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了豹子胆-打黑车 [2014/01]
- 一波多折之四--签证顺利否? [2014/01]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沉痛悼念笔友水影儿。 [2016/11]
- 耸人听闻的基因、染色体 [2012/12]
- 夏至了 - 炸酱面! [2012/06]
- 棉毛裤的故事 [2008/12]
- 中国城奇遇 之一 邂逅(转贴请注明出处-先谢为敬) [2013/10]
- 感悟一句话的效应 [2008/09]
- 一波多折(1)天有不测风云:临行前,女儿的护照丢了! [2014/01]
- 留住父母的痕迹(月亮代表我的心)--回国观感录之八 [2011/03]
- 老爸的电话谎言,你听得出来吗? --回国观感录-- [2013/02]
- 纽约中国城奇遇 之三 发迹(转贴请注明出处。先谢为敬) [2013/10]
- 蒙羞的NYC! (纽约随笔) [2013/06]
- 塞翁失马记--今年得回两趟家 [2008/12]
- 冷漠=伤口上的盐 [2011/08]
- 无着的母爱 [2011/07]
- 苍天有爱,大地深情--《岁月甘泉》中国知青组歌观后 [2011/11]
- “妈,笑眯眯地啊......!”--家有青少年系列 [2012/03]
- “控制狂”老调重弹“Sleep Over”---家有小女初长成(续)-- [2012/06]
- 人到中年重拾梦 [2011/07]
- 剪报情思 [2012/02]
- 另辟职业:当媒婆! [2012/04]
- “真实的大学生宿舍生活”-家有住校大学生的家长慎入 [2009/11]
- 美女也抓狂 [2009/11]
- 忆往怀师话“宜修” [2012/03]
- 青出于蓝的“美二代” [2009/11]
- 也说不良少年--地铁惊魂记 [2009/04]
从父母的生活习惯中领悟“恭敬不如从命”
--回国观感录之六—
宜修
不知多少回,我们抱怨父母的生活方式太老土、太落伍,节俭得近乎自虐。我们并不厌其烦地开导、引导、指导他们“与时俱进”、享受晚年,甚至越俎代庖地采购了希望他们享用的食品和衣物,期望他们能和我们一道步入现代化生活。然而,我们屡番真诚的孝心与善意,并未见奏效。当我们转身出门后,父母依然沿袭着他们习以为常的起居习惯,固守着他们始终如一的节俭的生活作风。
“怎么还穿这件旧衣服啊?给你买的那么多件衣服呢?下回找不着这件儿旧衣服,就别再找了啊!”
“那么漂亮的衣服,我现在哪儿还有场合穿啊?!我这件儿衣服还挺好的,你别又给我扔了!”
“要什么场合啊?!退了休,家居就是场合!”我们振振有词、掷地有声地说:“正因为来日无多,就更该讲求生活质量!”
凭良心说:我们的话一点儿没错。可硬让节俭了一生的老人家摒弃几十年养成的俭朴,来适应当今社会的消费观念,却不仅几无可能,更透着强人所难的霸道。倘若真要帮父母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恐怕除非我们与老人家朝夕相处、随侍在侧……而身为子女,有工作要务,更兼家庭子女,尚不提远在天边……而既然做不到整日价侍守在父母身边,按照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来安排老人的起居,就该善解人意地对老人的生活习惯进行一番换位思考。有句话不是说:“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明白了这句话,我们是否应当对老人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心理平衡,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呢?凭什么一定要认为我们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理财观念,就注定比老人的更合理、更进步、更优越呢?毕竟如何生活得更 方便、更舒适、更心安理得(这一条必须强调),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试想:即便是比父母年轻几十岁的我们,若干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又怎甘任凭别人来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呢?即便认为别人的劝诫不无道理,也还是要在仔细权衡之后,才逐渐加以实施。又怎可能立竿见影、朝夕可改的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父母,也不当例外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加深,更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对“换位思考”、“理解万岁”、以及“孝顺”一词中的“顺”字的提法有了越来越深层的了解、认同、与欣赏。而对原本不屑的、老迈龙钟的父母们“落伍”的生活习惯,也当渐渐地从心酸的纠结、无奈的叹息,更多地转向“恭敬不如从命”的理解与尊重。
二零一一年三月一日草就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