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了豹子胆-打黑车 [2014/01]
- 一波多折之四--签证顺利否? [2014/01]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沉痛悼念笔友水影儿。 [2016/11]
- 耸人听闻的基因、染色体 [2012/12]
- 夏至了 - 炸酱面! [2012/06]
- 棉毛裤的故事 [2008/12]
- 中国城奇遇 之一 邂逅(转贴请注明出处-先谢为敬) [2013/10]
- 感悟一句话的效应 [2008/09]
- 一波多折(1)天有不测风云:临行前,女儿的护照丢了! [2014/01]
- 留住父母的痕迹(月亮代表我的心)--回国观感录之八 [2011/03]
- 老爸的电话谎言,你听得出来吗? --回国观感录-- [2013/02]
- 纽约中国城奇遇 之三 发迹(转贴请注明出处。先谢为敬) [2013/10]
- 蒙羞的NYC! (纽约随笔) [2013/06]
- 塞翁失马记--今年得回两趟家 [2008/12]
- 冷漠=伤口上的盐 [2011/08]
- 无着的母爱 [2011/07]
- 苍天有爱,大地深情--《岁月甘泉》中国知青组歌观后 [2011/11]
- “妈,笑眯眯地啊......!”--家有青少年系列 [2012/03]
- “控制狂”老调重弹“Sleep Over”---家有小女初长成(续)-- [2012/06]
- 人到中年重拾梦 [2011/07]
- 剪报情思 [2012/02]
- 另辟职业:当媒婆! [2012/04]
- “真实的大学生宿舍生活”-家有住校大学生的家长慎入 [2009/11]
- 美女也抓狂 [2009/11]
- 忆往怀师话“宜修” [2012/03]
- 青出于蓝的“美二代” [2009/11]
- 也说不良少年--地铁惊魂记 [2009/04]
危兮安所倚,安兮危所伏
2011年8/27-28Irene飓风亲历记(之一)
宜修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纽约市自上周二(8/23)经历了震幅芮氏5.9级的地震后,8/27-28日的周末又历经了灾害性天气—Irene飓风的来袭。五天之内,几度心惊,够刺激!
周三已经接获“纽约市应对Irene飓风的疏散地图”。因为自家的位置不在任何疏散范围内,咱主动邀请住在飓风袭击最前沿的“疏散A区”的朋友们周末前来避难。奈何朋友们皆为“钟鼓楼的麻雀,受过大惊”,个个抱定“誓与家园共存亡”的钢铁意志,几番劝说,皆无所动。让人好不悻悻……
周五下班后,往中国城采购“战备粮”。 但见同胞们不愧是炎黄子孙,深得祖宗“居安思危”祖训之真传,战备观念执行得一丝不苟。在这儿,遇见了最早发给我“疏散图”的Gerry。听说我还没有把家武装到牙齿,他耳提面命,告诫我一定要把窗子打上封条,免得狂风暴雨把玻璃击碎,甚或把整个窗子推倒……
Gerry的提醒,让我联想起网上见到的北卡居民用木板将窗户整个钉死的图片。回到家,赶紧用Home Depot买来的胶带,像小时候防空战备演习一样,把家里的所有玻璃窗贴上了“米”字封条。
星期六大早,父母的长途电话叮咛,让我不敢大意,再度加入了超市采购饮用水和熟肉的行列……回家时,特地将车停得离一楼的窗户较近,以便让车身对袭击窗户的飓风起到缓冲的作用。继而,把后院patio玻璃桌正中的阳伞/雨伞卸下,把冬天用剩的融雪盐放进垃圾桶、垃圾桶平放、桶盖顶住墙,以免被刮飞;又帮阳台、院子里种的植物一一找到“靠山”……自觉大敌当前,已做到了严阵以待。万事俱备,只欠飓风了!
“借东风”的念头一闪现,忽然记起:春节后,朋友借给我的、由北京京剧院、国家京剧院在中国大剧院联合演出的京剧《赤壁》,半年来还无暇观赏。何不借此飓风,一饱眼福?!于是,任由窗外狂风暴雨,我极不合时宜、赏心悦目地看完了整场的京剧《赤壁》。
午夜刚过,一声砸落的声音从窗外传来。临窗视察,疾风劲雨中的窗外,黑黢黢难以分辨……凌晨一点半,辞别网友,特地选一楼就寝。
熟睡后不久,被窗外又一次砸落声惊醒,随之,一楼楼道内的夜灯、手机充电器的指示灯、床头的收音机兼闹钟的灯,一并熄灭。断电了!!!
尽管仍在浓浓的睡意中,脑子里却清晰地闪现了这样的念头:人算不如天算,地势再高、准备得再充分,能将Irene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