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致友人 [2012/07]
- 这个村子很江湖 [2011/09]
- 【忆江南】 家 乡 (二首) [2011/12]
- 【一斛珠】击鞠 [2012/10]
- 【五绝】 石榴裙 [2011/10]
- 【南歌子】 关河梦 [2012/03]
- 【天仙子】 梦圃 [2011/11]
- 【沁园春】 风雨伶仃洋 [2012/03]
- 【捣练子】 何处绿杨 [2012/01]
- 【醉花阴】红 棉 [2012/02]
- 【七 律】 权 臣 [2012/05]
- 图片链接的方法 [2012/03]
- 【五绝】原乡情浓 [2012/10]
- 【满江红】 虎门故垒 [2011/10]
- 【七律】受降日 [2012/08]
- 【七 绝】仙企鹅 [2012/04]
- 【金缕曲】 忆外婆 [2011/10]
- 【七绝】 听 春 [2011/11]
- 【回文诗】 心莲 [2011/10]
- 【七绝】乡野童趣三首 [2012/10]
小时候,诗词歌赋被当作四旧和封资修的东西被扫进了垃圾堆。市面上,除了能看到毛泽东的诗词,唐诗宋词便付之阙如。最早对诗词的认识,就是来自毛润之的诗词。那时候最快乐的事,就是依偎在外婆的怀里,听她把毛泽东的诗词一句一句的拆解,再把里面用典的故事娓娓道来,那只花果山的猴子,那个愚氓的和尚,那点斑竹泪,那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就是哪儿遇上的。背诵诗词成了讨糖吃的利器,乐此不疲,一点也不苦。现在背起毛泽东的诗词时还有一丝丝甜的回味。
外婆的记忆很好,能背诵很多的古文和诗词,那时候一知半解的理解,就成现在铭心刻骨的记忆。回想起来,除了“床前明月光。。。。。”这类的启蒙诗词,温婉淡静的外婆教给我的诗词都带有金戈铁马的气息。吊古战场文,文天祥的正气歌,岳飞的满江红,丘迟的与陈伯之书,还有醉卧沙场君莫笑的边塞诗词。就连千字文。也着意地解释了“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外婆的故事里,有沙基堤岸的枪响;农讲所旁边妇救会的集会上,一袭青衣长袍的演讲人。广州起义的夜晚,监牢被打开时满街的镣铐声;同一屋檐下,共产党人被军警抓捕时表现的从容。北伐路上,淞沪江浦,那场民族的生死之战。外婆也常叨念,在广州水荫路上,有一座十九路军的坟茔。这一切,似乎与那个在南国边陲小山村里的妇人拉不上什么关系。
直到有一天,我幡然醒悟,在这些故事里,就有着外婆年轻时的身影。那些被写进历史教科书里的事件,外婆就是其中的目击者。于是,我明白了外婆对那些烽火山河诗篇的关注。当我带着更深的疑问,更多的好奇,更为感慨的心想要外婆解惑时,外婆已经永远永远的不能再回答了。。。。。。。
于是,我也明白了,外婆留给我那几首与别不同的摇篮曲。
外婆的记忆很好,能背诵很多的古文和诗词,那时候一知半解的理解,就成现在铭心刻骨的记忆。回想起来,除了“床前明月光。。。。。”这类的启蒙诗词,温婉淡静的外婆教给我的诗词都带有金戈铁马的气息。吊古战场文,文天祥的正气歌,岳飞的满江红,丘迟的与陈伯之书,还有醉卧沙场君莫笑的边塞诗词。就连千字文。也着意地解释了“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外婆的故事里,有沙基堤岸的枪响;农讲所旁边妇救会的集会上,一袭青衣长袍的演讲人。广州起义的夜晚,监牢被打开时满街的镣铐声;同一屋檐下,共产党人被军警抓捕时表现的从容。北伐路上,淞沪江浦,那场民族的生死之战。外婆也常叨念,在广州水荫路上,有一座十九路军的坟茔。这一切,似乎与那个在南国边陲小山村里的妇人拉不上什么关系。
直到有一天,我幡然醒悟,在这些故事里,就有着外婆年轻时的身影。那些被写进历史教科书里的事件,外婆就是其中的目击者。于是,我明白了外婆对那些烽火山河诗篇的关注。当我带着更深的疑问,更多的好奇,更为感慨的心想要外婆解惑时,外婆已经永远永远的不能再回答了。。。。。。。
于是,我也明白了,外婆留给我那几首与别不同的摇篮曲。
其一:(粤语)
红旗染色飘飘杨
十万男儿剑吐光
齐齐参军真欢乐
战旗鼓响震堂堂。
十万男儿剑吐光
齐齐参军真欢乐
战旗鼓响震堂堂。
这是北伐军在广东地区招兵的宣传歌曲,在有关的历史资料里都没有记载的。这是外婆对我哼的最多的歌曲。有着那个年代新兴白话文诗词的味道。
其二:(粤语)
□□□□□(这一句忘记了,或许某一天能突然记起)
好梦报能胜
同胞团结起
打到帝国英日美
解愁怀
好梦报能胜
同胞团结起
打到帝国英日美
解愁怀
这是另外一首宣传歌曲。
其三: (粤语)
打到列强,打到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必成功,必成功。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必成功,必成功。
这首歌现有记录的都是以普通话为主,最后两句是“齐欢唱,齐欢唱”。但当年北伐的大本营是在广州,有一首粤语版的军歌不足为奇。从音韵的角度来看,用粤语唱“必成功”比“齐欢唱”更符合音乐的旋律,也更为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