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中国城奇遇 之三 发迹(转贴请注明出处。先谢为敬)

作者:宜修  于 2013-10-24 12:2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见证历史|通用分类:移民生活|已有77评论

关键词:中国城, 奇遇, 之三, 发迹

纽约中国城奇遇


之三 发迹


宜修



    “你们家当年的生意做得不小啊!”


    “是的。我父亲当年是......哎,说出来你别怕啊!......”他的声音一下儿压低了,又招招手示意我靠近说话。


    我往前挪了一步。


    “我父亲是帮派的。他有一条快艇,他和他的美国人‘船长’出海到外海上,把那些‘跳船’的华人走私进来。”


    “那是他的第一桶金?他不怕美国的‘海岸防卫队’吗?”


    “‘海岸防卫队’有也不可能处处都管得到。再说,他那位‘船长’是个神通广大的人物。走私人口的钱他们俩分。我父亲发了财以后,当了某侨团的侨领之一,回到中国乡下,挑了比他年轻四十岁的我母亲娶回来生儿育女。我母亲是当年全纽约‘中国城’惟有的六名华人妇女之一。全纽约只有六名华人妇女啊!”雪茄男这段叙述掺进了很多感慨。


    “你母亲也帮你父亲打理生意吗?”


    “不需要。她只在家生养孩子、料理家务。”


    “那你是在哪家学校念的书呢?”


    “我是在‘中国城’中心的教会学校念的书。因为全纽约只有六位华人妇女,当年那家学校的中国学生也寥寥无几。哪儿像现在,几乎全是华人子弟。”


    “你们家在Mott Street上那两家餐厅是哪两家啊?”我的好奇心真的被调动起来了。


    “早就没有了。我父亲当年和别人合伙做那两家餐厅和娱乐室的生意时,并没有文字契约,只是誓血为盟般的握手结拜。后来他一死,我们孤儿寡母就对那几家生意和房产权都空口无凭了。”


    “可他留下的钱,大概也足够让你母亲拉扯你们几个长大成人了!”


    “也不尽然。我母亲的‘哥哥’,哦,其实是她的情夫,后来一直帮衬我们。这一处公寓单元就是我母亲后来的住处。”


    “你母亲没有改嫁吗?”


    “没有。你知道中国妇女是很羞涩的。对吗?”


    “你们家的故事挺有意思的。你不会介意我写出来吧?”


    “你写给谁?你会写我吗?”


    “写我自己的博客,也许会给中文报纸投投稿。我根本不知道你是谁,也不需要知道你是谁。有你家的故事就够了,这可是当年在美华人生活的缩影呢!”


    雪茄男端详了我一阵儿,“那好,你跟我进来。我找点儿东西给你看。”他站起身,引我进了他身后的那家看不出来是家什么店,开始在几个公文包里翻着......


    “你不是说这家店是你朋友的吗?你怎么可以随便翻人家的东西?”


    “哦,没关系。我知道他的东西放什么地方。”


    少顷,他找到了两张复印纸,取出其中一张交给我:“送给你了。”



    天哪,又凌晨一点了!天赋睡权。各位,祝我晚安吧!


二零一三年十月六日凌晨续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1

拍砖

支持
26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7 个评论)

3 回复 小皮狗 2013-10-24 12:42
好故事.家家一本经.
4 回复 门外照斜阳 2013-10-24 12:42
早期华人在美国要生存,还真不容易。
5 回复 8288 2013-10-24 13:00
老华侨基本上都差不多这样过来的
4 回复 心随风舞 2013-10-24 13:04
好精彩的故事。这位大叔挺可爱的。老华侨的故事,真的可以写在华人在美发展的史册里了……
3 回复 TCM 2013-10-24 13:15
又呆吊
3 回复 徐福男儿 2013-10-24 13:25
原来是长篇连载啊,吊胃口!
6 回复 潇湘妃 2013-10-24 13:53
宜修姐太会调胃口,咱篇篇跟踪。
3 回复 月光明 2013-10-24 19:29
祝宜休大记者晚安   那也是一个真实的早期纽约华人故事吧
5 回复 越湖 2013-10-24 20:30
写得真不错。
5 回复 tsueict 2013-10-24 20:36
宜修, more than a many-sided 大家!
BTW, has 8822 read part 3 before you posted and all your draft (you certainly don't need one, i believe)? He must be a psychologist or master detective to read your mind in advance. Ha-ha!   
4 回复 tea2011 2013-10-24 21:13
潇湘妃: 宜修姐太会调胃口,咱篇篇跟踪。
可不是,好故事吊胃口呵 ,问好妃妃。
3 回复 xqw63 2013-10-24 21:49
纽约啥人都有
4 回复 新手登陆 2013-10-24 22:09
  
6 回复 寂禅 2013-10-24 23:02
俺有个同事最近到美国“游学”,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地探亲访友,也为他家孩子将来来美国找个好去处。到了俺这乡下后,倒出了许多在扭腰听来的新移民“坑蒙拐骗”的故事。有的拥有上百万的房产,却一家子挤在一间小出租屋里,享受着社保,说是根本就不像人住的。看来看去,他发现还是俺这乡下好,房大地阔,丰衣足食,空气清新,鸟语花香

宜修多挖掘些“段子”给大家伙解解闷儿,有趣,大家伙喜欢
3 回复 白露为霜 2013-10-24 23:11
“当年全纽约‘中国城’惟有的六名华人妇女之一”

不知道是真是假。在二战结束前唐人街华妇较少是真的,只有6个还是难以置信。二战以后华裔老兵带回很多“战争新娘”,唐人街又红火起来。
5 回复 宜修 2013-10-25 02:17
白露为霜: “当年全纽约‘中国城’惟有的六名华人妇女之一”

不知道是真是假。在二战结束前唐人街华妇较少是真的,只有6个还是难以置信。二战以后华裔老兵带回很多“战争 ...
1882年排华法案极度限制华人移民。另外中国传统的男人主外,女人主内使大部分女人留在中国。排华法案一直到1943年才被废除。

“雪茄男”的年龄六十开外。与“排华法案”被废除的年代吻合。
4 回复 宜修 2013-10-25 02:20
小皮狗: 好故事.家家一本经.
姐姐所言极是。而我将“雪茄男”透露的故事,当成是纽约中国城、乃至全美老华埠的缩影呢!华人大多内敛、低调,难得遇见这么个主动露家底儿的!
8 回复 宜修 2013-10-25 02:21
门外照斜阳: 早期华人在美国要生存,还真不容易。
很高兴您能这么客观地看这段华人发家史。而我,也是将“雪茄男”透露的故事,当成是纽约中国城、乃至全美老华埠的缩影呢!华人大多内敛、低调,难得遇见这么个主动露家底儿的!
4 回复 宜修 2013-10-25 02:22
8288: 老华侨基本上都差不多这样过来的
八哥所言极是。我也是将“雪茄男”透露的故事,当成是纽约中国城、乃至全美老华埠的缩影呢!华人大多内敛、低调,难得遇见这么个主动露家底儿的!
2 回复 宜修 2013-10-25 02:23
心随风舞: 好精彩的故事。这位大叔挺可爱的。老华侨的故事,真的可以写在华人在美发展的史册里了……
舞妹妹所言极是。我也是将“雪茄男”透露的故事,当成是纽约中国城、乃至全美老华埠的缩影呢!华人大多内敛、低调,难得遇见这么个主动露家底儿的!
123... 4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8 14:3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