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英雄特朗普 [2020/01]
- 张春桥被捕后对中国未来惊人预言 [2019/10]
- 中共下届常委会预测 [2015/09]
- 俄罗斯面临危机/美国中东崩溃/中尼铁路/乌军自杀性反攻 [2023/06]
- 我们一天天烂下去 [2015/09]
- 江森哲什么人? [2019/06]
- 一个令人震撼的上海骗子 [2011/12]
- 加拿大,艰难大! [2015/06]
- 王沪宁吃了一记响亮耳光 [2015/10]
- 莫言诺贝尔文颁奖词的本质是为灭绝中国人制造舆论准备 [2015/10]
- 英文重要,那彭麻麻的英语水平到底如何? [2015/09]
- 为什么美国不出美女 [2017/03]
- 你真的相信“毛泽东晚年糊涂了”吗? [2019/11]
- 薄熙来,你大胆往前走! [2012/02]
- 今日欢呼任大炮 [2020/03]
- 否定毛泽东,就是要否定中国文化! [2017/01]
- 压力山大---中国出生率低的原因 [2018/10]
- 不可理喻的中国外交 [2017/02]
- 董卿姐姐,明珠暗投 [2019/09]
- 谁更民主?为什么中国不要民主比较好? [2018/01]
- 上山下乡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2018/11]
- 文明板块的大碰撞,和美国的敌人到底在哪里? [2017/02]
- 荒唐的请愿,荒唐的闹剧 [2013/05]
- 崔永元:社会主义的改革 却改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2018/06]
- 毛泽东思想没有惹到你吧? [2018/02]
- 什么元培人?不就反革命么? [2018/03]
- 对毛的评价其实就是对自己的评价 [2018/02]
- 金三应该得和平奖 [2018/05]
- 川猴奋起千钧棒? [2023/04]
——戚本禹回忆录读后感
-By最后一个反对派
最初接触到回忆录中的文章是无意中浏览到何新何老网站里的章节节选及何老的评价,连何老都这样推崇的一本书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从各种渠道想方设法去‘淘宝’。然而在阉割的百度里寻找这种大陆不可能出版的敏感读物实在让人失望,好在黄天不负有心人,机缘巧合下找到了上下本的扫描,并有连带的意外惊喜——找到乌有之乡网刊这样的可以理性认识世界的窗户,果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之后如获至宝的我便迫不及待如饥似渴的吮吸着,当然在读之前首先科普各种文革与戚本禹的背景知识。最先感到新颖最先触动我的是作者的视角,作为一个从小接触到铺天盖地又盖棺定论的宣传的80后读到历史事件当事人并且是公认的反派角色的相当于为自己申辩的文字,从这个视角解读历史事件是我们现在尤其匮乏的,因此也显得特别有冲击力的。原来当时的某某事件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来是这么这么回事,好像蒙蔽双眼已久的黑布突然被揭开,好像一直以来被‘一家之言’洗脑的我所生活在其中的谎言突然被戳穿,就是那种豁然开朗的又冲击力十足的感觉。
随着阅读的深入,逐渐勾起我阅读欲的是其中各种‘高层内幕’的爆料。由于国内‘呵呵’的政治透明度和对传播渠道的控制,你会发现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但凡涉及政治敏感性的文章无不隐晦、生涩、含蓄与暧昧,所以有条件的同志反而要去翻墙从外面了解国内的情况,没条件的同志则整日被整版文娱八卦狂轰乱炸耗尽精力,即便听闻岛了某些事件也变得冷漠不堪。整个国家国民的政治素养可谓达到史无前例的低谷(可能是上层阶级经历过并害怕着那个全民参与政治一切都是政治的年代)。所以高层各种隐秘的生活,所谓的‘内幕’一直被民间津津乐道又以讹传讹乐此不疲。通过回忆录中太多看似不经意的描述与桥段,各种经正统塑造过的人物的另面性格跃然纸上。我于是才知道,即便在当初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领导阶层腐化问题就那么严重,三妻四妾那么普遍,搞起女人那么道貌岸然,搞起斗争那么阴暗肮脏,所做的事情那么猥琐下作……,完全没有底线。其实他们是有底线的,他们的底线就是他们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谁触动他们的奶酪,他们让你知道什么叫做斗争的残酷。他们至今高居庙堂之上,所以让我这般P民写篇牢骚文章都不敢直呼其名,太过敏感就会审核不过。终究是阶级决定立场啊。见微知著,当初主席都没能赢得这场对抗领导阶级被腐化的斗争,其实是对抗人性自身弱点的斗争,所以现代社会再乱象丛生也见怪不怪了。其实这些政治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最终也没能逃脱人性的弱点:权利、控制欲、美食、美色、美名、金钱。‘权色名利’这是人类‘朴实’的追求。所以越到后来越觉得主席想消除阶级使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愿望太过理想化,简直TM是童话,是乌托邦式的梦想,但也越来越体会到主席的英明神武与一片冰心。
这些你都可以看成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哲学衍生,统治与被统治是人类文明的宿命,怎么能让自己统治自己,那世界不就乱套了么。我代表的是落后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偏执的爱国主义,将来随着全球化进程推广地球村的建设,实现了世界大同,没有国别没有民族没有歧视没有偏见。这是多么美好真正的共产主义实现啊。大胆地想象将来世界分就必合合久必分也许真的会发展成统一的世界,但那时真的没有偏见没有歧视了吗。漂亮的不会嫌弃丑的,聪明的不会嫌弃愚笨的,金发碧眼粗壮的不会看不起黑发黑眼弱小的,即便民族交流融合在外貌在种族都看不出明显差别,连语言都统一了,但你儿时分享你的玩具你真的开心么,那你的女人,你的美食,你的金钱呢你愿意分享么?统一与否,大同也罢, 始终都有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不如学黑客帝国里通过技术的发展生命个体做为载体发电,个体精神生活在伊甸园的梦里。扯远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相信戚老文字描述的基础上而展开的,回忆录连贯流畅的文笔,也是我爱不释卷的原因之一。戚老也不愧是当初‘钦定’的秀才,文笔干练有逻辑,朴实中又透着诡辩,所写的当然不能全信,但大多我选择相信。不管书中文字对他自己历史定位翻案洗白成功与否,但不能否认,他的回忆录让处于中国巨大变革时期成长起来的我一样的年轻人对那段隐晦的历史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书中描写了他成长轨迹,也是革命轨迹,对旧社会的认识,对新主义的接触与接纳到信仰,自己在大事件中的角色与作为,几篇让他一夜成名有影响力号召力的文章由来,政治资本积累的轨迹,和最后树倒猢狲散的心得,可见戚老面对自己面对历史还是诚恳的坦白的。看的出来,戚老字里行间多少还是隐约流露对主席对李鹤的不满的,要不然怎么一出狱就出了一本《大人物的变态心理》这样的书,此书我大致走马观花了一下,讲的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没有特严谨的考证,看似没有任何针对性,但单是这书的名字就不能不引起人们无数想遐想,旁观者不禁在心理发问,戚老你到底想表达什么在映射什么。毕竟18年的光阴与煎熬只是证明了自己是达成政治目的的工具与牺牲品,对任何人的人生来说都是可惜可怜可悲的,但也正是这18年的光阴的洗练让这只狡兔释然解脱了,到了知天命的年岁与境界,正如戚老书中说的一样,因果循环,当初挨整的以前大多都整过人,当初整人的迟早也会被整。可见站队确实是门艺术,不只靠脸够厚心够黑,但终究因果循环,天命难违,谁也跑不了。
知天命到底是什么样的‘天命’呢?基因多样性选择决定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决定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奇妙的可能性,看似杂乱无章的无数个体与思想的交锋背后都有统一的规律,我始终相信有‘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世界的发展。这只看不见的手不是金钱,不是权力,更不是犹太金融资本家或其他权贵的意志,而是我始终坚信的‘天道’: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有趋于平衡的自我调节的能力。可以看成是道家思想的现代解读,物极必反,乐极生悲,矫枉过正··· 都反应着这种哲学思想,这也是戚老后期研究写书的重心(见十家解读中国古代经典系列)。一个家庭富裕久了自然会产生败家子,一个家庭贫困久了自然会产生变革者,一个时代左久了自然会慢慢向右,太过追求物质了自然就会回归精神追求,破坏后残垣断壁即为新生的土壤,一切黑暗都是为了迎接黎明,一切黎明也可能是黑暗前的黄昏,这是地球,人类社会的自我调节,是矛盾论,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我们现在破坏环境,竭泽而渔,文明会被自然毁灭淘汰,淘汰后的世界又孕育着新的文明,我们现存的一切是他们考古的遗迹,这是更上层意志的声音。人性的贪婪亘古不变,人类追求权色名利,但好在我们还有理性,我们同样也追求幸福,和谐,公平与正义,我们还有选择。一个社会追求公平正义比追求权色名利的人多,不畏权贵比贪生怕死的多,舍生取义比明哲保身的多,坚守底线比随风飘摇的多,社会风气怎会没有改善。
现如今统治阶级也发现了这个规律,他们的意志逐渐成为了看的见的手,总是妄想操纵平衡,所以有各种研究机构有各种民意调查,各样的指标基数,给挨打的狗丢块骨头是他们惯用的伎俩。好处可能是加薪升职,可能是多半天的假期,也可能是明确的读书仕途升迁之路,人民大众没那么大野心很好满足,好了伤疤忘了疼,给点好处就可以麻痹自己被剥削压迫的事实,对剥削者感恩戴德。同时人民大众心里也在算计,造反成本多高啊,枪打出头鸟,让别人去反抗,我好坐享其成···。主席和鲁迅正是看到问题根源所在却又无可奈何,所以才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他们是真的去了解我们,关心我们,真的心系大众。这些都是戚老的回忆录中明确体现的,伟人心系天下的一片赤诚之心让连党员都不是的我不知不觉中成了‘自甘五’,确切的说是‘自甘毛’。
不管将来世界如何变迁,时代主题如何变幻,也许犹太成为世界公敌,给希特勒翻案的人朝拜他的远见顺应了历史趋势,盟军实际是倒行逆施,但是不论怎样变幻,任何人都比拟不了的是领袖对民众的一直不变的爱与包容,有人觉得好笑,那就一直笑下去吧,我们都是时代调节下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创造者。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对历史的解读,再理性的自我判断都逃不离不了主观。而一颗为国为民的初心,一腔肝脑涂地的热血,通过思想、事件,文字,回忆来传承。
BY 最后一个反对派(不是反动派)
2016-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