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了豹子胆-打黑车 [2014/01]
- 一波多折之四--签证顺利否? [2014/01]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沉痛悼念笔友水影儿。 [2016/11]
- 耸人听闻的基因、染色体 [2012/12]
- 夏至了 - 炸酱面! [2012/06]
- 棉毛裤的故事 [2008/12]
- 中国城奇遇 之一 邂逅(转贴请注明出处-先谢为敬) [2013/10]
- 感悟一句话的效应 [2008/09]
- 一波多折(1)天有不测风云:临行前,女儿的护照丢了! [2014/01]
- 留住父母的痕迹(月亮代表我的心)--回国观感录之八 [2011/03]
- 老爸的电话谎言,你听得出来吗? --回国观感录-- [2013/02]
- 纽约中国城奇遇 之三 发迹(转贴请注明出处。先谢为敬) [2013/10]
- 蒙羞的NYC! (纽约随笔) [2013/06]
- 塞翁失马记--今年得回两趟家 [2008/12]
- 冷漠=伤口上的盐 [2011/08]
- 无着的母爱 [2011/07]
- 苍天有爱,大地深情--《岁月甘泉》中国知青组歌观后 [2011/11]
- “妈,笑眯眯地啊......!”--家有青少年系列 [2012/03]
- “控制狂”老调重弹“Sleep Over”---家有小女初长成(续)-- [2012/06]
- 人到中年重拾梦 [2011/07]
- 剪报情思 [2012/02]
- 另辟职业:当媒婆! [2012/04]
- “真实的大学生宿舍生活”-家有住校大学生的家长慎入 [2009/11]
- 美女也抓狂 [2009/11]
- 忆往怀师话“宜修” [2012/03]
- 青出于蓝的“美二代” [2009/11]
- 也说不良少年--地铁惊魂记 [2009/04]
不可能的使命
--《无着的母爱》续--
宜修
暑假里,底达和小表姐依依去看望了梦之后,梦写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电邮,感谢两个孩子给她冷清的独居生活带去了友爱的温馨,也更让她思念自己的亲生女儿。信中提到,底达答应梦去看望梦即将来美读顶尖大学的女儿扮扮。我事后问底达:“几百英里远,不在一个州。你真能信守对阿姨的承诺去看望扮扮吗?”
底达回答:“妈,你要是听了阿姨讲述她对扮扮那份锥心的渴盼,你也不忍心对她说‘No’的。”
底蕴接上话茬儿:“妈,哥哥的确离扮扮有几百英里。可相比阿姨离自己的亲生女儿成千上万英里,我们不去谁去呢?”
“哥伦布”日周末,带底蕴去参观两家可能申请的大学。查地图时发现,扮扮就读的那家学校,恰恰在我们所要参观的两家学校的中途。于是,我精心安排了时间,准备在那里逗留参观一下,更主要的,是替梦去看望扮扮。
从以往无数次听梦讲述的、扮扮对梦冷漠而坚拒的态度中,我自知此行无异于“虎山行”。因此,行前我一直犹豫是否该给梦打个电话,要扮扮的联系方式,告诉梦我的计划。可思来想去,最大的担心莫过于万一被扮扮拒见,会让期盼中的梦再次遭到更深的伤害。不知是潜意识中深深的担忧所使然,还是巧合,临行前准备好携带的梦的电话,行色匆匆出门时竟忘在了床头。更有甚者,我的T-Mobile手机,在扮扮学校所在地,竟然完全被屏蔽!彼刻,一切通讯还原到电子时代之前。
参观扮扮学校时,我留心到大一新生的宿舍。以便参观结束,好前往寻访扮扮。参观完毕,我告诉导游:我前来看望一名好友的孩子。可我除了知道这个素昧平生的孩子的姓名和年级,其他信息一无所知,孩子也不知道我会前来。这,简直是一个Impossible Mission(不可能的使命)!
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导游热心地用iphone查找了扮扮的姓名,赫然发现扮扮并不住在我们刚刚参观过的新生宿舍。
前往扮扮宿舍的路上,为了避免和从未谋面的扮扮失之交臂,每当遇到一个和曾经见到的扮扮照片上看去个头儿相仿的亚裔女生,我都招呼一声“扮扮”。可一路上无人回头。
到了扮扮的宿舍,同学说她去学校餐厅打工了。我介绍说自己是扮扮母亲的朋友,几个小朋友马上表现出友爱的热情:有的给扮扮打电话、发短信(工作时间没有人接),有的自告奋勇带我们去餐厅找扮扮。孩子们的热诚让我和底蕴非常感动,感觉“不可能的使命”已经出现了转机。此刻唯一的担心便是:当扮扮知道我是代表梦来看望她时,肯不肯见我……
餐厅的大堂里没有见到扮扮,楼下的厨房不许外人进。我们向餐厅负责人说明了来意,请他帮忙联络扮扮,我们回到楼上大堂等候。
少顷,来了个一脸疑惑、中性打扮的女孩:“谁找我?”
“是我。我是你妈妈梦的朋友宜修。你妈妈很想知道你来美国后的情况。我今天顺道来替她看看你。对不起,因为没有你的联络方式,实在很唐突。这是我女儿。底蕴,这是扮扮姐姐。”
一听到梦的名字,扮扮的眼神立刻从疑惑变成了毫不令我意外的严峻的冷漠。事后我获悉:怀着同样担忧的底蕴,尽管事先已被我“打了预防针”,为避免尴尬,此刻都没敢靠前。
“你想怎么样?”扮扮冷漠且生硬地抛出这样一句话。旋即,可能也意识到自己的反应太过生硬,加之有几名懂中文的帮忙同学都在侧,她追加了一句:“你是想说会儿话呢,还是别的什么?”
扮扮追加的这句问题,无疑像给了我一根起死回生的救命稻草:“对,我们能坐下来说会儿话,好吗?”此刻,我多想带她出去一道吃晚饭,边吃边聊。可我,不敢提这样要求,因为饭要一口口地吃……而我,现在任何一点失误、任何一点被扮扮拒绝,都会让自己已经看到的曙光前功尽弃、已经成就的希望功亏一篑。任孩子什么样的态度,母辈的人,也没有跟孩子计较的道理!
“那好。现在我上班。八点下班后,在这儿见面。”扮扮不容置疑地说。
“好,八点见!”为保证此行能见到扮扮,给梦一个交代,我要求自己将身段放到最低,完全按照扮扮能接受的方式行事。
为了保证扮扮和我们见面时不致出现尴尬的场面,也为了感谢其中一位一直陪着我和底蕴跑前跑后地找扮扮的华人男生,我邀请他一起去吃饭。此刻,得到了扮扮的首肯,两天来悬着的心,算落到了肚子里,方才意识到饿:为了在天黑以前赶过来,我们连午饭都是在车上零打碎敲地解决的。知道还要等两个小时,晚上赶不回家了,我赶紧用那位小男生的iPhone在当地订了一晚旅馆,准备次日凌晨披星戴月赶回城。
八点,我们准时到达。少顷,下了班的扮扮也前来赴约。大家落座后,坐在我身边、装扮非常前卫、中性的扮扮,两只穿着登山靴的脚在大家中间的茶几上下躁动着,一会儿翘在茶几上,一会儿拿下去,反复折腾着……好在事先底蕴已接种了“疫苗”,不然,这尴尬的场面,真让人贻笑大方呢!
尽管扮扮的两只上下无措的脚就在我面前折腾着,我始终保持着微笑、把目光聚焦在她的两只眼睛上,希望能让我友善的表情,展现给扮扮一位宽厚的长者的形象。而这一切,是为了让扮扮透过我的态度和表现,感受到她生母梦至诚的善意。而我内心,则安慰自己:全将扮扮这很不得体的肢体表现,看作是孩子内心纠结、矛盾的反应吧!毕竟对她来说,我们的到来很突兀。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用旁观者底蕴的话说,扮扮“was finally set(最后终于消停下来了)。”她开始主动问我:“你和X梦(直呼生母其名)怎么认识的?”尽管语气中还透着不屑。
我赶紧利用这个机会,为梦做一些比较客观的美言。希望孩子能通过第三者之口,了解到她此生或许从未听说过的生母的一些情况。让她知道,梦也具备一些优良的品格,才让我们的友谊历经时空变换,而始终如一、历久弥新。
“她是在美国生的吗?”扮扮用下巴指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底蕴。
“是的。她哥哥和你同岁。我和你妈妈前后脚生下你们。”我又借机向扮扮叙述了一下儿当年梦信中向我描述的分娩时所受的罪。为了不引起扮扮反感,我尽量压缩着“篇幅”、小心翼翼、字斟句酌地重拾、修补着她们母女俩被剪断的“脐带”。我注意到:在这过程中,尽管扮扮一直低头看着地,但她脸上的表情已不像最初时那般反叛与抗拒。
临走,我除了将自己的联络方式留给了扮扮,邀请她今后几年过节时来我家,还告诉扮扮:据那位男生讲,离学校最近的、有亚裔食品的商店,都要开车一个小时,而我行前,因为不知道能否完成这“不可能的使命”而没有准备见面礼,我出行时,有携带中餐方便面的习惯,以免旅途劳顿,对洋人的饭菜倒胃,问她是否介意收下。扮扮终于露出了笑容,翘起了两个大拇指!并与她的同学和底蕴一道合了影。
次日凌晨,当我的手机在归途中第一次恢复信号时,我赶忙给北京的父母打电话,要了梦的电话,用手机通知了梦我见到了扮扮的消息。电话那端的梦,竟喜极而泣得一度说不出话来……前夫为了阻止梦和女儿联系,说扮扮没有电话。我嘱咐梦:“那好,现在你可以通知他扮扮的电话号码,并和他们夫妻分享你所了解到的孩子的一切及我日后发给你的孩子们的合影!”
虽不敢奢望此行能让扮扮转变她十九年来对生母的印象。但,用梦的话说,这可能是扮扮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关于她生母的正面的信息。我也不奢望扮扮在今后四年中能主动与我联系、相聚,但假如此行能为梦母女开拓一条哪怕是扮扮为人母之后才能成为可能的融冰之旅,也不枉让这“不可能的使命”化为现实的所有热心人的一番苦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
录于二零一一年十月十五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