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年前初会九寨

作者:宜修  于 2014-12-27 14:2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朝花夕拾|通用分类:旅游归来|已有39评论

关键词:初会九寨

二十九年前初会九寨

 

 

宜修

 

 

    

    在绵阳县城住了一晚,第二天清早赶去长途汽车站。开往南坪县(今九寨沟县)的长途汽车依然因为塌方的路况而没有通行。不得已回到老妈妈家再住一宿,视次日前往南坪方向的汽车通车状况而定。这多出来的一天刚巧当地有墟(集市),我和江就帮着房东老妈妈一人背了一支小背篓(背的是啥菜,忘了),去街上赶墟(集)了,打破了这辈子从来没赶过集的记录。

 

    第三天早晨,前往南坪县的路通车了。我们告别了老妈妈继续前行。一路顺畅,当天下午到了南坪县县城。次日一早,乘前往九寨沟的长途车到了沟口。打听在什么地方搭乘进沟的汽车时,我们被告知:进沟的车都是从成都满员开来的。也原班乘客离开。中途不载客。南坪到九寨沟,只有到沟口的通勤车。这,又是我们出发前,所始料未及的。

 

    眼看着一辆辆从成都来的长途汽车从沟口往九寨沟里开,但每一辆车都是满员,即便我们招手,也没有车停下来载我们进沟。干瞪眼之后,我们俩只好迈开自己那双天赐的脚,开始丈量从九寨沟口到沟内景点的距离......

 

 

图一,九寨沟游览图

 

    从沟口通往沟内的路全是碎石子路。我们俩连旅游鞋都没有,每人一双泡沫底的凉鞋而已。回想当时如此简陋的装束,甚至连双备用的鞋都没带。走在山谷间的路上,空旷的原野让人真切地体会到离尘世很远,却离天堂很近的感觉......假如您以为我们俩心旷神怡地沿途在欣赏,那就大错特错了!

 

    尽管沿途坐落着五颜六色、色彩鲜艳、经幡招展的藏寨,寨子与寨子之间,却是路途迢迢而空寂无人的山壑河谷。山谷里很静很静,除了长途汽车偶尔经过时碾过石子的声音,鸟儿飞过时发出的那因为我们心悸而并不觉得美妙动听的叫声,和耳畔吹过的、听起来鹤唳的风声,只感觉自己被空灵围绕着。不由人心跳加快,连怦怦的心跳声仿佛都能听到......我和江彼此没话找着话,却显得那么耳进耳出、机械性地言不由衷,全只为打破那因为心悸而衍生的沉重的气氛,全只为设法驱散彼此心头都笼罩着的一层浓得挥之不去的胆寒。

 

    除了各自背的行囊,我们俩还一起提着一包装了许多方便面的食品袋。那是因为听说九寨沟地处高原,听说连鸡蛋都煮不熟,而方便面煮起来最简单,没有此虞。忘了这是哪位“高人”支的歪招儿,还是什么原因,反正带了一大包方便面跑到天边去了!

 

    沿途,我们俩每人手里握着一把折叠雨伞(我现在还能想起自己那把伞的图案和花色)。在这地广人稀的空旷山野里行路,我们俩谁也没提为什么单单将雨伞从包里拿出来握在手上,却彼此就这么心照不宣地做了。我想:在那样的环境下,彼此的默契是无须赘言的。事后,我们才敢彼此和盘托出原委:原来,行前都听说过藏民民风比较粗犷,男子随身还佩带藏刀。

 

    稍稍遇到人多一点的地方,我们才敢停下来歇个脚。记得途经某处藏寨,我们停下来休息时,遇到一位特别热情的中年藏民,非让我和江到他的帐篷里去喝口马奶子茶。盛情难却,又是人多的地方,我们俩就斗胆进去了。结果刚一进去,就追悔莫及:原来那马奶子茶是用牛粪在煮......帐篷里弥漫的全是牛粪的臭味儿!可进都进去了,又怕影响汉藏关系,不好意思开溜,就硬着头皮喝了两口那难以下咽的茶,还吃了块青稞饼。然后赶紧托辞赶路,慌不择路地逃出了那位藏民的帐篷。既出,贪婪无比地深呼吸着高原上蓝天碧野间的清新空气,置换着那小资呼吸道中刚刚充满的牛粪气......当然,接下来的路上,我们俩还啼笑皆非地进行了斗私批修

 

    大概是走到第一个景点珍珠滩瀑布时,我们在游人中遇到了一位从沈阳单身前往九寨沟旅行的青年女教师(忘记了她的名字。既然她来自沈阳,这里姑且叫她小沈吧!)。小沈老师是借到成都开会的机会,自己抽出几天时间前往九寨沟的。看到她一个人独自前往深山老林远足,我和江顿时觉得自己的英雄形象在她的面前着实矮了一头。直到我们三个人开始结伴而行,我和江才开始收拾起各自的雨伞,心绪淡定、踏踏实实地尽情消费这触目所及的童话世界!

 

 

图二 20141011日的九寨沟珍珠滩景点

    

 

    大约是在五花海走一处特别窄的路拍照片时,又遇见了两位热心人的年轻人,他们主动地伸出手来扶我们走过伸向水中的那条狭窄的小径。这两位小伙子分别是重庆天原化工厂的青年工人周勇和周兵(前几年,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时,我还为他们提心吊胆地祈祷......二十多年前,彼此间互助同游的往事又浮现在眼前......)如我和江一样,他们两位工友乘火车到绵阳,换乘长途汽车一站站地挪进了九寨沟。

 

 

 图三 20141011日的九寨沟五花海景点

 

 

    至此,我和江两人的九寨之旅变成了五名散兵游勇的游击小分队。听说我和江出沟后,也要往成都方向去,周勇和周兵希望和我们同行。但我们四人谁都不想再经历来时路上辗转的麻烦。江和我更是在到达了九寨沟之后,才听说了松潘方向的黄龙景区。希望能搭到从成都来的旅游车途径黄龙景区,再去往成都。小沈因为已经结束了成都的公务,准备离开九寨后,沿着我和江前来时的路线,到广元乘火车往北京,再换车回沈阳。

 

    如图一所示,九寨沟游览景区呈“Y”字形。我们头一天只游览了右侧一线。当晚,并在沟内诺日朗瀑布附近的简易旅馆住了一宿。

 

    第二天早上,当我们正准备前往左线的长海、五彩池去游览时,在沟的正中心诺日朗瀑布旅游车集散地,赫然遇见了我的高中同学天伟。他其时正随北大的老师和同学在成都作项目,抽空与一干同学前往九寨沟旅行(刚刚在班群里听他解释,方才获悉:原来当时是与包括今天的太座在内的一干女生进行打望之旅。至于啥叫打望,大家摆渡去吧!)。他乡遇故知,分外亲热。早忘了当年在高中时,男女生彼此不过话的陋习。天伟获悉我们正在寻求出沟的旅游车,自告奋勇向他所搭乘的旅游车司机求助。可惜因为他们那辆车前往九寨途中,已然游览过了黄龙景区,回程中不再逗留。而我们几个尚未游览过黄龙,因而未能搭上他们那班车。

 

    天伟和我都没有轻易放弃,继续恳求他的司机师傅帮忙打听有没有第二天离开九寨,经黄龙回成都的司机熟人。最后,努力的结果是,只找到一位当天离开九寨,经黄龙去往成都的熟人司机愿意破例接受我们这超员后的四人。如此,为了解决出沟、去往黄龙、并前往成都的根本问题,我们一行四人决定放弃长海/五彩池等左线景点的游览,接受这个难得的搭车机会。司机明确地告诉我们四人:车上已经没有了任何空位。你们愿意搭乘的话,只能坐在前后门的台阶上。

 

    能有司机肯让我们搭乘已属难能(所有旅游车都是满员而来,原班返回,中途不接客),我们四人毫无异议地接受了这个条件。就这样,我们不得不提前一天,带着未能游览完所有景点的深深的遗憾,离开了我们历尽千辛万般苦才辗转进入的九寨沟,前往黄龙、成都。

 

    我一直以来觉得这是天无绝人之路,才让我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原始九寨遇见老同学天伟。而他,又和我们全班的任何一位同学一样,是李老师培养出来的一位古道热肠的人,才使我们四人得以在一筹莫展之际得见曙光。惟一对不住的是那位司机师傅,让他担了超载的风险,尽管那时,超载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个远远没有收录在我们自己的词典里的边缘词汇。

 

(未完待续)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九日凌晨录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2

支持
16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9 个评论)

5 回复 紫藤2014 2014-12-27 14:28
很遗憾还没有去过九寨沟
7 回复 徐福男儿 2014-12-27 23:14
宜修姐没有留下照片么?
8 回复 法道济 2014-12-28 01:26
秋藏前几天独闯十万大山,今天另一位贝壳女士游侠西南好哇,赞
6 回复 mayimayi 2014-12-28 01:52
九寨迷人
7 回复 秋收冬藏 2014-12-28 04:09
法道济: 秋藏前几天独闯十万大山,今天另一位贝壳女士游侠西南好哇,赞
我是被我妈妈拉着手走的,宜修比我更勇敢。
6 回复 法道济 2014-12-28 05:39
秋收冬藏: 我是被我妈妈拉着手走的,宜修比我更勇敢。
都是巾帼英雄
6 回复 mwmblinds 2014-12-28 06:32
哦,如此翔实的记载,重温一次美妙的九寨沟之旅,难能可贵的是与挚友 的互动经历,人 事 物  景都有可读性,赞一个
8 回复 秋收冬藏 2014-12-28 09:51
法道济: 都是巾帼英雄
  
6 回复 xqw63 2014-12-28 10:05
穿泡沫凉鞋走到九寨沟?牛人啊
6 回复 人生大舞台 2014-12-29 08:36
我是在八十年代去的九寨沟。那时最“便捷”的路线也要从广元乘16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去南坪,然后再转车进沟。也正因为入蜀之道的艰难险阻,所以巴蜀境内的山山水水多少年下来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神秘和葱郁。
记得那是个雨天,我们带着足够的葡萄干和煮鸡蛋乘上了早晨六点的长途汽车。一路上几乎都是没有“路肩”的沙土公路,常常是一边陡坡、一边深谷,山高路险处也没有个护墩,每遇两车相交并且我们的车在外挡时,总不免为司机也为自己捏着一把冷汗,惟恐车子滑出路面,像那些四脚朝天的汽车一样,悲壮地躺到深壑中。
有一次在半山腰的一段很窄的路面会车时,我不由伸出头去探看脚下的车轮。只见前轮紧挨着路边慢慢滚过去了,而后轮刚刚压过,一大块土方就塌落下山谷,好险!我不由惊叫一声,引得一车的人都站起来往我这边看。急得司机大吼:“坐下!坐下!不要命啦?!人都往一边去,车不得翻下坡啊?!” 惊魂甫定,又听一声刹车,原来前面的急拐弯处塌方了。只见山上的泥土和石头被雨水冲下来,将整个路面填了个严实,几个山民正在挖路。大约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挖出了一条刚够过一辆车的小道。司机吆喝道:“都下车!走过去!我开空车过,免得一车人都壮烈罗!”当我们通过时,山上仍然不时有石头滚落下来,我们真正是在“抱头鼠窜”的。
车子又走了很久,天已经完全黑了。一车的人都一声不吭,只有路边湍急河流的哗哗声,更显得车厢内的气氛既沉闷又紧张。不知是谁领头唱了一句:“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立即就有几个人接上:“往前走!莫回呀头!”于是大家都加入了大合唱的行列,这才使气氛缓和了许多。深夜12点时,终于看见了灯火。司机扯着川腔叫道:“南坪到罗!”一车人几乎都松了一口气,有人竟高呼:“司机万岁!”就这样,我们终于到了原始天成的九寨沟。
那时的九寨沟里唯一的文明,恐怕就是修了一条窄窄的沙土路和拉进去一根电线。而那时去九寨沟的车似乎每天只有两班,因此一车的人进了九寨沟后一分散就不见了踪影,使人如入无人之境。所以九寨沟才因其与世隔绝而保持着原始之美,真正达到了“没去过的人想象不出它有多美;去过的人形容不出它有多美”的神奇境界。
而今,从成都到九寨沟已修了高速公路,原先要走三天,现在仅用八个小时。可想而知,当游人如织时,便风光不再了。难怪那位曾与我们一同进沟的摄影朋友最近从九寨沟回来时万分地遗憾:“人太多了,简直像个公园,已经找不到那种惊人之美和神秘的葱郁了!”
王安石说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之焉。”这是蜀道留给我的思索。
8 回复 宜修 2014-12-29 09:08
紫藤2014: 很遗憾还没有去过九寨沟
很值得一去的。只是,如今人多得已经没法儿好好儿的欣赏了。后面会提到。
8 回复 宜修 2014-12-29 09:09
徐福男儿: 宜修姐没有留下照片么?
徐福兄这样“宜修姐”、“宜修姐”地叫,折杀我也!
6 回复 宜修 2014-12-29 09:09
徐福男儿: 宜修姐没有留下照片么?
照片都在北京家中呢!
7 回复 宜修 2014-12-29 09:10
法道济: 秋藏前几天独闯十万大山,今天另一位贝壳女士游侠西南好哇,赞
那时候还是学生呢!
8 回复 宜修 2014-12-29 09:11
mayimayi: 九寨迷人
童话世界!
7 回复 宜修 2014-12-29 09:12
秋收冬藏: 我是被我妈妈拉着手走的,宜修比我更勇敢。
路上遇到的这些情况,全都是出发前所始料未及的。 遇到了,也只好硬着头皮面对了。
8 回复 宜修 2014-12-29 09:19
法道济: 都是巾帼英雄
路上遇到的这些情况,全都是出发前所始料未及的。 遇到了,也只好硬着头皮面对了。
6 回复 宜修 2014-12-29 09:21
mwmblinds: 哦,如此翔实的记载,重温一次美妙的九寨沟之旅,难能可贵的是与挚友 的互动经历,人 事 物  景都有可读性,赞一个
不同于参加旅游团出行,这样的经历,相信换谁都难以忘怀。
7 回复 宜修 2014-12-29 09:21
xqw63: 穿泡沫凉鞋走到九寨沟?牛人啊
啥“牛人”啊?是无知哦!
8 回复 宜修 2014-12-29 09:24
人生大舞台: 我是在八十年代去的九寨沟。那时最“便捷”的路线也要从广元乘16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去南坪,然后再转车进沟。也正因为入蜀之道的艰难险阻,所以巴蜀境内的山山水
您的叙述让我觉得非常熟悉。请您移步阅读我的前一篇《路遇塌方》http://www.backchina.com/blog/250384/article-217707.html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宜修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吃了豹子胆-打黑车 [2014/01]
  2. 一波多折之四--签证顺利否? [2014/01]
  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沉痛悼念笔友水影儿。 [2016/11]
  4. 耸人听闻的基因、染色体 [2012/12]
  5. 夏至了 - 炸酱面! [2012/06]
  6. 棉毛裤的故事 [2008/12]
  7. 中国城奇遇 之一 邂逅(转贴请注明出处-先谢为敬) [2013/10]
  8. 感悟一句话的效应 [2008/09]
  9. 一波多折(1)天有不测风云:临行前,女儿的护照丢了! [2014/01]
  10. 留住父母的痕迹(月亮代表我的心)--回国观感录之八 [2011/03]
  11. 老爸的电话谎言,你听得出来吗? --回国观感录-- [2013/02]
  12. 纽约中国城奇遇 之三 发迹(转贴请注明出处。先谢为敬) [2013/10]
  13. 蒙羞的NYC! (纽约随笔) [2013/06]
  14. 塞翁失马记--今年得回两趟家 [2008/12]
  15. 《落英》(纯属虚构,请勿对号) [2011/10]
  16. 冷漠=伤口上的盐 [2011/08]
  17. 无着的母爱 [2011/07]
  18. 苍天有爱,大地深情--《岁月甘泉》中国知青组歌观后 [2011/11]
  19. “妈,笑眯眯地啊......!”--家有青少年系列 [2012/03]
  20. “控制狂”老调重弹“Sleep Over”---家有小女初长成(续)-- [2012/06]
  21. 人到中年重拾梦 [2011/07]
  22. 剪报情思 [2012/02]
  23. 另辟职业:当媒婆! [2012/04]
  24. “真实的大学生宿舍生活”-家有住校大学生的家长慎入 [2009/11]
  25. 美女也抓狂 [2009/11]
  26. 青出于蓝的“美二代” [2009/11]
  27. 忆往怀师话“宜修” [2012/03]
  28. 也说不良少年--地铁惊魂记 [2009/04]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3 03: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