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英雄特朗普 [2020/01]
- 张春桥被捕后对中国未来惊人预言 [2019/10]
- 中共下届常委会预测 [2015/09]
- 俄罗斯面临危机/美国中东崩溃/中尼铁路/乌军自杀性反攻 [2023/06]
- 我们一天天烂下去 [2015/09]
- 江森哲什么人? [2019/06]
- 一个令人震撼的上海骗子 [2011/12]
- 加拿大,艰难大! [2015/06]
- 王沪宁吃了一记响亮耳光 [2015/10]
- 莫言诺贝尔文颁奖词的本质是为灭绝中国人制造舆论准备 [2015/10]
- 英文重要,那彭麻麻的英语水平到底如何? [2015/09]
- 为什么美国不出美女 [2017/03]
- 你真的相信“毛泽东晚年糊涂了”吗? [2019/11]
- 薄熙来,你大胆往前走! [2012/02]
- 今日欢呼任大炮 [2020/03]
- 否定毛泽东,就是要否定中国文化! [2017/01]
- 压力山大---中国出生率低的原因 [2018/10]
- 不可理喻的中国外交 [2017/02]
- 董卿姐姐,明珠暗投 [2019/09]
- 谁更民主?为什么中国不要民主比较好? [2018/01]
- 上山下乡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2018/11]
- 文明板块的大碰撞,和美国的敌人到底在哪里? [2017/02]
- 荒唐的请愿,荒唐的闹剧 [2013/05]
- 崔永元:社会主义的改革 却改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2018/06]
- 毛泽东思想没有惹到你吧? [2018/02]
- 什么元培人?不就反革命么? [2018/03]
- 对毛的评价其实就是对自己的评价 [2018/02]
- 金三应该得和平奖 [2018/05]
- 川猴奋起千钧棒? [2023/04]
“琢玉记“是一个中篇,所以是和其他中篇合订出书。我看的那本叫”琢玉记“的书,合订的,有更长点的”没有日记的罗敷河“和好些短篇。应该都是纪实文学,或者叫非虚拟文学。虽然”没有日记的罗敷河“看上去很像第一人称的小说。偶就说说前面两个中篇的感觉。
感觉是震撼,或者是吃惊。是看了数以百计书都没有的感觉。首先这两篇实在没有可比性,内容太不同了。这里偶对”没有日记的罗敷河“一笔带过。首先吃惊的是叶中学毕业就因为写首诗就成为反革命。但是书中对具体细节没有一个字交待,就是后来好多年平反(四人帮粉碎后),也是淡淡一句。
平反后很快入党,也很奇怪。。。或许,诗就是反文革的?所以成为一种立功表现了?只能瞎猜。叶不是一个很政治的人,基本上看不到她对文革的正面评价。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性反革命,其经历实在是非常离奇,当然也痛苦,但叶的生活情绪是如此积极,叫偶吃惊。她可真是一个乐观达人啊。
但是“琢玉记“,才更叫人吃惊---因为夫妻两个高级知识分子,辛辛苦苦,连滚带爬,连一个小孩都弄的灰头土脸。想,叶广芩的母亲,目不识丁,14个小孩,几乎个个在校出类拔萃。。。
人家是家丑不可外扬。。。她倒正好相反。不过有趣的是作者署名,女儿是共同作者,但其实没多少文字,还不如未署名的她爸爸。。。显然,叶广芩也是提携一把女儿。这个女儿,实在太失败了。。。就算大起来越来越懂事,也难雕了。。。失败就是失败。。。哪怕后来她取得比天的成就!
教育小孩太难了。事实上,是越教育越失败。我觉得,毛病可能出在开始2,3年不是父母带,结果导致小孩对父母的不接受,成为所有问题的根源。而如果这2,3年如果完全没人关心,倒不至于形成对父母那么大的反感了,而有人关心了,才会形成比较,造成反感。倒霉,是偶对叶广芩的第一个感觉,如果诸葛亮,应该不要生小孩算了,那要减少多少麻烦啊?
在代沟面前,哪个更对,哪个更错?不好说。。。如附录的网友,那完全是叶广芩的问题了。。。叶广芩有问题,但也难了。。。应该没有完美的办法了。。。只能这样喊:上辈子的讨债鬼,来了!
怎么会有这么不优秀的小孩呢?惨。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父母广大的资源全扑在她身上了,大概可以勉强是一个中人了吧。
================
国内网友你的脸上有香蕉 的妙评 2015-11-11 11:09:13
叶广芩的文笔掩盖不住思想的肤浅与腐朽。非常传统的老式家长思维,可以说是个传统教育流毒展。母亲对孩子少亲爱、少宽容、少尊重,而多打骂、多批评、多愤怨。看完了让我对自己的父母油然更增感恩之情。他们教育我时虽然难免有些传统思想作祟,但是总体以放养随性为主。到头来我这个自由成长的孩子上了世界顶尖的大学,恐怕叶的女儿反有不及。叶如许多我所见的传统父母一般,自以为是、粗暴蛮横,动辄小题大作,却又时常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光顾着给孩子吃饱穿暖说教,却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精神上的交流与支持。孩子淘气顽劣,本来稀松平常,却偏要过度解读孩子的一行一为,弄得自己苦大仇深,却又鲜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只盯着自己单方面施加“养育之恩”,但是忘了,做慈善,受施者尚有不食嗟来之食之尊,何况自己骨肉。倘若“施恩”方式如同侮辱,侵犯孩子基本的自尊与人权,孩子没有感激是自然的。又有,为人父母,尽全力抚育孩子本来是理所应当,义务之内。上天让你有幸为人父母,你该对你的子女也有感激才是。健康的父母儿女关系是互相尊重,互亲互爱,绝对不是建立在盲目施恩与被逼感恩上的。
找健康的父母子女关系,建议看看杨绛的《我们仨》。钱杨夫妇对女儿从来没有叶那样的暴力、独裁。他们看女儿时带着满满的欣赏与慈爱。投桃报李,他们的女儿回馈给他们的也是满满的爱:在文革时不离不弃,在临终时依依挂念。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爱与尊重,才能指望收获足够的爱与尊重。
碰上叶这种妈,顾大玉能有现在的健康人格,我觉得不容易。叶广芩这当妈的也真不是一般的差劲,居然因为婴儿夜哭就找安眠药想给孩子吃。也亏得叶好意思说。要在西方,父母干这种事情是要剥夺抚养权的--稍微闹不好就有可能害死孩子。估计她女儿要是死了,叶广芩就不是现在这种苦大仇深,相反要哭天哭地怀念娇儿了。横竖都是怨,内容不同而已。读了叶广芩几本书,还是悲情为主,没能跳出俗套。而且几十年几乎全靠啃自己叶赫那拉家族那点老底,也够没水平的。
看了一下叶的近况。据她自己在一采访中所说,现在她要求女儿每月固定给父母寄钱以培养孝顺、感恩。又一次,叶以她逻辑的狗屁不通令我诧异。这好比一个女人要求想跟她的分手的男友每个星期送她一束红玫瑰,以增强他对她正渐渐消失的爱情。“愚蠢透顶”,这是我对她唯一的评价。
找健康的父母子女关系,建议看看杨绛的《我们仨》。钱杨夫妇对女儿从来没有叶那样的暴力、独裁。他们看女儿时带着满满的欣赏与慈爱。投桃报李,他们的女儿回馈给他们的也是满满的爱:在文革时不离不弃,在临终时依依挂念。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爱与尊重,才能指望收获足够的爱与尊重。
碰上叶这种妈,顾大玉能有现在的健康人格,我觉得不容易。叶广芩这当妈的也真不是一般的差劲,居然因为婴儿夜哭就找安眠药想给孩子吃。也亏得叶好意思说。要在西方,父母干这种事情是要剥夺抚养权的--稍微闹不好就有可能害死孩子。估计她女儿要是死了,叶广芩就不是现在这种苦大仇深,相反要哭天哭地怀念娇儿了。横竖都是怨,内容不同而已。读了叶广芩几本书,还是悲情为主,没能跳出俗套。而且几十年几乎全靠啃自己叶赫那拉家族那点老底,也够没水平的。
看了一下叶的近况。据她自己在一采访中所说,现在她要求女儿每月固定给父母寄钱以培养孝顺、感恩。又一次,叶以她逻辑的狗屁不通令我诧异。这好比一个女人要求想跟她的分手的男友每个星期送她一束红玫瑰,以增强他对她正渐渐消失的爱情。“愚蠢透顶”,这是我对她唯一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