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业毒于蛇 [2011/08]
- 对婚姻我现在怎么看的 [2013/12]
- 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中国人身份? [2012/06]
- 殷秀梅:女人,歌,大时代 (上) [2012/06]
- 走出植牙诊所,我两泪涟涟 (上) [2011/02]
- 散文第五次获全国性奖项 [2012/05]
- 怀念我开过的两辆车 [2014/03]
- 奥运女剑客申雅岚的眼泪 [2012/08]
- 职场内外:袜子这档子事 (图) [2011/11]
- 来到咸阳瞻仰茂陵 (图文) [2018/04]
- 恋母情结和爱屋及乌 [2012/08]
- 绝对猜不到,儿子从德州带给我什么 [2015/06]
- 感恩节就医,感恩节祈愿 [2011/11]
- 为什么女人的钱比较好赚 (图) [2014/04]
- 小说获第20届汉新文学佳作奖 [2012/09]
- 即景:生米已成软粥的老夫老妻 [2010/10]
- 血热水醒:有感于龙应台女士的北大演讲 [2010/10]
- 一无所有 (附北大毕业照) [2013/05]
- 虔谦散文将入编中文教材 [2012/05]
- 叔叔,你那眼神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2010/11]
- 儿子获得全美高中演讲比赛第二名! [2011/06]
- 半碗人参汤折腾了我两礼拜 [2012/05]
- 作品荣获一等奖 (图) [2011/07]
- 今天同事就中越危机发难 [2011/06]
- 生日感言 (附图) [2013/03]
- 257字小说:小青 [2011/10]
一查网路才发现,龙应台女士的演讲引发了许多的讨论,其中不乏反弹和批判,这方面来自法国巴黎的宋鲁郑的文章《为什么我们的中国梦如此不同》很有代表性并被广泛转载。
扪心自问,我作为中国人,我的中国梦是什么呢?就是中国的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政治的逐步民主、社会的逐步文明、平等与和谐。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梦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但是依循逻辑,这两者也许不一定完全互相包含 (比如说我认为人的尊严是一种价值,但是我不一定会去做我得到什么尊严那样的梦),但是一定不会是互相冲突的。假如我认为民主自由是好的,繁荣富强、安居乐业是好的,那么我一定不会去做贫苦梦,专制梦。
龙应台女士的家庭经历了从大陆到台湾的迁徙,她本人出生台湾。不平凡的家、国经历使她更容易去思考一些没有那种经历的人不一定去深究的问题,进而去超越一些现存的观念。“文明”的标准体系(包括民主、自由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关照等等)就是龙应台女士经历“百年思索”后建立起来的她的价值观体系。
从龙应台女士的演讲内容上看,她的价值观有两个层次:中国人传统的 “礼义廉耻”和全世界普遍的“民主自由”。在这个价值观认知的基础上,龙应台女士的中国梦就是一个具备这两项价值标准和价值现实的中国的存在:所谓文明的崛起。以上的认识和观点本身很有道理在,相信中国大陆人民也懂得什么叫自由民主等等。几年来在内地网站和同胞们的交流让我深深感到,中国人,有如几千年传统所显示的那样,有我们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并融化到自己的文化中来的一面。 具体到价值观,中国的另一位女性胡紫薇也提到过。记得在电视机前听她讲过: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
问题的关键,或许不在那个观点本身是否有道理在,而在于那个道理的阐述者所站的角度。顾名思义和“1000枚飞弹”的开宗明义,龙应台女士已然完成了从大陆乡愁到美丽岛土地、视野及价值观的转变,在这个提前下谈中国梦,它的角度势必是置身其外的角度;用比喻的方式讲,它是蘸着一杯白水在书写,而不是蘸着那一碗共同的血在书写。
只攻原由,莫论是非,在我看来,寻找龙女士那一方的原由,那就是龙女士演讲引发反弹和批评指责的症结所在。
然而,既然道理本身没有错,中国人应该也能够以平常的、理性的心态来看待那场演讲,吸收它的精华养分,理解那样一个“中国梦”;更进一步,我们还应该感谢有龙应台这样的历经两岸分裂、身居台湾的中国人,她/他有着不一样的视野和思维,并愿意积极分享这个视野和思维。
各式各样,有形无形,每个人都有他/她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行为、选择背后的那根有形无形的魔杖。我有我的价值观体系,这个价值观体系的轴心是神,它的灵魂是博爱,包括爱、尊重、谦卑、虔诚、奉献等等。
我也有一个中国梦,除了本文第三段里所讲述的外,我的中国梦更包含了许多与信仰相关联的祈愿和追求,相信我的许多读者都知道我为此而不厌其烦喋喋不休。
阳光普照着全球,神博爱着世人,当然也包括了中国人。
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暂时的,不可能万古长青的,国家地域的观念有一天也会被突破。所以我们或许不应该太过拘泥什么浓血什么淡水,而应该以更宽容的心态、度量和视野来尽量超越自己,也理解、包容并超越他人;我说尽量,因为我们仍然活在今天这个有国家民族观念存在着的世道。
-------------
欢迎阅读虔谦长篇小说 《一天就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