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事物皆有两面性 看佛教的四大危害 [2020/06]
- 终于真相大白:关于毛泽东九大谣言的真相 [2014/11]
- 这就是毛泽东时代的社会! [2015/10]
- 台湾在蔡英文的领导下经济将步入负增长时代 [2016/01]
- 总是说中国不能民主,你同意吗? [2014/10]
- 假如六四遇到毛泽东,结局会如何? [2015/06]
- 周永康的泄漏国家机密罪到底是泄漏了什么秘密? [2015/04]
- 中国统一台湾的最佳时机和让台湾被统的心服口服 [2016/02]
- 这些反文革的是大虾扯蛋(之一)2000万非正常死亡 [2016/05]
- 这些反文革的是大虾扯蛋(之二)文革的时候很穷 [2016/05]
- 要问悉尼房价有多贵,先看这破屋! [2015/03]
- 是谁拍板决策恢复高考的? [2014/06]
- C919到底是不是中国的大飞机?几张图对比倒很有趣。 [2015/11]
- 什么原因使得朝鲜功勋和牡丹峰乐团取消演出回国? [2015/12]
- 探讨中国对果敢问题的前瞻性策略 [2015/03]
- 中国改革前后的各方面比较 [2015/11]
- 老看中国崩溃论乏味,今天来看个美国崩溃论 [2020/04]
- 武汉病毒到底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在武汉 [2020/02]
- 到底是文革乱,还是改革乱? [2014/08]
- 2分钟详解中美贸易的全过程 [2015/12]
- 要改善中国的某些社会问题唯一出路是重回社会主义 [2015/10]
- 中印之战的重要策略 [2020/09]
俄罗斯为了摆脱美国欧洲制裁,实行了对俄不友好国家和俄罗斯贸易时必须用卢布结算.这一措施显然有利于俄罗斯摆脱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和控制.
受到俄罗斯货币结算的启发.中国也应该大力推行人民币国际化,逐步实现对外贸易用人民币结算.这样如果有一天欧美制裁中国,中国也完全可以不用美元欧元来贸易结算.
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第一步应该是台海两岸贸易用人民币结算.两岸的贸易额3000多亿美元.如果用人民币结算,就摆脱了对这一庞大贸易数字对美元的依赖.两岸距离那么近,双边贸易量这么大,而一直作为两岸双边贸易的结算货币-美元-的汇率波动又大,又不断贬值,造成两岸资产严重损失,增加企业风险。
「人民币可以说已经是东南亚准区域型货币了,贸易结算会更加快和深化这一点。上次的金融海啸平息之后,人民币恢复长期升值,这态势会更明显」。一名长期研究亚洲货币政策的台湾官员如是说。台前央行总裁彭淮南也说:「台湾对人民币的需求,将超过美元」。人民币试图走出国境的努力,已经一步一步在进行中,而其在亚洲的影响力也逐渐显现:
近年来大陆就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大陆与香港,马来西亚,俄罗斯,巴西,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朝鲜(北韩)、蒙古、俄罗斯、巴基斯坦、尼泊尔等邻国进行边境交易时,已经有相当一部份以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人民币的版图,已经走出中国,往北到俄罗斯和蒙古,往东北到北韩,往西南顺着澜沧江、湄公河,流进东南亚;往东南,越过台湾海峡和珠江,流进台澎金马和港澳,形成「人民币帝国」」。
为什么两岸贸易应以本币结算,有以下重要理由:
1.美元本身的缺陷:要保证全球金融和经济的顺利运作,一定要有健全、稳定、可预测和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然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刚好暴露出当前美元做为世界储备货币的严重缺陷:美国金融体系的不稳定通过美元扩散到全球,使全球都遭殃。因此,未来如何在国际金融以及世界贸易当中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减少今后发生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是大家必须解决的课题。另外,美国政府严重的财政和贸易双赤字问题、美国政府实施毫无节制的货币宽松政策、持续压低美元利率,以刺激经济复苏等的作法,必然导致美元长期的贬值、甚至恶性通货膨胀。由于两岸都有很多美元的外汇储备,一旦美国经济身陷泥淖、美元不断贬值,将造成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大幅缩水。
2.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幅度过大,外贸结算风险激增:汇率的波动是财富的最大风险。因为汇率波动过大,带给进出口商很大的困扰。
3.稳定强势的人民币:人民币在最近两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出色,不但没有像韩国等国家的货币剧烈贬值,而且还稳健地升值,很大程度提高了世人对人民币的信心。
4.两岸贸易巨量: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据统计,2021年,两岸贸易额增长至3283.4亿美元.但是,双边的贸易结算或是投资都不是以各自货币结算,而透过第三货币美元,徒增困扰、风险与损失,实在是一件非常不合理的事情。
5.东亚区域经济整合加快、加深: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以及亚洲经济的迅速崛起,近年来,亚洲地区区内贸易和投资活动日趋活跃,区域内的经济整合已在加速进行中,一旦整合成形,区域货币,或亚元或人民币出现,区域内的贸易自然应该用亚元或人民币结算,才符合我们的利益,这就像欧元区内的国家间贸易,不是用美元,而是用欧元结算,好处多多。「少掉一道手续费和一道汇兑风险」
当前两岸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障碍主要涉及贸易、金融、基础设施、政治以及网络外部性五个方面。障碍主要体现在:第一,全球产业链分工地位和“两头在外”的贸易模式叠加,影响人民币结算比例提升;第二,人民币和新台币不能自由兑换,导致交易成本增加;第三,人民币汇率波幅提升,使得汇率风险加剧;第四,跨境资本管制、跨境支付系统便利性不足以及金融分支机构网络有待完善,导致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程度低;第五,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有限,既不能提供较好的人民币衍生产品对人民币资产进行套期保值,也不能提供丰富的人民币投资产品提升人民币收益;第六,美元的网络外部性限制了人民币的跨境使用。
两岸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推进阶段。
第一,经贸合作开启是两岸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前提和基础。2008年,两岸“三通”(海运、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启动。2010年6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通过,规定多项金融开放措施,这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01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进一步签署《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和《两岸海关合作协议》,两岸跨境贸易和投资迎来发展空间,也为跨境人民币结算创造了机遇。
第二,两岸金融合作为人民币结算清算确立制度性安排。早期人民币与台币之间无法直接通汇,主要经由中国香港地区解决两岸银行间人民币现钞兑换问题。2009年4月,海协会和海基会签署的《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明确了两岸建立货币清算机制的方向。2010年1月,签署生效的《两岸金融合作监理备忘录》(MOU)规定双方金融市场准入及优惠措施,两岸金融开放开始步入正轨。2012年,《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两岸货币清算机制正式建立。中国银行台北分行和台湾银行上海分行作为货币清算行。自此,两岸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得以开启。
第三,自贸区、试验区成为探索两岸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前沿阵地。两岸跨境人民币结算容易受到两岸关系影响,加之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主要聚集于沿海地区,选择重点区域试点后推广是推进两岸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可行路径。2009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设立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2014年,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并以两岸金融合作为重点。江苏省昆山市、福建省平潭县是当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在试验区内允许开展人民币跨境自由流通、双向借款等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