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不知含蓄美为何物(图文) [2009/08]
- 原来这是人性化呀! (图片) [2009/08]
- 土得掉渣的洋名字 [2009/06]
- 我心底那道永远的流光 (一) [2008/09]
- 从“今生不回中国工作”看某些华人的奴性 [2009/05]
- 这里的腐败静悄悄 [2009/05]
- 说说人脉和人际关系 [2009/02]
- 胖人在美国备受歧视: 人性化哪去了呢? [2009/09]
- 救市计划一定不会取得成功 [2009/03]
- 人生应当有梦 [2008/12]
- 我心底那道永远的流光 (七) [2008/10]
- 为什么只有招架之功? [2009/04]
- 出车祸后怎么办? [2009/02]
- 我心底那道永远的流光 (四) [2008/09]
- 潇潇芙蓉国, 枝枝醉美人 [2008/10]
- 投票啦! 征联公布 [2009/04]
- 正告63和老猫! [2009/09]
- 有一绝对, 悬赏1000分求下联!! [2009/04]
- 吴钩声明 [2009/09]
- 男人一定要赚钱! [2009/05]
- 我心底那道永远的流光 (十七) [2009/04]
- 小沈阳算什么东西? [2009/05]
- 悬赏问树名 [2009/06]
- 民主就是想干啥就干啥? [2009/06]
我心底那道永远的流光 (八)
(吴钩原创于倍可亲网. 10-18-2008)
我和陶离开鸡鸣寺, 向北步行数百米便来到一堵城墙,穿过解放门后折向西行,顺着墙根步行200多米,有一城墙的断壁坍塌处,我护着陶从这里手脚并用地顺着坍塌的城砖凳上了城墙。
这段城墙位于玄武湖南岸, 起点就在鸡鸣寺北后方, 向东延伸两百多米在解放门与向北通往玄武门的城墙交会后,东端与明城墙相接, 形成一个倒置的T字形,继续朝着东延绵, 往约三里外的九华山和太平门方向而去。 在通往玄武门的城墙段又有一个城门,和解放门成90度对峙,据此可以进入玄武湖,经台菱堤到菱洲。
这段两百多米长的城垣就是传说中”览钟山观玄武,台城柳堤怀六代” 的台城。
据《上江两县志》载:“鸡鸣寺后之城,乃是明扩建都城时所造” 。朱元璋最初是想把城墙盖在鸡鸣寺后,向西经鼓楼岗接石头城。后来为了把鸡笼山、狮子山、马鞍山、石头山等山岗都围进城内,扩大了建筑范围。因此,鸡鸣寺后这段250米长已造好的城墙,只好弃之不用, 成了废城墙。
其实南京台城是东晋、南朝皇帝办公起居的宫城,是当时国家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的统治中心,据考证,台城应在现今鸡鸣寺南面四牌楼一带。
台城在历史上屡遭破坏,见证了“六朝金粉”的兴衰沧桑;台城于后人心中只是一个意象,一声六朝如梦的叹息,昔日的风流繁华,只留在文人的诗词之中。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来到金陵,总忘不了去台城凭吊一番,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文。最有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韦庄的诗: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后人依据韦庄的诗将玄武湖之柳与台城联系在一起,又由于鸡鸣寺后的这段城墙距六朝时代的建康宫不远,所以被附会为台城,也有后人把这段废城墙及与之相连并通向九华山的城墙通称为台城。
登临台城上,东可眺望紫金山龙蟠虎踞龙盘,山色苍翠;北可欣赏玄武湖十里烟柳,碧波浩淼;南面观看九华山塔影婆娑,宝塔高耸空明;西可觅览鸡鸣寺黄墙青瓦,古刹声荡钟气回肠。
我和陶登临了台城。那时的台城是一段被世人遗忘了的废城墙,所以虽然是春天,长长的城墙上一眼看到头除了我和陶外,没有一个人,十分的宁静, 而这却最适合陶和我。
陶兴高彩烈,没了平时的那份妗持, 撇开原本拉着我的手,象个小女孩似的蹦蹦跳跳;一会跑到北面依着女墙,俯瞰玄武湖上风光;一会跳到城墙南边挨着一棵树,眺望鸡鸣寺宝塔高耸入云,烟气缭绕; 时而蹲下察看一些不知名的野生花花草草,时而歪腰检视一堆坍塌的古城砖上的印记痕迹。我知道台城是陶最衷爱的几个地方之一, 所以也不打扰她, 只是跟着,随侍左右,偶尔提醒她一句,这里危险,那里当心,有时还得伸手扶她一下,忠实地尽一个护花使者的职责。
陶在台城上婉转流连了好一会,才又过来挽着我, 沿着城墙向东朝九华山方向慢慢步行。
城上长满了各种野生树木,地上百草丛生, 有些高可掩人,中间却被踩出一条幽幽小径,不时地被倒下的一些枯枝残干和坍塌的城砖挡住去路,想必有几百年没有清理过了。台城之下长着茂密的松树和柳树,蔚然成林;城墙被两边的树林掩映着,城上能清楚地观望城外,城外却很难看清城上,人走在上面,感觉就如在深山密林中一般,十分幽静, 城上城外形成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让人产生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一路走去,城墙右边依稀可见北极阁、原“中央研究院”旧址、宋子文别墅等建筑,尽在密林掩映中;左边是玄武湖碧波拍浪,各州清晰可见,细柳依依,微风拂来,宛如烟云舒卷;台菱堤近在眼前,堤上翠绿葱茏,繁花似锦, 远处翠红堤上桃飘梨飞也隐隐约约。
我俩一路走, 一路看,风景极为秀美,如诗如画,果然是 "依旧烟笼十里堤"!
陶有些陶醉忘情, 笑看着我, 用她温情的声音道: “才子, 把你知道的有关台城的诗都念来我听吧.”
听陶要我背诗, 我飞快的调动起记忆, 先背诵了上面提到的韦庄那首有名的’江雨霏霏江草齐’.
陶听了, 说: “这是晚唐韦庄的《台城》, 很凄美, 诗句脍炙人口, 我很喜爱, 我对台城的偏爱很多是受他诗中意境的感染; 再念.”
我又继续朗诵: “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陶点头, 道: “刘禹锡的《台城》, 有无限情韵,发人深思,引人遐想, 好诗; 继续背吧.”
我又背诵: “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陶听了, 称道: “这是刘翰的《石头城》, 诗人通过描写具有很强感伤意味的景物,表达了对于繁华凋零、故城萧瑟的感慨, 同时也流露诗人对于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还有吗?”
我又念道: “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陶笑道: “这是李商隐的《南朝》, 没提台城两字, 但也是写的这一带风光, 虽有些牵强, 也算吧.”
我把陶拉过来, 看着她说: “ 我想起这首诗, 是因为看你走路, 款款多姿的样, 真有’ 不及金莲步步来’的感觉.”
陶听了, 呵呵笑着回我道: “你不要瞎形容, 金莲是指古代女子的小脚, 我可是天足啊, 让你这位欣赏小脚的男人失望了吧?”
我对陶笑着说: “嗯, 还真有些失望, 回头就去店里扯几尺白绫, 回去给你的脚包上吧.”
陶推我一把, 道: “去, 你还真来劲了, 爱包你自己包去吧.”
我笑道: “和你开玩笑呢; 不过, 回去给你买双高跟鞋, 你穿上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看一篇文章说, 西方人发明的高跟鞋和中国古代发明的包小脚, 目的和效果都是一样的, 就是让女子走起路来一摇一摆, 有’云鬓花颜金步摇’的感觉, 让人赏心悦目, 然后就可’芙蓉帐暧度春宵’了”
陶又推我一下, 嗔我道: “你们男的都不是好人,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女人的痛苦上, 我不稀罕穿高跟鞋; 哎, 不要又想入非非啊, 谁和你帐暧度春宵了.”
我回道: “我这不是用的将来时态么, 别担心我会趁着墙上没人, 对小姐您下毒手啊”
陶在我手上拧了一把, 说: “看你再贫嘴, 谅你也不敢.”
陶和我边说边慢慢往前走. 我对陶说: “我其实和你一样, 很喜欢韦庄那首《台城》, 他的诗词都有一种很凄美的意境, 比方说, 韦庄的这首《荷叶杯》, 讲情人离别相思之苦之痛, 也很凄凉感伤: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晚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陶听了, 沉默不语. 我一看, 知道伤感悲凉的词句又引起她的某种共鸣了, 所以赶紧将话题引开, 道: “江南佳丽地,自古帝王州, 我看江南好就好在这山青水秀, 滋润灵性; 古人云, 地薄者大物不产, 水浅者大鱼不游, 树秃者大禽不棲, 林疏者大兽不居.”
陶接口说: “说明天势地利对一方水土尤为重要, 在人地关系上, 藏风聚气的地理环境容易出重要人物, 江南出了许多才子, 有诗云: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我听完陶朗诵, 对她道: “这是王安石的诗《南乡子》”
我们说话论诗间, 不觉已来到城墙上一个敌楼般的残破的砖砌建筑, 我便在一矮墙上坐了下来, 顺手一拉陶, 她坐在了我腿上.
我从背后搂住陶, 她一头秀发正好全飘散在我脸上, 我开始习惯成自然地吻她嗅她的头发, 边说: “江南也出许多佳人啊, 象你这样的, 又是美人又是才女, 真让人崇拜爱慕不够啊.”
陶听了笑道: “你少肉麻吧, 陶没什么了不起的.”
我回道: “错也, 岂不闻, 女人的骄傲来自一个男人对她的倾慕; 你就要有这样的自信, 陶很了不起, 陶很骄傲, 因为陶的男友是那么崇拜倾慕她!”
陶听了, 宛尔一笑, 道: “我真那么美吗? 你也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
我回答道: “那可不敢为我女朋友吹牛; 你那帮同学不都说你是系里的大美人, 学校的校花么; 对了, 那次刘还对我说, 你们学校有些个暗恋你多时的同学和研究生, 知道你名花被一个外校的摘去了, 他们近水楼台没先得着月, 心里很不是滋味, 说哪天碰到了要揍我呢; 我到是不怕, 凭小时侯打架的狠劲, 同时对付他们几个都应该没问题”
陶听了, 急道: “哎呀, 他们也就是那么一说, 开个玩笑, 你当什么真呢.”
我不服的说道: “还是提防些好, 你告诉他们一声, 边撞到我的枪口上来, 我好久没打架了, 正想练练呢.”
陶有些生气, 嗔我道: “他们和我有什么相干? 我去传什么话? 你们男人就是好斗, 象一只只爱斗的公鸡似的.”
我一听, 哈哈大笑, 道; “对, 男人是公鸡, 那你就是一只母鸡, 一定是只最美的, 引得公鸡们为你斗.”
陶用手捅我一下, 没好气道: “越说越离谱了.”
出来玩了大半天, 陶有些乏, 就势躺在了我的怀里, 闭着眼息憩; 我拥着她, 不出声, 四周静悄悄的, 仿佛能听到陶轻柔均匀的呼吸声, 或只是看到她呼吸时丰满的胸脯一起一伏所产生的错觉. 一两声鸟鸣婉转流连在空气中,纠缠环绕在耳边. 我一瞬间有抚摸她丰胸的冲动, 但终究怕打扰她而作罢.
沉静了好一会, 陶仍闭着双眼, 轻声道: “你怎么不说话啊, 随便说说, 念诗也行, 我听着呢.”
我便说道: “好, 还是刚刚看到你走路婀娜多姿, 婷婷袅袅, 真如金莲步步来的感觉, 配上如画的秀丽风景, 很有一番意境, 我刚占了一偈, 念给你听:
人在城上走, 陶若画中游.
六朝豪华尽, 台城风靡留.”
陶听了, 微微一笑, 睁开眼睛, 道: “很好, 就是把’陶’改为泛称更好, 这样也许能成为经典流传.”
我回她道: “不, 就用’陶’字, 韦庄的《荷叶杯》中还用'谢娘’呢, 不也是特指么.”
陶听了, 说: “随你; 再说些什么吧, 我爱听你说.”
我边用手轻轻的捋着陶的秀发, 边说道: “刚刚城墙右边经过宋子文别墅, 使我想起民国时的一些事情, 当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在宋美龄宋子文等人斡旋下,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事变落幕,但张学良随即开始了约半个世纪的幽居生涯.
张学良晚年曾写过一首诗:
自古英雄多好色, 未必好色尽英雄.
我虽并非英雄汉. 唯有好色似英雄.
张学良确是个风流将军, 曾自诩: ‘平生无憾事,惟一爱女人’, 我想不起他还写过其它什么诗, 一辈子就写了这么一首爱情诗, 实在不敢恭唯, 和陈后主李后主比差了何止千万. 他早年有很多风流韵事,人称花花公子, 一生有红粉知己赵四小姐赵一荻相伴, 他若是个文人墨客, 定当有许多流传于世的言情佳作, 可惜了.
我现在想讲的到不是张学良, 而是想到民国时著名的几位小姐真够风流的, 比现在的女子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首著名的竹枝诗, 你一定听过: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陶评介道: “那是九一八时期,民国名人马君武写的《哀沈阳》, 讽刺“九一八”那天晚上, 当时身为海陆空军副总司令兼东北边防司令长官的张学良将军,正在北平六国饭店邀胡蝶相伴跳舞,对日军侵占沈阳置若罔闻之事. 事实上, 张学良因判断失误导致失守是真,并没有于日寇袭城夜与佳人共舞一事,事后亦被澄清了.”
我点头道: “是, 我不谈历史, 只论诗; 诗中涉及三个女人,赵四、朱五、蝴蝶. 赵四小姐, 电影皇后胡蝶, 这都知道, 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那么另一位与她们并列的朱五又是谁呢?”
陶回我道: “就是北洋名媛之一的朱五小姐, 即朱湄筠, 原北洋政府内务总长、代总理朱启钤的第五个女儿. 由于朱启钤游历过欧美, 思想较新, 从不限制子女的社交活动, 因此他家小姐们活跃于交际场合, 在社会上颇有名望.”
我道: “没错, 这个朱启钤在民间出名, 在某种程度与他的两个女儿, 朱三小姐和朱五小姐有关; 这个朱五小姐, 人称朱五, 出名完全是因为张学良的不抵抗主义而受的牵连, 其实张学良跟她没有什么关系, 偏偏被马君武的诗扯到了一起, 让他们俩都大呼冤枉。”
陶听了, 呵呵笑出了声, 道: “还真是冤屈了五小姐, 不过她也因此成了名, 家喻户晓. 你再说说这个朱三小姐又是怎么成名的吧.”
我继续说道: “朱三小姐, 朱淞筠, 朱启钤的第三个女儿, 民初北京人直称其三小姐, 成名则因袁世凯筹备帝制,而引发舆论攻击, 有时也托民间打油诗的形式直接攻击对手之隐私或亲属。某一日,上海进步党人之舆论机关《时报》便发表一首打油诗讽刺当时内务总长朱启钤的女儿, 诗曰:
到处逢人说自由, 错把东亚当西欧。
一辆汽车灯市口, 朱三小姐出风头。”
此诗不胫而走, 识字者皆能背出, 朱三小姐从此也闻名全中国.”
陶笑道: “这朱三小姐由此出了名, 还被写进虞公所撰《民国趣史》中另外两篇《三小姐与汽车》和《三小姐与西犬》, 不过文中所谈之事,基本上无法核实,属于造谣八卦.”
陶说着, 站了起来, 拉着我的手, 对我说: “继续往前走吧.”
我们继续朝着九华山方向而行. 我因对陶说: “自从你和我恋爱后, 我们尽访问些旧貌古迹, 要不就是象这里, 荒无人烟的地方, 却很少带你出入些高级场所, 如跳舞, 唱歌, 喝酒, 或什么打高尔夫, 溜冰, 游泳, 骑马, 射击什么的, 我对你很有内疚感啊.”
陶听了, 柔声说道: “你何必要内疚呢, 你讲的这些高级场所, 对我也没有多少吸引力, 当然带我去玩一次也不反对. 我最喜爱的就是游山逛水. 常言道, 人生有三件美事,读书、交友、穿行于山水之间; 你能常带我出来在山水间流连忘返, 和我谈诗论文章, 我谢你还来不及呢. 来, 奖赏你一个, 表明我说的都是真话.” 说完, 陶主动搂住我, 给了我一个深吻.
我受宠若惊, 从来都是我吻她, 很少她主动吻我, 赶紧说: “同意, 同意, 确是三件美事, 尤其是这第二件, 交你这个女朋友, 是人生最大的乐事!”
陶推我一下, 道: “又往歧义里引, 你啊, 脑袋里坏水太多.”
我连忙说: “是, 不过小姐深情厚义, 我也当回报一个啊.” 说罢, 把陶搂过来, 又狠狠的吻了她一阵; 陶也不挣扎, 随我把她吻个够.
我们又继续往前走, 我对陶说: “你如此衷爱台城, 也该你这个才女吟一首诗了.”
陶看着我, 调皮的说: “就等G老师点我名呢, 好, 你听好啊.” 说完, 陶停住脚步, 放开拉着我的手,甩一下秀发, 目光移向远方, 沉思了一小会, 用她那磁性动听的声音吟道: “
荒林蔓草掩台城, 翠苔闲葩盈重门.
借得秦墙七分威, 袭来长城一缕魂.
十里烟笼墙外景, 眼前春色城上人.
玄武湖波旧日水, 杨柳烟堆新时辰.
感月吟风多少事, 六代奢华去无成.
细雨霏霏春水绿, 人为悲情易消魂.”
我听了, 称许道: “好诗, 佳句连篇, 我得好好记着, 回去就写下来. 对了, 我偏爱韦庄诗《台城》中’江雨霏霏江草齐’这一句, 喜欢那种凄美的意境, 也学着作了一首, 写的是我在南京长江边秋天看到的景象, 你听听吧: “
江水凄凄过江洲, 江上波平对江愁.
江柳依依沿江泣, 江岸湖平入江流.”
陶称赞道: “很好, 有凄凄美美的意境, 我喜欢.”
我和陶边说边走, 一路来到了城墙最东端九华山公园, 我们参观了九华山的玄奘塔, 在公园里流连了好一阵, 又从原路沿着城墙返回到台城. 当我们离开台城时天都快黑了.
我和陶后来又去过几次台城, 台城留下了我们太多的记忆, 我们如此沉醉于台城的流芳古韵魅力, 人陶醉了, 心也醉了, 我俩在台城上有过更加大胆的缠绵腓测, 那一幕幕如梦情怀如烟情事, 永远的刻在了我的心灵深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