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学友 雪狼湖--流星下的愿 國語版 [2008/11]
- 轻松的钢琴曲 [2008/12]
- 雪狼湖 主題曲 愛是永恆 國語版 MV [2008/11]
- 网上看书 [2010/01]
- 杨丽萍 - 雀之灵 [2008/12]
- 仓央嘉措的诗 [2009/10]
- 古典舞-踏歌 [2008/12]
- 再別康橋 & 偶然 [2009/01]
仓央嘉措的诗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这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推荐仓央嘉措的诗,是因为他在感情路上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所以写出独特的诗篇。这位24岁就去世的六世达赖,最适合的也许是做一个情人. -
仓央嘉措的诗歌在西藏一直被广为传颂。诗中有初识乍遇的羞怯,有两情相悦的欢欣,有失之交臂的惋惜,有山盟海誓的坚贞,也有对于负心背离的怨尤。由于作者特定的身份,所有的爱情最终奔向迷茫,走向的是幻灭,所以仓央嘉措更多地体验到怨憎会、爱别离的人生苦难和求不得、恨不能的无奈。人在感情的基本需要,变成求之不得的东西,就愈加凸现显示出人间情爱的珍贵和美好。
仓央嘉措的另一首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清朝官方的资料说,他在被押解至北京途中病死,时年仅25岁。藏人自撰的历史书上称其被蒙古汗派人害死于青海湖边。民间传说又有几种,一说他在途中用神力挣脱枷锁,不知所终;一说他被康熙皇帝囚于五台山,并死在那里;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他自弃名位,决然遁去,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藏、甘、青、蒙古等处,宏法利生,事业无边,最后到达蒙古的阿拉夏寺,隐居不出,至到离开人世,年寿六十有余。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了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转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
不为修来世
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
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藏族人民不但把他当作真正的达赖喇嘛,而且十分同情他的遭遇,就是对他的那些放荡行为也认为是人之常情,有一首藏族民歌唱道:不要说仓央嘉措找情人去了,如同自己需要一样,他也同样需要。
六世达赖究竟写了多少诗歌,至今没有确切的数字。公认比较贴切的数字是近百首,但因为藏族同胞对他们自己的这位悲情活佛一直十分敬仰与怀念,所以后世一些精美的藏文诗歌也被说成是仓央嘉措所做,以他的名字在民间流传。现在,流行在民间的仓央嘉措的诗歌差不多已达万言,不同的曲调和舞法,也有数百种。由此可见六世达赖的诗歌感人之深和藏民对他的爱戴,真是非比一般。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诗歌》74首http://www.alswh.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32)
作为至尊的藏族政治和宗教领袖,他的书写只能用藏语,他的诗歌韵律整齐,文辞华美,可惜我们现在所见都是由藏文翻译过来的,多少失去了一些藏语言的独特华彩。因为他的诗被多次翻译,所以版本之间相差也很大。现在比较流行的有旧诗体翻译版本与新诗歌翻译版本。
仓央过人的聪慧和才智人所共认,几乎达到过目能诵的地步,所以他在数年间的学习中接受了当时在中国也是最高的综合知识教育。他通天文,知地理,精于历法和中西法算术,藏、汉、蒙语等无所不精。像历代达赖一样,他也精通医学,是位高明的医生,出访和讲法时他都常为民众医病,据说无不灵验。作为黄教的宗教领袖,他对藏传佛教的教义理解得深切广阔,当时听他传法讲法被誉为人间盛事,一是他容貌极佳,气质高贵,声音洪亮清爽,听之如神界之音。
仓央嘉措匆匆的一生,留给世人也只是那被广为传颂的诗歌。
(资料收集于网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