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台语(即台湾话)中,有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佮”。这个字的国语(中国普通话)发音:gé。意思是聚集、集合(动词)。从汉字的构成:“亻+合”,也可以知道其意思了:两个以上的人或物聚集在一起。
“佮”这个汉字,台语的注音符号是ㄍㄜˊ;但台湾音标则是:hap8、kap7。意思也是聚集、集合(动词),也通常与国语的“和”同义,但听起来就好像是“酣(han)”的发音。我们看琼瑶的电影,尤其听到台湾艺人说话,常常是“佮”来“佮”去的。比如:我佮你;爸爸佮妈妈;今天佮明天;雪的烟花佮散落的雪等等,也就是我和你;爸爸和妈妈;今天和明天;雪的烟花和散落的雪等等。
台湾话(台罗拼音:Tâi-uân-uē,白话字:Tâi-oân-oē),或称台语、河洛话、鹤佬话,为现时台湾通用的闽南语。另外一种看法是认为“台湾话”这名称涵括了台湾地区流通的各种语言。根据2008年中华民国年鉴,台湾大概有73%的人使用台湾话。与闽南语相比,台湾话受日语影响最大。
由于在郑、清统治时期,海外移民来台湾的自现今中国福建南部的占多数,使得闽南语在台湾曾长期成为共用语,并逐渐演化成有别于原乡特色的台湾话。虽于日治时期及中华民国治理台湾后,日语与现代标准汉语(中华民国国语,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语)先后取代其通用语地位,但台语迄今仍为台湾第一大母语、及使用量第二的语言。
1912年中国教育部召开临时教育会议,通过“采用注音字母案”;1930年,注音字母改称“注音符号”。以下是汉语拼音与注音符号的对照:
声母(CONSONANT)
ㄅ ㄆ ㄇ ㄈ ㄉ ㄊ ㄋ ㄌ ㄍ ㄎ ㄏ ㄐ ㄑ ㄒ ㄓ ㄔ ㄕ ㄖ ㄗ ㄘ ㄙ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玻 坡 摸 佛 得 特 讷 勒 哥 科 喝 基 欺 希 知 蚩 诗 日 资 雌 思
韵母(VOWEL)
ㄚ ㄛ ㄜ ㄝ ㄞ ㄟ ㄠ ㄡ ㄢ ㄣ ㄤ ㄥ ㄦ
a o e e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er
啊 喔 鹅 (耶) 哀 紏 熬 欧 安 恩 昂 (亨) 儿
(详细请见http://www.pinyin.info/romanization/bopomofo/basic.html)
台语与汉语的最大不同,就是发音。传统声调(即国语声调)名称,分平、上、去、入4声,而台语4声又各分阴、阳,共8个声调,清音为阴调,浊音为阳调。标准汉语(国语或普通话)已经浊音清化了,进而入声调消失且并入其它三声。今闽南语泉州话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的8声;唯有河洛话、厦门话、漳州话、同安话只保留了7个声调,即第6声混入第7声(传统声韵学的说法是“阳上变去”,即上声已不分阴、阳),因此基本上河洛话只有7个声调。
此外,很过台语没有对应的汉字,台湾人自己也没有发明足够的汉字,就只能用罗马字母代替。这样的文章阅读起来,也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至少比日语感觉好一些。具体的写法又有很多种:
1,白话字(Pe̍h-oē-jī,POJ)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书写的闽南语正字法。白话字原本是19世纪时由基督教长老教会在福建厦门所创造并推行的,因此后来被外界称为教会罗马字。但是白话字经过发展,使用者不仅包括了福建和台湾的闽南语人士,也有人用之来书写客语四县话,因此,白话字已经不限于教会和闽南语。由于是历史最悠久、最普遍被使用的台语罗马拼音系统,近年来亦被称作台语罗马字。
2,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是中华民国官方的台湾闽南语拼音方案,简称为台罗拼音(TL)。此套拼音并非完全新创,而是整合原有的传统罗马字(白话字、POJ)以及台湾闽南语音标系统(TLPA)而来。
3,台语通用拼音(Daī-ghì tōng-iōng pīng-im,简称:DT;台通拼音,GDT:Daighiw tongiong pingimv)为根据中文通用拼音法所研创出之台湾话拼音法。而其调号类似白话字之调号并以第1声调(高平调)为语音基准。台语属于声调语言,声调有9个。
4,台湾方言音符号又称为方音符号(英文:Extended Bopomofo)是一套使注音符号也可以用来标注闽南话和客家话的增补符号集。最早是在1946年,由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的朱兆祥教授设计,在Unicode当中有收录这些符号。已故的台湾大学中文系吴守礼教授所着的《国台对照活用辞典》也采用此符号。199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告使用。
5,台语现代文(Modern Literal Taiwanese,简称MLT)是一套将台湾闽南语口语拉丁化的书写系统。与其共同发展的台语现代拼字(Taiwanese Modern Spelling System,简称TMSS)是一套台湾闽南语的正字法。台湾日治时期,发明者林继雄因受到日籍老师讥讽台湾没有口语文体,遂与其同学以白话字为基础拼写法,改良为台语现代拼字。其声调架构几乎完全由拉丁字母来表示,不用额外的下标符号、上标符号等变音符号,作法类似于国语罗马字。闽南语声调有8个。
6,普实台文(Phofsit Daibuun,简称PSDB),由国立中兴大学庄胜雄教授进一步将台语现代文(Modern Literal Taiwanese,简称MLT)改良演进而来的,其语言定位基本上用26个拉丁字母即可拼出所有的台湾话。
7,台湾语假名,是台湾日治时期时,日本官方单位以日语假名拼读台湾话的假名系统,功用类似日文之振假名或现行之注音符号。台湾语假名主要以三部分构成,即假名、符号假名、符号。由于当时日语书面文都是使用片假名,台湾语假名之书写印刷亦皆以片假名为主。台湾语假名设计及编篡时,考量台湾各地腔调之不同,故采厦门话为标准,所以出现泉州腔特有的元音,但台湾大部分地区事实上不使用。台湾语假名即日文中原有之假名,但台湾语不使用ヤ、ユ、ヨ、ワ、ヰ、ヱ以及拗音:
ア イ ウ エ オ カ キ ク ケ コ サ シ ス セ ソ タ チ ツ テ ト
ナ ニ ヌ ネ ノ ハ ヒ フ ヘ ホ マ ミ ム メ モ ラ リ ル レ ロ
ヲ ン
ガ ギ グ ゲ ゴザ ジ ズ ゼ ゾバ ビ ブ ベ ボパ ピ プ ペ ポ
但台湾话有六种元音(白话字:a、e、i、o、ơ、u),较日语多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