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不知含蓄美为何物(图文) [2009/08]
- 原来这是人性化呀! (图片) [2009/08]
- 土得掉渣的洋名字 [2009/06]
- 我心底那道永远的流光 (一) [2008/09]
- 从“今生不回中国工作”看某些华人的奴性 [2009/05]
- 这里的腐败静悄悄 [2009/05]
- 说说人脉和人际关系 [2009/02]
- 胖人在美国备受歧视: 人性化哪去了呢? [2009/09]
- 救市计划一定不会取得成功 [2009/03]
- 人生应当有梦 [2008/12]
- 我心底那道永远的流光 (七) [2008/10]
- 为什么只有招架之功? [2009/04]
- 出车祸后怎么办? [2009/02]
- 我心底那道永远的流光 (四) [2008/09]
- 潇潇芙蓉国, 枝枝醉美人 [2008/10]
- 投票啦! 征联公布 [2009/04]
- 正告63和老猫! [2009/09]
- 有一绝对, 悬赏1000分求下联!! [2009/04]
- 吴钩声明 [2009/09]
- 男人一定要赚钱! [2009/05]
- 我心底那道永远的流光 (十七) [2009/04]
- 小沈阳算什么东西? [2009/05]
- 悬赏问树名 [2009/06]
- 民主就是想干啥就干啥? [2009/06]
我心底那道永远的流光 (十二)
(吴钩原创于倍可亲网. 11-16-2008)
我和陶下了教工楼, 要先穿过学校校园, 再出大门, 去离学校不远的农贸集市.
星期日校园的早上, 正是晚春的季节. 主教学楼前的干道长长地一直沿伸到校大门, 道两旁整齐地排着上百棵高大的梧桐树, 碧绿的手掌似的梧桐枝叶信风摇曳着, 阳光透过梧桐叶丛, 射下千道万道光芒, 照耀在地上, 道上, 草坪上, 照耀在陶和我身上.
主道上间隔有多条支道通向校园两旁深处, 两旁矗立着其它的教学楼, 实验楼, 图书馆等建筑. 支道上长着一些各种不同的树, 有银杏树, 高大的水松, 紫微, 枫树, 桃树, 还有一些叫不出名的树. 道路两旁有矮矮的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冬青树, 将草坪和道路隔离.
在这个季节, 美艳的桃花已开过了, 枫叶仍是绿的, 银杏叶也还没变成金黄色, 只有一片紫薇却开得正浓. 那是一种梅红色的紫薇, 一团团一丛丛如棉絮般盈满了枝干, 千百条花团锦簇的枝汇在一起, 红红的成片成堆, 风情万种, 摄人心魄. 紫薇让我特别喜欢, 是因为她似梅花, 但又不象梅花那样清傲; 如桃花, 但又不若桃花那样娇艳. 紫薇的美, 是自然流露, 是知性婉约, 是内心平淡, 是单纯可爱, 就像山谷里涓涓流动的小溪,清澈无比, 一眼就可以望见水底摇曳的青苔和金黄的砾石。
校园的道路上, 草坪上, 树下的条椅上, 三三两两有男女学生或在看书或在戏嘻.也有行单影只的几个学生慢腾腾地走在小径上, 手上捧本书, 不知是在背单词还是在记公式. 几只不知名的雀儿也在草坪上从容不迫地踱着步, 树林里传来几声婉转流长的鸟鸣声, 仿佛是在和草地上的同拌们打着招呼.
陶和我并肩走着, 我习以为常地伸手去挽她的手, 被她轻轻推开了, 对我道:
“没见那么多学生么, 让学生看见多不好啊, 你毕竟是为人师表的.”
“忘了; 和你一起走在校园里, 还以为自己也是学生呢.” 我讪笑了一下, 道:
“说实在的, 我们这群年青教师, 也就是在你们学生面前一本正经, 摆出一点师道尊严; 私下里, 觉悟也不见得比学生高多少. 就前几天, 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培训, 请来本校有些名气的政教系教授, 讲树立伟大理想等题材. 教授讲着讲着, 说, ‘现在社会上人人就知道追求金钱, 其实光有金钱有什么用?’ 正说着呢, 老李坐在下面喊道, ‘有用啊; 俗话说, 有钱能使鬼推磨, 我要是有钱, 就先买个鬼, 放家里给我推磨去.’结果下面哄堂大笑, 弄得教授在讲台上尴尬极了.”
“看你们不正经样,” 陶给我一个白眼: “你说的老李就是那个大大咧咧的, 嘴巴能说会道, 我到你宿舍时, 他常来一起闲聊的那个? 我不太喜欢这个人.”
“又不是我在下面捣乱, 你白我干什么?” 我用手轻轻拍拍陶的头顶, 道:“是他, 不过你不要对人有偏见, 他说话随便, 但人不错, 活动能力很强, 朋友多, 将来要成大事呢. 等着吧, 待会我们一做菜, 他鼻子长着呢, 一定马上就过来了, 就如小姐预见的那样.”
我们边走边聊, 很快出了校们, 往右一拐, 上去菜场的路.
看离开学校了, 陶伸手挽住了我. 别看陶比我小好几岁, 但女孩子比男人成熟得早, 包括思虑; 她有她的一些规则, 比方说, 她认为年青教师在校园里拉着女孩的手是不合适的, 出了校门就无所谓了, 我就想不到这些, 但同意她是对的. 这让我想起在部队里士兵周末上街, 必须把军装领子的风纪扣扣好. 这就是形象和规矩.
走着, 陶又对我道: “待会你那一层楼的哥们, 叫什么, 对, 王路西, 也一定会来做不速之客吧?”
我一听, 禁不住哈哈笑了, 说道: “你还记得他叫王路西啊?”
“笑什么? 上次在你宿舍时, 他也来了, 你们不是都喊他王路西么?” 陶有些纳闷地道: “对了, 他怎么取这么个怪名字啊?”
我听了陶的话, 忍不住又一阵笑. 陶生气地打了我一下: “笑什么笑, 到底怎么回事啊?”
“小姐有所不知,” 我终于忍住了笑, 道:
“他名字并不叫王路西, 是我们给他取的绰号. 王这个人比较随和, 和他班上学生处的很好, 有几个男生三天两头来宿舍找他玩. 其中有个学生是广东的, 地道的岭南人, 一口粤语, 每次来找王的时侯, 在门口喊, ‘王路西(老师)在吗?’我们听了都忍竣不住地笑, 久而久之王路西就成了王的外号了.”
陶听了忍不住也呵呵地笑了: “原来还是他的学生送了他这么个绰号啊.”
停了会, 我又对陶道:
“多麻烦, 还要去买菜, 早知道我坚持带你到外面吃饭就行了. 书上说, 人生是童年的沿续, 莫非妹妹怀念童年时代女孩子过家家游戏, 现在想和我练练过家家啊?”
“谁和你玩过家家游戏了,” 陶生硬地看我一眼, 转而又温柔万千地说:“是又怎样? 我就是要在你面前显示一下本小姐是多么能干.”
“好, 这不是给你这个机会么.” 我哄着陶道.
陶又柔柔地低声说: “收到你给我的信了, 谢谢给我作的诗, 情意我也领了.”
我回道: “表达个意思, 妹妹不见笑就行了.”
说话间, 我们来到了菜场. 这是一个农贸集市, 在一个很大的建筑里排列着好几百个摊位, 有卖各种各样生菜和熟菜的, 里面各色人等, 人来人往, 熙熙攘攘, 叫卖声喧嚣声不绝于耳, 我和陶说话都被嘈杂的背景声淹没, 听不大清, 只好提高嗓门. 好一个热火朝天的景象, 和刚刚清宁的校园简直是两个世界!
南京街头好吃的东西本人觉得无非是这么几样: 盐水鸭, 烤鹅, 生煎韭菜包子, 绿柳居的菜包子, 还有烧饼夹油条和糯米饭包油条. 人们常提到的鸭血汤, 臭豆腐干, 我没印象, 就不枉加推荐了. 历史上南京的土特产是板鸭, 香肚, 高邮咸鸭蛋等, 但这些随着时代的变化, 大概没什么人爱吃了.
盐水鸭就不用我多说了, 大家可能都知道. 值得一提的是, 南京的烤鹅, 看上去是由一些附近安徽或苏北农民进城做的小买卖. 和北京烤鸭比, 北京烤鸭就是名门闺秀, 金枝玉叶, 南京烤鹅就是地道的丑小鸭, 小家碧玉, 无名鼠辈. 但是, 吃过南京烤鹅的人应该印象深刻. 和吃北京烤鸭不一样, 当你买了一只南京烤鹅后, 摊主把表面烤成金黄色的鹅宰成小块, 放入容器, 加入很多很多滷汁, 鹅肉几乎泡在滷汁里. 关键是滷汁做的非常好, 味道很特别, 吃上一块浸透了滷汁的嫩嫩的鹅肉口感很好, 很鲜美!
我吃过正宗的北京烤鸭, 到美国后也吃过许多乱七八糟店做的所谓的烤鸭, 但始终不能改变我对南京烤鹅的好感, 自认为, 除了正宗北京烤鸭, 那些所谓的烤鸭都根本不能和南京烤鹅一比!
我和陶不谋而合, 买了盐水鸭, 烤鹅, 一堆生煎韭菜包子. 因为陶要自己烧几个菜, 就去买了些韭菜, 菠菜, 鸡蛋, 还有几条鳊鱼. 陶说要做个韭菜鸡蛋, 菠菜烧汤, 再做个红烧鱼. 因此, 我们又去买了一堆油盐酱醋.
我们俩提着沉沉的几个塑料袋, 边说笑边沿着原路返回学校宿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