 08:3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