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业毒于蛇 [2011/08]
- 对婚姻我现在怎么看的 [2013/12]
- 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中国人身份? [2012/06]
- 殷秀梅:女人,歌,大时代 (上) [2012/06]
- 走出植牙诊所,我两泪涟涟 (上) [2011/02]
- 散文第五次获全国性奖项 [2012/05]
- 怀念我开过的两辆车 [2014/03]
- 奥运女剑客申雅岚的眼泪 [2012/08]
- 职场内外:袜子这档子事 (图) [2011/11]
- 来到咸阳瞻仰茂陵 (图文) [2018/04]
- 恋母情结和爱屋及乌 [2012/08]
- 绝对猜不到,儿子从德州带给我什么 [2015/06]
- 感恩节就医,感恩节祈愿 [2011/11]
- 为什么女人的钱比较好赚 (图) [2014/04]
- 小说获第20届汉新文学佳作奖 [2012/09]
- 即景:生米已成软粥的老夫老妻 [2010/10]
- 血热水醒:有感于龙应台女士的北大演讲 [2010/10]
- 一无所有 (附北大毕业照) [2013/05]
- 虔谦散文将入编中文教材 [2012/05]
- 叔叔,你那眼神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2010/11]
- 儿子获得全美高中演讲比赛第二名! [2011/06]
- 半碗人参汤折腾了我两礼拜 [2012/05]
- 作品荣获一等奖 (图) [2011/07]
- 今天同事就中越危机发难 [2011/06]
- 生日感言 (附图) [2013/03]
- 257字小说:小青 [2011/10]
此行虽然仓促,二楞还是带来了送给每个人的礼物,大致都是厦门特色的糕点糖果,给娘的披肩和给爹的帽子,是他早就备好了的。
家里住不下他们两位,兴邦说他可以睡地上,二楞哪里肯。他带着细柳儿在韩庄区找了家旅馆住。
韩庄区有高档的酒店,不过二楞和细柳儿只能住最普通的那种。即便是最普通的,在他们看起来也已经是非常奢侈了。晚上,窗外能看到晋一市城区的万家灯火,漂亮而浪漫。看着夜景,二楞来了情绪。“小柳,我一定会多多赚钱。到时候让你住好的,吃好的……”
细柳儿:“现在就挺好。”想想几个月来的颠簸和变迁,眼前的一切,都很好。
放下深红色的窗帘,屋里就是他们两个人了。这住处虽然只是暂时驻脚地,却有着爱情和家的所有温馨和缠绵。
第二天一早,吃过酒店里包的早餐后,他们便离开这所让他们度过了一宿蜜夜的旅馆,前往民政处的结婚登记处。
户口本和身份证都递过去了。女办事员打开本子,看了看二楞,又看了看细柳儿,问了她一句:“有没有带离婚证?”
那句话一出,二楞和细柳儿同时差点没吓出冷汗来。“这上头不是注明了未婚吗?”二楞指着户口本说。
“是啊,这上头不是写着了吗?”细柳儿赶紧帮腔。
女办事员眯了眯眼睛,“哦”了一句,又瞟了细柳儿一眼,没再吱声。
大红结婚证领出来了。二楞欢天喜地,一双眼睛比任何时候都清澈。细柳儿的笑容却是含混了一些。二楞兴冲冲带着细柳儿逛商场,在那里给她买了件大红外套;细柳儿也为二楞物色了一件夹克衫。
二楞:“我们去逛一逛吧?就算旅行结婚。”
细柳儿:“你带路吧,别把我卖了就成。”
二楞亲了亲细柳儿:“这个宝,咱韩家多少银子都不卖!”
去哪儿玩呢,二楞心里盘算。“细柳儿,山西的名胜太多了。你看,”二楞掐着手指头说:“云岗石窟,九龙壁,五台山,天柱山,雁门关,五老峰,佛光寺,晋祠,刘胡兰纪念馆,八路军总部,刘志丹殉难处,左权将军殉难处……数不过来了。”
细柳儿听着二楞细数山西名胜,心里不由得思量:伢子的爷爷当兵时好像来过山西……
“山西泉水特别多,人说是千泉之省。”,二楞继续说,“河就更不用说了:桑干河,滹沱河,清水河,潇河……黄河!”
“咱去黄河吧!”
“真你有的小柳,咱这就去!”二楞即刻给弟弟打电话询问。“我送你们吧。当你们的结婚导游,怎么感谢我?”哥哥难得回家,又是结婚,这么点事,做弟弟的哪能推辞。公司里有辆车让值班跑腿的人轮着开,今天他正好有车。“要不要我带几件夹克来?去壶口怕会冷。”他问。二楞说不用,他正好刚刚买了夹克。
不一会儿,兴邦的车到了。
虽然都是山西人,黄河壶口兄弟俩都没有去过。趁这机会,兄弟正好一起“狂逛”一下黄河。
细柳儿平生哪见过这么壮观震撼的黄色瀑布?她倒是知道黄河,知道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她想象中的黄河当然也应该是很壮观的。而这壶口黄河,丝毫没有让她失望。站在那浊黄的瀑布前,看着河水翻滚倾泻而下,雾气冲天,响声如雷,寒气逼人,细柳儿被震撼得大声直叫:“哇,哇,太棒了,太棒了!”
一个不小心,她“哎呀”了一声。
二楞马上过来问:“怎么了?”
细柳儿有些可惜地说:“一个小镯子掉河里去了。”
二楞:“什么镯子?”
细柳儿:“我在厦门买的小石头镯子。”
二楞一乐,“没关系,回去再买一条。”转身对着水花四溅的瀑布喊道:“壶口,细柳儿到此一游,记住了!”
兴邦不住地拍着照片。“哥,你们此行太值了!”
“这次是托了你的福了。”二楞由衷地感谢亲弟弟,他还清清楚楚记得他们一起种大麦高粱的日子,记得那一望无边的麦田。提起农家事,听说晋北那条有名的桑干河现在是常年干旱,桑葚不收;而他们老家河边原来的麦地,也都让位给了街道和桥梁。每次说到这个,兴邦都会有些惆怅的样子,还说他特别能理解海子的麦田诗。
二楞并不太怀念他那一去不复返了的麦地,“海子的麦田诗?他的诗里说应该再回去种田么?太多愁善感了吧。”
兴邦:“哥,老实说,你虽然种过庄稼,却没有庄稼人的灵魂。你看看爹。”
是啊,他们的父亲还执着地经营着他的“番茄园”。说真的,那点小园子,太委屈老爸了。这一点兄弟俩倒是有共识。
回到爹娘那里,二楞指着细柳儿的新外套问道:“爹,娘,我们登记了,还去了壶口。您瞧,穿上这新衣裳,像新郎新娘的样了吧?”
二楞爹眯着眼睛在一边观看。二楞娘说:“大红衣裳,好,像!”
探亲和喜事、旅游一起办,第三天,二楞和细柳儿便告别亲人们,登上了回厦门的路。二楞娘依依不舍,“孩子,你们啥时候还回家来呀?”
二楞和细柳儿没想好怎么回答,二楞爹开腔了:“生了娃就回家来!差不多就是下个新年!”
细柳儿脸微微发热,兴邦瞟了嫂子一眼,忍不住笑。
二楞:“是,爹说得对。明年春节我们回来。”
这闪电般的千里探亲和结婚,让二楞千头万绪,激动不已。回到厦门自己的住处,他有些累了,不过还是止不住打开电脑,一看,说了句:“五喜临门!”
细柳儿这几年是多事之秋,止不住好奇问新夫:“有那么多喜?哪五喜?”
二楞指着屏幕:“我们结婚了;我们快有孩子了!我们去拜见了爹娘,去看了黄河,还有你看,我的股票全涨了,这不是五喜临门是什么?”说完就猛亲了细柳儿一口,“你真是我的福星!”
上集:中篇小说《转》 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