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几大怪的来历

作者:骑牛  于 2008-8-21 03:4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已有3评论

老东北的怪
早年间祖辈们的那套“嗑儿”是咋说的来着?“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嗄拉哈姑娘爱,百褶皮鞋脚 上踹;提妖降魔神仙舞,不吃鲜菜吃酸菜。”逗乐儿不?“嗯!”明白不?“说不好,不好说!”呵呵。其实现在就是你搬个七老八十的老太太往炕头儿上一墩,她 也不见起能整明白唠透。
咱这旮的少数民族当年为了适应东北的地理环境和狩猎为主的游牧生活,居家过日子难免要设身处地的琢麿咋过才能舒坦得劲,忙活生计之余还得来点“业余文化生活”吧?几千年下来就形成了东北独有的这几大怪。不好说不是么?今儿咱就掰开手指头好好唠扯唠扯。
窗户纸糊在外
先 说这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明清时期的窗户都一水水儿的木制格子窗,窗格本身就是艺术,那叫一个漂亮,各式窗格蜂巢一样,每家每户的男人做起窗户来那 是充分地发挥了聪明才智,把个窗户格子弄得是奇形怪状,透着那么古朴端庄,老讲究了。那暂没有玻璃,甭管是多好的房子,平民百姓的寒腰陋室还是王公大臣的 官邸豪宅,窗户棂上一色儿搞纸糊。到后来虽说有了玻璃,一来贫苦人家买不起,二来小孩丫子淘气,一砖头敲碎还得再拾掇,加上玻璃窗敞亮归敞亮,可在屋外十 几二十丈就把屋里头看个一清二楚明明白白了,老辈人觉着不方便,于是糊窗户纸就一直沿袭下来。关里人也糊窗户纸,但人家是糊在里边,这样从外边儿就可以看 到“盘长”、“灯笼锦”等各种花式的窗格图案,那意思“俺家窗户都这般光鲜,小日子那还用问?”可咱东北冷啊,屋里边全靠火炕取暖,一般火炕都紧靠着窗 户,这样窗户内外温差就贼大,窗户纸糊里边,容易受潮缓霜,爱掉不说还好烂。再者东北风大雪硬,纸糊里边窗格子就露外边了,棂子上春天积沙冬天积雪,到了 夏天来场急雨,水顺窗格子就渗屋里来了,顺墙就往地上淌,浬汰不说,窗棂子几场雨就沤烂了。窗户纸要真糊里边你就遭罪去吧。所以外省人一到关外,好家伙, 那哪是住人的房子呀,整个一个“大白块儿”,自然就觉得是一大怪了。
那位说了,这纸咱大家伙儿都见过用过,那玩意一捅就破沾水就碎,能防雨么?这 就是您孤陋寡闻了。糊窗户的纸可不是一般的纸,它既不是现如今的机制白纸,也不是文化人舞文弄墨的宣纸,而是关东人就地取材“开发研制”出来的专用纸,要 搁现在得申请专利。用过的破鱼网、线头、打碎的芦苇破棉花套子啥的,捣烂,上碾子压,扔水里沤,沉淀之后捞出来掸上胶油桐油苏子油,晾干之后就成了防水防 潮的窗户纸了。糊窗户纸可不简单,讲究绷得紧糊得平,这样才既美观又耐用,糊完纸用棉花沾豆油再往窗户上抹一层,风干之后原来不透明的窗户纸也半透明了, 既增加了屋里亮度又加强了纸的强度,一敲嘣嘣响,不起褶不沾水不落蚊蝇,巧手的主妇再抽空闲操剪子剪点喜庆的窗花往上一贴,嘿,一个字:“棒!”如此这般 之后,任你是刮风下雨还是扬沙飞雪一概不在话下,咋也挺上个一二年。
如今是家家户户玻璃窗,碎了一个电话玻璃店就来人给换,脏了还是一个电话家政公司的人准来敲门拾掇,“窗户纸糊在外”的景致渐渐作古再也难见了,可你现在坐床上想起那般岁月,还是不由得感叹:老祖宗们生存有道啊。
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
“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在东北这几怪里排得上老二,那是老东北一道鲜亮的景致。
现 在的东北农村还多数是平房土炕,炕上必备两个笸箩(一种无盖的竹制器具,类似装棋子的盒子),一个是装针头线脑的,一个是装烟的,你去串门儿,主人先是一 句“台儿拐着(炕上坐)”,等你俩腿往炕上那么一盘,主人就会把烟笸箩推到你跟前。“啃草卷儿(卷颗烟抽)”。可见在现在的东北农村,敬烟还是一个极注重 的待客仪式。
东北产烟,而且老有名了。烟草传入中国的“烟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经由菲律宾贩往东南沿海,另一条就是从边境由俄罗斯进入东北。关 东土肥地广,适合烟草生长,后来大多数的游牧部落群居下来种起了烟,于是乎烟这玩意也就在人们的生活中找到了根植的土壤。直到现在东北还是全国乃至全球的 烟草主要产地。
东北民族一向以游牧为主,夏天遛羊放排冬天砸冰眼摸鱼,淘金、狩猎、挖参,活计的空闲干啥?抽烟!那位又说了。“抽烟有啥好呀?”呵,在老关东,抽烟的好处可大了去了。
田 间劳作,为防蚊蠓叮咬,抽烟;进山打猎,为使蛇不近身,抽烟;冬天雪大活少,行贩商旅找大车店猫冬,一猫三五个月,这日子咋熬?抽烟。烟灰还是民间传用的 十分灵验的止血药,烟油子更是止咳平喘消泻的民间验方。采参说道多,找着大参了,把头(老资格的采参客,挖参队伍的领头人)一声吼“打火堆,点蚊烟喽!” 小打(小伙计,学徒)麻溜就得把早预备好的蒿子沿着参位拢成一圈,一把火点着喽,再给把头点上一锅烟,操把扇子一个劲儿扇,扇啥?让风把烟气吹开,这样把 头身周围就不会有花蚊子来骚扰,把头就能专心致志地挖参了。传说大参有灵气,稍有异动就会钻土而去,要是因为赶蚊子耽误了活跑了参,那罪过你担得起?
抽 烟在关东早就不是过瘾的方式而是一种“营生”了。女娃子打小儿就跟着爹娘操劳活计,也就跟着爹娘学会了抽烟。早年间纸贵(总不能用糊窗户的纸卷烟吧?), 只能选用烟袋抽烟。《铁嘴铜牙纪晓岚》里的纪大烟袋见过吧?就是他鼓捣的那玩意儿。于是老头老太太、壮年劳力抽烟是见怪不怪,而十来岁的小姑娘也人人手捏 一杆烟袋就成了关东一大怪了。
说起烟袋的结构,简单的很,有装烟的“锅儿”,通烟的“杆儿”,宜于叼咬的“嘴儿”。看着极古典极特色,但这里边儿 讲究也极多。锅儿以铜制为主,大多是手工敲制,烟杆则铜木兼有,以乌木为上品,烟嘴就五花八门了,有钱的主儿一色的玉石玛瑙青金石,没钱的贫苦人则多以铜 锡为主。烟杆上吊一烟荷包,荷包里是半袋揉碎的烟末,系荷包的线绳从袋口扎紧,下边甩着穗头。每每拉开绳头,把锃亮的烟锅探进去一郐,压实,凑火上点着, 话匣子便打开了,一袋烟抽罢翻过鞋底敲净烟灰,往腰上一插,该干嘛还干嘛去。动作透着那么舒坦、豪爽。很多轻浮子弟平日里花天酒地时显摆的也多是他们腰上 那杆雕龙刻凤镶金嵌玉的烟袋。大姑娘小媳妇更是愿意琢磨给装烟的烟荷包整点装饰和点缀,绣上各式图案,抽穗儿、压边儿、拿褶,弄得是漂漂亮亮的,没过门儿 的姑娘还经常把亲手做好的烟荷包当作定情物送给自己的心上人,那年景,要看见小姑娘鼓捣烟荷包,长辈们就要细心留意自己闺女是不是有意中人了。
男 人和一些经常外出劳作的女人用的烟袋一般不过尺半,这样外出活动带着方便,上年岁的老太太抽烟一般是盘腿坐炕上抽,习惯用细长的烟袋,长度都二尺以上,最 长的四五尺不止。装上烟后自个儿够不着火,就由晚辈给点上,或者凑到炕上的火盘里去点,坐炕头上要想拿稍远一点的物件也不用挪窝,长长的烟杆一伸就能拽过 来。关东女人祖祖辈辈都传承着对烟的敬畏,新娘子刚过门儿要给公婆行“装烟礼”,给公婆装袋烟点上才算真正嫁到门里,公婆也自然少不了掏“装烟钱”(这和 咱东北现在结婚“抽喜烟”是不是有联系就不敢乱说了)。打过门儿以后每天早起的头件事就是过到公婆房里给二老点烟,晚上临睡也不例外。
烟袋在关东,是人人必备的器物,也是身份的象征,是权威和尊严,也是一段接近尾声的历史。
养活孩子吊起来
关东的孩子是吊着养活的。这话你得信。现今的说法是“忽悠大的”。
游 牧的生活状态和“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劳作模式促成了吊着养活孩子的风俗。游牧时期,见天走,孩子太小,抱着累,男人就做个悠车,把孩子放里边,系个长布带 让孩儿他妈斜挎着,解放了双手,又能让孩子睡得安稳,还不容易“搂驼了背”。后来定居下来后,活计太多,男人在外,女人就在家里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要忙些家 务针线,加上旧关东蛇虫野兽频繁出没,小孩子放在地上不安全,放在炕上又容易受热“上火”,于是孩子睡悠车就更加的发扬光大了。
悠车,又叫腰车子、炕车、晃车,其功能接近于南方的摇篮,区别在于摇篮是落地的,而关东的悠车是悬空吊在房梁上的。
赵 本山一句“小孩不睡觉,欠悠”道出了悠车的最根本的功用。把悠车用粗绳吊在房梁上离炕约半米高,悠车上悬了蚊帐,把孩子放进去,推一把,车就荡起来,这一 荡咋也得十几个来回吧?孩儿他妈就借机跑到外屋看看锅里的大饼子,或是去院外给鸡添把食,腿脚快的还能再打桶水回来。回屋一看悠车停了,就再推一把,懒得 用手就拿脚一踹,车子晃起来孩子就不哭不闹,女人就操起纳了一半儿的鞋底接着忙或是惬意地抽袋烟了。悠车悬空还保证了猫鼠之类的小动物不至于伤到孩子。车 子一晃,小凉风轻轻柔柔孩子也就不出汗,不觉得热,免了人扇之苦,也就少受苍蝇蚊子的叮咬,平时孩子躺在悠车里玩儿,车子一晃,车上挂的小玩意五颜六色唏 里哗啦连动带响,哄孩子都省了,悠一把,下地淘米做饭啥也不耽误。据说努尔哈赤也是在悠车里晃大的(他妈用不用淘米做饭我就不知道了)。
悠车的好 处不仅在解放了劳动力,从现在的角度看,还有其科学育儿的一面。悠车一晃,孩子也就跟着晃,不会总睡在一个位置上,不会使孩子“睡偏了头”,同时睡悠车时 要绑住手脚,孩子只能在车内仰卧,后脑勺压得扁平,不会形成“前奔娄后勺子”、溜肩膀罗圈腿一类的毛病,也算是关东人民的一大贡献。
悠车的工艺简单,但却也含着关东人的朴素的美,做悠车诸多讲究,要选结籽多的树木,寓意多子多孙,选材多以柳木为主,轻巧不说,与“留”谐音,旧时缺医少药,养个孩子不容易,用柳木做车,企盼着孩子顺顺当当好养活,能留住。
裁成薄片的柳木热水煮过,趁热弯成船形,接头处用铆钉钉牢,再安上底板和横梁,四角包上铁皮,穿上皮绳,涂上红漆,刻上“长命富贵、九子十成”的吉祥话或各种图案装饰,再系上小铃铛波浪鼓之类的玩具,往炕上方“子孙椽子”上一吊,关东人家的其乐融融便会让人心里一热。
孩 子过了首十“出生后第十天”就要“上车”,一般孩子本家不自己做车,都是由娘家舅舅送过来,而且以旧车为好,旧车养过孩子,已经“实践证明”能养活孩子, 用起来吉利。在老关东时兴借车,到人丁兴旺的富贵人家去借用过的悠车,特别是这孩子长大后中了举人秀才的车子更是紧俏品抢手货,谁家姑娘长得俊俏伶俐,女 红手艺地道,那她睡过的车子也就更金贵。大凡这样的人家也把车子借给他人为荣,跟谁关系靠(十分要好),听说人家生了孩子就会主动上门。“那啥,把我家的 车子拿了去吧。”
“真的不?”
“谁跟谁呀,这话说的。”
“俺可咋谢你呢,那啥,等俺家孩儿懂事理了,让他去给你们家祖上磕头啊!”
于是两家的关系就更靠了,长辈们也会时常念叨。“咋的也不能忘了人家的恩情,小时候人家借过咱车子。”
睡 悠车一般不铺褥子,而是把装了糠的布口袋放在婴儿身下,利尿去火,糠口袋下边还要放几枚“压车钱”,肩腿等部位用布带绑住,一是防其梦里翻身掉出来,二是 使其胳膊腿儿直,不“溜肩膀”,长大了才能骑马射箭。孩子上车之前,先要把自家的猫放车里悠几下,没有猫或是刚好猫没在家,条帚疙瘩也成,悠时嘴里还要叨 咕几套“嗑”以求去掉邪气保佑孩子顺顺当当的长大成人。
上了车的孩子每天除了吃奶等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往外抱,当妈的也往往是手里忙着活计,嘴里哼 着小曲,关东哄孩子的小曲听起来很邪乎,“悠啊悠,麻溜睡吧别哭啦。狼来啦,狗来啦,黑瞎子背着鼓来啦。老虎妈子跳墙啦。舌头伸出老长啦,正趴窗户看你 哪。咬猪啦,咬羊啦,宝啊你可别哭啦。”多少有些让人哆嗦的曲子里,吊起来养孩子成为了关东的一大风景,后来闯关东的汉人们也逐渐习惯了这种方便实用的养 育方式,于是早年间汉人的孩子在东北也是被吊着养大的。
火盆土炕烤爷太
土炕不是东北仅有,但全国各地的土炕都能在东北找到其根源,或者说,土炕本就是从东北传播开去的。
东 北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小北风脸上一吹比刀子刮来疼,正所谓是“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夸张一点的说法是出外撒尿都得带根棍儿,一边尿一边 敲,要不还没落地就冻上了。虽然没有说的这么悬,但老关东的冷却是货真价实的。粮食入了仓,烟叶也腌煮过,搭在架子上凉着,备足了一冬的劈柴,棉袄棉裤一 上身,关东人便开始“猫冬”了。
关东民宅都是坐北面南的,是朝阳的房子,这样建房子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对冬天屋子的取暖有很 大好处。当然也有厢房,但厢房就比较少了,屋里最占地方的就是每家都有南北大炕,通常是两铺炕,一南一北互相对应,以大著称。屋子里很少有椅子,大家没事 儿时都坐在炕上,通常是盘腿而坐。有事儿的人或者来人都坐在炕沿上,腿耷拉在地上。烟笸箩小酒盅抽着喝着事儿就谈妥了。
炕都是火炕,与外屋地上的 大灶坑相连接,烧火做饭时烟就从炕下面的炕洞子通过,于是炕就热了,但要是在冬天里仅仅靠烧火做饭来把炕烧热了还达不到需要的热度,所以还要在炕洞子里烧 木材。但由于炕大,受热的地方不均匀,炕头热度高一些,炕梢热度差一些。所以人们晚上睡觉时都愿意睡炕头,不愿意睡炕梢。但一家人谁睡炕头谁睡炕梢不是随 便的,是由每人在家中的地位决定的,通常都是家里的男主人也就是一家的老爷子睡炕头,紧挨着的就是女主人了,然后才是孩子。但孩子睡觉的顺序通常却是越小 的越靠炕头这边,越大的越靠炕梢一边。
天刚要入冬,还不太冷,男主人便拉了黄土,搅了碎马籽草,把炕面抹得溜光水滑,炕面铺上用高粱秸子编的炕席,牛皮纸进入生活后,有条件的人开始用牛皮纸糊炕,上面刷上清油,这样的炕面非常明亮,而且还干净,比炕席的效果要好很多倍。
炕 很重要,是东北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地方,如果东北民居没有炕,那简直不敢想像。东北人一日三餐也都是在炕上吃的,吃饭的时候炕上放一个炕桌,家里有地位 有身份的人盘腿坐在最里面,男人通常都是坐在里面的,女主人坐在炕沿的位置,负责给大家添饭递东西什么的,是伺候吃饭的。每逢年关,长辈们一句“南北大 炕,高桌摆上。黄米干饭,大油熬汤。膀蹄肘子,切碎端上。”孩子们便唔嗷一阵乱叫,趴桌子上炕了。平日里孩子玩耍也大多是在炕上,歘“嘎拉哈”、打占子 (类似扑克的一种纸牌游戏)、猜闷(谜语),冬天的几乎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一铺大炕进行的。
早年间没有煤,后来有煤了多数人家也用不起,一般是用 稻草、玉米黄豆高梁的秸杆做为燃物取暖做饭。由于土炕热的时间不够长久,家中有老人的便会摆上个火盆,炕上的火盆是给老人预备的,地上的则更多是孩子们烤 地瓜土豆粘豆包的器具。火盆一般是泥做的,装上从灶间掏出带有余火的热灰,有条件的就用点着的木炭,围着火盆唠家常,算计着明年的年景,手上自然少不了一 锅烟。火盆里埋上三两个鸡蛋,盆上架上铁网,网子上放一锅青菜罗卜汤,炖好了一声吼,晚饭就解决了。这一餐吃得热汗淋漓,直暖到心窝里去。
东北民间直到今日还可以见到土炕,但南北大炕却再难见到了,于是现在的东北人也偶尔会有些“没睡过炕”的遗憾。
喜庆吉祥粘豆包
东北天寒地冻,是个天然的大冰箱,而东北人吃什么也都喜欢先做好了冻起来,冻梨冻杮子冻馒头,只要能冻的都冻着。保鲜效果是现如今的冰箱无法比拟的。而说到东北的怪,自然少不了粘豆包。
粘豆包也冻,而且是没冻过的粘豆包就不算真正的粘豆包。只有冻过的,才不发散,不牙碜,经嚼,劲道,味道才纯正地道。东北人都好这一口。东北人过年不吃上几回粘豆包这年就算没过完,故尔这其貌不扬的粘豆包能算上关东一怪也就好解释了。
一 入冬,活计少了,人闲了,可是能吃的东西也少了。自然把精力就放到吃上来了。做粘豆包是件顶费功夫的事,刚打好的黄米去净砂子,用水泡上个大半天,用细磨 磨碎,和上水,按比例掺上苞米面,放炕头上发酵,发面的空当可闲不得,把细细挑过的红小豆(有些家就用普通的饭豆,做出来又是一番风味)烀熟捣烂,拿捏成 蛋黄大小的团儿,料就算备齐了。
那年景东北的黄米产量小,很多人就用粘高粱米面或糯米面代替,颜色模样一般无二,吃到嘴里口感却差得多。
接 下来三姑六嫂便全唤了来,人多了活干得快,还热闹,炕烧热,方桌摆上,老爷们抽着烟一边呆着,女人们七嘴八舌东拉西扯,嘴上不闲着手上也紧忙活,揪块黄米 面,在手心里摊平压扁,把豆馅往面里一团,一个豆包完事。这时候男人该出场了,下地,把灶火捅旺,刷锅,足以装进两个小孩的大锅里舀进水,上屉,大火蒸。 半个时辰,香味四溢,一锅豆包出了锅。
豆包蒸得了不能马上吃,得冻,不冻不进地气儿,冻过的豆包一股脑倒齐腰深的大缸里存着。一进腊月,杀猪宰羊做豆腐,一应年货都备齐攒足,这才可以吃豆包,吃时从缸里拣出若干,或烤或煎或蒸,蘸上白糖,吃到嘴里粘粘乎乎,那叫一个舒服。
早 年间冻粘豆包是为了解饿,现在吃这个叫回归绿色,粗粮细做,也不必非要进了年关才能打牙祭,只要你想吃,大街上转去吧,买回来你是想蒸着吃就蒸着吃,想蘸 白糖蘸白糖,想怎么吃你就怎么吃吧。保你吃得是粘乎乎,团圆圆,乐呵呵。粘豆包做为关东一怪,现在已成为了关东一宝,成为关东的一大特色。
嗄拉哈姑娘爱
歘嗄拉哈这种游戏除了关东保准你见不到,这是关东特产,也是绝无仅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远古的游戏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就是在如今的东北乡下也绝少见到了。
“嗄 拉哈”,是猪、羊等动物后腿上的的一块关节骨,共有四个面儿,较宽的凹陷的一面叫“坑儿”、凸起的一面叫“肚儿”,两个侧面一个叫“砧儿”、一个叫“驴 儿”。每逢家里杀猪,大人们便会把那块骨头留下来,四块凑成一副,玩时用布缝个小方口袋儿,装上石子或大粒的粮食,把小口袋丢上去抛到空中,趁布口袋在天 上的空当手上麻利地把炕上的“嗄拉哈”改变方向和位置,然后在口袋掉下来时及时接在手中,如此往复。这是老关东忙里偷闲时普遍进行的一种根基极深的游戏, 此中高手玩起来象是杂耍一般。一又手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收集“嘎拉哈”不容易,一头畜生才有两块,想攒一副,至少也得两三年时间,这对于性急 的孩子来说,是多么漫长的等待呵。为了得到一块“嗄拉哈”,天真的孩子学会了诌媚,围着宰杀牲畜的人身前身后转,嘴也抹了蜜样的甜。僧多粥少,就算使出了 浑身解数,也不一定能拿到手。论起嗄拉哈的大小,羊的正好,猪身上也有“嗄拉哈”,但线条太粗,质感也不好,没有羊“嘎拉哈”精致,退而求其次,只好将就 着用了。牛“嘎拉哈”太大,不入流。那时,谁要是有个十几块“嘎拉哈”,可了不得了,说话的语气都不同于常人,使了性子中止游戏,别人还要哄上一哄。
   歘嗄拉哈的方法不一玩法各异,有难有易。“抓对儿”最简单了,初学者多玩这一种。散开“嘎拉哈”,会发现有两个或三个或四个一样的面,把口袋高高抛起, 趁口袋下落,去抓同样的子儿,抓到手里后,再去接沙包,接到为赢,得分按抓到的多少论高低。也可能出现四个不同的面,一把抓到手,得分也最高。这种游戏看 似小技,说道却多,一般在游戏之前便要讲好规则,比如在抓的过程中,不许碰别的子儿等等。最难的是翻面,口袋落下来之前,要连续完成几个动作,最后,还要 把相同的子儿抓到手,当然,得分也翻倍。有道是,艺高人胆大,越是高难动作,越有挑战性,其中技艺得到大家公认者其在孩子堆里的威信也会大幅度提高。
  正月里,歘嗄拉哈就不仅仅是小女孩儿的事了,大姑娘小媳妇甚至挺大的老爷们聚到了一起,盘腿往炕上一坐,嘴上撮着烟,一口紧似一口,手上却不停,撸胳膊挽袖玩开了去,“嘎拉哈”由原来的四块,变成了能撒半铺炕的十几或几十块,玩的花样也更多了。
  几块小骨头,竟然让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都丰富起来,进而丰富了一个地域的文化,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马拉爬犁比车快
老 关东没有路,春天草长得疯快,刚压出来的小路没几天草就盖上了,夏天雨大,有路也是泥汤子路,秋天更不用说,草长得比春天还快,有个笑话说一个车老板,刚 撒泡尿一转身车找不着了,咋回事?让刚长出来的草给挡上了。冬天漫山大雪,一片扑天盖地的白,根本分不出什么路不路的。
所以在关里,人们出行一般是坐车,木轮的马车,而在关东,根本就没有路,还赶的哪门子车呀。
其 实也不是的没有车,只是关东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马车这种交通工具一年里只能用上个三四个月,其余的时间里满世界的雪,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关东汉子 灵机一动制造出一种冬季可以在雪地上行走如飞的交通运输工具——爬犁。爬犁可以不分道路,只要有冰、有雪,便可行于其上,借助冰面雪地里极小的摩擦力,使 得“马拉爬犁”真的是比陆地上的马车还要快。
史书上记载。“爬犁,国语曰法喇,制如凌床,而不施铁条,屈木为辕,驾二马,行雪上疾于飞鸟。”它制 作简单,取材方便,男孩们从小就看父辈们制作,耳懦目染,从小就开始学习制作爬犁代代传承,相约成俗。爬犁又叫“扒犁”、“扒杆”北方各民族在户外活动主 要靠爬犁。这种交通工具像极了在耕地用的“犁杖”,“爬”则是指这种东西没有轮子而能在冰雪上滑行,如此的称谓可以说是既准确又形象。
  关东的 爬犁沿承了关东人制作工具的简单实用和轻便精巧,一个壮年劳力小半天就可以制作成一具爬犁,用同等粗细的两根柳木杆,架火熏烤,趁其受热变软之时葳成半月 形,钻了孔,钉上横杆,再穿上横带便制成一具爬犁。这种轻便的架子爬犁主要是用于运送口粮或日常用品,不负重载,一个成年男子便可驱动,用于跑长途的重载 爬犁刚采用结实粗壮的松木,横杆之间不用钉子固定,对准铆眼用水泡浸。木头一涨比钉子钉的还结实,出门一冻,任你多沉的东西都没问题,要是长途行程多日, 还要支上“睡棚”,白天赶路,晚上睡棚里一猫,那就舒服多了。睡棚一般用森制骨架,狍子皮往上一搭,左右各留个小窗,棚子里有火盆、脚炉等,长途在外可过 夜和抵挡风雪。当年东北的胡子(土匪)常用这种跑长途的重载爬犁探刺敌情,运送枪枝,行动迅速,而且“打不过就跑”,神出鬼没且十分方便。
  爬 犁一般用马做为牵引力外还常常使用狗、鹿、四不像等动物来拉。《吉林地志》记载,沿松花江两岸居住的黑斤人,冬季“以数犬驾舟,形如撬,长十一二尺,宽尺 余,高如之。雪后则加板于下,铺以兽皮,以钉固之,令可乘人,持篙刺地,上下如飞。”这里说的是一种既可用狗牵引又以人为持具支地而行的双驱动方式的“爬 犁”。
爬犁除自家制作外,还有专门生产爬犁的木匠铺,打制大车和重型爬犁,,还制作精小轻巧的爬犁,供孩子们玩耍。
  如今的爬犁早已退出了载物易货的功用地,转而成为一种时尚的冬季户外运动方式,南方的客人,外国的友人,大老远冻得咝咝哈哈跑来东北,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看一眼狗拉爬犁,过一回坐爬犁的瘾。
百褶皮鞋脚上踹
说到关东的怪就不能不提到一种关东人特有的御寒用具:靰鞡。关东一带十分寒冷,冬季的平均气温一般在摄氏零下35℃—42℃在右,高寒地带无霜期仅有120天左右,所以靰鞡鞋是这里人们的主要防寒用具之一。
靰 鞡现身民间的时候大头鞋和棉胶鞋早已出现了,但大头鞋太笨重,棉胶鞋又不耐穿,加上这种洋玩意关东的先民们买不起穿,于是就地取材,就用干蒲草编成鞋子, 穿在脚上,以御风寒。因为蒲草叶片中有蜂窝状的空隙,所以具有防寒隔热的功能,所编的鞋上有许多的褶,保暖且实用。后来猎得野物或是自家杀了牛马,遂用皮 子代替了蒲草叶,使得普通的贫民也得以穿上皮鞋了。
靰鞡又称百褶皮鞋,名字怪,模样更怪。制作简单穿着舒适耐用。把熟好的狍子皮或是牛皮先用谷草 熏,关东的谷草梗粗叶大,熏好的皮子制鞋不走样不浸水不扯针眼。把皮子熏成杏黄色,按大小裁好,手拱针一行行地纳,做成帮底儿一体的鞋,侧面钉上穿带的鞋 耳,再在后跟上钉两个扁钉,一双靰鞡就算竣工。活儿好的伙计做出来的靰鞡前脸上的包子褶儿平整均匀,憨头憨脑。而用来垫这种鞋的羊胡子草,民间称“靰鞡草 "。又是关东三宝之一。那草细如马鬃,一撮一撮垂下来像山羊的胡子,絮到靰鞡里,又软又暖和,好过苞米皮。深秋时割些靰鞡草塞满了爬犁拉回来,吊在房檐下 阴干。用棒棰捶软了,发丝一样柔,吸汗,保暖,蓬松,舒适。用过的靰鞡草,在灶台上烘干汗湿,可以接着再用。
靰鞡没有鞋号,只分大、中、小,论斤 两卖,买鞋的人,都往大号上买,指望里面多絮点儿靰鞡草,保暖效果好。当时的关东人穿着靰鞡打山鸡,撵野兔,套狍子,健步如飞,不怕湿,不打滑。可是,它 太土气太丑陋,穿脱又不方便,不受年轻人待见,最终还是被大头鞋和棉胶鞋取代了。近年来在东北民间还有人穿着一种被称做靰鞡的鞋子,但那已经不是原始意义 上的靰鞡了,而是一种黑色帆布制成的底儿帮挂胶的防水棉鞋了,只是老人们还钟情于靰鞡,也许只是想从这个远古的称谓上唤醒一些沉睡多年的记忆吧。
提妖降魔神仙舞
关东的圣教是萨满教,而萨满教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舞蹈。
   萨满舞俗称“跳神”,是巫师在祭祀、请神、治病等活动中的一种舞蹈,作为祛病禳灾、祈神护佑的一种巫术活动,由男女巫师共同主持。目的无外乎治病,庆丰 收,占卜,属于图腾崇拜、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的原始舞蹈。至今,在蒙古以及东北三省的民间仍有遗存,据说灵验无比,几千年来成为一种东北特有的神秘文化形 式。
萨满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而萨满(巫师)则为人们与神鬼交往的中间人,充当神媒,施行巫术,为族人消灾求福。过去,人们为适应游牧与狩猎 生活的需要,多分散居住在毡帐内,除大型聚会的欢歌狂舞外(如今日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各种舞蹈都在毡帐中进行,因此以小型的舞蹈形式居多;舞蹈风 格粗犷、豪放,步伐较少,但手臂开阔有力,手腕、肩部、腰部灵活,从而增强了艺术表现力。舞蹈中多有雄鹰、天鹅及乘马驰骋等形象,而源于宗教信仰的“萨满 舞”则是最普遍的形式。
萨满一词源于通古斯语Jdamman,意为“激动不安和疯狂乱舞的人。”萨满一般都经过严格的训练,掌握各种法术与技艺。 有些还掌握登刀梯、舐烧红的烙铁等气功绝技。经过上十来米高的刀梯并翻下来(下面挖坑铺稻草、张粗麻绳网承接)的考验后,才能成为公认的萨满。萨满的服饰 有很多的讲究,上面保存有产生时代的原始文化的痕迹;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萨满对它们不断作出新的解释。例如达翰尔族把神衣上的360颗贝,解释 为一年的360天;腰间系着24条腰带的法裙,表示24个节气。这说法正反映出达翰尔族已进入农耕经济为主的生活,但仍有畜牲与狩猎的遗存。又如鄂温克族 把神衣上缝着的12对小铁片,解释为人的12对肋骨,有了它能为人治病消灾。
  萨满教神话传说中和动物有关的居多,这和北方天气寒冷,过去以原 始渔猎为主要生活来源有关。如鄂伦春族传说中熊和人有着血缘关系,他们认为自己是熊的后裔,并称公熊为“雅亚”(祖父),称母熊为“太帖”(祖母)猎得熊 归来和吃熊肉时都有一套固定的仪式。因此,萨满舞中多有熊等动物形象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萨满鼓和萨满铃,原为萨满教祭祀仪式中表演的舞具和 乐器。后来民间用于祭天祭祖、烧香还愿、欢庆丰收、节日娱乐等场合中。表演时,手持萨满鼓,腰系萨满铃,边击边唱边舞。舞蹈时以甩、摆、颤、晃、摇、撞等 各种舞蹈姿势动作,使小铃互相碰击发音,音色清脆响亮。鼓点多变,曲调丰富,舞姿优美。
  萨满的服装必须符合祭祀场合的特定情境,例如祭祀规 程、崇拜物类、神谕等结而为一。这种内在的制约性,没留下这样的余地,即萨满根据个人所好去挑选服饰,或随意更换它们。我们常常见到几十斤乃至百多斤重的 萨满服装,其上镶嵌各类兽禽图案,或它们的骨、羽,这些正是萨满教灵魂观的显现。依靠这些神助,萨满才能翔天入地,到主体以外的宇宙任何一方,进而实现宗 教目的,例如顺星时,要使自己能够到达想要祈拜的那个神的居处,就要类于善飞的灵禽,这时萨满帽上饰飞鸟,服饰的肩部有鸟饰,身上披鸟羽,象征鸟翅膀,这 时的萨满便化形为鸟。
  突然心跳、眼皮跳动、耳鸣、头发根发扎、恍惚中有人呼唤、自言自语、打喷嚏、手中物突然丢失或失而复得、作梦等等,都被 视为不可思议的某种灾喜出现前的先兆。在萨满教中,上述种种人体出现的体态变化,都被萨满自身占卜或嘱当事者自卜的依据,随之而来的自然便是沐浴素食跳大 神了。
  萨满们除了祭祀、庆丰、占卜、祛病外,还有些独特的精神领域的神寓,比如“叫魂”似乎在中国各地都有,但细究起来其起源则是萨满。
 萨满跳神时所用的神器如镜、铃、刀、酒蛊等等,往往亦可用以占卜,为治病、问事、求财、解难等族中杂务时使用,此外,若萨满患病或死丧后,其所用神器便收归家族祭供,而这些久置不用的神器如果忽然无人而颤,无人而响,后人们则认为古辈来寻,必杀牲大祭,祈求神悦人安。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俄国莫斯科大公的使节艾维尔特·伊斯布兰特·伊代斯和他的同伴亚当·布兰特一起访问了中国。在他们撰写和发表的中国旅行 记中,第一次把满族的“萨满”介绍到全世界。使得这种神秘的东方祭祀形式得以在全世界流传开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萃。萨满歌舞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北方各族精神生活的重要侧面。烧香跳神,饮食歌舞,酬神娱人,从心理、感情及审美观而言,他们是以吉为喜,以喜为美。可以 说,凡烧香跳神,均为致喜,喜字当头,有喜必乐,一喜皆喜,是萨满歌舞的品格。很多现代舞蹈也借鉴了萨满舞蹈的形式和韵律,特别是萨满舞蹈中独有的腕部、 肩部、腰部的动作成为现代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北土生土长的二人转(两个人表演、有歌有舞)这种艺术形式也延承了萨满遗韵。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把萨满 教研究作为探索人类历史文化之谜的重要途径和宝藏,以致萨满教研究成为世界文化人类学中颇受青睐的一门科学,至今方兴未艾。而在关东刚刚开始解禁的时期, 外地人初入关东,常会被这种奇装异服连喊带叫又蹦又跳的舞蹈吓着,于是就将“提妖降魔神仙舞”当做一怪来看待了。
不吃鲜菜吃酸菜
雪村的《翠花,上酸菜》让酸菜忽然间就红遍了大江南北,但在几十年前,这还是关东一怪。
那个时侯不是不吃鲜菜,是吃不上鲜菜,为了把大白菜贮存起来,人们想过很多方法,挖菜窖就是其中之一,另一种方法就是采用淹制的办法。
过 去在东北,不管城市还是乡村,腌酸菜的大缸家家必备,而且不止一口,跟缸配套的,还有一块沉甸甸的、用来压酸菜的光面大石头。淹酸菜(又称渍菜)可是个力 气活儿。秋末冬初,大白菜经霜后,长得顺眼的,被留下来,当做贮存菜窑藏,长相不周正的就统统被剥掉老帮,去了根,洗了泥,在开水锅里滚几个个放到齐腰深 的大缸里,一层菜一层盐,用大石头压紧,盖上塑料布封严,十几二十天以后,大白菜就发酵了,发酵后的白菜透着晶莹的淡黄色,看着就有食欲。这样淹制的酸菜 一直可以保存到第二年开春。这个方法实用有效,而且渍过的白菜另有一番风味和口感,故尔成为东北一大特色。虽然现在人们四季都可以吃上鲜菜了,但是冬天吃 酸菜这个习惯一直延续下来,甚至夏天也渍菜吃。
酸菜最地道的吃法是汆白肉,与肉,血肠,粉条一起小火炖。酸菜取菜帮,放扁刀,顺茬片出两三层,成 透明状,然后横切成细丝下锅。锅内添肉汤、海米,葱、姜、八角等调料;肉要带皮的五花肉,烀成七八分熟,切成片,下到酸菜锅里,油被酸菜吸了去,肉便香而 不腻了;粉条用当地产的土豆粉最好,耐煮又筋道。如果有冻豆腐,放一些,味道必不会错。这样的菜,也叫杀猪菜。正是时下东北时兴的主力菜。看着有些血腥, 吃着却绝对的地道。
现下流行反季节吃菜,但酸菜不成,夏天虽也可以吃到酸菜,但那是醋精兑的,三五天便渍成,属于速成型的,味道不是差一点点,冬 天吃酸菜才最正综最有气氛。外面大风刮着,大雪飘着,屋内,火锅里的酸菜咕嘟咕嘟翻开,蒸蒸冒着热气,肉香菜香弥漫一屋子。一家老少,盘腿炕上,围锅而 坐,边吃边唠,很有些“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悠闲、富足、安稳和踏实。
说话满嘴苣麻菜
这一怪无非是说东北人说话嘎巴溜丢脆,说出来一是一二是二干脆利落,象苣麻菜一样脆生。
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形成规律和原因多是由于封闭的地域环境和本地区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决定的,是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东北方言简洁生动,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得益彰。
东 北方言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满语,如肉和油变质称“哈喇”,称唱歌为“喝咧”,称陡峭的石头山为“砬子”,满族入主中原后关内汉族冲破封禁出关到东北地区谋 生,俗称“闯关东”,这些都给东北注入了中原语言和文化。东北话是最能反应人精神状态的语言,也是最生动的一种语言。有好多特色词汇几乎是只能意会不能言 传的。有些地域性色彩极浓的词汇如果用普通话来说就如同把唐诗译成英语一样没了韵味。比如“五迷三道”,大概可以译成“迷迷糊糊”,但好种形神兼备的东北 味就荡然无存了,东北话里的“急眼”(发火)、“磕碜”(难看、丢人)、“坑吃瘪肚”(说话吞吞吐吐)、老鼻子(很多)卖呆儿(发呆)等等都生活泼地表现 了关东风情和人性化的内涵。这种基本发音与关内普通话相差无几但遣词造句极具形象感染力的语言正是东北人豪爽热情心底无私的外在表现。外地人初涉关东,自 然会对这些关东话刮目相看印象颇深,于是将其称做一怪也就不足为奇了。
老关东的怪拣主要的说也就“综上所述”了,其余一些怪仅能权做茶余谈资,多 少有些上不得台面。比如“反穿皮袄毛朝外”:东北气候严寒,冬季穿皮袄的人多,但把皮筒吊上布面,毛朝里穿,很需要经济条件,于是穷苦人就把老羊皮皮筒翻 过来,以皮板做里穿起来,既不影响保温,又有它方便之处。今日女同志穿的翻毛大衣,怕就由此影响而来。如今翻毛大衣是时髦,当年翻穿皮袄却是一“怪”;再 如“烟囱砌在山墙外”看着怪其实极好理解,过去盖房子砌砖的技术不够高,如果烟囱从屋顶出去,下雨时雨水会沿着烟囱流进屋子里,造成湿墙根等现象。于是人 们为了避免这个麻烦,建造房屋时,把烟囱建在房山头儿一侧。另外这种烟囱还能起到防火的作用,早年间的房盖大多以芦苇稻草为顶,把烟囱直接架到屋顶上灶间 的火星蹿出来容易引起火灾,这也是“烟囱砌在山墙外”的原因之一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3 回复 散落的雪 2008-8-22 00:14
俺算半拉东北“银”
0 回复 骑牛 2008-8-22 07:09
散落的雪: 俺算半拉东北“银”
俺们俩算半拉老乡
0 回复 散落的雪 2008-8-22 07:21
半拉老乡,老好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31 11: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