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业毒于蛇 [2011/08]
- 对婚姻我现在怎么看的 [2013/12]
- 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中国人身份? [2012/06]
- 殷秀梅:女人,歌,大时代 (上) [2012/06]
- 走出植牙诊所,我两泪涟涟 (上) [2011/02]
- 散文第五次获全国性奖项 [2012/05]
- 怀念我开过的两辆车 [2014/03]
- 奥运女剑客申雅岚的眼泪 [2012/08]
- 职场内外:袜子这档子事 (图) [2011/11]
- 来到咸阳瞻仰茂陵 (图文) [2018/04]
- 恋母情结和爱屋及乌 [2012/08]
- 绝对猜不到,儿子从德州带给我什么 [2015/06]
- 感恩节就医,感恩节祈愿 [2011/11]
- 为什么女人的钱比较好赚 (图) [2014/04]
- 小说获第20届汉新文学佳作奖 [2012/09]
- 即景:生米已成软粥的老夫老妻 [2010/10]
- 血热水醒:有感于龙应台女士的北大演讲 [2010/10]
- 一无所有 (附北大毕业照) [2013/05]
- 虔谦散文将入编中文教材 [2012/05]
- 叔叔,你那眼神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2010/11]
- 儿子获得全美高中演讲比赛第二名! [2011/06]
- 半碗人参汤折腾了我两礼拜 [2012/05]
- 作品荣获一等奖 (图) [2011/07]
- 今天同事就中越危机发难 [2011/06]
- 生日感言 (附图) [2013/03]
- 257字小说:小青 [2011/10]
施玮(原刊于《名作欣赏》2017第二期)
美国南方出版社出版了虔谦的中短篇集《亦真园》,拿到手三个多月了,短短的读后感始终写不出来,其中当然另有隐情,今天趁着夜不能寐,就把这份压得我沉重的“隐情”说出来吧。
我从第二篇《亦真园》读起,因为通常集子的书名若是其中一篇的篇名,那么作者总是会选自己比较满意的或有代表性的一篇。起初读这篇小说,应该说我的第一感觉是很惊讶,虔谦的小说写得那么成熟。人物刻画、语言、细节和小说结构都很完美,这一点在北美华人作家中并不多见。通常北美华人作家都是“业余写作”“半路出家”,有文学热情,有生活经历带来的独特故事和视角,但在语言和结构上却并不太讲究。虽然我知道虔谦是北大中文系毕业,但一来她平日在洛杉矶作家协会里很低调,二来我想她毕竟在美国一直当着工程师。没想到她的文字堪比职业作家,于是,我心里就为她的文字激动起来。
但是读完《亦真园》后,我在感叹赞赏这些文字的同时,总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感觉,在我的心里像一缕云影般飘来飘去,却又看不清抓不着。我又看了几篇,文字仍是很好,故事也很好,我一面打电话向她祝贺,赞赏这些美丽的故事,一面却挥不去那份“异样”。因为一时激动答应要写点什么,于是我这个认真的人就一定要抓出这本《亦真园》吹进我里面的那缕来无影去无踪的云影。
当虔谦《亦真园》里的小说一篇篇在我面前排着队被细细阅读过,又来回被翻了几次后,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感到“异样”了。如果说“文如其人”,那么我眼前读的这些文字与写这些文字的人竟然是完全相反的。我突然发现,或者就是自己其实根本不认识真正的虔谦,或者就是虔谦写了一个她心中藏着的另一个“虔谦”,那么这个她藏在梦中,或是放飞在天上,又或是被埋在潜意识里的“虔谦”,是虔谦的“超我”?还是她的“本我”?我想了三个月,不停地自己否定自己,最终还是无法确定,但这也许本身就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诱人魅力吧。
我和虔谦并不常见面,但她的形象却极为独特,鲜明地刻在我的脑海中。她的身形是瘦弱的,却给人一种敏感尖锐的刚硬,使我一下子就感觉到她好像是铁丝拧成的一个人,是极为坚强的。虽然她嘴里会像弱女子般抱怨身体或别的,她巴掌大的小脸大多数时候被纷乱披下的额发遮得更小,云开日出的时候并不多。但在皱着眉头的、隐在暗影里的脸上,却有两道犀利的目光。这两道目光仿佛是从模糊的暗影里射出来,带着似乎有点神经质的挑剔,其实却是隐着一份明察秋毫的审判。这审判虽然全无恶意,却冷静而沉重,让人有点想避开。
我常常从旁忍不住观察她,因为她这个样子太符合一个作家的样子了,而我自己的样子却简单快乐得一副庸常形态。我不由地想,自己这么个简单到傻乐的人,内心尚且对世事人情看得透彻、下笔如刀,何况虔谦这样的一个人,心里笔下必是冷静到冷漠、无情到刻薄……《亦真园》却彻底颠覆了我的想象!她的笔下是那么地含情,揭露人性似乎总有一种不忍,对人物的设计和命运即合乎情理,却又染了层“天真”。
短篇小说《亦真园》结构很巧妙,以作家笔下虚构人物的视角来写,仿佛是虔谦这个基督徒作家在揭示:每个人都该知道我们不过是造物主这个“作者”笔下的人。这种结构有着对“命定”的一份冷静的哲思,但小说中的人物却有着这个世界上已经难有的单纯。虽然也有离婚、出轨等,但女主人公佳佳无论是面对出轨而要离婚的丈夫,还是面对初恋情人章永江的背叛与失意后偶然回来,她最多也就是“转不过这个弯”,是“跑开”和“眼泪”,竟然没有恨,更没有计谋或垂死挣扎的行动。
甚至连中篇小说《日月之间的强奸犯》,叔叔楚山酒后强奸了十二岁的虹越,虹越和楚山的关系中仍只有爱,最终他俩走到了一起。虽然楚山不是虹越的亲叔叔,虽然虹越因为不是处女而在之后的恋爱中有羞愧有回避,她和学宽的爱情也因此事几经波折。然而,虹越的心理却没有扭曲,她对叔叔的爱竟然也是完整正常的,甚至是一种亲情与爱情的理想混和,并且其中全无因为十二岁的性事而有的情欲之结。
我在感叹虔谦写出这份干干净净的爱的同时,却不由地想为什么她笔下人物的心灵大多没有当下尘世的尘污?或者更准确地说,都不够“狠”也不太有“恨”呢?把一篇篇小说都看完,我再回到短篇《亦真园》,突然就找到了答案。雷梅说:“哪个作家的梦里笑多一些,我就去哪里。” 外表尖锐犀利,内心温暖的虔谦写道:“离开了亦真园,雷梅的腿也许会恢复原样!”她甚至舍不得一个笔下的人物有着残疾的腿,要为她祈福:“有个帅哥在等着她!”
这样的虔谦,这样的《亦真园》,让我突然对文学有了另一种感叹:文学可以写实“自我”世界,文学可以揭示“本我”世界,文学不是也可以描绘一个“超我”世界吗?虔谦小说中常特意反问是梦里还是梦外?其实人都以为自己活在“真实”中,也相信自己看见的、认识的是“真实”。然而,虔谦的小说却仿佛睁着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问你:你真的在真实中吗?不是梦里?
这么一问,让人的后背不禁一凉!于是,“文”真的就又如了“其人”。一双天真的眼睛与一双犀利的眼睛叠合在了一起。原来,“天真”也是可以审判人的!
2016-12-6写于洛杉矶东谷
虔谦:欢迎读者们关注我2016年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亦真园》。这部小说几乎收入了中短篇领域我最温馨的作品,最美丽的文字。
美国南方出版社 (实体书及电子书):
http://yzy.dixiewpublishing.com/
Ama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