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了豹子胆-打黑车 [2014/01]
- 一波多折之四--签证顺利否? [2014/01]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沉痛悼念笔友水影儿。 [2016/11]
- 耸人听闻的基因、染色体 [2012/12]
- 夏至了 - 炸酱面! [2012/06]
- 棉毛裤的故事 [2008/12]
- 中国城奇遇 之一 邂逅(转贴请注明出处-先谢为敬) [2013/10]
- 感悟一句话的效应 [2008/09]
- 一波多折(1)天有不测风云:临行前,女儿的护照丢了! [2014/01]
- 留住父母的痕迹(月亮代表我的心)--回国观感录之八 [2011/03]
- 老爸的电话谎言,你听得出来吗? --回国观感录-- [2013/02]
- 纽约中国城奇遇 之三 发迹(转贴请注明出处。先谢为敬) [2013/10]
- 蒙羞的NYC! (纽约随笔) [2013/06]
- 塞翁失马记--今年得回两趟家 [2008/12]
- 冷漠=伤口上的盐 [2011/08]
- 无着的母爱 [2011/07]
- 苍天有爱,大地深情--《岁月甘泉》中国知青组歌观后 [2011/11]
- “妈,笑眯眯地啊......!”--家有青少年系列 [2012/03]
- “控制狂”老调重弹“Sleep Over”---家有小女初长成(续)-- [2012/06]
- 人到中年重拾梦 [2011/07]
- 剪报情思 [2012/02]
- 另辟职业:当媒婆! [2012/04]
- “真实的大学生宿舍生活”-家有住校大学生的家长慎入 [2009/11]
- 美女也抓狂 [2009/11]
- 忆往怀师话“宜修” [2012/03]
- 青出于蓝的“美二代” [2009/11]
- 也说不良少年--地铁惊魂记 [2009/04]
莎莎
宜修
一直想写莎莎。那天和鹏写莲时,又念叨起北海“太液池”里的莲,不禁又想起了北海,想起了三十年前在北海莲池边,和莎莎姐姐打的照面儿,还有那一刻无地自容的惭愧......
莎莎是我家三十多年前的对门邻居。她家刚搬来的时候,因为她父母常年不在北京,所以家里只有大姐莉莉夫妇带着女儿苗苗、八十岁的奶奶、和保姆。
那年的暑假,初中的我第一次见到了从浙大外语系回来放暑假的莎莎。犹记得那天我从传达室回来,带回来她家的《北京日报》和《参考消息》。敲开她家门,阿姨正在厨房里弄鱼,手不好接:“你送到屋里去吧。莎莎回来了!”
我径自走进屋,看见莎莎姐姐正在老式录音机前收听“灵格风”的英语录音:“莎莎姐姐吧?我是对门的小娟。这是你们家的报纸。”
那天和莎莎姐姐聊得时间不久,第一感觉,莎莎没有莉莉姐姐那么高挑,没有那么引人注目的洋气、漂亮。朴实、朴素、一身“学生蓝”的莎莎和莉莉比较起来,学工科的姐姐莉莉倒更像是学外语的出身。暑假还没结束,我就喜欢上了莎莎,每天互相取报纸的我们,聊天的机会越来越多,不过,莎莎来送得少,大多是我取回来送去她家。假如说有理由的话,便是莎莎不大喜欢出门,用今天的话说,她比较“宅”。
后来莎莎毕业后分回了北京。我们俩接触的机会更多了。记得莎莎毕业回北京后的那个秋天,她们的父母回北京休假后、离京前的某天晚上,阿姨告诉我妈妈,同是安徽老乡的对门阿姨今天来告诉我家阿姨,说她家奶奶打听我二哥有没有女朋友,想问问有没有可能跟莎莎谈恋爱(我们分析:这应该是莎莎父母和莉莉姐姐的意思,想在离京前看到小女儿有个可靠、知根知底的恋爱对象)。我当时听了心花怒放:虽然莎莎不漂亮,但我特别喜欢她的敦厚文雅。和她在一起觉得特别舒服、娴静。可就在那同一时刻,我又非常沮丧,因为我知道二哥刚刚开始交了一个女朋友。妈妈向二哥证实了我打的“小报告”准确无误后,只好请阿姨回覆对门“很不巧。”,尽管我们全家(包括阿姨在内)都无一例外地喜欢朴实、憨厚的莎莎。
大一后暑假的某一天,当我和当时的男友从北海的莲池边准备出园时,迎面撞上了正在步入公园的莎莎和一位男士。我瞬间变得十分惭愧:莎莎姐姐大我许多,才刚刚开始恋爱;而我刚入大学,却和人家同步谈恋爱......
没过多久,就听大哥说莎莎那位在外企工作的男友是大哥小学的同班同学。世界真的太小了!而就在莎莎和这位男友恋爱不久,我家二哥和那位交往时间不长的女友无疾而终了。这个因为“时间差”而错失的缘分,实在让我扼腕!
后来,莎莎和大哥的同学结婚时,对门八十岁的奶奶找到我妈妈,请求为莎莎缝婚床的被子。奶奶的理由是:我妈妈是个“全福人”:老伴儿健在,儿女双全,孙子孙女双全,是个难得的吉祥之人。希望借母亲的福气给莎莎。奶奶亲自过来提这样的请求,母亲不能不接受。于是,在我记忆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母亲为别人家的女儿缝了婚床上的被子!
婚后,莎莎夫妇有了他们的儿子。我家二哥也娶了嫂嫂,有了女儿。再后来,莎莎的父母调回了北京,然后,又搬去了东交民巷。我们两家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只是偶尔会在王府井附近的街上邂逅,或者长辈们在北京医院看病时遇见。而后,我又背井离乡,来到了“新大陆”。
一晃多年过去,都没有莎莎的消息。直到有一天和二嫂通电话时,她问我:“你还记得原来对门的莎莎吗?”
“记得啊!”
“她出事儿了。”
“怎么回事儿?”
“她很不幸,被她丈夫杀死了。”
“不会吧?那是大哥的同班同学!”
“就是他。他们夫妻为男方炒股吵架,男的情急之下,把莎莎用枕头闷死了。男方主动投案,留下一个十几岁的儿子,跟姥姥、姥爷在一起。”
“二哥知道吗?”
“就是你二哥告诉我的。他也很难过。大家都很喜欢莎莎。”
“你可能还不知道,对门奶奶曾经托她家阿姨跟咱家阿姨捎过话,问有没有可能让莎莎跟二哥好。”
“阿姨跟我说过。其实我也挺喜欢莎莎的。”二嫂的语气不无惋惜。
又是十来年过去,我还会时不时地想起莎莎。想起人间的世事难料......假如当时二哥没有刚刚跟那位交往时间不长的女孩儿接触,莎莎或许会成为我家的一员。那么,她的命运又该是多么的不同!每逢念及,眼前交互闪现的总是第一次见到莎莎时,她穿着“学生蓝”听“灵格风”的镜头,和北海莲池畔与她邂逅的尴尬场面......
莎莎姐姐,天上的你,还记得我吗?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晚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