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伤我心】-----八卦一下窦唯和他的女人们 [2015/01]
- 姜文啊,你可得悠着点儿------观《一步之遥》有感 [2015/01]
- 房子的故事(1) [2018/07]
- 扎克伯格,你丫就一Asshole! [2016/03]
- 中国男人不男人的一面 [2012/04]
- 我身边的末法行者(中)【2012贝壳村夏令营之达人秀】 [2012/07]
- 骆家辉,你还真厉害! [2011/09]
- 难道事实还不够有力吗? [2016/05]
- 老情人儿来了 [2012/02]
- 《纸牌屋》---为什么中美政客都爱看? [2014/02]
- 歌与记忆(7) [2017/06]
- 我堕落的那些年(二) [2012/05]
- 歌与记忆(3) [2017/06]
- 晒晒一个好学生的成绩单 [2012/02]
- 别让人牵着你的生殖器走!--诺贝尔和平奖有感 [2010/10]
- 百善孝为先 [2013/03]
- 懂你,就不再伤害你! [2012/06]
- 新闻媒体该不该有立场? [2012/10]
- 我有话要说 [2012/10]
- 村里的左派和右派看过来 [2012/03]
- 我堕落的那些年(二十一)【18+】 [2012/07]
- 村里的大佬们,剑下留情! [2012/02]
- 贝壳村的那片天空,被她们撑起 [2012/08]
- 最后的儒者和他们的思想(六) [2013/01]
- 我的网络观(戒村十天有感) [2012/08]
难道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天生都会导演?姜文,冯小刚,如今又有崔健。
可与崔健相比,姜文和冯小刚的电影才华有些日薄西山了:姜文这几年似乎一直都没法从民国情结与荒诞情绪中绕出来;冯小刚的贺岁片也是越拍越碎。反而,已玩不出摇滚的崔健,却把电影玩得异军突起,这部《蓝色骨头》就很酷,很有想法。
如果不是崔健这个摇滚老炮,这部片子应该叫作《迷失的季节》:故事并不复杂,两条线:一条是讲摇滚的妈妈和特工的爸爸在那个特殊的季节和时空里如何迷失;另一条是讲一个做音乐的网络青年和一个会扭屁股但不会唱歌的女歌手间的鱼鸟爱情。用《蓝色骨头》做片名,显然是崔健对摇滚的那份执着和不死心。《蓝色骨头》不光是他曾经的一首专辑的主打歌,蓝色和骨头本身就会让人们联想到摇滚。虽然老崔已经没有办法再次让摇滚成为今天舞台上的中心和主角了,他仍希望通过这部片子再为摇滚呐喊一下。
这部片子据说被有关部门雪藏了两年,大概里面有些敏感情节,比如林立果选妃。还好,到底给放出来了。和上一部老崔玩的电影《北京杂种》不同,说实在的,那部被称为“地下电影”,由禁片导演张元(这哥们儿专门导演被禁电影)指导,崔健,臧天朔,窦唯联袂出演的《北京杂种》真心不怎么样,真的跟在地下拍的似的:整部片子灰暗不清,现场噪音贼大,对话都听不清;一个墙根撒尿的背影恨不得持续一分多钟,急死个人,我看禁得好!禁得对!
这部《蓝色骨头》不一样!虽然有大量的伤痕元素,但拍得明亮,而且有很多另类的惊艳,让人印象深刻。比如穿绿军装的女文工团员,比如扭曲的灵魂在那个貌似出柜男文工团员青春的躯体内的躁动,比如崖壁上行走的裸体纤夫,这些造型和画面一定让张艺谋都感到梦寐以求,甚至流口水。
特工的父亲被摇滚的母亲一枪打掉一只蛋,算是那个特殊的年代对人性的一半阉割吧!可是,老崔并没有像其他伤痕电影那样,一脸苦逼地,祥林嫂一样地没完没了。相反,骨子里的摇滚,让老崔从来就是看重批判现在,而不是过去(当然,你可以说那是因为他自己就是那个《红旗下的蛋》,抱怨自然要少些。好吧,WHATEVER!)。这让老崔与时俱进,思想始终保持前卫。所以,他宁可把这个明明是七零后的男主角钟华模糊成九零后,为的就是更全面地体会这个时代,进而用超前的,而不是滞后的眼光审视这个时代。
也正因为如此,在片尾,崔健采用了李安导演在《LIFE OF PI》的结尾时的表现手法:灾难过后, PI 的亲人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他的生活中。老崔也在片尾,安排钟华的母亲和从未谋面的妹妹通过网络,通过那首《蓝色骨头》,从大洋彼岸找到了他。已知天命的老崔,显然对于那段不可理喻的苦难,当作上天的某种深谋远虑的安排。没有抱怨,何必抱怨。。。
作为一个处女作,老崔的这部《蓝色骨头》还是很成功的。唯一遗憾的是他那心爱的摇滚乐没能成为片中的亮点。不管老崔怎么样把那首《蓝色骨头》意淫成人们会在网上争相下载的诱饵,但没办法,人们不会。老崔心中那圣洁的摇滚,在今天已成昨日黄花。就像片中的那位摇滚母亲写在《迷失的季节》里的那样:
太可惜,也太可气
我刚刚见到你
你是春天里的花朵长在秋天里。。。
其实,这歌词不光是写那无果的爱情,也是写给老崔他们那一代摇滚老炮们那转瞬即逝的摇滚的。。。
无论如何,向崔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