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英雄特朗普 [2020/01]
- 张春桥被捕后对中国未来惊人预言 [2019/10]
- 中共下届常委会预测 [2015/09]
- 俄罗斯面临危机/美国中东崩溃/中尼铁路/乌军自杀性反攻 [2023/06]
- 我们一天天烂下去 [2015/09]
- 江森哲什么人? [2019/06]
- 一个令人震撼的上海骗子 [2011/12]
- 加拿大,艰难大! [2015/06]
- 王沪宁吃了一记响亮耳光 [2015/10]
- 莫言诺贝尔文颁奖词的本质是为灭绝中国人制造舆论准备 [2015/10]
- 英文重要,那彭麻麻的英语水平到底如何? [2015/09]
- 为什么美国不出美女 [2017/03]
- 你真的相信“毛泽东晚年糊涂了”吗? [2019/11]
- 薄熙来,你大胆往前走! [2012/02]
- 今日欢呼任大炮 [2020/03]
- 否定毛泽东,就是要否定中国文化! [2017/01]
- 压力山大---中国出生率低的原因 [2018/10]
- 不可理喻的中国外交 [2017/02]
- 董卿姐姐,明珠暗投 [2019/09]
- 谁更民主?为什么中国不要民主比较好? [2018/01]
- 上山下乡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2018/11]
- 文明板块的大碰撞,和美国的敌人到底在哪里? [2017/02]
- 荒唐的请愿,荒唐的闹剧 [2013/05]
- 崔永元:社会主义的改革 却改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2018/06]
- 毛泽东思想没有惹到你吧? [2018/02]
- 什么元培人?不就反革命么? [2018/03]
- 对毛的评价其实就是对自己的评价 [2018/02]
- 金三应该得和平奖 [2018/05]
- 川猴奋起千钧棒? [2023/04]
四个辩手都是对奥数曾经身体力行的高智商人士,不过辩论的技能不怎么样,有点鸡同鸭讲,最后是和谐大拥抱,完全搞笑。
偶对奥数一窍不通。多年以前,看到一道奥数平面几何题目,做出来了,可这个的难度,和现在看到的奥数题比,简直是望尘莫及。
小学生学奥数的利弊?多少有点伪的问题。当然看人,但是总体言,一般言,应该是弊端更多,因为就小学的水平,可以把李永乐那样高智商朋友难倒,题目非无厘头不可,而这种题目除了误人子弟。浪费人家精力,没有其他意义。
那么中学生,大学生呢?
首先,奥数考的不单纯是数学,更不单纯智力,因为你数学再好,智力再高,奥数还是可能一题解不出来。偶多年前偶遇的那题,只要平面几何本领就可以,现在这么容易的题根本不会有了。
当然奥数仍然需要数学,需要智力(可能至少130以上),但是还有一个因素不但需要,而且更重要,就是训练,就是类似的题目必须大量做,熟能生巧,看见题目,立刻套上去。这就是各国都是投入大量集训这些精英学生的缘故。所以考的是学生,其实很大程度是背后教师训练水平的反映。美国奥数迅速赶上,一个因素是主教练由一华人精英担任,另外一个因素是放开国籍让中国留学生加入。
当然奥数上面,国人可以骄傲了,因为除了美国队6人1中5人华裔外,很多国家成绩不错也是华人多多。
但是两韩成绩也突出,凸显了朝鲜人的智力不凡。一般认为,犹太人,东亚人智力领先。多年前,日本围棋一枝独秀,但后来风头給韩国抢了,中国崛起后,领风骚的是中国了。。。是不是日本人在东亚里智力要排后了?而且在日本出彩的围棋手华裔韩裔不少。但日本人奥数不怎么样肯定和国家不重视有关系。
这训练首先就是分类,各类解法不同。中国队去年一题全队几乎鸭蛋(仅仅一个人拿了1分),因为这类题目不熟!攻到中国队八卦阵生门打入,死门打出。
印度出过很多出色数学家,但是奥数毫无成绩。。。印度啥都不争,比如体育,到底是因为国家没有崛起,奥运会几乎无牌,虽然民族情结一点不比其他人少,一次印度选手终于突破得牌,举国欢腾。
奥数需要训练,其实任何考试训练都有效。很多老师会‘训练’你适应他的题目,因为怕大家成绩不好(比如比较难的学科)自己脸挂不住,所以放题,即教你一道例题,会和考试出的‘难题’类似。偶这方面最差劲,一次一年的学习科目,全部成绩就看这次考试,那‘放题’40分,偶难倒,一分不得,而其他学生几乎都满分而归。
李政道研究生(除了物理,至少生物全国也有统考)每年100,全国各校物理系强化集训尖子学生,结果是集训效应出现了,因为越是强的学校,集训效果越好(和教师质量有关),结果是,这脱颖而出100人,大多集中在寥寥无几的几个高校。。。而很多高校放弃了集训,全国只有廖若星辰的几个天才学生杀出重围。
但是和物理等学科比,后者即便没有训练,学生也可能挣挣命,杀出重围,而奥数连这个可能性都没有。
另外一个可比的,是围棋,如果你没有训练过,一定被训练过的欺负的找不到北,因为你不谙定式,他很容易下‘欺着‘,立马叫你’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即便是中盘你比他厉害100倍,但早就是亏的翻不了身了。你大刀长矛,对方飞机大炮。当然训者赢人家有点自我欺骗,但输的感觉太坏,没人愿意。
偶遇无训者均杀其无北,但遇训者则偶皆北。一次单位比赛,最后3人,偶灭无训者,败有训者,但诡异的出现了—这有训者败給了无训,3人循环!工会主席让偶抽签,说偶签不好,出局了(现在想起来,好像就偶一个人抽签!那训者是党委书记儿子!),最后这两个厮进入决赛,结果可知。
所以奥数只能作为少数数学爱好者的兴趣,于一般人是极度不合适的。如果作为录取学生可以予以加分的话,那其他项目,围棋,体育,文艺,也应该加分。而过于迷信,全民奥数,则只能算是一种愚不可及。以国家名义对奥数过热予以打击,是中国政府对人民负责的表现。
偶做过数以千计的难题,有用吗?一点没有!不但没有,而且这十几20年的教育也都是浪费(当然你说这是素质训练偶也没办法),因为工作,生活中,小学文化就够了。所以,老毛数学0分,马云数学1分,有事吗?!最近看二月河的书,丫学习就语文还可以!如果丫面面俱到,写作就不行了!幸好,毛没有学奥数,不然偶们现在都还是帝国主义殖民地。
蒋方舟,少女作家,方舟子说其母代笔骗子。。。最后证明不是。。。她的“偶承认偶不曾距离沧桑”文笔还行,但确实只有事情罗列,没有成年人的成熟分析。。。文中说到北大才子,数学金牌,最后走投无路,只好出家。。。所以,就是奥数成功,又如何?倒是可能成为包袱。。。
小学生的奥数应该代以数学兴趣题,偶小时候遇到13个球天平称三次这个问题,太难了,偶智力不够。。。后来电话面试居然被考到,尽管偶解过此题许多遍了,电话里仍然背不出,相信没做过朋友,电话里能做出来的,全世界半个没有,永远没有。后来这道题大公司被考滥了,做过人太多,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