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危机中为大发展播种

作者:吴钩  于 2009-3-19 01:2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11评论

关键词:

中国在危机中为大发展播种

 

全球经济衰退加上为扭转这种衰退所付出的努力,其结果,也许会使得中国成为一个甚至比金融危机之前还要强大的经济竞争者。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名列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已经开始变得更为果断出手。中国不但拥有大量现金,还具有一个强大的银行系统,而这两者,如今确实是许多国家都没有的珍贵资源,因此,中国开始精心利用自己这种难能可贵的处境,来获取未来新一轮大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结交新的朋友。

 

2009年和2010年,国家将每年批准新建铁路里程1万公里左右、投资规模1万亿元

 

近日,中国总理温家宝甚至特意提醒华盛顿:作为美国最大的债券持有人,中国期望华盛顿要保护好中国的投资。

 

国际先锋论坛报刊登记者基思·布雷沙(Keith Bradsher)一篇题为“中国在经济衰退中寻找增长之道”(In Downturn, China Sees Path to Growth)的报导说,经济分析师认为,中国领导人正在不失时机地将经济危机转化为他们的竞争优势。

 

中国正使用他们将近6,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来提升他们的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大规模重新培训民工,以及迅速扩大研发项目的政府补助覆盖面。

 

新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筑工程也纷纷开工,完工后将会永久地降低他们的交通运输成本。

 

为拉动出口,国务院出台增值税转型新政策。这是出口退税率上调图示.

 

而且,当美国领导人正为恢复信贷机制而屡屡受挫时,中国银行过去3个月的贷款金额要比之前的12个月还要多。

 

“中国政府近来对经济刺激计划的一些修改,表示出他们对中国行业的长期竞争力更为重视,”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部门的前主管普拉萨德(Eswar S. Prasad)说。“提高教育和研发支出,以及原来就已经预定用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将会加强中国经济的生产力。”

 

这次全球经济减速还做了一些中国政府过去4年一直试图做、但是没能做成功的事情:减缓通货膨胀,扭转对出口贸易越来越倚重的趋势,以及在房地产泡沫太大之前,打破泡沫。

 

国际先锋论坛报的这篇报导说,这次经济减缓,给许多世界经济大国都带来了实际的损害,导致中国出口贸易破纪录的衰退,2,000多万中国民工失业,而且,还增加了发生长期社会动乱的潜在可能。但是,就像胡锦涛前不久在全国人大上说的那样,“挑战和机遇永远是共存的,在特定条件下,挑战可以变为机遇。”

 

就这一方面,中国公司纷纷开始收购海外企业。商务部于316日宣布,他们正在大幅放宽中国公司收购海外公司的申请程序。

 

商务部现在正带领他们的首批由各公司董事长们组成的并购代表团前往欧洲;他们正在观察那里的汽车、纺织、食品、能源、机械、电器和环保等行业的公司。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左)率领的大规模采购团2月下旬在欧洲购买了价值130亿美元的尖端产品和技术。226日在瑞士苏黎世,陈德铭同瑞士经济部长多丽丝-洛伊特哈尔德在中瑞节能环保领域经贸合作备忘录签字后握手。

 

就在中国政府主动出击之际,经济减缓给中国带来的一些好处也立即显露出来了。例如,随着市场需求下跌,空运和海运成本比去年夏季下降了三分之二。

 

过去4年里,沿海城市的蓝领薪水上涨了2倍,从经济危机开始后,许多工厂的工人薪水纷纷下降,造成许多个人的收入损失,但是,也使得中国重新回到劳工成本的优势。

 

失业率的升高,也迫使服装和玩具工厂降低出厂价格。加班的状况也几乎完全绝迹。

 

来自江西省的民工劳书卷(Lao Shu-jen)在广东的一家牛仔裤工厂工作,他说,去年年底时自己还每个月挣350美元,但是,现在能拿到220美元就很幸运了。

 

“有很多牛仔裤”都堆在工厂的后面,根本没人买,他说。

 

经验丰富的中层管理人员一年前还物以稀为贵,现在,因为纷纷被解雇,到处都是。他们的状况短期内不会有改变,不过,白领失业率高了,可能会威胁到社会安定。20年前,工作机会非有限,也是引发六四民运的原因之一。

 

一些工作至今仍然在招人。在广州的一家鞋厂因为没有客户订单而倒闭,数百名员工失业,4天后,工厂大门上就出现4张其他鞋厂来招聘技工的公告。

 

非技术劳工找工作,难度最大。但是,在北京分配的补助的帮助下,省级政府开始推行大规模的技术培训项目,美国也曾讨论实行相似的计划,但是,从未实际尝试过。

 

今年,光是广东省,专业技术培训项目的数目就增加了4倍,将帮助400万工人接受为期3月或者6月的培训。

 

美国的劳工投资法提供相似的培训项目,每年培训的工人少于25万人,不过,奥巴马总统的经济刺激计划提供的资金,可以让接受培训的美国工人数量增加至原先的2倍。

 

广东的培训项目一半时间是课堂学习知识,一半时间是在工厂里实践。通过增加生产力,培训项目可以在今后帮助压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

 

国际先锋论坛报的报导还指出,中国推出庞大的培训项目,其重要作用可能还在于,通过保证失业人口有事情可做,从而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不过,中国官员否认这是他们的目的。

 

中国跨国企业裁员的数量远远低于其他国家,有一些公司甚至在扩充。

 

英特尔公司在马拉西亚和菲律宾的半导体生产线因为又旧又小,要比预期更早关闭,与此同时,一座新的大工厂在成都落成。

 

自去年12月起,在全球范围内共裁员10%的英国生产商埃迈(IMI Plc)公司刚刚宣布他们会加快将生产线向中国、印度和捷克转移的计划。

 

拥有60万名员工的台湾公司的鸿海是世界最大的合同生产商,专门生产像苹果的iPhone和任天堂的Wii游戏机等产品。他们刚刚增加了5%在中国的雇员人数,然而,他们总体员工数量却是减少了3%到5%。

 

可是,中国经济仍然有弱点。像养老金、健康保险和教育等社会保险网在中国许多地方还几乎不存在,所以,导致中国家庭的储蓄意愿非常高。目前中国正在努力把经济体系的运行从过于倚重出口和资本的投入向扩大内需转移,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见到显著成效。

 

经济学人的报导指出,中国将增长模式从出口向消费转移的需求已经越来越紧迫。中国官员们看到了问题所在,他们认为,提供更多公共开支用于健康医疗和社会保障将用去数年时间,这会降低家庭的储蓄。中国政府的这些政策完全有理由得到更快的推行。如果不这样做,即便中国自己在危机中的火焰也可能熄灭。

 

(记者陈湘编译报导)

4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回复 rongrongrong 2009-3-19 01:46
不可过于乐观。
回复 homepeace 2009-3-19 01:59
危机=危险+机会
回复 吴钩 2009-3-19 02:44
rongrongrong: 不可过于乐观。
谨慎从事.
回复 吴钩 2009-3-19 02:45
homepeace: 危机=危险+机会
要降低危险, 把握机遇.
回复 妈妈咪 2009-3-19 03:26
吴钩: 要降低危险, 把握机遇.
是的,要抓住机会,危险大机遇也大。。。。。。。
回复 吴钩 2009-3-19 05:05
妈妈咪: 是的,要抓住机会,危险大机遇也大。。。。。。。
妈妈咪你好.
回复 妈妈咪 2009-3-19 05:11
吴钩: 妈妈咪你好.
你好,补偿1见你啊,忙啊?
回复 吴钩 2009-3-19 05:52
妈妈咪: 你好,补偿1见你啊,忙啊?
你好. 是啊, 一直挺忙.
回复 绿水潭 2009-3-23 10:14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发展基本建设,对增加蓝领就业机会应该是有效的。
回复 绿水潭 2009-3-23 10:14
homepeace: 危机=危险+机会
听着耳熟。
1 回复 吴钩 2009-3-23 10:18
绿水潭: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发展基本建设,对增加蓝领就业机会应该是有效的。
潭子你好! 对, 中国正投入6,000亿美元来刺激经济, 举措得当.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8 12: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