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习近平 - 称帝之坑 [2018/02]
- 川赵之争,美或最输 [2020/03]
- Kayak行记 - 樱桃滩到多伦多湖心岛 [2019/08]
- 股市只是跌跌而已,不要说崩那么吓人。 [2020/03]
- 中印加勒万河谷之战演义 [2020/06]
- 主动武统台湾万万作不得 [2018/03]
- 邮轮百慕大 [2015/09]
- 印度调上藏兵捣的什么鬼 [2020/09]
- 从小英当选看台湾的未来 [2020/01]
- 总统选战的华人战役怎么有这么重的文革味 [2016/09]
- 哥得八喝 - 美伊斩将之猜想 [2020/01]
- 中印交锋之寸土必争和大国风度 [2020/06]
- 美国的中东浑水战略 [2018/04]
- 论中印对峙之伐交 [2020/07]
- 一半儿的美国 [2021/01]
- 南京大屠杀,是国耻! [2012/01]
- 反出韩营 [2012/01]
- 情人节之抽刀断水水更流 [2012/02]
- 移民了还爱的什么国 [2011/12]
- 爱情如是说(十) [2013/05]
- 人到中年之重发少年狂 [2012/03]
- 这厮他弄脏了我的爱好 [2013/01]
- 情人节之中国男人真乃好汉家儿郎! [2012/02]
- 纪念子路 [2012/03]
- 奴才,主人和平民 [2012/02]
- 笑谈小村三英雌 [2012/02]
- 独裁者的同盟军 [2012/01]
- 朝鲜战争之二三随想 [2020/10]
妙彩纷呈我大宋,诗酒风流道不休。
儒门千古唯此朝,东华门悬焦用头。
兵者,国之大事也。
帝受辛生早了,没读过孙子兵法,只顾把大兵都派出去开疆拓土,结果被周武王趁虚袭了朝歌,国亡身灭,还被降为纣王。
赵匡胤生得正是时候,前边秦汉唐几个朝代过去经验教训收了许多,他本人也是军汉出身,又厕身决策层多时,早明白文武刀笔的诀窍,所以想出来杯酒释兵权的妙计。。。一般人对宋史的理解也就到此为止,所以错过了最妙的一点。
梁山反贼水洼草寇里边有位大侠,出场使的是两条铜链。有印象不?108条好汉里连使石头子的都有,铜链是什么软兵器,这也拿出来打仗,必然是武功高绝,内力充沛,得异人渡气不可。。。越想越歪,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是什么?知识就是力量。这位大侠姓吴名用,
啊,说赵匡胤呢,忽然又来个吴用,是你缺心眼,还是寻我们开心咩?
老赵如果就知道兵权,他的江山绝传不了300年,别忘了那中间还满门良贱被人抓到五国城去这么一段,那老赵家都能把血统继上。后来的蒙古兵是好对付的吗?人家的龙骑兵骑射战法可是灭了全世界啊,蒙古偏师都把欧洲打服多久了,天朝就在蒙古边上,硬是扛住蒙古主力50年,连蒙古皇帝都弄死一个,最后才亡国。。。就这,我大宋文武,宁可陪皇帝蹈海,不像前边的石敬瑭,后边的吴三桂,汪精卫这路卖国投敌的大佬。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才是我大宋有别于各朝各代的要点。可惜天朝史学界从来没人研究过,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顺嘴一带而过,还是杯酒兵权,又是酒又是兵的,说起来带劲。当代中国文学界史学界的水准,也就是说书先生的水准。顶多说我大宋杀过岳飞,没杀过文臣,可没强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意义。虽然老赵真真的是厮杀汉出身,上演过一人一刀追杀千人的猛剧,比起来吕布只是一对一的斗将,差老了。不信你跟4个人同时肉搏一个。。。少跟我提手撕鬼子的叶问。。。士大夫,当时武夫又恨又怕的所谓“大头巾”,现在知道我提吴用干嘛了吧?知识,还有知识所代表的意识和舆论,才是老赵最倚重的统治力量。这个专利是我的,将来名利场上争竞起来,列位都是个证见。
大宋早期曹彬潘美一帮猛将,后来兵权释了,改禁军制。豹子头林冲就是负责演练禁军武艺的教头,水浒说得他厉害,弄不好就会一套太祖长拳,据说现在当兵在新兵营里学的军体拳,主力就是太祖长拳。禁军本来设计的是能打,当然计划赶不上变化,大宋边境靠的不是禁军,是边军。佘太君其实应该是姓折,折家军的姑娘。鲁智深出身的那个小钟经略相公,当然是种家军,往下数多了,姚仲曲端,包括后来南宋岳武穆韩世忠吴家兄弟,多少都有点军阀的意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我一直认为是金兵的离间之计。但岳飞知道回临安就是个死,还是回去死了。后世岳飞的名望,不知有多少是因为他的战绩,有多少是他忠于国家,宁冤死不反不叛,才被后世赞为武人本色的。
说半天,大宋武将从来就没起意造反。大军孤悬在外,兵马粮饷也不是朝廷接济。。。大唐时代的名将高仙之那么NB,监军说砍头就给砍了,那是盛唐,中央力量强着呢。后来李溯雪夜入蔡州抓起来那个吴元济,就是中央管不了的军阀了。大宋的这些外放的兵马世家,一直为赵家流尽最后一滴血,既忠且贞,不能不说是奇异。
说所有权那是开玩笑,对宋儒,对大宋的文武,我只是忽然想到一个新视角而已,没有结论,只有猜测。大宋是儒门的极盛之时。从唐末中原汉家几乎被吃绝了的惨剧里走出来,儒门捉住了时机重整旗鼓,不光是诗酒风流,而且形成了大众广为接受和崇敬的道德压力。也正是这个时代,从叔孙通推开权力的大门开始,儒门终于达到了权力的顶峰,然后就由盛而衰,走向理学心学去了。
说儒门钻牛角尖,实始于王安石,我觉得他固然是拗相公,起了很坏的作用,但天下事,没有不是盛极而衰的。也不能都赖到他一个人头上。
皇帝家也不是好人。老赵家没笨蛋,昏君也知道在文武大臣间玩平衡,玩砸了把一家老小连带着天下陷进去,应该把天下放前边的对不对。。。也许对,也许不对,反正赵官家就是这么办的,结果是败了。昏不昏得看出发点,秦始皇不听王翦的,非让李信带20万兵去灭楚,结果被打败了,是昏君吗?把天下兵都交外人手里他的算盘打得不安心。不是昏,天下让乱兵抢了去,跟让敌人抢了去,有区别吗?
我大宋的大头巾牛到什么程度呢?仁宗英宗神宗有个三朝元老叫韩琦,在西线管事的时候,曾经一意孤行,指挥过一场大战,叫好水川,一战大败,就死了7万兵。人家只是很诗意地大哭一场就没事了,该干嘛干嘛。有个青史留名的名帅,叫狄青,号称是跟文曲星包拯并列的武曲星,手下有个大将叫焦用,大概是有过,是不是死罪众说纷纭,被韩琦捉了,问斩。狄青派了好几拨使者救命,不理,后来狄青亲自跑到韩琦门前求情,说焦用乃有用之身,国家的大好男儿。韩琦回答个千古名句,“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方为好男儿”。以经历过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的眼光来看,舍命吃苦为国守边的将士居然比不上高分低能的学子咩?可当时狄青听了哑口无言,眼睁睁看着爱将被砍了头。
人文荟萃的宋代固然有一败再败,乃至最后灭国,但从内政角度看,宋代却是最稳定祥和的一个朝代。比起内战不断的汉唐固然强得多,比后来的我大明也强。明朝本来文治也不错,靖难之变是皇家内战,亲王的兵权,于文武大臣无关,后来袁崇焕杀毛文龙也跟杀鸡似的,但是最后北线吴三桂祖大寿,南线左良玉李成栋等,我大宋可没有这种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