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英雄特朗普 [2020/01]
- 中共下届常委会预测 [2015/09]
- 我们一天天烂下去 [2015/09]
- 张春桥被捕后对中国未来惊人预言 [2019/10]
- 江森哲什么人? [2019/06]
- 加拿大,艰难大! [2015/06]
- 一个令人震撼的上海骗子 [2011/12]
- 俄罗斯面临危机/美国中东崩溃/中尼铁路/乌军自杀性反攻 [2023/06]
- 王沪宁吃了一记响亮耳光 [2015/10]
- 莫言诺贝尔文颁奖词的本质是为灭绝中国人制造舆论准备 [2015/10]
- 英文重要,那彭麻麻的英语水平到底如何? [2015/09]
- 为什么美国不出美女 [2017/03]
- 薄熙来,你大胆往前走! [2012/02]
- 今日欢呼任大炮 [2020/03]
- 隔山,隔纸,和好自为之 [2015/09]
- 否定毛泽东,就是要否定中国文化! [2017/01]
- 压力山大---中国出生率低的原因 [2018/10]
- 不可理喻的中国外交 [2017/02]
- 董卿姐姐,明珠暗投 [2019/09]
- 谁更民主?为什么中国不要民主比较好? [2018/01]
- 上山下乡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2018/11]
- 文明板块的大碰撞,和美国的敌人到底在哪里? [2017/02]
- 荒唐的请愿,荒唐的闹剧 [2013/05]
- 崔永元:社会主义的改革 却改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2018/06]
- 毛泽东思想没有惹到你吧? [2018/02]
- 什么元培人?不就反革命么? [2018/03]
- 对毛的评价其实就是对自己的评价 [2018/02]
- 金三应该得和平奖 [2018/05]
- 川猴奋起千钧棒? [2023/04]
王沪宁身体健康且家庭美满,历任四次婚姻却没有被因为个人问题而被攻击,历任三代领导人还能持续以“哲学作为他的武器,开始新的生活。”(美联社)
“中共二十大”闭幕之际,习近平展现的不只是赢者全拿的气势,更直接成为中共政治赛局唯一的庄家,在这五年一次的黑盒子政治运作之中,唯有一人堪称中共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政治上的顺逆同流更超越周恩来。从“中共十六大”担任中央委员至今陪伴三任总书记的王沪宁,究竟是如何从一政治学者超越干部子弟与共青团,其戏剧性和影响力值得台湾深切关注。
历任四次婚姻与三代领导人
王沪宁自然不同于小说人物,他身体健康且家庭美满,历任四次婚姻却没有被因为个人问题而被攻击,历任三代领导人还能持续以“哲学作为他的武器,开始新的生活。”相同甚至超越小说的是,王沪宁从江派出身,受胡锦涛任用,被习近平视为国师,影响中国政治二十馀年,其中担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达18年,其思想的影响力更胜于任何畅销小说,深深影响当代中国的发展。
王沪宁政治上的成功主要来自于他本人的哲学根柢,除了擅长马克思理论外,他作为“中国政治学会理事”还熟悉西方人文思想以及哲学理论,对于十九世纪欧陆学潮尤为精通。或者,可以从马克思伟伯(Max Weber)的理念型(Ideal Type)来看定义他的政治工作,“合理的”(rationality)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作为“新威权主义理念型”,是他终身研究的有机体。
另一方面,他本人也熟悉中国经典,以西方的方法论为“中国崛起”营造“东升西降”的合理性。他提出的“新威权政治观”实为儒家理想外皮下的管仲治世,他始终在塑造心中的当代齐桓公成为号令诸国来朝的全球之霸,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投射出的是以王道自居而行霸道之事的治世,同时否定西方制度的适用性。
以理论的高度逍遥于政治事务
王沪宁也熟读东西方历史,除了从中汲取伴君之道的经验,更有助于他自身思考道家思想的辩证与实践,特别是自身的定位如何不危害到领导人与同僚。他将兴趣与研究转化为对中共政治制度的合理性的理论设计者,而非担任具有实权的政治人物。他致力于远离有关经济、金融、人事、军事和安全的所有具体工作,因此无论政策的成败,他都能以理论的高度逍遥于政治事务,只要能满足领导人的思想口味,他就能持续提出理论菜单来满足中共统治合理性的需要。
人际关係方面,他彻底实践对上保持等距,对下避免培养班底和结党,让自己近乎于水清而无鱼的境地,早年接待台湾学界也保持相同的距离,并且细心观察美国与台湾学界的弱点。他的得意大作《美国反对美国》来自于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与批判,更使得同僚不曾抓住他在政治和思想上的问题,无论政治环境如何异化,他始终能掌握正确的方向。
面对不同时期和梯队的同僚,他几乎避免交际,学者出身和阅读的习惯成为冷社交的合理藉口。将时间投入读书与研究让他的话语和政治工作者有距离感,不谈数据和实务工作更让他避开选边站的问题,没有人际包袱、职务绩效、也没有分管的实际业务,让他成为不易被刺破的一张白纸,但足以用尖锐的边缘让他者保持距离。
一套“台湾反对台湾”的剧本可能随时待命
不同于《钢铁》的主人公被动经历动乱,王沪宁几乎完美的政治生涯更像是明成祖身边的姚广孝,主动应对薄熙来政变未遂的危难有功,并且化危机成转机让中美得以对话。在位期间成功更让共青团要员远离理论工作,从而在理论和政策设计的工作上被边缘化,宛如二十年馀年来中共政治大戏的剧作家。
王沪宁若循政协主席往例接任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未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文攻”作用将更为显著。若从他过往的学思与著作脉络来看,一套“台湾反对台湾”的剧本可能随时待命。未来在国际上丑化台湾民主,透过国际媒体将台湾描述成不成熟的民主社会,甚至进一步以中国式的集体民主否定民主的适用性,超越“灰色地带衝突”抢佔国际性思想高地。
因此,王在对台工作准备立场不会是主动使用武力者,这与他的利益和职能相左,但是如何让台湾在国际政治更为孤立、国内政局走向多角乱象、社会秩序陷入混乱、资讯与心理沦于不安,才是台湾面对王沪宁主导的“智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