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英雄特朗普 [2020/01]
- 张春桥被捕后对中国未来惊人预言 [2019/10]
- 中共下届常委会预测 [2015/09]
- 俄罗斯面临危机/美国中东崩溃/中尼铁路/乌军自杀性反攻 [2023/06]
- 我们一天天烂下去 [2015/09]
- 江森哲什么人? [2019/06]
- 一个令人震撼的上海骗子 [2011/12]
- 加拿大,艰难大! [2015/06]
- 王沪宁吃了一记响亮耳光 [2015/10]
- 你真的相信“毛泽东晚年糊涂了”吗? [2019/11]
- 莫言诺贝尔文颁奖词的本质是为灭绝中国人制造舆论准备 [2015/10]
- 英文重要,那彭麻麻的英语水平到底如何? [2015/09]
- 为什么美国不出美女 [2017/03]
- 薄熙来,你大胆往前走! [2012/02]
- 今日欢呼任大炮 [2020/03]
- 否定毛泽东,就是要否定中国文化! [2017/01]
- 压力山大---中国出生率低的原因 [2018/10]
- 不可理喻的中国外交 [2017/02]
- 董卿姐姐,明珠暗投 [2019/09]
- 谁更民主?为什么中国不要民主比较好? [2018/01]
- 上山下乡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2018/11]
- 文明板块的大碰撞,和美国的敌人到底在哪里? [2017/02]
- 荒唐的请愿,荒唐的闹剧 [2013/05]
- 崔永元:社会主义的改革 却改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2018/06]
- 毛泽东思想没有惹到你吧? [2018/02]
- 什么元培人?不就反革命么? [2018/03]
- 对毛的评价其实就是对自己的评价 [2018/02]
- 金三应该得和平奖 [2018/05]
- 川猴奋起千钧棒? [2023/04]
这篇文章是一种典型的地缘政治评论,融合了历史类比、战略推演和强烈的个人观点。它的风格激烈、情绪化,充满了讽刺与忧虑。下面我来分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与评论:
* 一、文章核心观点文章的主旨可以归纳为:
俄罗斯正在被西方围剿,陷入孤立与衰退。
中国面临战略抉择:是否出手援助俄罗斯。
作者认为中国必须保住俄罗斯,否则自身将陷入更大的战略困境。
中国若能稳住俄罗斯,将在全球格局中获得巨大优势。
作者用苏联解体后的“盟友纷纷背离”来形容俄罗斯当前的处境。
类比奥斯曼帝国、蒙古、奥匈帝国等被“打回原形”的历史,暗示西方有意彻底削弱俄罗斯。
这种类比虽然有启发性,但也存在简化复杂现实的风险。历史上的帝国衰亡往往有多重原因,不完全适用于当代国际关系。
2. 中国的战略选择作者强烈主张中国应“全力保住俄罗斯”,甚至认为“比台湾还重要”。
他批评中国“躺平”,暗示中国在当前国际局势中缺乏主动作为。
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现实中,中国是否出手、如何出手,涉及极其复杂的外交、经济和军事考量。贸然介入可能引发更大的风险。
3. 对美国与土耳其的描绘美国被描绘为“不可预测”的博弈者。
土耳其则被视为“中俄最危险的敌人”,有“恢复奥斯曼帝国”的野心。
这种描绘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土耳其确实在中亚和中东有活跃外交,但是否构成“最危险敌人”则因立场而异。
* 三、值得商榷的地方情绪化语言:“你丫是要偶老命啊!”、“中国必须出手了!”等用语虽增强了表达力,但也削弱了理性分析的分量。
战略推演过于线性:将复杂的国际关系简化为“保俄罗斯=赢世界”,忽略了中国自身的多边外交、经济利益和风险控制。
忽略中国的现实考量:中国在俄乌战争中保持谨慎立场,是基于全球经济、外交平衡和国内稳定的综合判断。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可以从几个角度看:
角度 | 支持“保俄”的理由 | 反对“保俄”的理由 |
---|---|---|
地缘政治 | 遏制西方扩张,维持多极格局 | 卷入冲突,损害国际形象 |
能源与经济 | 保持稳定能源供应与贸易 | 与西方脱钩,经济受损 |
战略安全 | 防止西方在俄边境部署军事力量 | 激化与邻国关系,增加安全压力 |
这篇文章是一种典型的“战略焦虑型”评论,表达了对中国在当前国际格局中“缺位”的不满,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度关注和对地缘政治的强烈兴趣。它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在俄乌冲突和全球博弈中,究竟应扮演什么角色?
但在现实中,战略选择从来不是“出手”或“不出手”这么简单。中国的外交政策强调“和平发展”、“不干涉内政”,更倾向于通过经济、外交手段影响局势,而不是军事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