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公允

作者:香林坐久  于 2012-8-30 20:4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诗词书画|已有14评论

关键词:公允, 南宋



【七律】 公 允

匹夫取义鬼神惊,

智勇尤雄殿上卿。

屈子流芳传汨水,

侍郎湮灭渺蛮兵。

扬州沃雪江阴沸,

阁部垂名典史轻。

憾世无缘董狐笔,

尽倾朱紫不沾氓


注:

侍郎: 马南宝,香山沙涌(今中山市)富绅。
       宋景炎二年救驾有功,召拜权工部侍郎。

:   粤地古代属于白越,南蛮。蛮在此是地方名。

沃雪: 谓以热水浇雪。比喻事情极易解决。

阁部: 史可法。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以督师名使守扬州。

典使: 阎应元,北直通州人(今北京通县)。时任江阴典史。
       率义民孤城困守八十一天。

董狐: 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méng): 民也。——《说文》。按,自彼来此之民曰氓。


                         小  记

       此律用典有点偏僻,但不偏僻就不会生出如此感慨了。诗词里面所说的屈原,史可法和董狐都算是得了大名。典使阎应元也略有人知,而侍郎马南宝知道的就寥寥无几了。

      马南宝(1244—1285),宋末工部员外郎。原籍河南开封府汴梁,宋南迁时,因其先祖知粤之新会,遂举家定居新会。后其曾祖徙居香山县(今广东中山市)沙涌村。其实马南宝就是当地的一个乡绅。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端宗自潮州浅湾被元兵追逐,航海避敌过香山境,马南宝立即带领部下前往救驾并献粮千石以饷军,端宗敕奖其功,召拜权工部侍郎。

      帝居南宝家数日后,元兵攻陷广州。诸将召募潮居里(黄梁都,即今斗门县赤坎一带)乡民数百人勤王,南宝献酒谓各将曰:“痛饮黄龙府在此行也!”并高声歌唱岳飞《满江红》词,慷慨激昂,互相鼓励,闻者无不为之感动。宋亡。
南宝日夜悲泣不食,隐匿不降。至元二十二年,闻陈宜中奉帝犹存占城,于是南宝与招讨使黎德、梁起莘起兵运粮往迎车驾,梁起莘反叛归降仕元,黎德与南宝讨其叛军,大败,南宝被捕不屈,壮烈殉节,年仅36岁。然而在南宋史中并无半点记载。

      马南宝读书好义,尤工诗。尝作诗哭祥兴帝云:
          “翔龙宫殿已蓬飘,此日伤心万国朝。
          目击厓门天地改,寸心难与海潮消。” 

          “黄屋匡扶事已非,遗黎空自泪沾衣。
           众星耿耿沧溟底,恨不同归一少微。”

      阎应元(?-1645)字丽亨,汉族,北直通州人(今北京通县),明末抗清名将。时任江阴典史。一个小小的典史,按今天的说法,最多不过相当于一个正科级的县公安局长。在那个民族危亡之秋,率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孤城困守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


      降清的南明将领刘良佐来劝降。阎典史回曰:“自古有降将军,无降典史。”城破之时,阎应元端坐于东城敌楼之上,要了一支笔,在城门上提到: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终英勇就义。然而,江阴城沸沸扬扬的鲜血和呐喊,在史家笔下却消融得了无痕迹,洋洋大观的《明史》和《清史稿》对此竟不著一字。

      史可法以大学士领兵部尚书衔督师扬州,统率10万大军与清军铁骑只周旋了数日便土崩瓦解。史可法的一封回信——《复多尔衮书》,写得相当精彩,今天我们捧读时,仍旧会感到那种澎湃涌动的凛然正气。然而,还是唐太宗李世民写的一副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说的明白。风云变幻的年月,还要看智勇双全的豪雄。

      看看一位作家对此事件的描述吧,“江南一带从来就有“江阴强盗无锡贼”的说法,这里所谓的“强盗”,是指一种心理品性和地域性格,就正如扬州多的是书肆和船娘一样,江阴多的是炮台和壮汉。一场本来是一边倒的战争,却悲壮惨烈地进行了81天,孤城困守,6万义民面对24万清兵,并且让对方付出了75000余人的代价,这在中外战争史上可以算得上一个奇迹。三十六计中能用上的计谋,差不多都用上了:诈降、偷营、火攻、钉炮眼、草人借箭、装神弄鬼、小股出击、登陴楚歌……无所不用其极,无不闪烁着创造性的光芒。最壮烈的莫过于派白发耆老出城假投降,把火药暗藏在放银子的木桶底层,等清军升帐纳降时,火发炮裂,当场炸死清军3000余人,其中有亲王一人、大将两人,清军为之三军挂孝。与此同时,江阴城头也响起了悲怆的炮声,那是在为慷慨赴死的乡贤耆老们志哀……”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5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5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2 回复 徐福男儿 2012-8-30 22:25
这些详尽的记载见诸哪一本野史吗?
3 回复 早安太阳 2012-8-31 01:06
    
2 回复 香林坐久 2012-8-31 07:15
徐福男儿: 这些详尽的记载见诸哪一本野史吗?
马南宝的事在老家。地方志有记载。现在还存侍郎第,牌坊等物事。
阎应元的记载主要出于江苏巡抚宋荦门下幕僚邵长蘅之手,在为主人编选《诗钞》的同时写下了一篇《阎典史记》。邵长蘅是江苏武进人氏,武进与江阴是近邻,阎应元率众抗清时,邵长蘅大概10岁,因此,他的记载应该是史笔。后来乾隆也给阎典史在江阴修祠,主动向江阴示好。
2 回复 香林坐久 2012-8-31 07:15
早安太阳:      
    
1 回复 徐福男儿 2012-8-31 10:07
香林坐久: 马南宝的事在老家。地方志有记载。现在还存侍郎第,牌坊等物事。
阎应元的记载主要出于江苏巡抚宋荦门下幕僚邵长蘅之手,在为主人编选《诗钞》的同时写下了一篇 ...
香林兄于野史裨草如此熟悉,史学功力深呐!
2 回复 刘小雨 2012-8-31 20:54
写得好大气!难得一见的气魄^_^
2 回复 纽约知青 2012-8-31 20:58
时穷节乃现。
2 回复 香林坐久 2012-8-31 21:36
刘小雨: 写得好大气!难得一见的气魄^_^
有慨叹。
2 回复 香林坐久 2012-8-31 21:37
纽约知青: 时穷节乃现。
板荡识诚臣。
1 回复 smith_h2 2012-9-1 09:35
    大气魄! 周末愉快!!
2 回复 香林坐久 2012-9-1 18:41
smith_h2:      大气魄! 周末愉快!!
谢谢欣赏。周末愉快。
3 回复 纽约知青 2012-9-4 05:46
香林坐久: 板荡识诚臣。
  
4 回复 溪水牡丹 2012-9-13 12:07
香林兄的诗是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的品的
历史上有很多没有记载的无名英雄,洒热血,泣鬼神
感动,谢谢介绍!
2 回复 香林坐久 2012-9-13 17:07
溪水牡丹: 香林兄的诗是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的品的
历史上有很多没有记载的无名英雄,洒热血,泣鬼神
感动,谢谢介绍!
呵呵,不忙,慢慢看。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7 22:4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