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元的死值得我们同情吗?

作者:平凡往事  于 2009-12-15 05:3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131评论

杨元元死了,有许多人表示同情,我相信你们都是善良的人。但我们知道同情最简单,最廉价,也最于事无补。而如果我们能做点什么,从我们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从我们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们一点帮助开始,不是更现实,更有意义吗? 我认为她的自杀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是一种社会问题。而其根源还是出在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来自父母的教育问题。现在中国很多这样的孩子,心理及其脆弱,受不得一点委屈和挫折。因为父母从小就只看一条,学习,似乎学习好了什么都好了。从杨的家庭背景来看,她的做普通工人的母亲培养了两个博士研究生,应该是非常看重孩子的学习,但从今天的结果来看,却是忽略了孩子的人格或说心理教育,才会酿成如此悲剧,你们想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呢? 她需要我们的同情吗,在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以后? 活着的人都经常说,我不需要同情,何况一个死了的人呢? 如果我们每人捐出10元钱给那些需要它的人们,不是更实际,更能帮助别人吗? 我们在惋惜这种轻视生命的做法的同时更应该反省,审视为人父母者该怎样帮自己的孩子练就一双坚硬的翅膀,并适时地放手,为他们提供自己飞翔的机会和天空。教导孩子从小心存感谢,学会感恩,珍惜生命,对他人对自己负责,应该是我们做父母的首要责任。

我遇到许多美国孩子,父母只提供支助他们到18岁,以后就靠他们自己。他们没有钱就去打工或贷款,有钱继续读书,但没有人为此去选择自杀。我有一个美国朋友,是个医生,今年快60岁了,仍然还没有还清读书时的欠款。另一个黑人朋友,平时他喜欢来我店里和我聊天,他是本科在读生。突然几天不见他的踪影,我有些想他,就打电话问他出了什么事,他说骑车时,被人刮了一下,踝关节骨折了,正在医院里养病。我下班去看他,给了他一些钱,他很感动,还似乎是不太相信,我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待友之道。他听后居然哭了,我很好奇就问他为什么,他说18岁以后,父母就再没有给过他一分钱。我问他上学的学费是哪里来的,他说是靠打工和贷款。我问他你父母很穷吗,他说他父亲是黑人中很有名的律师,但他没有这种想法,他还说要了父亲也不会给,所以还是不开口的好。我感到很诧异,我们许多中国人,恨不得自己不穿不吃也要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认为只有如此才是个好父母,而不是从思想上帮助他们独立自主。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应该懂得教会他们的孩子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培养他们承受压力和痛苦的能力,只有如此,孩子们才有能力去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最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我们身边不是有许多华人的孩子考上了好大学,却因为没有独立生活和承受压力的能力而中途放弃了吗? 不久前我还看到几篇有关因为孩子在父母哪里要不到钱而反目成仇,最后还杀死了自己的父母。
 
美国有许多人,活了一辈子,也读了一辈子的书。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或知识不够用,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他们会边上课边打工,或打工攒到钱后再回到学校里去,直到毕业,这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不是吗? 我们不应该反思一中国的教育制度和传统思想吗?
 
杨在读博,没有钱,完全可以先去找一份工作,有钱以后继续完成学业,我看她就是心理上不够健康,太自私,太不成熟。不要什么事情都怨社会,在上海有许多和她一样家庭困难的人,他们或者是学习特别好拿四年奖学金,或者是自己在外面做各种兼职(家教、导游、市场调查、卖电脑、翻译……)。说实话,这些兼职里,做家教一个月都够付杨元元母亲的房租了。而且,家境不好的人,也不会去继续读研究生或者博士,而是会本科一毕业就赶紧出去工作,好尽快赚钱还助学贷款和养家。别人能这样做,扬为什么不可以? 所以说扬这种人即使将来有一天走向社会,也会成为社会的包袱,而非栋梁之材。中国没钱的人太多了,但有作为的不都是富人的子弟啊,他们不就是靠自己的能力去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吗? 演徐三多的演员,是个农民的孩子,北飘多年,现在成了中国演艺圈的大腕,他吃了多少苦,如果也选择自杀,我们还能看到他今天的成功吗? 在国外有多少从国内来的博士都在餐馆打过工,有人因此自杀吗? 他们今天的辉煌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她就不能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吗?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都是从苦日子走出来的,不但自己成功也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才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赞美的人呢。
 
蒲松龄考了一辈子秀才不中,69岁写了[聊斋]一名惊人,他吃了多少苦,和受到多少侮辱? 你们想过吗?  如果他也自杀了,我们还能看到那么多的人鬼情未了的故事吗?

有时候活着比更死难,但我们还要活着,因为我们不只为自己而选择活着,还有责任和义务。自杀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对自己的背叛,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3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31 个评论)

0 回复 ManCreatedGod 2009-12-15 05:54
观点支持,但还是应该同情她
0 回复 tanjiang10 2009-12-15 06:01
大陆现在“啃老”族真正榨干了父母的血汗钱,结婚、买房都要父母的钱,唉。
1 回复 leahzhang 2009-12-15 06:09
支持你的观点。我永远不会选择自杀。
1 回复 ww_719 2009-12-15 06:15
自杀确实是下下策...但是还是要同情一把的吧...哈哈..
1 回复 xqw63 2009-12-15 06:19
有一点哥们似乎不了解,这个年龄的人,没有门路,打工都没有人要哦。咱内侄女大学毕业,找了几个月也没找到工作,只能在朋友处打工,每周6天,每月800块钱,这就是中国的就业环境,所以,对一个花季女孩,受到那么大的压力,她不想死啊
1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12-15 06:22
xqw63: 有一点哥们似乎不了解,这个年龄的人,没有门路,打工都没有人要哦。咱内侄女大学毕业,找了几个月也没找到工作,只能在朋友处打工,每周6天,每月800块钱,这就
一个博士,没人要? 就自杀,如果你的女儿也像她,你会赞同吗?
0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12-15 06:23
leahzhang: 支持你的观点。我永远不会选择自杀。
好样的
0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12-15 06:23
tanjiang10: 大陆现在“啃老”族真正榨干了父母的血汗钱,结婚、买房都要父母的钱,唉。
世风日下
1 回复 xqw63 2009-12-15 06:24
comptcity2002: 一个博士,没人要? 就自杀,如果你的女儿也像她,你会赞同吗?
不是没有男人要,是社会不接纳,那可是一个孩子啊。
咱那个内侄女找工的经历,让咱对国内的就业状况有了很大的了解,如果不是她父母自始至终地支持,她没准也走绝路了
0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12-15 06:29
xqw63: 不是没有男人要,是社会不接纳,那可是一个孩子啊。
咱那个内侄女找工的经历,让咱对国内的就业状况有了很大的了解,如果不是她父母自始至终地支持,她没准也走
做不了专业,不能去端盘子? 在国外多少中国的博士都端过,我就端过。
1 回复 xqw63 2009-12-15 06:34
comptcity2002: 做不了专业,不能去端盘子? 在国外多少中国的博士都端过,我就端过。
博士需要做论文,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而且,学校借用的宿舍不让住了,母亲没有地方住,到外面租房死贵,你让一个女孩子如何处理?
唯一出路,卖身
1 回复 tanjiang10 2009-12-15 06:36
xqw63: 不是没有男人要,是社会不接纳,那可是一个孩子啊。
咱那个内侄女找工的经历,让咱对国内的就业状况有了很大的了解,如果不是她父母自始至终地支持,她没准也走
现在中国、美国一个样,毕业等于失业,但在中国,如东方邪今天说的,国内阶级世袭化,有关系、有权力还是能进好的单位工作的。
0 回复 xqw63 2009-12-15 06:37
tanjiang10: 现在中国、美国一个样,毕业等于失业,但在中国,如东方邪今天说的,国内阶级世袭化,有关系、有权力还是能进好的单位工作的。
一点不错
1 回复 newsound 2009-12-15 07:10
自杀者值得同情(惋惜),但不能鼓励。自己的生命不完全属于自己。自杀等于承认自己是个废物。
1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12-15 07:15
xqw63: 博士需要做论文,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而且,学校借用的宿舍不让住了,母亲没有地方住,到外面租房死贵,你让一个女孩子如何处理?
唯一出路,卖身
先不写,不去念,去工作,端盘子,做什么都可以。
1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12-15 07:15
海外愤青: 同意楼主观点,但楼主这句话也太直来直去了。
我就这样想的
1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12-15 07:16
newsound: 自杀者值得同情(惋惜),但不能鼓励。自己的生命不完全属于自己。自杀等于承认自己是个废物。
说的好
1 回复 千里之外 2009-12-15 07:16
你这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谁不知道活着好,不到那份上谁愿意死~~~
1 回复 comptcity2002 2009-12-15 07:17
ww_719:
自杀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对自己的背叛,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1 回复 homepeace 2009-12-15 07:24
所以还是当年经过上山下乡的一代厉害。
123... 7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平凡往事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拍案叫绝:女大学生,丁字裤 [2010/01]
  2. 成都選秀門女生當眾脫光(这些女人还要脸不?)转贴 [2010/12]
  3. 我在美国补牙的经历(我还能相信她们吗?) [2011/07]
  4. 成名也脱,凤姐裸了! [2011/01]
  5. 贺岁片《让子弹飞》(全)(youtube在线) [2010/12]
  6. 中国女人喜欢裸? [2011/07]
  7. 我在北美捧“铁饭碗!” [2010/10]
  8. 国内国外那里活得更好? [2011/01]
  9. 怎样的聚会才算成功? 看看我们家里的圣诞聚会!(附多张照片) [2010/12]
  10. 我在国外看脱衣舞的经历 [2008/12]
  11. 回国杂记(十四) 把腐败进行到底 附多图 [2011/02]
  12. 为了传种,就要乱伦?(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离奇故事) [2012/07]
  13. 中国,您还是那个我们曾经热爱的祖国吗? [2012/06]
  14. 一个不照镜子男人的自白(附本人照片) [2010/01]
  15. 日子如果都能如此过---晒晒美国华人的幸福生活(有图有真相) [2012/07]
  16. 找个女人做老婆 [2010/12]
  17. 在美国,房子真的属于你吗? [2011/02]
  18. 心有余悸(教会是怎样成了我心里的鸡肋) [2009/08]
  19. 另类情书 [2010/05]
  20. 占座 (希望你过得比我好,而我在有生之年也能为你占一次座!) [2010/09]
  21. 男人,你就忍了吧! [2011/03]
  22. 同乡会,看看我们的故事(组图) [2010/05]
  23. 村中女人看过来,贝克佳丽面面观! [2010/09]
  24. 我,真的老了! [2010/12]
  25. 中国真的是培养奴才的摇篮吗? [2010/04]
  26. 喜欢了买,大嫂! [2009/03]
  27. 没有自由的日子(一字一泪!) 多张真人秀片片 [2010/02]
  28. 郑重声明 [2009/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6 14:0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