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2015/04]
- 画说东土 • 续完 [2013/12]
- 请不要再以人民的名义••• [2015/09]
- 庆丰包子 [2015/07]
- 贵国那点事(8)• 迷航之旅(下) [2012/10]
- 画说东土 [2013/12]
- 非诚勿扰 •(上) <18+> [2013/02]
- 回国印象(7):狭路相逢 勇者胜 [2011/04]
- 有钱人 请你学会排队 [2015/05]
- 寻找他乡的新移民 [2013/09]
- 土豪与屌丝 [2016/05]
- 茶杯里的风波 • 续 [2014/04]
- 北京爷 [2015/01]
- 回国影像(2):这里还是北京 [2011/04]
- 贵国那点事(7)• 舌尖上的无奈 [2012/10]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之五 [2011/11]
- 喜新念旧 [2013/06]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十九 [2011/12]
- 好似有点 : 爱上扭腰 [2012/03]
- 抗捐 逼捐 捐你妹 [2013/04]
- 夏日风情:迈阿密 [2012/02]
- 贵国那点事(15)• 风吹草低见牛羊 [2012/12]
- N年往事 · 继续 《迎春系列》 [2012/01]
- 新年梦话 [2012/01]
- OH CANADA [2013/07]
- N年往事 [2012/01]
- 对面的阿左看过来 [2012/05]
当我开着我那辆V8四驱的越野车,拉着一车的天朝大姐和一位大姐夫,就沿着加拿大一号公路,向坐落在落基山脉中的班芙国家公园进发了。
其实对我来说,在北美开长途车是一种享受,我喜欢听着乡村歌曲,在一脚油门一个景的山间旷野中驾驶,有的时候我还会在想,其实我真应该找一个开长途货柜车的活,不但可以挣钱,还可以免费游览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呢。
车上的微姐夫和各位大姐们,也被加拿大落基山脉一号公路两边的美丽景色给惊喜的不亦乐乎,都时不时的用相机拍摄车窗外的美丽景色,尤其是摄姐跟微姐,这姐儿俩一直就没闲着,摄姐手中端着的单反和微姐手中举着的爱疯,一直都在“七之咔嚓”的响个不停,不过摄姐的“七之咔嚓”虽然没有对焦也没有构图,但她也还是在发烧玩摄影呢。可微姐的“七之咔嚓”,却是为了凑足材料准备发微信,要不怎么能称她为“微”姐呢。
我边开车边找话题跟车上的大姐们聊天,我顺便问了一句:各位大姐,你们小的时候在北京都住在什么地方啊?
波姐说小时候她家住在海淀,姐夫说他小时候家住朝阳,摄姐说小时候她家住在崇文。
唉,他们小时候都是住在外城,竟没有住在皇城根的。
摄姐此时问我:你小时候家住在哪儿啊?
我顺口答道:我小时候家住东城。
这时就听微姐在我后面的座位上喊道:哥,我家也住东城耶。
我立马惊喜道:真的?那你家住哪儿啊?
微姐兴奋的答道:我们家住在宽街,那你们家呢?
一听微姐说小的时候她家住在宽街,我眼前立刻就浮现出小时候宽街十字路口那熟悉的景象,路口西北角的副食店,东北角的白奎回民餐厅,路口东南角的水果店,西南角的糕点店,还有糕点店旁边的那座交通岗楼。
我赶紧回答道:我家住在锣鼓巷。
微姐兴奋的说道:那咱们住的真挺近的哈,你在哪个小学?
我说道:交道口小学,你呢?
微姐答道:我在宽街小学,那你是哪个中学的?
我继续答道:地安门中学,你是哪个中学的?
微姐道:九十一中。
哦,都是当年多么熟悉的地方啊,宽街小学、交道口小学、地安门中学、九十一中······ 好像时光一下子就飞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那一幕幕的回忆在眼前闪过,就跟在我的脑海里在过电影一样。
车上坐着的姐夫跟各位大姐们,都一声不响的听着我们俩的对话,应该都觉得跟听杜撰的传说一样,都被我们俩的对话给吸引进去了。
我虽然沉浸在儿时美好的回忆之中,但我还是手握方向盘,用69.9%的精力在专心的开车。微姐此时也相当的兴奋,继续寻找着共同的话题,就见微姐继续的问道:那你家住在锣鼓巷什么地方啊?
我说:锣鼓巷里的圆恩寺胡同。
这时就见微姐激动的说道:我小时候就在圆恩寺幼儿园。
我惊讶的大声说道:啊,真的?我也是在圆恩寺幼儿园耶,那咱们应该同是一个班级······
我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微姐急忙说道:那你应该知道咱们幼儿园里有一个老师是······
我们两个几乎同时异口同声的说道:蔡老师。
因为这个蔡老师是个幼师毕业的归国华侨,不仅年轻漂亮,而且喜欢打扮,对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耐心热情,关爱有加,十分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所以,我相信在当年我们幼儿园里所有小朋友的童年记忆里,如果能忘掉所有的老师,谁也不会忘记蔡老师的。
这时就听波姐坐在后排大声的感叹道:完了完了,这回肯定是没假了,都能异口同声的说出来蔡老师,那肯定是没有假了。
摄姐跟着说道:这不就是一个传奇吗,你们都能写书了。
微姐跟着冲坐在我旁边座位上的我老婆说道:姐,以后我跟哥联系用不着先通知你了啊,原来我们俩还是发小呢,自打穿开裆裤那会儿我们就认识,比认识你可早多啦。
我老婆回头冲着微姐夫说道:姐夫,你看看,这就没咱俩是什么事了。
波姐跟着也起哄架秧子的说道:那你们俩个也赶紧套套磁,看看是不是也是同一个幼儿园里的,你们俩也异口同声的说出一个老师的名字来,那可真是出奇迹了。
摄姐也跟着凑热闹:你们俩个再套套磁,看看你们俩是不是同一家医院里出生的,也许还是同一个医生给接生的呢。
姐夫接茬说道:这个我得回家问问我妈去,我还真不知道我妈是在哪家医院生的我呢。
好嘛,老婆的闺蜜,竟然是我同一个幼儿园里的发小,时光一晃几十年,竟在这加拿大的落基山脉中重逢并相认,真乃是我在这2014年里最大的一个传奇。
微姐定是不会放弃这么一个用微信发放即激动人心、又充满传奇色彩新闻故事的好机会的。
她把这个传奇的故事简单描述后,还配上她儿时和出嫁前的两张照片,发放到朋友圈里,一时间竟收到一百多个回复,所有人无不感到这是一个美好的传奇,同时在人海茫茫的世界里,两个几十年未曾谋面的幼儿园发小,竟在那异国他乡重逢并相认,真是闻所未闻的一大奇迹。
我在征得了微姐的同意后,在这里把她发到微信里的两张照片转帖出来,以作为我们对儿时的怀念。
同时,我也跟帖一首老狼童鞋演唱的歌曲《同桌的你》作为本文的结束乐章。
如果你也想回忆一下曾经《同桌的你》,那你就点击一下播放箭头,在歌声的伴随中,走进你美好的回忆里,去寻找曾经坐在你旁边的《同桌的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