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业毒于蛇 [2011/08]
- 对婚姻我现在怎么看的 [2013/12]
- 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中国人身份? [2012/06]
- 殷秀梅:女人,歌,大时代 (上) [2012/06]
- 走出植牙诊所,我两泪涟涟 (上) [2011/02]
- 奥运女剑客申雅岚的眼泪 [2012/08]
- 怀念我开过的两辆车 [2014/03]
- 职场内外:袜子这档子事 (图) [2011/11]
- 来到咸阳瞻仰茂陵 (图文) [2018/04]
- 恋母情结和爱屋及乌 [2012/08]
- 绝对猜不到,儿子从德州带给我什么 [2015/06]
- 感恩节就医,感恩节祈愿 [2011/11]
- 小说获第20届汉新文学佳作奖 [2012/09]
- 旗帜 [2019/08]
- 为什么女人的钱比较好赚 (图) [2014/04]
- 即景:生米已成软粥的老夫老妻 [2010/10]
- 血热水醒:有感于龙应台女士的北大演讲 [2010/10]
- 散文第五次获全国性奖项 [2012/05]
- 一无所有 (附北大毕业照) [2013/05]
- 虔谦散文将入编中文教材 [2012/05]
- 儿子获得全美高中演讲比赛第二名! [2011/06]
- 叔叔,你那眼神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2010/11]
- 半碗人参汤折腾了我两礼拜 [2012/05]
- 作品荣获一等奖 (图) [2011/07]
- 今天同事就中越危机发难 [2011/06]
- 生日感言 (附图) [2013/03]
- 257字小说:小青 [2011/10]
近日观看电视剧《山河明月》,颇有一些感触。朱元璋的大儿子朱标被称为天下第一太子。从他谥号“懿文太子”,尊称“孝康皇帝”就知道他有多么不凡。朱标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熟读儒家经典,温文尔雅,性情仁厚又不失政治智慧和手腕,时常为弟弟们调和矛盾,为他们向父皇求情。于是得道多助,不仅享有朱元璋的厚爱,也深得一众弟亲和大臣的尊重,不怒自威。不似中国古代皇子之间的帝位之争,朱标在世时,没有人敢觊觎太子之位,就连朱棣都不敢与之争锋。故事看下来,我很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扼腕。一个问题突然冒了出来:如果朱标没有早逝,而是顺势当上大明皇帝,中国历史会怎么个不一样法呢?朱棣是兵戎出身,战过沙场,武力夺位。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他从南京迁都北平。这一举措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强盛。朱棣终究是一个有魄力、能力和方略的皇帝,成就了永乐盛世。朱标呢?电视剧里演他并未考虑迁都北平,他心目中的都城更倾向十三朝古都洛阳。而他不考虑北平甚至西安的原因,是因为两地靠北方强敌都太过近了。由此逻辑推论,如果他当了皇帝,大概率会有文景之治般的社会祥和,但威武盛世就比较难想象了。
顺着这一思路,我重温了之前在脑海里闪过的问题:如果是商朝战胜了周朝,或如果是楚国战胜了秦国,楚战胜了汉……这些如果,都足以改变中国历史的轨迹乃至现况。然而,国家也好,个人也罢,历史是没有如果的,发生了就是必然。
这么说来,是否一切都是注定的?我相信是的。不过,寰宇有两种注定:一种是自然的,没有意志力的介入;一种是有意志力的。观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的那许多“如果”及其实际结果,从国家的层面上看,它们的样式很相似,那就是:养育了儒家文化的周朝战胜了商朝;有着儒学传统的汉战胜了楚。在分分合合的历朝,合的时候,大致也是民本中庸、讲求礼仪道义的孔孟儒家文化包容融合其他。这让我觉得冥冥之中有某种意志力在主宰着神州的走向。这就回到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因果论总是比偶然论要更加感动、温暖和鼓舞人心。”没有目的没有意志力介入的宿命是令人绝望的,因为人只能在暗黑中被动承受;有外在目的和意志力推动的宿命则为人提供了一线真切的光明、希望以及一种信念。
突然联想到李登辉,他是“中国崩溃论”鼓吹者之一,曾经预判中国将分裂为七大块。然而,整个周朝厚重的文化力量规定了华夏数千年的发展轨迹和整体的国家民族架构。这个古老但经久弥新的架构粉碎了李登辉之流的期盼。一如我在六年前那篇文章里写的:“神州历史的发展,在商周交替之际,似乎不是选择,而是命定。”
写到最后,我必须要谢谢《江山月明》中朱标扮演者何晟铭。他演得太好了,把一个太子、儿子和兄长的形象演绎得那么生动并细腻到位,给了我动力去查史料了解这位“超级太子”,并引申出这许多文字来。(原载《世界文化之窗》第312期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