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学不难 [2024/04]
- 佛教是不是宗教 [2024/02]
- 佛教里的空 [2024/07]
- 佛学的基础是科学(化学) [2024/02]
- 佛教“无我”说 [2024/02]
- 佛学的基础是科学(物理) [2024/02]
- 色温和白平衡到底哪里不同? [2008/12]
- 佛学中的几个名词 [2024/06]
- 12 法则 [2008/12]
- 色温介绍 [2008/12]
- Color Temp Light Source (in the roughest sense) [2009/12]
- EV [2008/12]
- 曝光 [2009/12]
- 无题 [2023/05]
- 生活经验中的”无生“ [2023/05]
佛教对于“我”的定义,实际上是借用了当时印度主要宗教的说法。佛教的“无我”是为了破斥他们所主张的“我”。这个“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诠释:
(1)主、自在:主,即是主宰的意思,“我”能够主宰一切,而不被其他所主宰,所以能够完全的自由自在。
“凡是主者悉得自在……得随意自在令彼如是不令如是!”
(2)常:即是常住、恒有、永恒不变的意思。
“色是无常,无常即苦,苦故即非我亦非我所。”
(3)独一、自有:即是说“我”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不由他生,而能够生起其他的,如婆罗门教的大梵天。
“彼众生作是念:我今是大梵王,忽然而有,无作我者,....我先至此,独一无侣......”
概括一下,什么是“我”呢?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我”是能够产生和主宰一切的本体;对于具体的某个“法”而言,“我”是一种恒常存在、永恒不变的本质。总之,“我”就是这样一个能够作为主体的实体或本体。
简单总结一下,我者:自有,永有.自主,自在。用四个字表述“独立自主”。
自有:也可以说自生,不依其他因缘而有。永有:永恒不变,万寿无疆的意思。自主:没有一件自己不都能做主的事。自在:想怎样就能怎样,事事如意。佛家的无我是没有“四自”的我,并没有否认这个五蕴/六处和合的我。
现在把人分成精神和物质两部分。请问那个是我?难道有俩我吗?
再者把身体(物质)解析到细胞层面,各类细胞各有其名,没有一个名之为我的细胞。所谓的我,无非是几十万亿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的组合体。如果说“精神”是我的话,情绪属于精神范筹,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吗?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不病,不老,不死吗?
那么现在的我是什么?父精母血长养,五谷鱼肉维持,五官感受组合的生命体。佛教从未否定它的存在。这个生命体有相有形有用,可以成就很多事情。这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我是实实在在的。忽略了维持这个生命诸多必要条件。比如没有空间立刻丧命。
定义中的那个自有,永有.自主,自在的,独立自主的我根本不存在。这点搞清楚就不会误解佛教的无我之说。