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了豹子胆-打黑车 [2014/01]
- 一波多折之四--签证顺利否? [2014/01]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沉痛悼念笔友水影儿。 [2016/11]
- 耸人听闻的基因、染色体 [2012/12]
- 夏至了 - 炸酱面! [2012/06]
- 棉毛裤的故事 [2008/12]
- 中国城奇遇 之一 邂逅(转贴请注明出处-先谢为敬) [2013/10]
- 感悟一句话的效应 [2008/09]
- 一波多折(1)天有不测风云:临行前,女儿的护照丢了! [2014/01]
- 留住父母的痕迹(月亮代表我的心)--回国观感录之八 [2011/03]
- 老爸的电话谎言,你听得出来吗? --回国观感录-- [2013/02]
- 纽约中国城奇遇 之三 发迹(转贴请注明出处。先谢为敬) [2013/10]
- 蒙羞的NYC! (纽约随笔) [2013/06]
- 塞翁失马记--今年得回两趟家 [2008/12]
- 冷漠=伤口上的盐 [2011/08]
- 无着的母爱 [2011/07]
- 苍天有爱,大地深情--《岁月甘泉》中国知青组歌观后 [2011/11]
- “妈,笑眯眯地啊......!”--家有青少年系列 [2012/03]
- “控制狂”老调重弹“Sleep Over”---家有小女初长成(续)-- [2012/06]
- 人到中年重拾梦 [2011/07]
- 剪报情思 [2012/02]
- 另辟职业:当媒婆! [2012/04]
- “真实的大学生宿舍生活”-家有住校大学生的家长慎入 [2009/11]
- 美女也抓狂 [2009/11]
- 忆往怀师话“宜修” [2012/03]
- 青出于蓝的“美二代” [2009/11]
- 也说不良少年--地铁惊魂记 [2009/04]
宜修
今天是奶奶的忌日,她已经走了三十八年了。在人间积闰八十四载,历经满清、民国、和新中国,并在抗战期间吃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之苦……“走的时候,皮肤还是那么白,脸部还是那么丰满,头发也还是黑发多”(母亲语)。
奶奶娘家充其量只能算小康。但因为她生的漂亮(其实小时候的我并没这样的感觉。不过,既然邻居家的老人们、保姆们、还有几任传达室的阿姨们都夸奶奶“年轻时一定是个漂亮人”,想来应该是的),嫁给了我那个民国初年已经读完了南开和北洋法政大学(北京政法大学的前身)的爷爷。想必她娘家一定是觉得攀上了这户“高台阶儿”(老家对门第、家境不错人家的俗称),姑爷又是个读书人,女儿一定会过上好日子吧!
一如“红颜薄命”之谶,奶奶嫁给爷爷,虽然当时吃穿无虞,感情生活却一点都不幸福,尽管当年的爷爷,在七镇八乡,也算个大知识分子。这几年回京,零零星星地听父亲讲述爷爷奶奶的感情纠葛,我一直小人之心地怀疑:爷爷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难免同窗中有个红颜知己。纵然没有,和奶奶这大字不识一个的发妻在一起,也笃定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不知是否读书时太过用功(这点我好像一点儿都没遗传到),爷爷在法政大学毕业那年便患了肺痨,不得已回乡教私塾。我不知道爷爷在津、京读了那么多年书(据说在北京期间,因同乡之缘,还与李大钊有过交往)是否有逃避包办婚姻的成分。但可以认定的是,大病还乡对一个胸怀鹏程,却壮志未酬的知识青年来说,其精神打击之严重则是不言而喻的。
在父亲的记忆中,爷爷的脾气不好。尽管他在乡里、在私塾都倍受敬重,但对学生、尤其是对子弟,却严厉得近乎不近人情。父亲在他的私塾念书,至今九十高龄,仍谈戒尺而色变。而爷爷对奶奶,则甚或有暴力倾向。每念及此,我总是觉得这和爷爷所受的教育程度难相般配,却又不得不承认:精神上的苦闷,加之饱受病痛折磨,爷爷此举,怕也在所难免。据说奶奶甚至想过吞鸦片寻短见,其夫妻感情之差,便可窥一斑了。奶奶自三十岁开始,为未必爱她的爷爷守了五十四年寡。这桩包办的婚姻,几乎剥夺了她一生的幸福,直到晚年来北京和儿子生活在一起。因此,在我的记忆中,从不记得奶奶跟我只字提到过爷爷。
夫妻关系如此之差,却没有妨碍大字不识一个的奶奶对爷爷学识的崇拜。父亲回忆说:“爷爷过世前后,一直到抗战前,家里都常常收到南开大学、北洋法政大学寄给校友的刊物。尽管目不识丁,奶奶却从来都将这类校刊视若珍宝,并谆谆告诫两个儿子这是爷爷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不难想见,纵然身为一介文盲,那却是一个认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母亲,在这桩摧毁了自己的青春与幸福的婚姻所带来的后代身上,所能抱持的最高期冀。(待续)
二零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奶奶三十八周年忌日)
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亡从子,是奶奶终身遵从的纲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